“ÄÅ¿”貓文密電傳來,大花貓、“黑貓警長”、“英雄大黃貓”、“黑白貓”、“貓小白”五只靈貓齊聚長安城樓,準備觀看人類這場別開生面的擂臺賽。
“喵!我們不光愛做貓捉老鼠的游戲,觀看擂臺賽也是我們的拿手好戲。”大花貓眺望著擂臺中央喵道。
“喵——英雄所見略同。”英雄大黃貓贊同喵道:“我們五只貓都不失英雄本色。”
“喵!大黃!”大黑貓仰天喵叫:“我對你的敬仰也似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喵!”“黑白貓”笑著沖大黑貓喵道:“大黑,你真會拍馬屁,不對,拍貓屁,不是拍狗屁和放狗屁!我對你的敬仰也似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喵!”“小白貓”也不禁喵道:“大黑,你真會拍馬屁,不對,拍貓屁,不是拍狗屁和放狗屁!我對你的敬仰也似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眨眼已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日,天空陰色沉沉,秋風漸起,令人大感寒意。
“咚——咚——咚——”在那教兵場內高高的帥臺之上傳來一陣鑼鼓響聲,接著便見一位太監手捧詔文站在帥臺之前向臺下萬頭攢動的人群高聲朗誦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慶元年丁卯八月望日,為提攜武林英才,特于今日中秋佳節舉行京都武試。主考官左丞相陳田中,副主考官大元帥朱衛登。望各方武林豪杰各顯其能,以備國家重用!欽此!”
“下面請聽武試考場規則!”只見那名太監又拿出一張公文,當眾宣布道:“第一,應試者從正面走上擂臺,通報名姓,自選兵刃;第二,應試者不得使用暗器,以免傷人,否則取消其應試資格;第三,比試雙方點到為止,不得故意傷害對方,否則,以律問罪;第四,應試者連勝五場,暫行退場休息,五場過后可下一場再次應試;第五,比試雙方被逼下擂臺者,臺上者獲勝;第六,比試中途棄戰者,對方獲勝;第七,比試之中,臺下觀眾不得暗中相助,否則,以律問罪;第八,比試雙方,不得勾結故意敗于對方,否則,以律問罪;第九,比試平手者,五場之后再行加試,直至決出勝負為止;第十,女子不得參加應試;第十一,雙方均被打下擂者,兩者皆敗;第十二,比試三日,頭名者為本年武試狀元,次為武試榜眼,再次為武探花。”
宣布完畢,只見大元帥朱衛登走至擂臺前方,他凝望著臺下前來應試的各方武林好兒男,他的心情不禁有萬分的激動和憂慮。他心里知道,當今天下已在發生著一場武林浩劫,各方武林名流相繼被人殘殺,有名望的武林俠士已是所剩無幾。但是,如今國難當頭,國內缺乏武林英才,必須借此一舉選拔武將,讓他們為國效力,用以安邦定國平天下。可是,又有誰能奪得今年的武狀元?難道這武狀元就會出在這臺下的萬人群中?
朱衛登眼望著臺下不禁微微搖了搖頭。因為在他眼里,那高舉“少林”、“武當”、“天山”、“峨嵋”、“華山”、“昆侖”、“崆峒”等八大門派旗幟的隊伍,經過這場武林浩劫,也只不過空有其名、形同虛設的幌子。他們要比起第一太保“神行太保”神太極、第二太保“天皇密使”司徒一敏、第三太保“日月追星手”趙燕平,第四太保“通天閃電刀”莊天雄、第五太保“通地達摩劍”莊地雄、第六太保“霹靂飛錘”華志雄、第七太保“袖里藏刀”百里長春、第八太保“雙槍太保”周鵬飛、第九太保“奪命花槍”宋唐漢,第十太保“飛天神鼠”烏蒙爾班、十一太保“索命太保”耶家權,十二太保“寒風追云劍”馬德龍、十三太保“十三太郎”左人龍、十四太保“風火煙云手”雷天鳴、十五太保“追魂不散”秦天下、十六太保“飛天神蛇”馮化難、十七太保“圣手震京州”柴世榮、十八太保“煙云飄渺”單金風這“十八太保”簡直是天壤之別。
然而,“十八太保”身為大內群英,他們卻與這場京城武試無緣。而且在此次的擂臺比試之中,“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和“十八太保”肩負帶領御林軍維持擂臺和整個教兵場安全的重任,更要謹防江湖殺手的突然來臨,他們肩挑的大任實在有重于此次的京城武試。但是,每年的這一慣例又絕不能為防江湖殺手來襲而取消,更何況皇上已經下詔,必須從今天的八月十五開始,在三日之內選拔出武試狀元。
如此看來,今年的武狀元又只有陳丞相之子陳劍南非他莫屬矣!因為朱衛登心里知道,這陳田中的少爺羔子自幼熟讀兵書戰策、書畫冠絕京城,而且他還練得一身好武藝,一把大扇早已是聞名京城。所以京城之人都奉稱他為“金扇公子”的美名尊號。就因如此,陳劍南又憑著他老子的地位和權勢,在京城之內更是飛揚跋扈、目空一切,而且此人還懷有強烈的爭強好勝之心。雖然陳劍南做了今年的科舉狀元,可他偏偏還不肯就此滿足,一定要來參加今年的武試選拔。可想而知,這陳劍南憑著自己的一點小能耐,又有其父陳田中任武試主考在后為他撐腰,他奪得今年的武狀元豈不也是易如反掌么?
但是,朱衛登早已聞聽過“金扇公子”陳劍南的一引起劣跡行徑,知道此人必是心術不正的紈褲子弟,如若在當今國缺人才之際被他這等人物連連奪得文、武狀元之位,日后豈不是禍國殃民?他多么希望這臺下的萬人之中能降出一等奇才奪得今年的武狀元!…
想至此處,朱衛登望著漸漸喧然的臺下人群,不由高聲說道:“各方的武林義士們,如今‘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你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內軍閥、武林混戰和殺戮不休!所以,在此國缺棟梁之際,我朱衛登希望你們勇敢地登上武試高臺,施展你們所學之能,以備國家選用。將來更要為國殺敵、治國安邦而效命疆場!”
“嘩——嘩——嘩——”只聽朱衛登元帥講完這陣義憤填膺之詞之后,擂臺之下的萬群之中早已是掌聲如雷、嘩然一片,久久不絕。那里面有著說不盡的萬般激情和騷動,因為他們心里知道,一年一度的武林大試即將開始,朱衛登元帥的一陣慷慨之詞更給予他們莫大的勇氣和信心。
這時,只見朱衛登又向四周望了望,說道:“下面武試正式開始,欲上臺應試者即可上場!”
說完,朱衛登元帥便退回原位坐在左丞相陳田中身旁。
就在這時,只見擂臺后方走出一位攜刀少年公子,拱手施禮說道:“丞相!元帥!晚輩不才,愿打頭陣奪此武狀元!”
聞聽此言,陳田中和朱衛登以及擂臺之上的攜刀侍衛紛紛舉目一望,都認識說話之人——此人正是大將楊能之子楊顯貴,乃是今年皇榜探花,為京城殿試第三名,僅居“金扇公子”陳劍南和榜眼陳正風之后。
“哈哈哈!…楊公子!有膽量!”陳田中不禁夸贊道,“你父親乃是一門將才,將門果然出虎子!好!有老夫在此為你觀陣,你就大膽地比試!”
“多謝丞相!”楊顯貴道謝一聲,便跨步走至擂臺邊。他正要開口沖臺下發話,卻早見一位挎劍武士已走上擂臺。
見此情形,楊顯貴向來者拱手說道:“我乃京城子弟楊顯貴!來者何人?”
這時,只見挎劍武士也拱手施禮,說道:“我乃滄州子弟鞏凡義!愿與楊公子切磋高低!”
“好!”只見楊顯貴霍地拔出佩刀,左手已扔下刀鞘,沖鞏凡義說道:“鞏兄!請出招!”
“鞏某得罪了!”只見鞏凡義說完,猛地抽出利劍,亮出“直指南天”之勢。
且說此時的楊顯貴眼望對方,并不主動出擊,而是穩蹲馬步,舉刀過頂擺一個“惡虎等食”之勢。
這時,只聽擂臺上“當——”地一聲鑼響,頓見鞏凡義“呀——”地一聲吶喊,挺劍直刺楊顯貴。楊顯貴見此情形,忽地改招換勢,揮刀“密封門戶”擋過來襲之劍。再說鞏凡義被對方封住劍鋒,他不由作出“犀牛望月”之勢;于此同時,他回手就是一劍,是曰名副其實的“回馬槍”之勢;而他那柄利劍早已是“李廣射石”、“葉底偷桃”一氣呵成,鋒茫直指楊顯貴腹部。楊顯貴見勢不妙,急忙蹬足縱身而起,一個“大鵬展翅”越過鞏凡義頭頂;借此時機,楊顯貴在半空之中早已含胸收足揮刀就是一個“力劈華山”刀鋒直剁鞏凡義的劍身。鞏凡義見對方氣勢兇狠迅猛,不敢以劍迎鋒而上,急忙一個“凌空旋身”躍出圈外。此時,楊顯貴見刀已劈空,便緊追不放,一陣“八卦連環刀”直逼鞏凡義。這一時之間,鞏凡義便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機。這場面,頓時使得臺上臺下的觀眾都忍不住拍手喝彩。
然而,雖然鞏凡義被楊顯貴的一陣“八卦連環”快刀逼得連連后退,但是,他還是憑著靈活多變的身法漸漸消耗下去對方這陣勢如“疾風驟雨”般的刀法。他見時機已到,便猛地精神大振,一柄寒劍已揮舞得飛飛閃閃,似如“萬蛇出動”,也直把楊顯貴擊得連連招架后退。頓時,四周上下又是一陣喝彩之聲。但見這喝彩之聲尚未平息,那鞏凡義突然變換劍式,一個“白蛇吐信”直取楊顯貴的咽喉。且說那楊顯貴看準來劍,急忙一個“女子拜萬福”低首躲過劍鋒之后,他那柄寶刀早已一個“云橫山腰”挑開鞏凡義的腰帶。然而,使楊顯貴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同是在此一瞬間,他猛覺脖頭一涼,那鞏凡義的利劍竟已架到自己的脖子之上。
“停——”只見一位監官突然沖兩人高喊道:“丞相有令!你們兩位對試平手,五場過后再行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