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翻頁夜間→:、、、、、、
最新網址:biquluo
“氣死風燈”白夜黑提著燈籠在雕花樓里照了照,踱巔著腳陰陽怪氣地說道:“江湖險惡,人心難測,即使大白天用燈籠都照亮不了人心之黑暗,更別說黑夜了。要不然我怎么整天提著燈籠叫白夜黑呢?就是在告誡世人要時刻注意人心之黑暗。你笑三少要證據?說我白夜黑無中生有?嘿嘿嘿!誰殺了人懇承認?你若沒殺,又何必膽顫心驚?”
“哼!大丈夫做事敢做敢當,做了就是做了,沒做就是沒做。”“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理直氣壯,正了八經地辨駁道:“豈有此理!你怎能以莫須有之名血口噴人?你要當眾向我道歉,恢復名譽,消除江湖影響。”
“哼!”“鐵拐李大志”又用力搗了一下地板,喝道:“真是屎茅石頭,又臭又硬!”
“你說什么?”藍衣劍客怒斥道:“又在說臟話污辱人?”
“污辱你又怎樣?“鐵拐李大志”舉起拐杖怒喝:“要不要到門外一決高低?”
“比就比,誰怕誰?”藍衣劍客說完,會同白衣“笑三少”和黃衣刀客飛身跳到后花園院落。
于此同時,“江南七怪”也一窩蜂地飛出雕花樓落于后花園,與對面三人相視而立。
“喵嗚——”大花貓、“黑貓警長”、“英雄大黃貓”、“黑白貓”、“貓小白”五只靈貓迎頭趕上,飛身上墻,機(急)睜活眼地緊盯著這一群江湖武士的劍拔弩張。
“旋風十八騎”,江湖號稱“十八太保下蘇杭”,如今已至七都廟港,“太湖大酒樓”正是他們停留下榻之地,也好似一派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之景象。
“太湖大酒樓”傍依“顏家花園”,地處太湖東南岸。唐代詩魔白居易有詩云“顏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青棗覆隴黃。”這個顏,非嚴,非閻,非閆,非言,都是同音不同字之姓。
顏姓,名家有顏回、顏師古、顏真卿、顏查散、顏春華顏書記(微信名言:敏于事,慎于言!顏)…..都是顏家光宗耀祖之徒輩。
而這“太湖大酒樓”的幕后老板即是江湖號稱“顏書記”的顏春華(微信座右銘名言:敏于事,慎于言!顏),與“徐州云龍湖湖游擊大隊”的“掌書記”“貓王”葉學云的官銜、職位類似,都是文書一類的最小官“書記官”。比如元帥這一地位顯赫的頭銜,在歷史上曾有兩種種含義:一是官職名稱,二是軍銜稱號。法文元帥一詞源自古上德意文“馬”和“仆人”,也是最低階層的人物。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元帥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他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工作。在中國,漢語元帥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當時只是表示對“將帥之長”的稱呼,還不是官職專用名稱名詞,魏晉以前元帥都是這樣的一種稱呼。從南北朝起,元帥逐漸成為戰時統軍征戰的官職名稱。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于16世紀的法國軍隊。
顏姓源于春秋時期的小邾(讀音朱)國,即今山東棗莊市山亭區境內。“發掘于2002年的春秋早期小邾國國貴族墓地,為中國姓氏的顏姓源于小邾國一說蓋棺定論。大量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了這一點。”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復圣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都城人(今山東曲阜市),居陋巷(今山東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乃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孔子對顏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他很贊賞舜“無為而治”,即后來儒家所倡導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顏回言其志:“愿無伐善,無施勞。”嚴格按照孔子關于“仁”“禮”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饑餓、無剝削的理想社會。這則是最早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比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還要高級一等。但是,世道唯危,家園不幸,國不安寧,古今中外,戰爭總是延續不斷!如何能達到那樣“太平天國”一般的理想境界的現實社會?談何容易?冷、熱兵器、核武器都是殺人武器,人類本不該有而又不得不有,矛盾對立的世界只有矛盾激化運動變化發展之后,終極目標能否實現那我輩生命有限就不得而知了。
“湯給事內吏,為寧成櫞,以湯無害。”《漢書.張湯傳》,隋末唐初文人顏師古注:無害,言其最勝也。沒有妨害;沒有能勝過的,無比。
嚴氏起源,嚴姓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譽滿大江南北的大學者、詞賦家,后人稱之為“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下《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因避漢明帝劉莊之諱,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因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后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據嚴氏族譜載:“嚴氏系出顓頊之后,以楚莊王的謚號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為嚴,遂以嚴為姓。”《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并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于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家原來是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是故“莊嚴”之深意為“不莊嚴”即“莊嚴不通婚”,“莊嚴肅穆”就是要“莊重肅穆、嚴肅恭敬、莊嚴不通婚”。
閻姓,今多簡寫作“閆”字,又有閆姓是閻姓的別支一說,故閻、閆二姓在《百家姓》里并存。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后,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閻姓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為姓氏;一說出自其他民族改姓,如滿洲面雅穆齊氏改姓閻,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改姓閻,其他如蒙、回也有此姓。
閻(閆)氏名人:
閻錫山(1886——1960)
閻肅:1930年5月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共黨員干部。
閻姬:漢代河南滎陽女子,于東漢安帝時貴為皇后,統御六宮。
閻立德: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陜西西安),著名著名唐朝建筑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于驪山建溫泉宮,于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筑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閻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畫家,他繼承家學,并師法張僧繇、鄭法士,而能變古象今,擅畫人物,尤精寫真,兼能書法,存世《歷代帝王》、《步輦》、《職貢》等圖。
閻次平、閻承埋翰、閻爾梅、閻諫、閻應元、閻若璩、閻世繩(著名清朝大臣)、閻愉(著名清朝大臣)、閻廷佶(著名清朝大臣)、閻敬銘(著名清朝大臣)、閻書勤(著名義和團首領,江湖人稱“大刀閻書勤”,與“大刀王五”齊名。)、閻國華(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嚴家名人:
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嚴北溟(1907——1990)中國哲學史專家。字渤候,湖南湘潭人,3歲喪父,6歲即以對句、草書而有“神童”之稱。因家貧無緣進正規學校求學,靠自學成才。17歲考取省郵務管理局郵務員,此后接觸馬列主義,投身大革命洪流。
嚴歌苓,女,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于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嚴景耀(1905年——1976年),男,浙江余姚人,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嚴景耀還是 促中國民主促進(“民進”)的創建人之一;嚴景耀先生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嚴藝丹,1982年10月15日出生于南京市鼓樓區,中國內地音樂制作人、作詞人、作曲人、歌手、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11年,憑借電視劇《步步驚心》片尾曲《三寸天堂》百獲得關注,并獲得第19屆東方風云榜年度金曲大獎。
言姓名人:
言偃(公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尊稱言子,吳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言氏得姓鼻祖之一。言偃生活于春秋末期,后人之所以稱他為“言子”,是出于對他的尊敬。其墓地位于常熟虞山東麓,依山而建,氣勢雄偉。
言茅、言友恂、言桂云、言心哲、言華(女,著名電子工程專家)、言庚孚、言百濂(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江南七怪”的老大“氣死風燈”白夜黑挑著燈籠沖對面的三人問道:“是單挑呢?還是打群架?”
“嘿嘿嘿!”“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不禁冷笑道:“單挑也好,打群架也好,少爺我俸陪到底。”
“哈哈哈!”“鐵拐李大志”高聲笑道:“我們人多勢眾,不要在江湖上落個以人多欺負人少之名,我與你們單打獨斗,一個一個的來!”
“不錯!”“氣死風燈”白夜黑贊同道:“我們江南七怪不能以多欺少,一對一的比劃比劃!”
“喵!噫!好!”“黑白貓”喵叫道:“我家主人說得對,這回有看頭了。一個戰一個。”
“喵!”“貓小白”喵叫道:“你家主人要是真的贏了,我請各位貓大哥喝貓小白酒,保證讓你們喝成醉八仙一樣的快活。我曾經在貓軍團聯歡會唱有大唐詩圣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蘭陵美酒郁金香,江小白酒美名揚。今朝今日出名酒,喚名一個貓小白。正如是:李白斗酒詩百篇,技壓不過雙小白。人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倒醉。百年身世細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喵!不錯,你貓小白原來是我一縱隊員,只不過我們哥們五個都出來混江湖流浪來了。”曾被貓軍長貓頭領封為第一縱隊司令陸大龍的“英雄大黃貓”喵喵應聲叫道:“在聯歡會上你唱完沒多會,黑貓警長前來報警說黑風雙煞以及殺貓幫頭子志光和志遠等人類來尋殺我們來了,我們便四散而逃又成了流浪貓。”
“喵!不錯,是我帶領黑貓警隊前去給貓軍團報的警。”大黑貓一本正經地喵道:“讓我們貓兒們躲過了一劫。”
“喵!你的功勞大大的。”大花貓對著大黑貓稱贊道:“不然,我們不會還在這活著來觀看人類這場決斗。”
“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既是如此,你們也出來三個,對戰三局,我們就按三局兩勝來定輸贏。如若我方贏了,你們江南七怪從此以后滾出太湖,走得越遠越好!”
“那如若我們贏了呢?”第三怪“神筆馬如龍”立即追問。
“一事同仁!”“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毫不猶豫,回應道:“如果我們三個輸了,同樣滾出太湖,不復再來,甚至從此退出江湖。”
“好!我們一言為定!”“氣死風燈”白夜黑同樣斬釘截鐵地予以回應:“不過,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儀。你慘害刁愛青一事還和你沒完。”
“笑話!既是三局賭輸贏,從此江湖恩怨一筆勾銷!何談殺人償命?更何況殺害刁愛青一事和我無關,豈能還和我無關?”
“廢話少說,先一決高低再說。”“鐵拐李大志”有些等得不耐煩:“你們三個誰先來?”
“我打頭陣!”“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自告奮勇,首先站將出來,沖“江南七怪”喝道:“你們誰先來?”
“老大對老大,我來與你比劃比劃。”“氣死風燈”白夜黑正欲上前,卻被江南第三怪“神筆馬如龍”上前制止道:“大哥,對付此等人何須大哥親自出馬?由我來戰他!去年在常熟虞山武林大會上我與雙筆歐陽笑打個平手,這回我再戰手拿雙扇姓歐陽的。”
話說之間,第三怪“神筆馬如龍”已飛身上前,“一指南天勢”筆峰直指“笑三少”。但見馬如龍面如冠玉,身著白衣,手持一桿大筆釘然而立。正如是白衣對白衣,誰知誰高誰低?
“喵嗚——”“黑白貓”有點不悅,喵道:“這個姓馬的,要與我家主人爭功不成。”
“喵!”大花貓喵道:“他們是結義兄弟,誰上不一樣。你跟著觀戰就是了。”
“嗖——嗖——”“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飛舞兩把大扇,一招“白鶴亮翅”恭等對手發招。
“神筆馬如龍”一招“撥草尋蛇”直襲歐陽笑峰(鋒、風)。
“笑三少”見狀,擺動雙翅,一招“雄鷹展翅”,高高飛過“神筆馬如龍”頭頂。馬如龍見些情形,急忙一個“金雞出籠”躲避過上空的“展翅雄鷹”。但是,“笑三少”一個“空中翻蝶”再次追殺“神筆馬如龍”。好一個馬如龍,一個“就地十八滾”連同雙腳勾起準備一個“野兔蹬腿”等待“笑三少”的“雄鷹探爪”、“飛鷹撲兔”。“笑三少”見勢不妙,變招改勢,一招“海底神針”單腿直跺向馬如龍的腹部。馬如龍眼疾腳快,抬起右腳板正與“笑三少”的腳掌直直相撞。
剎那間,“笑三少”在“神筆馬如龍”的右腳板之上“金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招“泰山壓頂”高高立于“神筆馬如龍”之上,“江南浪子”“筆三少”得意洋洋占有上風。
而下面的“神筆馬如龍”一個“舉火燎天”勢如“霸王舉鼎”,雖說不是像霸王一樣用兩只手舉鼎,只不過這是一個用“單腳舉人”罷了。眨眼間,馬如龍回收腳力,舉筆直襲“筆三少”的小腿部。“笑三少”一點未敢怠慢,借力蹬空、收縮雙腳“平沙落雁”一氣呵成。
“神筆馬如龍”一個“追星趕月”神筆直戳向“笑三少”面門。歐陽笑峰(鋒、風)一個“孔雀開屏”,擋住神筆,發出“噗噗”聲響。白底黑字的兩把“江南浪子”大折扇揮舞得是風雨不透、似如銅墻鐵壁。“神筆馬如龍”一時難以攻破,情急之下,馬如龍一個“葉底偷桃”抬腳直襲“笑三少”襠部。
“江南浪子”歐陽笑峰(鋒、風)見狀,以“波浪滔天”之勢翻身后退,同時以“鳳凰擺尾”抵擋馬如龍的“萬蛇出動”。
“神筆馬如龍”施展“八步趕蟬”之輕功在后面緊追不放,“笑三少”時時以“迎面鐵扇”撥擋過來襲之筆。于此同時,歐陽笑峰(鋒、風)反守為攻,一個“白蛇吐信(芯)”用折扇吐出一把鋒利無比的寒劍直襲馬如龍的神筆。
然而“神筆馬如龍”的一支神筆,那是在江湖上名不虛傳的。一支神筆三尺之長,筆頭猶如火炬之大,誰人見了不是怵目驚心、心有余悸?火炬之大的神筆頭其實是由鋼絲毛制作而成,堅硬無比、刀不可催。即使“江南浪子”的兩把雙刃扇劍左右同時開弓,對于這支大火炬神筆也是無能為力,只是各有千秋,互難取勝。一時之間,二時之間,雕花樓的后花園這兩人打得是難分難解。
“哼!”“江南第二怪”鐵拐李大志一招“鐵拐擋路”撥開激戰中的兩位,高喝道:“你們兩人別在這浪費時間了,此局平手。我來與對面的藍衣劍客一決高下。”你別看李大志是個瘸子,可他卻能飛檐走壁、翻墻越脊、上竄下跳、行走如飛,比個好人還能飛跑!可想而知,這個李大志是位“瘸子里挑出來的將軍”,決非等閑之輩。更何況,他是“江南七怪”里的第二號人物“鐵拐李”,他那手里的一根拐杖足可“橫掃千軍”,其足跡早已遍及大江南北、黃淮上下;尤其是在杭州西湖和蘇州太湖一帶,其聲名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小孩子要是哇哇直哭,一說“鐵拐李來了,”那小孩立馬就嚇得不哭了。而且我們已經觀看過,在去年的常熟虞山武林大會上,他用“地趟拐”戰勝了所謂的“天下第一拐”鐘離克而獲得此榮更是名震江湖武林界。如今“鐵拐李”又要在“西山風雨雕花樓”后花園開始出場亮相,又有好戲看嘍!
“喵嗚——”大黑貓在墻頭之上喵叫:“這個瘸老二鐵拐李為什么這個時候把一場好戰攪了,還沒決出勝負呢。”
“喵!”大黃貓接聲喵道:“馬如龍與歐陽家的雙筆、雙扇交手,總是難分勝負,我看也是平手作罷,接著看下面的好戲。”
此時,藍衣劍客東郭劍拔劍進前,沖“鐵拐李大志”喝道:“來吧!客人先出招,休怪我欺負你殘疾人老人家。”
“嘿嘿嘿!”“鐵拐李大志”冷笑道:“虞山武林大會,‘天下第一拐’的譽稱是被我‘江南第二怪’鐵拐李大志奪得,在江湖上決非浪得虛名。我知道你在江湖里也有一號叫做什么‘劍花煙雨’東郭劍,看你年紀尚輕,我讓你三招,你先發招。”
藍衣劍客東郭劍卻沖“鐵拐李大志”嗤之以鼻道:“不夸己能、不揚己功,就像顏老夫子顏回所說:愿無伐善,無施勞。時時刻刻都要謙虛謹慎,虛懷若谷,不能盛(圣、勝、剩)氣凌人。誰還沒有個馬高蹬短、失足跌落的時候?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魄的鳳凰還不如雞呢。”
“廢什么話?”李大志喝道:“年輕人先出招!”
“客人先發招!你先來!”
“都讓什么讓?誰先來不一樣?快出招打起來!”“江南浪子”歐陽笑峰(鋒、風)不耐煩地喝道:“不要丟了我們風刀、劍花煙雨、笑江南的江湖名譽。”
聞聽此言,藍衣劍客東郭劍不再相讓,舉劍刺向“鐵拐李大志”。李大志見狀,揮拐撥擋過東郭劍的利劍,就勢身形飛轉,一個“橫掃千軍”揮如疾風。東郭劍閃展騰挪,周匝轉圈,一把利劍不敢再與那條鐵拐交鋒相碰。
“鐵拐李大志”見對手在耍滑頭,就勢滾趟在地,利用“地趟拐”直襲“劍花煙雨”東郭劍的“下三路”。無奈,東郭劍的““劍花煙雨”一時難有用武之地,只能蹦蹦跳跳、躲躲閃閃。
“咳!真是沒用!”三山堂少堂主黃云龍在一旁看得真切,急在心底。
說時遲,那時快如閃電,“鐵拐李大志”看準對方破綻,“招家伙——”將鐵拐脫手而出,拐鋒真襲東郭劍的腹部。
“啊——”東郭劍中拐倒地,哇地一聲,口吐鮮血。
再看此時的“鐵拐李大志”早已收拐在手,飛身上前用拐抵住東郭劍的胸口。
“慢著!”“江南浪子”歐陽笑峰(鋒、風)忍不住進前制止道:“此局李大俠獲勝,點到為止,為何傷了我家兄弟?”
“嘿嘿嘿!”“鐵拐李大志”冷笑道:“罵人無好口,打架無好手。我不傷他,他可要傷我。何況我還是個殘疾人士,可我身殘志不殘,不然怎么叫鐵拐李大志呢?”
“罷了!老二回來吧!”“江南七怪”的老大“氣死風燈”白夜黑順水推舟,把“鐵拐李大志”叫了回去。
再說此時的“江南浪子”“笑三少”早已示意三山堂少堂主黃云龍出場立在場地中央。
“我乃三山堂少堂主黃云龍,江湖人稱風刀,誰來與我應戰?”
話音剛落,“江南七怪”中走將出一人:只見此人只有一條胳膊,左手握著一只三尺之長的大勺子,是專門用來盛飯用的,如今此人帶著這把又長又大的飯勺子,可能已失去它本來的作用,很少用來盛飯了、估計用來盛酒喝過,在這種人手里,它必是用以防身的怪門武器!實不相瞞,此人就是“江南七怪”里第七怪“獨臂神勺”宋遠方。
三山堂少堂主黃云龍揮舞大刀盤頭繞腦,一個“餓虎等食”等待對手進犯。
第七怪“獨臂神勺”宋遠方“霍霍”亮起大勺子一招“揮霍一空”,一只大勺子“空空如野”、“錚明瓦亮”,簡直猶如后世民國年代比較落后老相機的閃光燈“一拍一閃還冒煙”,直照對手雙目、直送他去遠方。不然,他怎會叫宋(送)遠方之名呢?
“我已報出大名,我刀下不走無名之輩!”
“哈哈哈!有名如無的江湖鼠輩,連我、你都不認識?真是孤陋寡聞。我就是你家爺爺‘獨臂神勺’宋遠方,送你去詩(死)和遠方,去開創新死界!”
“好哇!一個折胳膊的狂徒,竟敢在嘴上占我的便宜?你接招!”“風刀”黃云龍氣得“哇哇”大叫,一招“風起云涌”直襲“獨臂神勺”。
宋遠方見狀,左臂揮勺如雨迎戰“風起云涌”。“風刀”一個“風聲鶴唳”,直劃向“獨臂神勺”的右肩。幸好宋遠方躲閃及時,一計快刀從他右臂劃過,并沒有傷到他一毫。如若他右臂還在的話,必將是右臂被齊齊砍下,如同“獨臂飛龍僧”耶金風一樣。此時之缺陷,有利有弊,反倒是他有利之際,躲過了能致殘而不致命的一計“風刀”。實不相瞞,“獨臂神勺”的右臂就是早年與江湖人士決斗時被人砍下所致。所謂“賽翁失馬,焉知禍福?”他這在“決斗者的命運”里好算是結局好的,不好的都身歸那世去了。敢問哪世去?天知道?鬼知道?
且說就在“風刀”一刀劈空之際,“獨臂神勺”一個飛身旋轉,揮起“盛飯大勺”一個“云橫山腰”,“烏烏”帶風,猶如“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咆哮如雷耳不及掩耳之勢!”
“風刀”黃云龍毫不示弱,周匝轉繞之間,一招“風花雪月”,頓見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不知真真假假、虛晃之刀影。“獨臂神勺”宋遠方情知不妙,立即縱身“海底撈月”。
“當——滋——”鐵勺與“風刀”相碰,撞出一陣火花。黃云龍與宋遠方各自跳將一處,相視而立。眨眼之間,“風刀”再次將呼呼生風舞刀直襲“獨臂神勺”。
“獨臂神勺”宋遠方瞅準來刀,一計“鐵勺撥湯”氣流直擊黃云龍面門。黃云龍于此進攻的同時,團舞飛刀“風雨不透”,直將鐵勺之氣流頂擊返回。宋遠方再次變招,化為“金雞三點頭”。黃云龍傾刻間招招反手以刀相迎,化險為安。
“喵——嗚——”“英雄大黃貓”在后花園墻頭之上一陣喵叫:“這兩個笨家伙,至今勝負未決,真把我看累了。比我徒弟‘飛天神虎’黃飛虎的功夫差多了,他只用一計‘如來神掌’便猛擊中志光腦門,令他口吐鮮血、絕氣身亡!”
“喵!”大花貓沖大黃貓喵道:“老黃,你們黃家人都比較厲害哩。”
“那是!那是!”“英雄大黃貓”毫不謙虛地喵道:“連皇帝都喜歡黃色的一切,哪象現在的。。?我們的黃與黑是能掃打干凈的么?”
“喵!噓——”“黑貓警長”制止道:“不要亂說亂砍,小心警察署曙(叔叔)來把你逮捕歸案。”
“喵!”只見“黑白貓”在一旁卻滿不在乎地喵道:“大黃說得對。不管白貓還是黑貓還是黃貓藍貓的,能捉老鼠就是好貓。”
“喵!煩死了,快別吵吵了,觀戰!”“貓小白”在一旁叫苦不迭。
“閃耀金庭”,“風刀”怒吼一聲,“展翅雄鷹”、“鷹擊長空”——
“獨臂神勺”一招“慧星掃尾”,招招讓開“風刀”之攻勢。所謂“天下武功,唯快字不破;天下武功,唯讓字不破;天下武功,唯泄字不破;讓與泄有近似之意。”其實都是一個屌意思。后世武術家李小龍鉆研出來的“截拳道”以及泄拳,也無非一個快字。讓、泄對手之氣勢,無快字哪能實現?所謂“曹劌論戰”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在于泄;游擊戰的十六字方針政策“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也就是在于讓、泄、截與快的充分發揮和運用。
反轉之下,“獨臂神勺”一招“流星趕月”,反退為攻,直逼得“風刀”連連后退。說時遲,那時快,“風刀”“滋溜”一個轉身,使出“鬼影伏行”躲于“獨臂神勺”的身后。宋遠方暗叫“不好”,急中生智,“就地十八滾”使出“地趟勺”胡敲亂擊。你還別說,“獨臂神勺”就這樣躲過了“風刀”的身后襲擊,化險為夷。
“吆喝?還真有兩下子?”黃云龍心里暗道:“我江湖武林中赫赫有名的風刀,一個完好無損的好人,竟然一時間干不過一個殘疾人,真有點在江湖上丟臉。不行,我必須全力以赴,不可輕敵。”
“呀——”黃云龍一聲吶喊,就地滾落,使出“地趟刀”,“霍霍霍”嗤嗤如飛,對戰“獨臂神勺”的“地趟勺”。一時之間,這兩個家伙,都是“地趟”對“地趟”,絕對是“躺著說話不腰疼”,而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頓好打,摸爬滾抓,劈哩卡嚓,到底看不出誰把誰干趴下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忽來大俠到此,看得我心煩,請你們就此作罷。”話音剛落,只見一位青衣素裹手持長桿銀槍的大俠擋在中央,直接逼停“地趟勺”和“地趟刀”。
“什么?你是呼蘭大俠?專殺警察、為民除害的呼蘭大俠?”“江南浪子”歐陽笑峰(鋒、風)打量著來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呼蘭大俠?”只見“江南七怪”的老大“氣死風燈”白夜黑側耳說道:“人家是忽來大俠,難道是你耳朵背嗎?我一個瞎子都聽得和看得清清楚楚。”
“哼!不管你是誰,你壞了此局比武。我們可是有賭注的,這筆帳怎么算?”三山堂少堂主黃云龍早已從地上爬起揮刀喝道。
江南第五怪“煙袋王老五”王兆慶,一個毛胡大漢,嘴里叼著一桿三尺來長的旱煙袋,煙鍋足有碗口那么大,炸眼一望,無不令人瞠目結舌!那要是給誰一“煙袋”鍋子,準能把你的頭給敲掉!“我來給忽來大俠決算!”
“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忽來大俠”搖槍表示贊同。
“來呀!”“煙袋王老五”依舊叼著三尺來長的旱煙袋,亮出“餓虎等食”之勢。
“喲喝!”“忽來大俠”看到對方的傲慢姿態,不甘示弱,一個“二郎擔山”,側身側槍側目作出應戰姿勢——
“噗——”一股濃煙直襲“忽來大俠”面門。
“不好!”“忽來大俠”暗叫之間,后悔已晚,他只覺得雙目難開,頭暈目眩,“撲通”一聲,跌倒于地。
“哼!暗算傷人,算什么英雄?你們已經輸了。”“江南浪子”歐陽笑峰(鋒、風)沖著“煙袋王老五”高喝。于此同時,他又示意“風刀”黃云龍和“劍花煙雨”東郭劍把“忽來大俠”架起,說道:“今日到此為止,你我雙方打成平局,如果需要,改日再戰!”
話說之間,他們三人便把“忽來大俠”架起,直奔后院。
“老五!”“氣死風燈”白夜黑不禁沖他埋怨道:“你又在放毒煙壞了今日之事。”
“打架無好手,罵人無好口。我一招擊敗之,何談壞事之說?我明明贏了,豈會是輸掉此局?”“煙袋王老五”毫不服氣。
“算了。事已至此,傳出江湖壞我江南七俠的名聲,我看還是我們離開此地作罷。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事,我看還是交由其他俠義之士做吧。”
說完,“江南七怪”的老大“氣死風燈”白夜黑提著燈籠帶領眾人一呼啦而散。
“喵嗚——”“黑白貓”有點不悅,喵道:“我家主人怎么這般氣餒?明明是我方獲勝了呀。”
“喵嗚!”大花貓喵道:“他們是江南七俠是義字當頭,勝之不武。如此武德,今后如何在江湖上混?”
“喵!”“黑貓警長”隨機喵道:“是呀!義字當先,不可壞了規矩。你看我們五位不是五位義貓么?”
“喵!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大黃貓”喵叫道:“江南七俠就是江南七俠,雖敗猶榮。”
“喵——”“貓小白”喵叫道:“不管勝負如何,今天我們都看了一聲好戲,我還是要請四位貓哥去喝貓小白酒,共渡今宵。”
“喵!只能如此而已。”大花貓說完,率眾一躍而去。
待到“兩葉雙雄風雨神”這一路人馬七人來到“風雨雕花樓”,這里的一切都已經風平浪靜。
再等到“兩浪三杰神吉祥”六位義士一路,“十八太保”一路,從兩個不同方向直奔同一個目的地太湖西山,想去尋找“南大殺手”也就是“江南浪子”笑三少歐陽笑峰(鋒、風),哪里還有他們的影子?無功而返。
“白日闖”白日黑,此人乃是江南第一怪‘氣死風燈’白夜黑之弟,來到這“風雨雕花樓”也是一無所獲,只得悻悻而去。誰也不知道如今的“江南七怪”去了哪里,從此銷聲匿跡于江湖綠林。最新網址:biquluo,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