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生機勃勃:washuwx
比如像是傲爪、孟河兩個星域,情況類似,聯盟投資也一直沒少過。下兩年,這兩個星域的要求是都要在保持產值增速的情況下,財政結余加起來要大于2000億。
而像是阿方佐星域,聯盟中央的要求會更高一點。畢竟,在該星域之中,有一個阿拉米塔鑄造世界,作為全星域的經濟發動機。聯盟給阿拉米塔教派的指示,是要求他們全力配合星域元首的工作,希望整個世界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財政結余能夠達到3000億。
這三個星域的財政結余提升,會顯著降低龍鷹星域的壓力。
壓力就小很多了。
再接著往后的兩年、四年,就可以指望所有的星域,全面的轉虧為盈。
到時候,聯盟的財政結余,每年可能達到兩萬億以上。
再算上帝國中央應當支付的戰爭款項,最近十五年的財政壓力,整體來看應該是比較小的,完全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趁此機會猛力發展。待到十五年期間的戰爭款項全部支付完畢之后,聯盟發展程度,應對全部的稅額,應當也不會有什么壓力。
甚至,如果高速發展的勢頭,能夠保持的比較長久,到時候帝國稅可能都只是毛毛雨也說不定。
到那個程度,‘苦’的部分就算是度過完畢,剩下的就是‘甜’了。
前提是帝國大勢不要在這十五年里發生什么要命的變化。
應該…不會吧?
對于顧航來說,他聽到的,基本都屬于宏觀目標。
到了他現在的角度,一些微觀的東西,確實不可能去關注了。
他是有足夠的精力可以看得過來的,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時間管得過來。
把握大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他也不會任由聯盟政府提出一堆目標,然后就覺得這些目標未來一定就會實現。
奧賽娜的匯報也不會那么簡單的。
聯盟總體情況概述、財政情況概述、經濟發展目標等一系列的內容說完了之后,就到了一些落地的事情上。
其實也很宏觀,但至少是一些宏觀的方案了。
說的主要還是產業方面的事情。
就譬如說,狐月星域的摩根元首,干得就相當不錯。雖然人不在阿方佐宙域,但是卻死皮賴臉的借著區位優勢,搞了個中心產業,有聲有色的。
再譬如說,坦古星域借著翎澤星的大發展,搭上便車,就地引入了一些跟神圣泰拉商人貿易時候,賣得不錯的貨物,想盡辦法從龍鷹星域引入生產線和技術,就地生產,減少運輸成本后能賺不少;圍繞商貿活動,發展服務業,強化設施,也是一條路;商船的維修、甚至就地建造并出售…先天優勢擺在這里,利用起來就能好發展。
其他的各個世界,也都因地制宜的拿出了一些東西,看起來像模像樣的。
哪怕是最慘的皇女星域,也引入了許多的采礦船,那些被毀滅過后的死寂世界,也是有價值的。反正都已經毀滅了,又沒有重建的計劃,那就干脆廢物利用,破壞性的進行礦物挖掘,產出量也是不小的。
再配合上一些對于礦物的初加工,雖然整體又苦又缺少附加利潤,相當粗放,但是規模能搞起來,能夠有一個鐵桿的進項,于當下他們大部分星球都還在慢慢清理寄生感染者的情況下,已經算難得了。
總的看下來,顧航仿佛就看到了在聯盟十四個星域中,無計其數的人,正揮灑汗水,在各種崗位上奮斗的身影。
頗為生機勃勃。
今天也兩章,稍微補補前面欠的…
以上的目標,全部都建立在聯盟對于各地的大規模投資之下。這些投資,也全計入到了各個星域的財政匯算里面去。
如果所有的目標都能夠達成,那么后面聯盟每年的財政盈余,就能夠上升到5200億/年的水平。
白幕、安光、樂佛、劍門、燎光、孤承,這六個星域屬于是在鐵鎧戰爭中,位于北線、西線的戰場。聯盟對于這六個星域的要求,倒不是非得讓他們兩年內就不再虧本,但首先要保持8以上的經濟增速,聯盟的投資要見到效果,財政虧損程度不得繼續放大。
皇女星域的情況特殊,聯盟的建設力度是挺強的,但無奈底子是被打得太爛了。聯盟需要其有20以上的增速,對于財政虧損額度則要求比較低,畢竟投入比較大。
坦古星域的情況也同樣比較特殊。主要就是這個星域,承擔著聯盟與帝國中央交流的重任。聯盟對其的投入,其實是最大的,尤其是在翎澤星上。但同樣因為有帝國稅帶來的與帝國官方的交流,以及與帝國中央商貿的有利條件,該星域的經濟增速也應當會更強。聯盟要求他們的虧損額度不得超過2000億。
這個數字,其實也是冠絕全聯盟的。
龍鷹星域里人們,平均生活質量,確實相當高。
哪怕很多錢不是他們自己直接花掉的,但是更好的基建、更好的公共服務,也是會顯著的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而像是荊芥、狐月兩個受到戰爭災害程度比較輕的星域,則要求他們扭虧為盈。
盈多少先不管,反正不能再繼續成為聯盟的財政負擔了。真若有結余,也大可以繼續投入到本星域的再投資里面去。
蓋因他們全是從一個比較低的狀態發展起來,還有外部援助,有龍鷹星域向外遷移的工業,甚至很多星球本身也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就是等著從廢墟里挖出來,看看有什么東西還能繼續用…那理應不會發展的差。
當然,對不同的星域,因地制宜的會有不同的策略和要求。
但就算是人均消費再上10,只要龍鷹星域完成10的產值增速,那么聯盟在龍鷹星域的財政結余,仍然可以再往上提升將近一千億。
繼續保持高速的發展吧,顧航對龍鷹星域還是非常期待的。
龍鷹星域的人均年消費額是3.5稅幣。這不僅狹義的指居民本身的在衣食住行、在娛樂方面等一切在自身上的消費,還包括了聯盟地方政府的基建、生產再投資、公共服務支出、政府支出,全在里面了。
說白了,就是一個星球/星區/星域,所有的花費,平均攤到每一個人頭上的平均數值。
甚至,未來龍鷹星域能不能成長到太陽星域那樣,成為人類又一個中心呢?
保持這個發展勢頭,長一些、再長一些,也未嘗沒有希望。
對于除了龍鷹星域之外的十三個星域,尤其是蛛網宙域的那十二個星域,其實聯盟制定了更高的增長幅度。
龍鷹星域在明年,要求保持有10的產值提升比例。同時,民眾生活質量還可以再提10。
前者比較好理解。
聯盟政府對后者的衡量比例,其實是指人均消費額。
閱讀從行星總督開始請關注凡人(washuwx)
加入書架目錄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