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八章:這位執金吾,平平無奇嘛

  第八十八章:這位執金吾,平平無奇嘛!不屈青銅本章字節數:5513

  :最新網址:

  當初你們一個個勸我不要迎天子的時候,可不是這么說的!!

  不是說天子到來,將會擾亂冀州之序,令君不君,臣不臣嗎?!

  會稍有不慎,就讓我袁氏之聲名掃地嗎?!

  如今現在怎么都說出亂臣賊子這種話了!

  “曹孟德現在此舉,是要逼我與他決裂是吧?”

  袁紹深深呼吸,但卻沒有絲毫作用,只是胸膛起伏不斷,眼神逐步凌厲,此時額頭上青筋暴起,拳頭都捏緊了。

  許攸忽然哈哈笑了起來。

  眾人都訝異無比的尋聲看去,他在一側安然站立,雙手負于身后,仿佛是前俯后仰。

  “你笑什么?”

  袁紹凝眉冷目,撇嘴而望,死死的盯著許攸身影,內心自感被譏笑,當即想要問罪。

  但想到許攸本就狂悖,平日里也不全然遵循禮法,此時發笑,必然有他的緣由,當即忍而不發,但雙眸之中已現怒火。

  許攸聽見這話,才起身來向袁紹拱手道:“車騎,在下并非譏諷,只是覺得頗為意外,曹操所在離天子千里之遠,兵馬卻可一日到達。”

  “而車騎兵馬不過數百里,卻走了有月余,此番事方才是令人匪夷所思之處,若是天子以及諸多將軍知曉,該如何想?”

  這話無人敢接,在場的謀士也都不是庸才,都明白許子遠又借此事來借題發揮罷了,許攸并非是第一次這樣干了。

  以往若是有功,也會人前炫耀其功績,以彰顯才智過人,地位尊崇,凌駕于諸多謀臣之上。

  這些年,各地名士所來越多,他此舉便越是明顯,為的是不被他人所壓制。

  說好聽些便是縱情不羈,不好聽便是不知好歹,心中本覺出身卑鄙,但卻要做狂士而揚名,令他人不可輕視也。

  以往還會有些心胸寬廣之人出言相勸,或者接幾句話,給他與主公一個臺階下。

  但是今日這句話,極有可能會激怒車騎,因而會被問罪下獄也不一定。

  這話沒有人會去接,許攸如今本來就沒幾個朋友。

  郭圖和沮授、田豐、辛評等人偷偷互望一眼,都默不作聲低下頭去,直等著袁紹痛罵。

  不過,這一次他們卻想錯了。

  袁紹并沒有發怒。

  在數次呼吸之后,他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后將這口氣吞入了肚中,緩緩呼出來。

  對許攸笑道:“子遠之言,令我恍然,此前是我錯估此事,不該如此拖沓而行。”

  “為今之計唯有向天子奏明,乃是兵馬在半路途中遭到了山賊。”

  “所以才無法盡快到達,并且黃河夏日雨降,發水極大,不易渡河,等渡口準備萬全后,天子已定都在了許昌,如何?”

  許攸輕笑點頭,拱手嘆道:“也只好如此了。”

  “如此一來,車騎也不用糾結了,今日之事便可解也。”

  袁紹一愣,“何意?”

  許攸笑道:“車騎既然要解釋,必然要奏表,不奉詔上奏天子如何相信?曹操又怎會讓書信送達?”

  “是以必然要奉詔,以錢糧開路,如此又何須糾結,奉詔便是,而后在境內宣揚車騎晉為大將軍。”

  “原來如此!”

  沒想到此話竟然在這里等著,許攸早已經想好了要怎么勸,偏繞一圈來,讓袁紹自己再想明白此節。

  心里的糾結也就少了一半,如此也根本不需要多勸。

  此事必須要解釋,至少要給三州境內的百姓一個交代,也不能落了天下人的口實。

  既然必須要選擇上奏,就要給錢。

  就好像買賣一樣,給了錢,天子就能信了,給得越多就越忠君體國,那么黃河就可以發大水。

  曹操也不會戳穿此事,諸多士族知道袁紹找了一塊布,將那點心思都遮掩其中,自然也不會去深究。

  大家都可以得個體面。

  這些年,士族基本上都是這么做的。

  許攸出來說這么一通,道理就明了了,那么袁紹的氣也就消了。

  只是還有一點郁結在心頭,曹孟德…當初可是借的自己的地盤、兵馬、錢財起家。

  雖然也幫忙打了黑山軍,斬了賊匪于毒,可自己也是老大哥。

  他還真敢來捋虎須?

  “奉詔便是。”

  袁紹挺直了腰板,將內心的苦悶都壓了下去。

  當初是自己選擇不去迎接天子,自食苦果罷了,內心再難受也要將此苦果吞下,“諸位,在秋收之后,我等將會大舉進攻幽州。”

  “聯合幽州諸地的郡守,合攻公孫瓚,今年之內,我們必將把幽州收入囊中,既如此,不可被任何事干擾。”

  袁紹傲然挺立,背著手露出不屑的神情,語氣鏗鏘的道:“天子也不例外。”

  “等平定了幽州公孫瓚之亂,收服遼東,將那些外賊抵擋于大漢邊境之外,我等坐擁四州之地,他曹操手里有天子也無用。”

  許攸等謀士聽見了這話,心里才算是安定。

  如此姿態才算是天下雄主,這與方才那等暴怒著急的模樣全然不同,見主公恢復原本的氣勢心性,當即在場之人自然都松了口氣。

  若真的被曹操氣得影響了心緒,對之后攻打幽州之役可絕對沒有好處。

  自冀州開始,各地將朝貢匯聚,往許都相送。

  袁紹、劉表、孫策乃至是一些孤地的太守、關外諸侯,都自發的派人沿途送來朝廷的供奉,以錢糧為主,布匹絲綢、珠寶金器為珍稀寶物。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平日里罕見的奇珍異寶。

  當然,這些朝貢的既然已經送來了貢品,就意味著接受了天子給的爵位。

  除壽春的袁術,蜀地的劉焉,還有北地的公孫瓚,幾乎都已表示奉詔,是以曹操也明白他們必然不會進攻許都。

  還是那句話,人心向漢。

  除非是袁紹有一天覺得自己可以獨自面對天下諸侯,才會無視道義,獨斷專行。

  當然,他相信袁紹不會這么傻。

  即便是有這樣的實力,也不會輕易的放棄道義,導致自己要面對的敵人反而增多。

  這世上應當沒有這種蠢笨之人。

  司空府邸。

  曹操將衙署搬到了自己的院落內。

  因三州之地,屯田之功績,曹操掌控天下錢糧,于是在天子反復提及之下,含淚當上司空。

  所以那些朝貢幾乎都進了曹操的庫中,由他分配使用,或儲存犒賞,或賞賜官吏,或安定流民。

  要知道,天子到達許都之后,天底下的流民只要是無家可歸者,擔心戰亂者,都會源源不斷的涌到天子腳下來。

  是以許都只要還有錢財,有官吏在治理,想要鼎沸般的熱鬧就絕對不是妄想,而是在今明兩年就可達成之事。

  司空府正堂上。

  曹操看著許多禮單,頗為威嚴的看了荀彧一眼,沉聲道:“為何蜀地劉焉不送來朝貢?公孫瓚也不來?”

  “他們不來就算了,袁術也不肯來,反倒是讓孫策來送?”

  荀彧最近忙碌,但卻也知曉曹操應當會有此一問,所以心里早早明白如何作答,拱手道:“司空,公孫瓚不來,而袁紹朝貢,便已可以治罪。”

  “蜀地路途遙遠,消息不達,恐怕還需許久方可有回應,且如今還不知劉益州是否還健在。”

  “至于袁術…在下也不明白,為何他不奉此詔,畢竟也是大漢后將軍之責,卻不肯朝貢…如此豈不是在對抗朝堂?折損了袁氏的名聲?”

  而且,荀彧還特意再去詢問了各種消息,向戲志才打探壽春的動向。

  不過曹操笑著的表情已經告訴了荀彧,他知道。

  “嘿嘿,袁術,我倒是知道。”

  “愿聞其詳,請司空告知。”荀彧好奇的走近了些,“袁術又有什么動向?他在壽春,我聽聞可是雄踞數十萬兵馬。”

  “他要做什么,暫且還不知曉,”曹操背著手,深思起來,雙眸凝視,看向遠方,皺眉接著道:“但,在我行軍豫州之時,袁術兵馬悄無聲息的,向我徐州進發了六十里。”

  “并且占據了山隘要道,以嚴密布防,仿佛要伺機進攻徐州。”

  “或許是防范。”

  荀彧稍稍思索后說道。

  袁術自從上一次在匡亭、封丘接連大敗之后,被追出八百里逃入了揚州,現在心氣恐怕還沒恢復。

  只能偷偷推進幾十里,讓自己的兵馬稍稍增加點軍心。

  “哼,”曹操冷哼一聲,深吸一口氣,“等秋收之后,再去慢慢刺探此事,而眼下,是要再收攏那些保皇派將軍的兵馬。”

  “文若,漢室官吏這邊,可就全靠你了。”

  曹操重新開懷,表情輕松的拍打著荀彧的手背。

  這份重托,讓荀彧汗顏,不敢說笑,只能保持平靜躬身,對曹操所言不置可否。

  不過荀彧卻明白,到天子腳下之后,自己身上的擔子將會越來越重,如履薄冰,任何一步都不能踏錯,否則會讓荀氏的名譽從此掃地,也會累及家族。

  而在漢室老臣那邊,自己又成了最大的紐扣,可聯系主公與漢室舊臣,日后為他招攬更多名臣賢士。

  任重道遠,不可有半點懈怠。

  如此,唯有效仿伯文,每日堅持嚴于律己,篤行不輟,同時修習鍛煉,不近酒色財氣,便可長久保持清醒。

  皇城城門樓上。

  內有一躺椅。

  徐臻仰面朝上躺著,雙眸睜開,空洞無神,表情十分安詳。

你保持氣血旺盛,精力不泄,自律值160,氣血增加連續15日達成:壽命6月  額外獲得:骨根1cm

  這有什么用?

  徐臻當即去看,然后眼睛猛然瞪大。

  這絕對是好東西。

  雙腳筋脈與軟骨等,可以加1厘米左右,那豈不是…無論站著還是躺著,都可以長高1厘米唄?!

  “絕了!還能刷出這種隱藏的好屬性!”

  徐臻一下子跳了起來,但發現力氣消耗了些許,于是又緩慢而行,頗有氣度。

  身后諸葛亮馬上向外喊道:“君侯動了!君侯動了!!典叔!君侯醒了!”

  徐臻滿臉嫌棄的回頭來,“你這話說的,今晚高低要罰你多看三遍春秋。”

  搞得像喚醒了植物人一樣,有必要這么激動嗎?

  我不就是睡了個午覺?

  “君侯!”

  典韋從外大步進來,拱手道:“早上主公路過時,曾吩咐您若是醒了,就去一趟司空府。”

  “下午吃飯的時候去唄。”

  徐臻很自然的說道。

  “五官中郎將那邊,似乎有要事相商。”

  看典韋的表情,略微有些期待,仿佛有話在胸中未曾說完。

  這讓徐臻登時好似感覺到了什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是你有話說吧?”

  “俺,俺沒有…”典韋心虛的看向另一側。

  許褚此刻在外領兵,倒是不在此處,不然讓他來懟幾句,必然能把典韋的火氣勾起來,估計一股腦就要說了。

  徐臻平日里則是不喜和典韋斗嘴,偶爾斗嘴也是涮他開心,強行問估計是問不出個什么來。

  五官中郎將是吧…

  子脩在背地里搞些什么。

  “好,我去見他。”

  徐臻當即卸甲,只將自己的佩刀挎在身側,一路下門樓去,出皇城到許都內城,金吾禁衛準備好了車馬。

  在上馬之前,遇到不少官吏,但都并沒有打招呼,直接擦身而過。

  徐臻懶得和這幾個漢室官吏搞什么附庸風雅,浪費氣力,只要他們不帶刀上朝,最好是永遠不需要打招呼。

  即將入皇城的幾位士大夫遠遠觀望,其中一人背手凝視,面部嚴肅,微微搖頭。

  旁邊一個中年人說道:“此人便是執金吾。”

  “他原本,應該是曹操身邊的謀士。”

  “據說,乃是行伍出身,不知是否善于帶兵,雖為謀士可本是白身,為何會被送入執金吾,就未可知了。”

  “白身也,無非是立了功,又不肯給其兵權,加上此人民望極好,只能以高職而養之,不可太多實權,估計他這也是到頭了。”

  “諸位言過其實了,徐臻只是內政不錯,為人律己,據說曹營風氣便是他所帶,而為執金吾,必須是剛直不阿之人,最適合不過。”

  “可他本不是武將?只是行伍之人而已。”

  “人各有際遇,傳言徐伯文曾經救下過曹氏太爺的性命。”

  “原來如此,哈哈哈!!那只能說命好!”

  幾人揚長而去,一路交談,畢竟最近徐臻雖不算是風云人物,卻也逐漸傳出了些名聲。

  但名士之間總是要么相輕要么相敬的。

  徐伯文卓有功績,但最終只是個執金吾,兼任一地二千石,領兵不過數千,這些消息傳出來,遐想也就引人入勝了。

  此時,那嚴肅老者微微點頭,心中暗道:這執金吾,聽聞起來也不過如此。

  我觀他態度散漫,行走時氣息微弱,姿態稀松平常,一看就很無力,平平無奇也!如此很可能是個酒囊飯袋也,只是救過曹氏太爺,才會這般被吹捧而上。

  這執金吾的官位,青亭侯的爵位,應當全都是曹操報答之情。

  果然聞名不如見面,一觀便可看見不少端倪。

  呵呵呵,找到突破口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

  地址:

飛翔鳥中文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