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七章:一杯茶,一躺椅,一覺睡到下午起

  翻頁夜間第八十七章:一杯茶,一躺椅,一覺睡到下午起第八十七章:一杯茶,一躺椅,一覺睡到下午起→:、、、、、、

  “請先生教我!”張繡面色一喜,果然還有機會,否則這位先生可能就不會留在此處了。

  畢竟張濟與賈詡本來就是舊相識,很早就已經聽聞過這個人的各種年輕時候的事跡,別的本事不知,但保命絕對是無雙者。

  既然他還肯獻計教導,那說明這些麾下的兵馬都還有救。

  “少將軍只要為劉表所用,便可在南陽立足,而且是擁兵而足,可不斷招兵買馬。”

  當然,沒有仁政支撐,無法吸引百姓到來,屯田與人口都不會發展壯大,這兩點將會成為劉表把控在手中的權益。

  這一點,賈詡并沒有明言出來。

  而張繡則是有些猶豫。

  “少將軍不必猶豫,”賈詡嘆了口氣道:“將軍因糧草攻穣城,以為此城并無多少敵軍,實際上已經低估了劉表。”

  “這位劉橫江,當真絕非善類,其人能一騎入荊州建立如今的功業,必然不是泛泛之輩。”

  “此事并非是劉表之錯,將軍與之講和,是為了兄弟們著想,實際上我當時也想勸將軍切莫攻打城池,該與劉表議和商談才是。”

  張繡被這些話道明了心中的想法,不由得摸了摸鼻頭,但細想下來也確是如此。

  叔父之死,和劉表并沒有多少關系,都是叔父執意要動手,才導致了大軍敗于此攻堅之戰。

  “可是…”張繡再次陷入遲疑,憋紅了臉有話說不出口,“此時我再去與劉表講和,他還會肯與我講和嗎?”

  若是異地處置,我不將使者奚落一頓便已經算是名士風范了。

  賈詡更是坦然笑道:“必然會肯。”

  “劉景升在荊州之地,富民強兵,兵馬鎮守之地頗多,少將軍應該聽聞,孫家那兒郎回到江東之后,如今正在承襲父兄之基業,打江東諸郡。”

  “而且,此人背后還有袁術扶持,如此態勢便是自江東與劉表臨江對峙,少將軍是否知曉,孫堅將軍死于誰手?”

  張繡下意識的道:“劉表。”

  孫堅當時在討董聯盟軍中,可謂是最令人頭疼的將軍,虎牢都被他所破,而且遷都長安之后,在南部關卡一直以大軍壓境。

  到最后糧草耗盡,才肯撤軍。

  后來便也是在南陽平亂,成為了根據之地,發展壯大。

  若非是回江東渡江的時候被袁術伏擊,射殺了孫堅,只怕現在在江東定然也是一方豪強。

  絕不亞于袁術也。

  對于劉表來說,最大的威脅應該是孫氏的那一位兒郎。

  這一瞬間,張繡感覺又有些迷茫。

  前有那位徐伯文太守,后有孫氏兒郎,現在我怕是連在年輕人里面都排不上號了。

  如今的將軍子弟都已經這么卷了嗎?!

  張繡大呼離譜的時候也想明白了賈詡的話,自己立足絕對不難,但是發展壯大已經屬實是不可能了。

  劉表乃是聰明人,當然會愿意自己在北面幫他駐守,而他可將兵馬內縮,再以糧草與人口等,挾制住自己的兵馬,如此日后必然要聽他的命令。

  所以他必會答應。

  “那此后,又該如何?難道要一輩子為劉表駐守北面嗎?”

  “不是,接下來恐怕就要等那位徐伯文了,”雖然萬般無奈,但賈詡還是不得不提及此人。

  “先生,這話是何意?”

  張繡心里一抖,這句話他很不愛聽,聽到耳中心緒不寧。

  “徐伯文曾說我們會再見面,而且斷言我們到了荊州也許會受挫,從那時候起,他似乎就已經斷定有此一日,會來招攬少將軍。”

  “如今看來,的確如此。”

  “天子安定,而我們身處之地,剛好是曹孟德的南方,他絕不會坐視自己后方有隱患,畢竟,他遲早要與袁紹有一戰。”

  “哦?!那,此二人先生覺得誰會贏?”

  “哈哈,那就要看誰人得道了,得道者多助也。”

  賈詡此時也不好論斷,但北方此二人之爭,雖不在近前,卻也可說在近前,這種話與張繡說就要解釋很久了。

  所以賈詡不打算說明白。

  若是看當前局勢,兩人都還有外敵。

  冀州還有公孫瓚,曹操亦還有袁術為隱患,都是要解決的敵人,相比之下,袁術如今坐擁四十萬兵馬雄踞江南,應當是世間第一諸侯。

  軍威滔天,奈何他的糧草還需要數年來囤積,這四十萬也多是賊寇投誠,手底下的名將與能人志士并不多,袁氏人脈下的門生,幾乎都去了冀州投在袁紹麾下。

  是以真要打起來,袁術無人可用。

  必然是曹氏勝勢較大。

  若是長遠來看,曹、袁二人恐怕從現在開始,就需要勾心斗角,來拉攏周圍諸侯與將軍了,到時候牽一發而動全身,可非是一戰可決的勝負。

  北方霸主,問鼎中原。

  誰若是贏了,暗中不知是已經交鋒多少次,才可奠定勝機,即便是首戰交鋒得勝,也需要數年才可逐步平定對方的領地。

  是以,說近很近,說遠也很遠。

  “嗯…”賈詡思索了半天,還是打算囑托張繡一句,“少將軍只需做好決斷,到時候準備援助誰人一方便好。”

  “謹遵先生教誨。”

  賈詡收起了動容之意,表情略微變得凝重起來,當即說道:“少將軍心中不必太過負擔,亂世生存,如此年歲已經能有宣威侯之爵位,已然是功成名就了。”

  “是。”

  張繡心里自然還是有些不忿,但此時賈詡的話,也令他心中稍稍寬慰。

  不過,我已經有爵位了,雖為列侯,且沒有食邑,卻也是侯爵之位,顯赫門庭,如今的年輕人有多少可達到此境地?

  譬如徐伯文,他雖為太守,但年紀尚淺也不可能得爵位。

  “朕,封伯文為青亭侯,執金吾,日后護衛許都皇城,”天子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在后花園對徐臻說道。

  “臣,謝陛下。”

  徐臻拱手鞠躬,但不匍匐大禮,氣度依舊還是深沉。

  但劉協顯然注意力不在這里。

  他此時,正背著手在觀察花園內這個取水灌溉之器。

  在不遠處有個健碩的宿衛,正在搖動一個把手。

  片刻后,有水從深井之中出來,儲蓄在較高的蓄水池內,這時候一名侍衛打開了閥門,水流頓時順著竹管流了出來。

  不多時就流到了劉協的面前。

  真神奇。

  “此物,是愛卿所造吧?”

  “回稟陛下,是臣所造。”

  “絕妙也,愛卿可否,平日里多來宮中,將心中妙想再說與朕聽?如此物的想法,愛卿腦中還有多少?”

  “沒了,”徐臻直接斬釘截鐵的滅了劉協的期盼,“微臣這輩子也就只有這一個奇思妙想了,估計是祖上積德冒出來的。”

  “哦。”

  劉協背著手回頭看了徐臻一眼。

  眼神之中略微有些遺憾。

  應該是真的只有這一個了,那真是…遺憾。

  劉協知道,徐伯文乃是白身背景,祖上沒有人在朝著入仕,若是還有別的什么奇思妙想,豈能不用來邀功。

  白身之人,和寒門士子一樣,雖高潔但到手的功績絕對不會罷休,這是士人的秉性。

  無論是為名還是為榮華,都會如此。

  徐伯文說沒有,可能真的就沒有了。

  “曹愛卿,除此徐愛卿之外,可還有什么要與朕說?”劉協走到了曹操的身前,柔聲笑著問道。

  曹操當即拱手道:“沒了。”

  然后又白了徐臻一眼。

  越想越氣。

  你自己看看!說了你的功績之后,連天子都覺得一個執金吾丟人。

  還特意加了個爵位。

  青亭侯。

  回去還得給你小子找個青亭。

  大漢一共數百多個亭,雖然命名為青亭的地方不知在何處,不過既然天子脫口而出,建都要給徐臻建一個。

  從皇宮出來,曹操和徐臻走在長長的階梯之上,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巨大校場。

  此時徐臻雙手攏在袖中,仿佛是在回味般咋舌道:“蜻蜓猴,這名字聽著,怪怪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喲?”曹操忽而回頭,因陽光照射,眼睛皺著睜不開,整個面龐都是褶皺,戲謔的道:“還會賦詩?之前宴會讓你賦詩為何不肯?”

  “今日還能有感而發是吧?”

  “下次要官位的時候,稍微問一下文若,行,不,行啊!青亭侯!”

  曹操在說行不行的時候,徐臻滿腦子都感覺下一句得是叫他“細狗”,結果蹦出來個青亭侯。

  “罷了,就這樣吧。”

  曹操又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快步走了。

  留徐臻在后拱手相送。

  從今日起,徐臻將會換上金甲,執刀在皇城之內,統帥禁衛,護衛皇城安危,當然,兩位統領自然落在了許褚和典韋身上。

  徐臻大多是做在皇城的治府之中,每日安排巡防即可。

  對于他來說,是真正的閑差。

  早晨,徐臻泡了茶水在案牘上,于皇城城門樓坐鎮,他叫蒲風給自己打了一把躺椅,直接放在城門樓內。

  保持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一躺就是一日。

  偶爾起來走幾步,舒展一下筋骨。

  感覺愜意無比。

  在主位上跪坐著看書的諸葛亮,多次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就這樣,一日過去,到晚上典韋來換防,將許褚換走帶隊,兩人互相倒班,日夜巡城。

  徐臻則是日落時就帶著諸葛亮回家,明日再來。

  一杯茶,一躺椅,一覺睡到下午起。

  這日子。

  誰人見了都要流淚。

  你保持精力旺盛,按時午睡,自律值160,你的氣血增加了。

壽命1時辰  果然增加了!

  徐臻下任的時候頓時驚喜。

  氣血增加了,如此看起來會更加年輕,并且…這好像是血厚的意思?!

  不光可以增加自律值,還可以當血牛。

  甚至浪費一天的生命,它還返還一小時壽命!

  我真的是。

  這才是第一天啊!

  徐臻半點沒覺得虧,畢竟第一日就已經如此,日后不斷累積,連續保持精力不泄,獎勵只會不斷疊加。

  半年之后,所獲必然可令他滿意。

  原來壽命可以這么刷?!

  這,這不就是,怠惰一時爽。

  一直怠惰一直爽!?

  “也不能一直怠惰,人生還是要有所建樹,否則一動不動豈不是成了那啥?”

  徐臻當即負手而走,摒棄了自己不當的想法,“只能保持半年,不可深陷其中!人還是要努力!上啊啊進。”

  喃喃自語時,徐臻打了一個悠長的呵欠。

  時日飛快,在許都已經逐漸安穩,治安法典并重,毫無亂象的時候,詔書與封賞都傳到了各州郡。

  除在護衛天子途中立下過功勛的將軍。

  曹操愣是給袁紹,要了一個大將軍的職位。

  他倒是還記得自己這位兒時老兄的夢想,大將軍!

  武官之中,最大的官職。

  詔書與封賞送到了冀州鄴城,讓袁紹一晚上沒睡著覺。

  連夜叫謀臣到衙署來議事,說到激動之處,甚至還氣得發抖。

  “我推舉他一個兗州牧,他倒好,還我一個大將軍之位是吧!?”

  袁紹氣得吹胡子瞪眼,身穿褐色的內襯布袍,廣繡搖晃在床榻前走來走去。

  幾名謀臣都低頭不語,唯有許攸在一旁不斷捻須,甚至還多次長舒怨氣,瞥向田豐。

  此狀,不少人都看在眼里,但卻不敢喝止,畢竟此事極其尷尬,天子不光聽從曹操之言,甚至還為他發出詔書,向天下諸侯討封。

  根據刺探的情報來看,曹操迎奉天子除改道去許都之外,根本沒有半點不敬,任何場合都是照足了禮法,如有不懂,荀彧都會為他一一指出,而后更正。

  所以現在天子對曹操,倚重感恩,言聽計從。

  這種好事,本來就該是在冀州鄴城的。

  若是按照許攸的說法辦,現在已經是號令天下了。

  “曹孟德,可真有你的。”

  “當初跟在我屁股后頭的閹宦之后,現在已經坐擁天子了!他還還我個大將軍!!”

  當時,袁紹力主推舉曹操為兗州牧,那是讓他給自己當屏障,一同除賊,防備袁術的!

  現在這小子已經騎在頭上來了!

  如何能忍,他豫州、兗州都離天子不近,憑什么他能迎天子!

  “此詔,我奉還是不奉啊?!!”

  袁紹頭都大了,看著桌案上的詔書就一肚子全都是氣。

  “若是我受了這大將軍之位,就要送去朝貢!還要奉拜天子,那不就是等同于拜曹孟德!還得聽從他號令!!而,而且!這么多錢肯定都便宜了曹操!”

  “他現在是明著搶錢了!混賬!匪徒!呸!”

  此時,不知是誰冷不丁的說了一句,“不奉詔…不就是亂臣賊子了?”

  “誰說的!大聲點!”

  袁紹目光一凝,當即威嚴如雄師一般掃視眾人。

  在場者莫不敢言。

  (本章完)

飛翔鳥中文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