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這三寸釘耗子手上沾了兩條命,孝陵衛早就對他恨得牙癢癢了,蔣勇光一聲令下,剩下的幾名孝陵衛一擁而上,推著石棺的棺蓋,二話不說就把他給封死在了棺材內。
棺蓋挪動轟隆隆的聲音在漆黑的墓室中回蕩著,顯得凄厲非常!
等到棺蓋封死,我們便聽不清楚那耗子的說話聲了,無論他在石棺里面喊什么,在我們聽來也是一陣沉悶的“嗚嗚”聲,可見這棺材的密封相當好。
一開始那耗子試圖和我們說話,過了一會兒就換成拼命敲打石棺的石壁,發出“咚咚咚”的悶響。
又過了一會兒,他可能已經沒有體力了,又變成了用指甲去刮石壁,發出“吱吱”的聲音。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之前在棺材內側看到的那些抓痕,可以想象那些石棺里恐怕也像現在這樣封死過活人。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那耗子指甲刮棺材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
這石棺密封性極佳,恐怕過不了多久里面的空氣就會被消耗干凈。
這時小梁忐忑的問道:“蔣警官,你該不會真想把那耗子活活憋死在石棺里吧?”
不光是小梁,其他的孝陵衛也站出來勸道:
“大勇,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吧?”
“是啊,大勇,嚇唬嚇唬他就行了,再不開棺怕是要出人命了!”
蔣勇光身份特殊,并不是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公家的,所以更不能知法犯法。
那三寸釘說的沒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他也是吃準了這一點,所以認定蔣勇光不敢把他怎么樣。
這是一場賭局!
賭的是誰更有魄力!誰更狠!
雙方都在用命押注!
蔣勇光若是不能使出雷霆手腕,那么就絕不可能從三寸釘嘴里問出一個字來!
但他一旦失手,別說公家的飯碗保不住,只怕還得給這倒斗的耗子償命!
我也替蔣勇光捏了一把汗,因為石棺里漸漸沒了動靜,那三寸釘徹底歇逼了。
小梁忍不住催促道:“蔣警官,趕緊開棺吧,已經沒聲音了!”
幾個孝陵衛沉不住氣,更是準備去挪開棺蓋了。
蔣勇光卻抬手攔住,沉聲道:
“住手!先別開棺!那耗子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一切后果我來承擔!”
同事們不敢違抗他的指令,只好默默的收回了手。
又過了一分鐘,石棺里竟再次響起了指甲刮棺材的聲音,蔣勇光冷哼一聲道:“這耗子剛才果然在裝死,現在才是他山窮水盡的時候。”
等到這一次聲音停止,蔣勇光才淡定的下達指令:“開棺!”
孝陵衛們連忙協力推動棺蓋,緩緩將棺材打開,這時我突然聞到一股竄鼻子的騷臭味道從棺材里飄出來,瞬間猜到應該是這耗子因為過度恐懼、或者昏迷導致失禁了。
這味道簡直了,我差點當場吐了。
好幾個開棺的孝陵衛也直干嘔。
蔣勇光倒是個狠人,一點不怕這股子騷臭,他徑直走到石棺旁邊,一把將已經昏迷的耗子給拎了出來。
這時我看到那耗子臉色慘白如紙,腦門上、臉上、脖子上全都是虛汗,看得出來,活活封在石棺里的確是受罪,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蔣勇光把他按在地上,開始用力掐他的人中。
掐了足足兩分鐘,這耗子才醒轉過來。
睜眼看見蔣勇光,他頓時大罵了一聲,隨后瞪著眼睛道:“狗日的,你還真想弄死老子啊?行啊,你弄吧,你弄死了老子,你也得給老子償命!”
蔣勇光卻冷笑道:“償命?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你問問我身邊的兄弟,哪個不想給老張、小宋報仇?哪個不想要你的狗命?只要他們不說,誰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到時候就算有人發現你死在這棺材里,也只會當你是貪得無厭吃了私,被同伙給弄死的,誰會懷疑到我們身上?嗯?”
這話說得三寸釘臉色大變,顯然是開始害怕了。
再加上剛才在棺材里給他憋得屎尿齊出,那滋味簡直比死還難受!
尤其是最后一段時間,棺材里的氧氣被耗完的時候,那種絕望感和無助感,更是令他近乎崩潰!
這一刻,他的意志被徹底瓦解!
蔣勇光察言觀色,看出他表情的變化,馬上趁熱打鐵的說道:
“我也不和你廢話,再問你最后一遍。你要是配合,那一切好說,你要是接著裝啞巴,或者敢給我說一句假話,那就只能請你滾回棺材里去——記住,這一次,我可不會再開棺了。”
“你家支鍋的是誰?認眼的又是誰?一鍋兒共有幾人?你是腿子還是下苦?這古墓里還有沒有別的耗子?”
三寸釘果然不再抗拒,態度變得配合許多,估計他自己也想清楚了,覺得吃花生米比活活憋死在棺材里痛快多了,而且還能多活幾天,何樂而不為?
他連忙抹了把汗,老實巴交的說道:
“我交代…我全都交代…”
“我家支鍋的姓王,真名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干這行當的從沒有用真名在江湖上行走的,我只知道道上兄弟都管他叫王掌柜。”
盜墓江湖,管下墓倒斗叫“開鍋做飯”,其中組織盜墓活動的策劃人,就叫“支鍋”,畢竟鍋支起來,才能開火燒飯。
為整個團伙提供裝備和后勤支援的往往也是這位“支鍋”,因此“支鍋”必須有一定的財力物力和人脈資源。
蔣勇光聽罷未動聲色,他似乎在思考印象中是否聽說過“王掌柜”的名號。
緊接著又問:
“認眼的呢?”
所謂“認眼”,也叫“掌眼”,指的是給盜墓團隊尋龍點穴的風水大拿。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想盜墓,不能在荒郊野外亂下鏟,得先找到墓葬的位置。
可滄海桑田,人事變遷,古代的陵墓經過幾千年的朝代更迭,早就隱匿在青山白云之間,想要尋找可并非易事。
年代越久遠的古墓就越不好找,我后來和蔣勇光閑聊的時候聽他說過一件搞笑的事情——
說他接觸過一個哥們,祖上給明朝一個王侯修過陵墓,老祖宗傳下一張地圖,記載的就是這陵墓的位置。
那哥們有一段日子窮的揭不開鍋,就動了歪心思,拿著老祖宗的地圖,帶了一幫兄弟就去找這陵墓。
結果把方圓三里地的農田給翻了個底朝天,別說王侯大墓,就連個平頭百姓的墳丘都沒挖出來,白白浪費了半個月的人力物力。
實際上這老祖宗傳下來的地圖未必是假的,但這幾百年間地殼運動、河川改道,按著原本的地圖去找墓,無異于刻舟求劍。
這時候,就需要一位功力深厚的掌眼把頭了。←→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