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19章 上疏、入京

  搜索留言:

  第819章上疏、入京第819章上疏、入京→:

  夏言將手里的這封信放下,仔細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少年。

  “錦衣衛?你想借此營救你的父親?”

  “一開始,不是的。現在要說沒有,夏伯父也不會相信的。”

  夏言不喜歡這些蛇蛇歇歇的事情,“你小小年紀,究竟在琢磨什么?”

  “事到如今,小侄當然不會再瞞著伯父。不知伯父是否還記得,小侄和您說過韓春薄這個人?當時小侄說他善事做得太急,這確是一個理由,但小侄之所以如此確定,便是因為錦衣衛已經追他追到了雙流縣。

  在我父親沒有出事之前,小侄是想讓我爹查了這案子,領了這份功勞。其目的么,也不怕伯父笑話,自然是想謀個更高的職位。但后來的事情您也知道,現如今能將這封密信發揮出效用的,也只有伯父您了。小侄也以為我爹出事,與此人脫不了干系,所以當然是存了私心的。”

  夏言拳頭微微攥緊幾分,“你如何能證明,這信是出自韓春薄之手?”

  “送信的人都被抓了,他已全部交代。”

  “也有可能是誣告。”

  “這么多巧合放在一起,夏伯父還這樣認為嗎?再說一個人的字跡本是很難模仿的。夏伯父是田長,難道手中沒有他署名的公文嗎?只要拿出來,一對便知。”

  徐敏說的如此肯定,夏言心中的信任感慢慢升了起來。

  “如果這是真的,那么這些人是該死!”夏言怒罵道,但他并不是蠢人,“可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錦衣衛也掌握這個消息,你自可和你的上司稟報,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層層上報之后,皇上自會處理。又何必拿給我?”

  “小侄也問過同樣的問題。”

  “怎樣?”

  “rb國每年送抵大明的官銀每年達千萬兩,小侄沒見過世面,但想必皇上會和重視天下清田令一樣重視rb官銀。所以到底是什么人能從rb走私出官銀?”

  夏言略微有一絲明悟,“不錯。如此說來,這封奏疏要是遞上去,朝堂之上立時便天下大亂了。”

  徐敏適時拍馬屁,“因而這等事,除了至真、至公,以公心而非私心侍奉朝廷的伯父以外,換做任何一人都會與其狼狽為奸,也許領些銀子,便從此后閉緊嘴巴、躲避災禍!”

  夏言面色馬上凝重起來,他站起身,身上的儒生袍服勾勒出他并不寬大的肩膀。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不管是誰,侵吞國家財富至這等地步,吾輩都不能視若無睹!賢侄,這份職責,我來背負!”

  讓他們覺得幸運的是,朝廷定下田長制以后,雖說田長的品秩不高,但是上奏疏的資格是有的。否則你皇帝放這些耳目有什么用?

  接下來的幾天,夏言便將這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形又去探查了一番,包括對比字跡、包括那個正德十九年的官銀。

  徐敏將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了他。

  而且他剛去找過韓春薄,自己的親爹轉眼就出事,雖說時間對不太上,但他就是覺得這里面是有事的。

  這里面的疑慮甚多,如果他原來還是知縣公子,那么還可以暗中查查,可現在他們已經沒了權限,包括田長,他只是對田地負責,并沒有辦案的職責。

  最后的最后,就是要上疏!

  田長雖然可以上疏,但并不具備密折之權,換句話說夏言上的奏本一路逐級上去,最后看到的人才是皇帝。

  這樣不夠穩妥。

  夏言已經完全‘入戲’,于是他交代徐敏,“這奏本至關重要,無論如何一定要皇上能夠看到,可是我擔心…你想,他為何別處不去,要來四川?”

  徐敏極為聰明,“這里有可以幫襯到他的人。所以我父親才會突遭此難。”

  “不止如此,若韓春薄真的要加害你父子,那你待在雙流反而危險。這樣,同樣的奏本我寫兩份,一份我照常逐級遞交,另一份由你親自為我送去。我在京中雖無至交,但是到底還認識些人,請其幫忙轉交奏本至通政使司,還是不難。通政使司的官員離皇上就近了,他們必不敢輕易攔下此疏。”

  夏言已經將這件事攬在了身上,用詞都是‘為我去送’。

  徐敏聽后本能的對外面的世界有些恐懼,不過大事擺在眼前,為了救他的父親,他是趕鴨子上架,不上也不行了。

  “好!”

  看他答應下來,夏言轉身到書房,拿了第二封信出來,“我當年在京師認識了一個同科好友,姓張名經,現下應該是兵部侍郎了。”

  徐敏本來還不以為意,一聽兵部侍郎,眼睛都睜大了,“這么大的官?”

  夏言有些底氣不足,“此人,官職太高。所以我與其相交并不多深,但脾氣相投,這里是我們當日一起作出的詩,你拿著這份拜帖到他的府上求見于他,再拿出這首詩,說是我托你送此此奏本,大事可定。”

徐敏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并不貴重的信封,心里頭有些懷疑,“伯父,不說小侄多嘴。幾年前的一首詩,萬一人家不記得了呢?萬一  搜索留言:

  第819章上疏、入京第819章上疏、入京→:

  記得也不愿意呢?萬一…小侄找不到他呢?或者小侄趕路這段日子,人家受命離開京師,那又怎么辦?”

  言外之意,那可是兵部侍郎,您是啥呀?

  忘記的概率更大一點吧?

  夏言咳嗽兩聲,雖然這話…有些駁他的面子,但卻是該有的考慮。

  不過他為人方正,極少在官場上走關系、交朋友。

  徐敏一看就明白過來,“行,反正隨機應變,小侄到時候再想法子就是。”

  出遠門還需要銀子,好在這個問題徐敏可以自己解決,他以往當知縣公子的時候與縣里大戶關系都還不錯。

  雖說是人走茶涼,這時候他再上門肯定沒什么好臉色。

  但是他臉皮厚,沒關系的,大事求不到,但當個萬人嫌上門,求十兩二十兩銀子還是可以的,人家出于往日情分以及打發他這個麻煩人的心思,大概都會‘慷慨解囊’。

  但夏九哥知道其實這并不容易,以前是知縣公子,現在卻要上門當乞丐,這種落差一般人都受不了。

  尤其也有那種只給二兩銀子的。

  徐敏明明被人轟出來,但還是得掛著笑臉,并對他說,“人家說技多不壓身,現在咱是錢多不壓身。多一兩都是好事。”

  可惜九哥雖然有心幫助,但他的身家也很可憐。

  好在這樣‘化緣’化了一天之后,還真給徐敏化到了四十多兩銀子,再加上自己娘親給的十二兩銀子,大約有六十兩,所謂窮家富路,去京師還是得多帶點。

  來不及照顧自己那受傷的小心靈,更沒心思去找自己被踩在地上的面子,徐敏在第二天便收拾行囊出發。

  出發后進行了最后一次化緣,就是趙百戶要了一匹馬。

  離別場景不必多提,他現在是一家人的希望,哭哭啼啼的更讓人擔心。

  而且他與母親都說此去必成,一個婦道人家,他講再多困難干什么呢?那些其中的曲折她聽不懂,

  聽了以后也睡不著。

  卻說兩日后,一身商戶打扮的他終于先到了成都府,京師太遠了,他又沒去過,這一路走,還得一路問。

  而剛一進城,他便有一種進入新世界的感覺。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成都府已經成為周邊區域的中心大城,謝丕巡撫四川期間,將四川城墻重新修筑一圈,并且在城內模仿京師,又造了一個不夜城。

  所謂盛世,其中一個表現便是物資、商品等更加豐富起來了,經濟活動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

  且到了成都府他才發現,原來城內有這樣的長距離運輸服務,便是出馬夫、馬車將你送到指定的地方,當然,肯定要是大城,這樣才容易一些,偏遠地方那得出高價。

  徐敏覺得這個倒是可以,可惜他已經有了馬了,不過地圖仍然需要,所以去購買了一份。

  在這家店里,他還看到不少稀少的書籍,什么《四海圖志》、《萬國博覽志》等等,甚至還有千里鏡這樣的奇物。

  坐店的店家也不像他們縣城鋪子里的人根本不理你,而是主動走出來相問:“這位公子,不知您看上什么了?”

  “喔,這個千里鏡,真的能看到千里之外嗎?”

  “倒也不是,不過能看到一里地外倒是可以的,取名字嘛,是取其吉祥之意。而且,具體看多遠,這與當中所用的玻璃材質有關。”

  “玻璃?”

  店家看他也不明白,便炫耀一番,“公子怕是不知,我大明自開海以后,與外界多有交流,這種制法是融合了我中華古法與羅馬法,并由大明科學院研制而成。”

  徐敏有些不信,“店家,你這名頭有些大呀?”

  店家一臉正色,“誒?我們本就是少府名下,是官營店鋪啊!”

  “急什么,我買一個就是了。”徐敏覺得出門趕路,有時候或許會碰到什么情況不明的,這東西能看得遠,應該有些用處。

  “多少銀子?”

  “十兩。”

  “這么貴?!”

  店家耐心介紹,“這其中有科學,科技是最貴的,這可是當今皇上說的。”

  “太貴了,太貴了。”徐敏連連搖頭,他雖然有些錢,但得仔細著花。

  “哎,別走別走,我便宜點賣你還不行嗎?”

  徐敏站在門口心里笑起來,這里面花里胡哨的他不懂,但還價的那些道道他還是明白的,“3兩銀子,你同意,就成交。”

  “3兩銀子?這樣賣我得虧死!8兩!”

  “您啊,慢慢賣吧。”

  店家一跺腳,“好了,好了,3兩,我虧本賣給你!”

  徐敏果然笑起來,“就是嘛。”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