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98章 最終,還是下策

  第798章最終,還是下策第798章最終,還是下策←→:

  哐、哐、哐…

  羽林左衛指揮使楊渭一身的血水,在二十多名士兵的簇擁下從九江府城的城樓上順階梯走了下來。

  這里原本是甕城。

  古代城墻,在城門被破以后首先不是入城大街,而是又看到一座城樓,一前一后兩座城樓,中間的空白地帶被稱為甕城。

  想象一下,如果敵軍這時候攻到這里,那就是死路一條,屬于被甕中捉鱉,因為上面站一排弓箭手,來多少人都給你射成刺猬。

  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不過楊渭沒遇到這個考驗,因為鄭瑜和他的人都已經攻進城內了,直接從里面開的門。

  這幫叛軍,實在不堪一擊。

  楊渭瞅了一眼被綁在這里的綠林英雄們,不屑的嗤笑道:“帶幾個人,拿幾把刀就覺得自己能橫行天下,真是一幫蠢驢。”

  “逆賊!”

  從遠處趕來的鄭瑜怒氣沖天,奔著陳旻過去就是一副要殺他的模樣,“還我侄兒命來!”

  楊渭也懶得管他,這幫文人要有殺俘的勇氣,他才要高看一眼。

  他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并對著身邊的千戶吩咐,“看一下兄弟們的傷亡,再叫來二十個總旗,十組一輪,巡視全城。記得軍紀怎么說嗎?”

  “記得!不搶不奸,皇上賞錢,又搶又奸,馬上歸天!”

  “皇上就快到南京了,告訴兄弟們,有銀子賞。也別搶女人了,給老百姓一條活路,快去!”

  “是!”

  舊時代的將官是絕沒有這樣的覺悟的,古時候打起仗來,即便是好的那一方,多多少少也會搶一點兒。

  這是沒辦法的事,不縱容一下,士兵憑什么跟你?

  也就是朱厚照當政這幾年,開始著力整治這一點。畢竟搶得老百姓變成災民,回過頭來還是得朝廷花銀子。

  所以他寧愿自己多花銀子,也不想留著這缺德的惡習。而且也不是沒有人做到過,雖然說對比岳家軍是有些臉上貼金,但能做一分是一分吧。

  鄭瑜聽了羽林左衛能有這樣的軍紀,不禁感嘆,“還得是堂堂正正的朝廷王師,還得是楊指揮使,哪里像那叛賊,嘴上舉義,實際上燒殺擄掠,以此為樂,簡直有如禽獸。”

  “鄭中丞莫要如此上火。九江府只是一座小城,那寧逆還在南昌做著美夢,等了卻了他,再怒罵不遲。”

  “好!”鄭瑜重重點頭,“依在下看,不如快馬報捷給靖虜侯,一是讓他放心,二是讓他從容安排,必要時候,楊將軍可出九江,以為策應。”

  “恩。現在就是不知道,長江上有沒有寧逆的艦隊。”

  這個消息還沒收到,迄今為止沒有聽說安慶或是南京被揍,或者消息還在路上。

  楊渭考慮的是軍事,他們在賬內議過,寧逆最好的辦法是要趕緊出南昌,否則很容易做困獸之斗。

  現在對他來說,九江出事,是很致命的。

  而且他極有可能已經出動水師了。

  楊渭站在城樓上遠望,3思慮再三難下決定,倒是他手下的孫千戶,也就是孫用道來到了他的身邊,“將軍,是不是覺得九江府這里…不太對勁?”

  楊渭眼眉一挑,“你有想法?”

  “咱們此戰打得夠快了。”

  “是。”

  “但叛軍一定來得及求援。”

  “是。”

  “所以寧逆肯定知道九江已失。”

  “是。”楊渭連續三下點頭,接著他明白了,贊賞般的指了指他,“你小子,有頭腦。”

  孫用道人很年輕,連胡須都沒有的,此刻有些靦腆起來,“將軍過獎了。”

  “那這事兒交給你?”

  孫用道大力作揖,“將軍放心!”

  若是鄭瑜在這里,怕是會聽不明白。

  但他們兩人之間相互是明白的。

  楊渭用兵偏謹慎,這一點當他的千戶是了解得到的。

  孫用道的意思,九江府很重要,叛軍絕對不容許自己的后路被斷,而既然收到求援或是戰敗的消息,那么不管他們有什么樣的軍事計劃,都肯定被打亂,而且要從頭再來。

  寧逆得回救九江。

  這就是所謂的戰略主動。

  你的行動,得讓敵人跟著你走。

  所以大戰之后的今晚會很關鍵,萬一在力疲之時遭到襲擊,那就變得被動了。

  這就是朱厚照搞‘高等軍事教育’的優勢所在,這些將領,都是會用腦子的。

  孫用道下去以后將軍中能用的斥候全都派了出去,尤其是靠近鄱陽湖和長江的這一側,大軍集結動靜不小,一旦有變,是瞞不住的。

  另外一方面,他開始加緊巡視城防。

  沒帶大炮也有好處,至少不用自己再修。

  從今天開始,他們就要像釘子一樣釘在九江,成為寧逆喉嚨中的一根刺,叫他想拔拔不掉。

  不過他們不會再有援軍了,周尚文攻南昌,也是戰略性進攻,不能為了可能的損失輕易改變,打下南昌,整個戰事都結束一半了,自然比一衛人馬的性命更重要。

  這就叫慈不掌兵。

  如果不這么做,回過頭來救,雙方無限拉扯,沒個決定性的進展,那就是死更多的人。

  換句話說,動腦子的階段過去了,接下來得見真血性,只要他們守得住,守到南昌被克,守到海軍抵達,守到仍然旋轉于鄱陽湖這片天地的叛賊將會遁天無門,入地無路。

  朱厚照得心血沒有白費,孫用道所料正是寧王及其從屬的現實。

  當日已經定好,要全力下江南。

  因而一出鄱陽湖,寧王便準備順江而下,攻打安慶。

  實際上,已經在打了。

  不過安慶離南昌較遠,所以守城將士來得及反應,寧王始終未能克城。

  歷史上,這座南京門戶便抵擋了寧王十八日。

  可以說這是個關鍵要素,否則真的讓他拿下南京,這勢頭還真起來了。

  打不下來的原因有很多,易守難攻自不必提,除此以外,寧王的軍隊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精兵,更沒有打過什么硬仗,也沒有了不起的軍事將領。

  另外,安慶自知府而下,從兵到民,他們都知道,只能靠自己,城破之日,就是他們亡命之時!

  是所有人都亡!

  而且這是傳出寧王造反當天,安慶知府便馬上反應過來的。所以他們準備很是充分,早就做好了要打守城戰的準備,安慶知府甚至還來得及去搬救兵、借軍糧!

  為什么?

  因為安慶是南京的門戶,這個常識一個進士出身的知府怎么會不知道?甚至安慶的老百姓自己也有記憶,南昌王爺造反,首打南京,打南京,首打安慶!

  南京好歹是留都,那是雄城,所以就數他們最危險。

  這和九江、南康這種猝不及防是不一樣的。

  再有,朝廷已經來了諭令,大軍頃刻就到,雙方實力對比明顯,更不會投降從賊。

  因而寧王兩攻安慶,都極為艱苦,而且越攻不下,越焦躁。

  寧王大船上,

  一眾叛軍已然不如十一月剛起事的時候那樣意氣風發。

  李士實和劉養正同時開口,他們費盡口舌勸說寧王,道:“皇上,形勢如火,再拖不得了。安慶不下,咱們也只能舍了安慶,直取南京!南京是留都,只要拿下,形勢頃刻間反轉。安慶則不然,就算全力拿下安慶,也還是要去攻南京。如今安慶拿不下,又何必糾結于此?”

  這一點劉養正最早就提過。

  別他媽惦記你那安慶了。

  先不顧一切拿下南京,到時候稱帝舉義,那必定不一樣。天下多的是墻頭草,你不行,誰跟你?相反,你只要有點那種苗頭,不滿于朝廷的人才愿意歸附。

  客觀來說,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打仗,有的時候是打軍事仗,有的時候是打政治仗。

  從軍事角度來說,越過安慶直接打南京,這很不妥。

  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說,南京的政治價值太大,大到甚至可以抹平不掌握安慶所造成的軍事劣勢。

  說不定到時候安慶知府還投降了呢。

  不過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往往就在這一個個選擇之中。

  朱宸濠沉著臉坐在主位上,他始終不同意不打安慶,直取南京。

  兩個原因,第一,當然是為了穩妥,安慶打不下就過去,屁股危險。

  第二,南康和九江他們是直接輕取,沒遭遇什么抵抗,所以朱宸濠覺得安慶也不難。

  而打了兩次發現打不動之后,他又覺得心中惱怒,咽不下這口氣,不愿意就這么過去。

  總之就是還要打安慶。

  不過這個傍晚,所有人關于安慶的焦慮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九江,丟了。

  朱宸濠直接怒而起身,指著報信的士兵大罵,“胡言亂語!你再敢謊報軍情,亂我軍心,朕親手殺了你!”

  士兵嚇得臉色慘白,但還是連連哭訴,“小的豈敢欺騙陛下!小的正是從九江而來,昨日午間,萬余官軍突然而至,攻城半日,九江便已失守,這等大事,小的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胡說啊!”

  劉養正跌坐在地,怔怔道:“安慶未下,九江又失,老天啊!”

  朱宸濠一時之間也有些慌亂,嘴唇都不自然的略微顫抖,“是哪里…哪里來的官軍?!”

  “是那個鄭瑜領來的!”

  眾人一聽這事壞了,九江剛下五六日的時間,照道理來說不會這么快的,也就是鄭瑜!

  這家伙是堂堂正正的江西巡撫,他率兵走到任何一座城,天然的就有優勢。除非是死忠叛軍,否則誰會腦子壞了在有藩王作亂的關鍵時候不給江西巡撫開城門?

  朱宸濠果然發怒,“朕真恨,恨當日不能誅殺此賊,以致落下今日的惡果!兩位丞相,還有許愛卿,現在九江又失,朕該何去何從啊?”

  許仕道強壓心中的不安,但實際上直覺已經告訴他,這樣的形勢之下,除非有奇跡…

  “報!!”

  議事之間,外面又有小船靠近,人被拉上船之后,直接往寧王這里帶。

  這士兵比剛剛那人更加疲憊的模樣,他大呼不好,“皇上,饒州府外,發現…發現了靖虜侯的兵馬!”

  “什么!!”

  這下是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九江府往南,經饒州府再向西,馬上就可到達南昌。

  許仕道幾乎暈厥過去,“難怪,難怪九江府見到官軍,此處卻不見官軍,只有安慶一府守軍,原來…原來是他們直奔南昌而去!”

  朱宸濠徹底暈眩,現在他就一個念頭了,“班師!班師!南昌絕對不能有失!”

  他的一眾王妃還在府里待著呢,萬一被擄走…他這皇帝就是當成了也是奇恥大辱。

  他面前,李士實和劉養正還好,他們原本就是要跟從寧王,而且這幾年下來,已經有一死的準備。

  但是像許仕道這些江南士紳,他們原來可不認識什么寧王不寧王,不過是走投無路,再拼一個生機。結果沒想到這才沒多久…所以說他現在是想死的心都有,“傳聞靖虜侯統兵之能,當世無人能比…”

  他是想說,人家這才叫帶兵打仗,根本不管他這里怎么折騰,掐九江、搗南昌,兩招之下,他們就是折騰的再厲害還得回去。

  再看看那朱宸濠呢…

  “班師!快,傳朕旨意,立刻班師!!”

  許仕道搖頭哀嘆,上中下三策,上策不敢取、中策做不成、最后還是取個下策!

  這他媽都什么事啊。

  就算回去守住了南昌,最好的結果也是被困在城中等死!

  他再看自己這邊身后人,一個個的臉上血色全無,他們的出路,又在何方?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嫡長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