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五章 極限測試(中)

  鏡界還在籌備中,多線程運行暫時還沒法試驗,曹紅月那邊到已先有結論了。

  光是籌備就給他列出一堆問題。

  原因很簡單:這么拍片,對前期籌備的要求太高了!

  這其中包括定價、分鏡、表演等一系列問題。

  定價問題說白了就是拍攝過程的不確定因素太多,標準也不同。

  同樣是一個廣場的場景,你可以用普通廣場拍,也可以用天安門廣場拍。

  既然我全交給你了,

  那我就要求最好的,我就要天安門廣場。反正你做不到是你的事,我給了錢你就要做到。

  不講理的甲方多的去了,你只要合同有漏洞,他要你到月亮上拍都不是沒可能。

  制片方自己做預算的時候是五千萬,交到別人手上,

  敢給你按五個億提需求。

  解決問題的方法到不是沒有,

  一個是談判過程中做細,

  但這意味著可能連合同內容都要附帶劇本內容和分鏡,這特么就有點扯淡了,沒這么做合同的啊。一個就是先做自家的,自家的拍攝就沒這問題。

  至于導演畫分鏡,那都是做個大概,不可能每個鏡頭都畫出來。

  通常就是畫一個場景,然后在這個場景里,演員怎么走位,機位怎么擺放,燈光大致怎么弄,美工布景怎么做。

  基本就體現一個“大概意思到位”。

  真正的具體工作,還是要在拍攝過程中具體落實。

  這就跟作家寫小說前寫提綱一樣,提綱就是做個大致框架,沒可能事先把所有內容都做出來。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鬼城內容一天要拍二十場戲,那基本就是說,一個小時就要拍兩場戲。

  而一場戲可能要用到好幾組鏡頭,好電影一組鏡頭拍一天都正常,

  到這里就是十分鐘一組。

  導演這邊喊開始,

  那邊演員就要開始演。就算演技到位,也要考慮光影,走位等其他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十分鐘內解決,演員剛完成這部分,接下來就是下一組鏡頭。

  連重讀劇本的功夫都沒有,就要直接進入狀態。

  十分鐘后再一組,再過十分鐘再一組…

  好不容易這一場拍完了,瞬間進入下一場。

  沒錯,技術人員是搞定了,導演和演員可就懵逼了。

  導演要瞬間掌握下一場的所有鏡頭,臨時再想該怎么安排鏡頭是肯定來不及的,所以開場前就必須知道所有的鏡頭分布。

  演員也必須真正意義上全面背熟劇本,因為現場是沒時間讓你再慢慢溫故了——垃圾片到是沒這些顧慮,要求低嘛,好片子要求高,這么做簡直就是難為死人。

  這好比你跟人說:給我畫幅蒙娜麗莎,給你仨小時,每個細節都要一樣。

  你特娘的死不死啊?

  甚至技術人員也不是那么輕松的,

  他們必須不停的換機位,布燈光,置景,

  這些讓導演臨時一個個臨時調是肯定不行的,必須提前就心里有數,拍好這一組,抱起攝像機就奔下個機位去了…別說思考了,連歇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意外?

  不允許的!

  任何意外都是對進度的巨大影響。

  然后還有化妝和服裝。

  化妝的時間你怎么辦?那玩意兒一畫也可以是個把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

  以前化妝是趕的及的,因為現場有那么多工作要做,現在可好了,原本一個小時的現場,現在十分鐘搞定,然后就是所有人集體等化妝師?

  柯妖妖到是能解決,但她也不能做啊。

  總不能讓技術人員拿著噴槍對臉滋吧?

  再說柯妖妖那是上色,她也不是化妝…化妝里還包括做造型呢?

  還有服裝呢?

  服裝不是穿上去就算完事的,好多服裝也是非常麻煩的,尤其是一些特制服裝,穿搭整理搞半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都正常——超級英雄里的那些戰衣,每回穿搭都是一堆事。

  劇組里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某演員的鞋子臟了,就讓助理去給自己擦鞋子。

  外面的人看了不懂,紛紛都說明星耍大牌。

  卻不知道明星演員的造型有多費事。

  費了幾個小時給你搞好,為的就是那幾分鐘的純美,結果你一個彎腰擦鞋,發型亂了,衣服皺了,怎么辦?

  還不如讓助理來干。

  所以演員耍大牌也是看情況的,有些是真耍大牌,有些則不是。

  同樣的情況還有類似手替。

  演員要演妖怪,手部變化,但是一個特效妝要花幾個小時,那怎么辦?

  就只好用手替。

  外行不懂,看到不符合底層大眾做法的就是一輪“耍大牌”評價招呼過去,所以明星有時也是真冤。

  而一個環節跟不上趟,其他環節再快也沒用。

  于是導演,演員,化妝等就成了拖后腿的,其他技術人員對劇組拍攝規劃的了解也同樣有了更高的要求。

  活兒還沒開始干,曹紅月就先指出了李閑云計劃里的一系列問題。

  但這是必然的。

  任何新的商業模式,都必然伴隨無數的問題——小鬼做杠桿撬動整體利益的弊端就是:人要跟上鬼的腳步!

  在看過曹紅月給出的問題匯報后,李閑云想了想,道:“關于預算問題,核心是把握重點。既然是包工包料的干活,場地,服化道都會算進去。至于說臨時提要求,小問題可以接受,成本大的不接受,主體還是按籌備來。我們可以定一個寬泛空間,比如一百萬的寬泛額度,由他們自主把握。”

  曹紅月搖頭道:“那就進一步提升了籌備需求。本來導演拍一部戲可能只要做三百個分鏡,這么搞相當于要做三千個,而所有的技術人員也要開始看分鏡了,化妝跟不上,沒有容錯性。”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實際上,我們是把拍攝節省下的時間jing力,都轉移到了前期上?”

  “是的。”曹紅月很肯定的回答。

  “那就對了!”李閑云一拍書案道:“那就正說明了它是可行的。”

  “啊?為什么?”曹紅月不解。

  李閑云攤手:“前期成本低啊。”

  是的,前期成本低。

  畢竟做前期,無非就是制片人安排立項,找編劇,找導演,然后就是堪景,做分鏡,做大計劃,最后再搭班子。

  在此期間,班子是最后部分完成的,之前也就是制片人導演編劇藝術指導這些人在干活,而這部分的花費是最便宜的。

  劇組核心人員雖然價格高,但他們前期干三個月籌備,可能也就百分之十的約定酬勞,后面拍攝期干兩三個月,才能拿到那百分之九十。

  所以有時劇組還會發生這樣的事:導演正在堪景呢,一個電話打過來,不好意思,這戲我們打算換個導演。

  結果你前面的辛苦全都白費。

  這事李閑云以前經歷過,沒錯,又是容大升。

  就是那個金表劇本。

  雖然劇本很爛,但容大升好歹也是辛苦參與,策劃劇本立項分鏡堪景…全程參與,結果前期籌備完成要開機了,投資人要換導演——原因是容大升嫌投資太少拍出來的片子不好,老想逼著投資人加預算,把投資人給惹毛了。

  這事一出,結果就一拍兩散,容大升和投資人共同氣炸肺,唯有李閑云表示老子解脫了。

  李閑云當年做一家大公司做編劇也經歷過類似的事,說好的五十萬劇本費,提綱部分百分之十,內容部分百分之九十。結果光是提綱部分就花了有一年的時間,累計開會時間超過兩個月。

  后來項目黃了,李閑云折騰了一年才拿到五萬塊。

  但這還真不是人家公司黑你,就是這么個約定,項目沒成人家公司自己還白貼錢了呢。

  所以對李閑云而言,把拍攝期省下的時間放到前期,這完全不是問題,成本增加有限。

  曹紅月搖頭:“但是化妝和技術人員這塊呢?本來他們不需要熟悉內容的,但現在也要掌握分鏡了。”

  “化妝我會想辦法,演員又不是每場都出鏡,有必要的話就錯開場次。至于技術人員,用的是兩套班子。在鬼城的班子是我們的核心團隊,我們可以安排,外面的班子可以找外面的人,他們按標準流程拍就可以了。”

  “那前期籌備的時間就更長了!”曹紅月道。

  前期籌備的時間一向很長。

  jing品大制作,光劇本可能就得耗上個一年半載,有的花上幾年都不奇怪,比如超英系列,十五部劇本一年半的籌備,就這還是高效率的,正常情況籌備個三五年都行。

  籌組班子也是個大問題,因為劇組人員大多是臨時招募的緣故,這就導致了接活兒的時候,經常要考慮檔期的問題。

  誰都有檔期,就算攝影師再不容易找活兒,只要他還在這行吃飯,就總是有活兒干。

  一個電話打過來:什么?下個月進組?我進不了啊,我答應了別的組,合同都簽了。

  一個劇組人數只要過百,那組起來就是無數電話打過去。

  有的約不到就只能換人,有的約到了還可能變卦,一問原因,我姥姥去世了,偷偷一打聽,哦,別的劇組給的價錢更高,怪不得你姥姥今年死八回呢。

  不稀罕。

  技術人員都這樣呢,大腕兒就更別提了——人家都不用死親戚的,就是一句話:沒空。

  所以做個劇本耗時年把,籌組班子也能耗時年把,等拍攝完畢,后期也要排期,也能耗時年把,全做好了要上線,還得排期,耗時還能有年把,有些電影拍好了光上線就能讓你等三四年。

  別看李閑云罵華友罵到飛起,其實他們的速度真不算慢了。

  李閑云之前做的都是網大,再加上演員后期都是自家的,找的技術人員都是底層,基本沒有排期問題,所以效率特別高,從開拍到上線,半年搞定。

  但真正的院線,但凡講點品質的,從籌備到上線,耗時三五年都很正常——慢工出細活在這個行當里可是真諦!

  曹紅月知道李閑云是不可能接受這么長時間的周期的——他不是靠投資人吃飯,是自己投資,自己投資周期要是這么長,易勝傳媒可以直接關門了。

  對于李閑云來說,除了等上線的時間沒辦法外,其他的時間他是不會愿意等的。

  他恨不得月月拍戲月月上,要的是快工出細活,而且得是二十一工大快刀。

  咔嚓咔嚓亂披風,十八部電影碼下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2mcnn

飛翔鳥中文    我的劇組非人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