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信你能把支架玩出花來

  屏幕上,根本沒有什么兩側對進,只有一根長長的支架直入腹主動脈,毫不停頓,一往無前。

  唐方一個激靈,這,這就是蘇新月說的新術式?

  以拋棄三十年EVCR所有經驗教訓、違背髂動脈瘤EVCR常識的姿態,向全世界宣告新型支架的到來?

  可你擔得起病人生命嗎?

  醫學是科學,也是經驗學。

  經驗哪來的?

  病人生命換來的。

  為什么要按經驗辦事?

  那是在保護病人生命!

  EVAR發明以來,只要動脈瘤累及髂動脈,尤其直徑>25mm的,無論采取哪一種技術,都必須要雙側動脈對進。

  比如被認為很先進的翻山煙囪技術,就必須從對側股動脈置入翻山鞘,再將翻山鞘置入髂內動脈。

  然后是置入對側髂腿、置入主支架、重疊置入多個Viabah

  支架、搭建起煙囪等,操作非常復雜,耗時很長。

  多少案例證實:如果不按三明治、煙囪、潛望鏡等方法做,必將發生內漏、缺血等危害很大的并發癥。

  甚至死亡病例都很多!

  驚疑之中,唐方幾個大步沖到手術臺前,定睛看去,果然只有一個股動脈切口。

  對側股動脈、雙側上肢,全都被巾單遮得嚴嚴實實,根本沒有手術操作的可能性。

  暖翠廳內,起初的驚訝過后,專家們終于想起講解員,紛紛發問:

  “唐,唐!這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她不做雙側入路,直接單側置管?”

  “這樣能保證安全嗎?”

  “這樣做,內漏能避免嗎?”

  “不會導致間歇性跛行嗎?”

  “就算是新型支架新型術式,也不應該徹底拋棄既往經驗教訓吧?”

  唐方被叫聲喚醒,想起自己的職責,頓時一陣慶幸。

  幸虧我有先見之明,約定讓蘇新月講解新術式部分。

  于是他鎮定地答道:“各位,這是王醫生發明的新術式,我對此不太了解,下面請王醫生的弟子,本臺手術主刀蘇醫生回答。”

  關谷神秀等人心里無不吐槽:你不了解你講個什么鬼?

  虧你還是堂堂科主任,連講解都不勝任,你怎么好意思做這個主任的?

  唐方跟蘇新月說了專家們的疑問,將通話器調大輸出音量,遞到蘇新月不遠處。

  “各位老師,為什么要做雙側入路?”

  “無非就是為了在雙側血管都置入移植物。”

  “目的是為了保證穩定性、保證貼合度、保證血液供應正常。”

  蘇新月清脆悅耳的聲音回響在暖翠廳內,將疑問聲全部壓下。

  與此同時,她也沒有拉下手里的活,一伸手,接過特制的氣囊導管,送入鞘管。

  “但雙側入路損傷大、花費高、耗時長、難度大,并且由于極大的復雜性,必然導致并發癥的增加,且遠期效果較差。”

  “這種操作方法,是建立在支架落后的基礎上,不得不在支架以外下功夫。”

  “說起來,是設備廠商拖了后腿,是材料學家拖了后腿。”

  “面對困境,是各位老師用你們的智慧,還有你們的雙手在彌補這一切。”

  暖翠廳內,頓時暖流涌動。

  這個蘇醫生,雖然狂了點,但是說話真好聽啊。

  就跟她的聲音一樣,悅耳動聽。

  關谷這種年輕些的專家還好,一些歲數大的專家甚至潤濕了雙眼。

  任何醫療技術都不是創造即頂峰的,EVAR技術在近10年才初步成熟,為全世界廣泛接受。

  最近五六年才獲得它應有的榮譽:血管王冠上的明珠。

  而之前20年,就是這些老專家在黑暗中摸索。

  除了面對新技術的盲區,他們還要面對早期器械極端落后的困境,甚至一度需要自制支架。

  能堅持走到今天,甘苦自知。

  蘇新月的講解聲中,氣囊導管進入支架內,隨著它的逐漸膨大,偽足徐徐展開。

  隨著這個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關谷等人心中一動,疑問和怒氣悄然減輕。

  咝…百思百講,不如一見——我好像理解這術式了。

  “請看,血液供應的問題不難解決,一目了然。”

  “穩定性的問題不用擔心,一目了然。”

  “貼合度的問題同樣不用擔心,甚至比雙側入路、延長支架的老技術更可靠。”

  專家們默默點頭,什么解說都不如眼睛所見來得直接。

  就拿翻山煙囪來說吧,那種術中現鉚現接的重疊支架,能比這個本就是一體的分支更牢靠嗎?

  那么多零部件的接續,貼合度真的能比這種jing準調校、接近于“自適應”的記憶材料更高?

  就算昂貴麻煩的定制支架,也不過是依靠術前檢查確定參數,能有這種術中參數準確?

  專家們自省的時候,蘇新月完成了主要步驟,繼續說道:

  “之前林師…林老師一定已經解說過新型支架的特點,但是每一個新器械的使用方法都是不斷完善的,時間甚至以年計。”

  “要不是我王老師給我深入指導過,我也不會做今天的術式。”

  “所以從沒接觸過它的人,想不到很正常。”

  章含妙呆滯地看著蘇新月的側影,仿佛不認識她。

  這傻丫頭怎么一下變得這么會說話了?

  看看那些專家聽得瞇眼笑的模樣。

  好象只要是為了維護那個王磊,她就變得聰明了。

  此刻,專家們看向蘇新月的眼神個個溫和。

  對哦。

  剛才林思涵確實說了這些特點,但全身上下那么多血管,雜七雜八的血管疾病多得嚇人,一時半會的,誰能想到髂動脈瘤該怎么利用這特點呢?

  三十年的經驗影響,全世界約定俗成的常識,尤其我們都是利用雙側入路做了很多手術的,一時半會兒,轉不過彎來挺正常嘛。

  瞧瞧人小姑娘,長得又漂亮,聲音又好聽,手術水平還這么高。‘’

  關鍵的,人家挺理解尊重我們這些老前輩的,并不是真的狂。

  就她之前那些“狂”言,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

  起碼現在這臺手術,確實是把老技術都給比下去了。

  不過這僅僅是“腎下主動脈瘤累及髂總動脈”,是眾多主動脈瘤里面的一種。

  主動脈瘤還有多種形式、多種部位,難道我們辛苦摸索出來的技術真的就這么淘汰了?

  不甘心!

  主動脈瘤又只是動脈瘤的一種,就比如同樣兇險的顱內動脈瘤,原先積累的技術真的被淘汰了?

  不相信!

  但是此刻,眾人已經沒了之前那種底氣。

  對了,剛才已經預告過,今天是系列手術。

  我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看到底!

  看看他們究竟能把新型支架玩出什么花來。

飛翔鳥中文    國醫:開局扮演神級手術大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