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月疑惑地扭頭看去,就見唐方拿手捂著通話器的話筒,抱歉地說道:“我對新型支架不太熟悉,更不了解由此帶來的術式改進。”
“唐主任,您的意思是?”
“我想問問,你一邊開,一邊解說的話,會影響手術嗎——放心,只是偶爾,涉及到我不了解的部分才會問你。”
手術過程并沒有外行所想的那般嚴肅,全世界99.9醫生開刀時都愛聊天。
除了聊天外,帶教新人是高年資醫生的義務,一邊開一邊給學生講解很常見,所以唐方的要求并不過分。
蘇新月毫不猶豫地點頭:“可以。”
我可是王老師門下大弟子,水平比林師妹強多了。
做個EVAR而已,別說偶爾,就是一直講解又怎么樣。
沒有任何影響。
唐方提著的心終于放了下去。
很好,你蘇新月放的狂言,你負責講解。
我只講普通的部分,涉及到吹牛的部分,都讓你講。
萬一牛皮吹破了,也不是我的責任。
他退后幾步,轉身面對攝像頭,放開捂著話筒的手,穩重大方地說道:“各位老師好,我是江南市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唐方,這臺手術由我負責講解。”
暖翠廳內,許多人認真地看了看他的臉型。
哦,原來你就是這個狂妄女醫生的科主任?
科室風氣的90以上是由科主任決定的。
唐方是吧?
記住你了。
唐方的水平比葉良辰高多了,因此根本不用回頭看操作過程,講解起來駕輕就熟:
“上一位病人是突破絕對禁忌癥,固然jing彩,但實際上,這位病人的病情比上一位更復雜,難度更大。”
“難度之一:同樣是HNA(瘤頸解剖不佳)。”
“上一位是瘤頸成角太大,這位是瘤頸直徑過大,達到41毫米。”
最初的時候,直徑>28mm就算HNA,屬于禁忌癥。
2012年的時候,由于技術的大幅進步,這個標準改成了>32mm。
但即便是現在,>40mm的瘤頸直徑,雖非絕對禁忌,卻依舊是醫生們非常擔心的情況,水平差點的醫院根本不敢做。
“HNA的患者,可以采用三大技術。”
“一:開窗技術。”
“二:分支支架技術。”
“三:煙囪技術。”
“這三項技術還可以用于更難的復雜主動脈瘤,如JRAAA和TAAA。”
暖翠廳內,學生們聽得眼睛發亮。
這可都是正在使用的、最主流最頂級的醫學技術,教材上最多提個名稱,不會深入講解。
今天不但可以聽到詳細解說,還可以看到現場演示,對未來成長幫助極大。
全國這么多醫生、這么多醫學生,有這個機會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難怪從頂級醫學院畢業,會被各大醫院搶著要。
他們舉辦的各類高層次學術活動太多了,學生的眼界就是寬,成長上限就是高。
嘿嘿嘿,現在看起來,我們南江醫科大學其實不比他們差啊。
今天這個等級的演示,放到全世界哪個醫學院都是頂流了吧?
“難度之二:瘤體累及髂總動脈,容易導致一b型內漏。”
“為了避免一b型內漏,就必須把支架延長到髂外動脈。”
學生們聽得極為認真,但是開始頭昏腦漲。
猛然襲來的大量新知識,一時半會根本消化不了。
“但是這樣一來,又會因為髂內動脈返流,造成二型內漏。”
“為了避免二型內漏,就只能閉塞髂內動脈。”
啪啪啪。
有學生開始拍自己腦袋。
有學生捂住自己耳朵。
為什么蘇新月嘴里很簡單的血管手術,會這么繞?
再聽下去,可能要瘋掉。
“但是閉塞髂內動脈后,又容易導致間歇性跛行。”
“所以就有了三明治技術、翻山煙囪技術…”
“巴拉巴拉巴拉…”
唐方講得滔滔不絕。
學生們聽得腦袋爆炸。
專家們聽得昏昏欲睡。
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他們的弟子出去給人家講課,都不好意思講這種基礎知識。
這唐主任怎么回事,不會是沒有真才實學吧?
凈聽到他在耳邊嗡嗡嗡,跟個蒼蠅一樣,打又打不到,TMD煩死了。
好在還有蘇新月的手術可以看,關谷等人盯著畫面,看得賞心悅目:
雖然狂妄得讓人極不服氣,但這基本功確實是強。
跟剛才那臺手術一樣,鞘管放置完成后,術野干干凈凈,竟然沒有額外的出血。
而且速度超乎想象地快,比自己的速度快好幾倍。
唐方講了沒多會,她已經把導管順著超硬導絲放到位,并且完成了必要的造影,得到參數,讓巡回護士輸入了那臺機器,然后放進去一根超大號的支架。
一院每個醫生的技術都這么硬嗎?
難怪剛才林思涵敢于聲稱心胸研究室的成立,將使世界心胸疾病的研究上一個臺階。
如果他們的心胸技術也跟血管外科基本功一樣硬的話,還真有可能做到。
嗯,這只是開始,下面就到了切開對側動脈,然后兩側動脈各自放入支架等器械,并進行對接的時候了。
無論是三明治,還是翻山煙囪,或者別的什么妖艷貨色,反正都回避不了這個過程。
這個過程做得好不好,才是整臺手術的關鍵!才真正看得出醫生的水平!
雖然蘇新月聲稱有了新術式,但再改良,也繞不過這過程。
如果把髂總動脈瘤的EVAR看作建樓房的話,這就是地基。
手術間里,唐方依舊在滔滔不絕。
他一貫對自己的EVAR技術很驕傲。
尤其Z國吳yihui先生發明的翻山煙囪技術,由于是初創,全世界做得都不多,所以做過十幾例的唐方覺得:我就是行家,僅次于吳yihui先生。
嗯,現在王磊和蘇新月崛起,可能我會比他們稍稍差那么一丟丟…不對,可能比王磊差那么一丟丟丟丟,但不至于比蘇新月差。
之所以現在是蘇新月開,只不過因為她老師發明了新型支架,由此帶來了新的術式,讓她展示更合適而已。
所以我仍然是行家!
此刻,他越講越起勁,幾乎忘了自己只是個講解員。
雖然看不到暖翠廳,但他腦海里滿是濟濟一堂的各國專家。
我,唐方,Z國的心血管專家,EVAR的行家,在對全世界頂級專家講課…講解!
反正很厲害很爽!
“我們一院就擅長使用煙囪技術,尤其擅長用翻山煙囪技術治療髂總動脈瘤。”
“在這里我要隆重介紹翻山煙囪技術,這是一個神奇的技術,成功率為100!”
“而且不會發生急性堵塞和一型內漏…”
他的耳機里忽然傳來一個M國南部特點的拖長音:“噢MYGOD!”
隨即是R語、H語、XBY語…世界各地的語言全都登場,唐方耳機里亂成了一鍋粥。
好在手里有話筒的就那么幾個,耳機音量也有控制,否則這一波就能讓他短暫致聾。
發生了什么?
唐方霍地轉身,看向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