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條的娘子名叫冷玉,這會兒背對著臘條,身子一慫一慫,發出咀嚼和撕咬的聲音。
看這樣子,那得餓成啥樣啊!
“娘子,你餓了怎么不告訴我呀,在這里啃什么吃呢?”
冷玉仿佛沒聽見似的,依然不停嘴,不斷啃食。
臘條原本以為自個兒娘子是跑到膳房來吃臘肉,但很快就覺得不對勁了。
他昨兒下午掛在墻上的臘肉一塊都沒少,但剛殺的豬放在門口,卻不見了!
這時空中的烏云散去,趁著月光皎潔,地上一條長長的血跡從門口的盆里直拖到冷玉身下。
這是...
臘條驚呆了。
回過神來,他才連忙跑上前去,一把拽過冷玉。
“娘子,你這是為何呀?”
剛把冷玉的身子掰過來,臘條差地嚇尿。
這冷玉因為生病而白皙的臉,配上滿嘴的血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恐怖感。
同時,冷玉的眼睛有些不同往常,瞳孔變小,眼白變大!
再瞧冷玉的手,臘條是真嚇尿了...
一個被啃了一半的生豬頭,正瞪著一只眼睛,死死的盯著臘條!
“我的娘哎!”
臘條何曾見過這種場面,也顧不得腿上熱熱的東西往下流,轉身拔腿就跑。
那冷玉見臘條跑了,將豬頭一扔就向臘條追去。
臘條原本就已經嚇的雙腿發軟,冷玉卻一改平日病懨懨的樣子,腳步飛快,很快就追上了臘條!
從身后抓住臘條,雙手搭在臘條的肩上,露出兩顆尖尖的槽牙,直接就咬在了臘條的脖子上。
烏云再次遮住月亮。
臘條被死死的壓在冷玉的身子下面,一股黑氣逐漸浮上臉面,全身上下只剩下一只手還在顫抖...
林易這新婚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就被找上門來的曹達華給攪和了。
一大早就敲開林府的門,沒等林府的仆人通報,直接就大喊著進來了。
“我跟林兄弟不是外人,不用等你通報,我這兒有急事!”
說罷,邁著大步就往里走,一邊走一邊還喊著:“林兄弟,林兄弟?”
屋里,林易和蘇繡兒正在被子里玩羞羞的躲貓貓。
“繡兒,等一下,好像有人在喊我。”
“唔...我不管誰來找你,你說好前三天都陪我的!”
“不,這聲音聽起來像是曹大哥,他進門可是從來不敲門的!”
“哼,他敢!此一時彼一時,何況現下我已經是你娘子,就算被他撞見,我也不怕什么,唔...”
“唉繡兒,男兒志在四方,豈能整天窩在床上!”
林易推開繡兒,裸著上身露出一聲jing壯的肌肉,快速下床將外衣穿好。
回頭看向床上,繡兒正擦著嘴巴,露出一副幽怨的模樣。
林易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說道:“繡兒乖,曹大哥這么急著找我一定有事,我快點兒把事情辦好,一定早點回來。”
“好,那你去吧,我休息會兒。”
林易摸了摸后腰,走出門的時候咧了咧嘴。
這平日看起來端莊的千金大小姐,拼起來是真帶勁啊!
剛出門,迎面就撞見曹達華了。
“曹大哥,這么急著找我,是出了什么事兒了嗎?”
曹達華喘著氣,拉著林易的手就說道:“來,邊走邊說。”
“等等,我還沒洗把臉呢!”
“這事兒可比你洗臉重要多了!”
往常都是林易去拖曹達華起床辦事,今兒兩人對調了個個兒,換成曹達華一大早拉林易起床了。
見曹達華急促的腳步和嚴肅的表情,林易覺得看來是真遇到事兒了。
“老爺,你的早餐...”
“香兒,我來不及吃了,你給夫人端去吧!”
瞧著曹達華牽著林易的手急匆匆的模樣,端著豆漿油條的香兒不禁皺了皺眉頭,嘴里嘀咕著:“嘿,這曹達華還真不識好歹,人家才成婚幾天呀,就一早趕來搶人,冷落了小姐,哼!”
說罷端著早餐往蘇繡兒那去了。
走到門外,早就轎子候著。
現在林易和曹達華這身份可今非昔比啦,也算得上是壽霖城里呼風喚雨的人物了,出行都有官轎候著。
上了大轎,曹達華這才向林易表述緊急情況。
“林兄弟,本來你正新婚,應該讓你多休息幾天的,但是事情緊急,不請你出山,這壽霖城里是真沒第二個人能擺平了。”
林易瞪大了眼睛,說道:“沒那么夸張吧,到底是什么事兒?”
曹達華湊近了問道:“你知道城東頭的那家‘姚記臘肉’吧?”
林易點頭道:“我當然知道了。”
“前些天有人報案,說是這家店鋪的兩口子一夜之間全都斃命,而從死相來看,像是被人下毒死的。”
“下毒?”
“嗯。”曹達華點頭道,“那臉上都蒙了一層黑色,像極了是被下毒而亡,但是...”
“但是什么?”
“經過仵作行的現場檢驗,那夫妻倆的確是中毒,但中的卻不是一般的毒。”
“什么叫不是一般的毒?”
“就是尸毒。”
“尸毒?”
曹達華點頭道:“沒錯,我當差這么多年,也就見過兩回尸毒的案子,一件案子是我剛入巡捕司當差的時候,一件就是這一次。至于我那第一件案子...”
林易見一行冷汗從曹達華的額頭上滑落。
曹達華抬手將汗水擦掉。
“算了,往事不提也罷。但今日之事,需得盡快扼殺在搖籃里,否則帶給壽霖城的百姓之危,不亞于流寇進犯。”
林易一個激靈,連忙問道:“這么嚴重?”
“嗯。”
曹達華少有的異常嚴肅,至今連一句玩笑話都沒有說過。
“林兄弟,你身為第五陰門的術士,肯定知道僵尸吧?”
“僵尸?”
“僵尸”一詞出自《大千錄》,是道家的一本著作。
僵尸的意思是:四肢僵硬,頭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尸體不腐爛。
在《子不語》和《閱微草堂筆記》中也記載了僵尸之說。
其中趕尸一說,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
在尸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
趕尸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系著尸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后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劃伏夜行。
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尸靠墻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
亦有人指趕尸者其實背起尸體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尸者,以為有行尸。
林易的《祝由圖錄》里,也記載了趕尸之術。
轎子停住,林易下轎一瞧,竟被曹達華直接帶到了第二陰門,仵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