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獵寶檔案 第624章 鳩車鳩杖
“什么價?”李承將四張書簽疊在一起顛顛,抬頭問道。
那年輕人放下手中書本,探頭瞅了一眼,又抬頭看看李承,笑笑,“眼力不錯。這是清大校長曹云祥的東西。”
一句話讓李承的心哇涼,合著對方識貨,不過,下一句話又讓李承狂喜。
“這套東西我保真,也不要你虛頭,你給一百。”
“一百?一套?”李承按捺下心頭驚喜,很快明白過來原因——書簽收藏最興盛的地方是彎彎,香江也還不錯,國內……似乎從未真正火過,二十年后也是冷門。
“我要你一百一張你也不給啊。”那年輕人嗤了一聲。
李承也不多言,直接掏出一張綠油油的新鈔一百,壓在他面前,又問道,“你是從舊書籍中翻到的這套東西吧?原書還在么?”
如果原書是曹云祥閱讀過的,那么上面極有可能有批注或讀后感,這種名人批注本,即便是普通的教科書,也有很大收藏價值。
“想追原本?”那年輕人呵呵一笑,“我也想追呢,沒那運氣。這套書簽是在一本八十年代雜志中翻出來的。”
這攤主雖然嘴有點碎,可人還算不錯。要換一狠一點的,絕對會拿一套什么書推薦給客人呢。
李承也沒失望,原本,那就隨口一問,今兒已經不錯,開門見喜。又在他的攤位上扒拉兩下,沒什么可買的,微笑,閃人。
沒閃成,差點閃了腰,隔壁又有一家的東西,挺扎眼。
一對青銅貨,攤主應該知道其價值,用木匣子裝著,價格便宜不了,不過,這東西真是不錯,李承還是蹲身打開手電照照。
這是一對鳩車和鳩杖首。
鳩車是什么?
晉張華《博物志》記:“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戲。”《宋稗類鈔》中也有“鳩車,兒戲之具”的記載。也就是說,鳩車是一種古代常見的兒童玩具。
這件鳩車銅制,長十公分厘米,高六公分,整體是個鳩鳥(很像鴿子)的造型,腹部有一對小輪,可以轉動。鳩背上側立一人,一手抓住鳩頸,一手叉腰,像是在奔馳的鳩車上擺造型,同時也增加了動感。
這玩意怎么玩呢?
玩鳩車時,需要用線繩穿過鳩車胸前的小孔,牽拉線繩帶動鳩車前進。如果拉得用力,鳩車的尾部就會翹起;如果輕輕拉動,鳩車的尾部則一直貼在地上像在爬行。通過用力的大小,鳩車可以模仿鳩鳥飛翔和行走時的不同形態。
鳩杖首就好理解,就是老者所拄手杖的握手部位。
這件鳩杖首,長十公分,高六公分,鳩喙向后,尾部張開,像是在梳理羽毛。鳩腹下有一圓形銎,可以安裝木杖。鳩身采用錯金銀工藝,雙眼、雙翅及尾中/央鑲嵌5顆綠松石。這在當時,絕對是一件“豪華裝”杖首,雖歷經千年,錯金銀有些脫落,仍能一窺往日風采。
鳩車、鳩杖,在漢代、西晉朝特別流行,到隋唐時已經看不見蹤跡。
兩者都代表著一種文治教化,是尊老愛幼的物質體現,現如今見到的實物,多是在漢墓中發掘出來的。
鳩車之年,鳩杖之年,一個代表五歲,一個代表七十古稀,因此古人們喜歡用這兩者做陪葬品,以此來體現逝者的一生。
還真是“鳩來鳩走”。
攤主是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裹著軍大衣,正在和另外一位客人還價。
李承拿著手電,在他攤位上梭巡一遍,攤位不大,貨品挺雜,郵票、銀元、像章、印石、玉器、瓷器,還有一只敞口將軍罐,里面插著幾根畫軸,門類挺齊全的,就是好貨不多。
順眼看看正在還價客人手中的東西,一件鏤空雕花香囊球,沒上手看不清圖案,不知道真不真。
再側側身看看買這東西的客人,是個戴著毛線帽子的女客,看不清面貌,聲音挺清脆的,年紀應該不大。攤主要八十,她還價到二十,兩人正拉鋸呢。
這時候不要隨便插話,正說反說都不會有好下場,李承無聊,將這對銅鳩車鳩杖首放在面前,又開始翻面前一堆銀元,有袁大頭、孫小頭、銅元、龍洋、鷹洋,大約有六七十枚。
李承很喜歡銀元,反正沒事,他拿著激光手電,一塊塊照,感覺不錯的,放在自己腳邊,稍后買下來。還別說,這些不起眼的貨品中,李承真的翻出一件大驚喜!
一塊龍洋。
龍洋是俗稱,指的是清末自制的銀元,因為背面鑄有龍紋圖案而得稱。
從光緒十三年張之洞試制龍洋,到宣統三年小皇帝退位,清代一共發行二十五年龍洋,由于制幣機構較多,具體發行量無法統計,是清末民初袁大頭出現之前,較為硬扎的貨幣。
正由于制幣機構眾多,各家鑄模有所區別,因而,有些龍洋很具有收藏價值。
李承從這一堆銀元中挑選出來的這枚,正式名稱叫做“光緒元寶北洋造七錢二分反龍”。
北洋造光緒元寶是由北洋銀元局鑄造發行流通于世的。
北洋銀元局的前身為北洋機器局,是中國早期的現代化兵工廠,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1867年創辦,1870年由李鴻章接辦。
光緒十三年,李鴻章創建附屬于北洋機器局的機器鑄錢局(寶津局),鑄造機制幣,之后有一段時間停鑄,直到光緒二十五年,清廷又準許北洋機器局繼續鑄造銀幣,北洋機器局更名為北洋銀元局,其后鑄造的銀幣改為“北洋造”。
北洋造銀元以精美、份量足著稱,在當時就有很多藏家喜歡收藏,又因為屢次賠款,很多銀元流失國外,致使北洋造銀元存世數量不多。
這枚龍洋的珍貴之處在于“反龍”。
度娘上有這樣一段話,光緒元寶……除蟠龍(龍形盤曲環繞)外,還有坐龍(龍紋呈蹲坐狀)、立龍(龍紋呈站立狀)、水龍(立龍下方有水波紋者)、旱龍(立龍下方無水波紋者)、飛龍(龍紋呈飛騰之勢)、長須龍(龍須較長)、曲須龍(龍須呈彎曲狀)、大尾龍(曲須龍的一種,龍尾特長)、反龍(龍身走向呈反s狀)、游龍(龍紋作游動狀)等……
也就是說,它解釋的“反龍”為“龍身走向呈反s狀”。
純屬胡說八道。
光緒元寶“反龍”一共有四個版本。
第一個是指張之洞在粵省試制的第一批機制幣“庫平七錢三分銀元”——張之洞認為,當時在流通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墨西哥銀幣重七錢二分,為使新銀幣受歡迎,應將其重量增加一分,所以為七錢三分,俗稱“七三反龍”。
七三反龍又是怎么“反”的呢?
正面分內外兩圈,內圈楷書和滿文“光緒元寶”,外圈為英文。
背面中心為蟠龍紋,外部為“粵省造”和“庫平七錢三分”。
喏,這個反龍并不是指龍紋反s,而是指和日后我國各省所鑄龍詳圖樣正面全為中文,英文在龍圖這面正好相反。
那李承手中這枚“北洋造七二反龍”又是怎么回事?
這里面有兩點變化。
庫平七錢三分變為二分,是當時匯豐銀行的建議——等值銀幣更容易流通,一枚七錢三分銀元,換一枚七錢二分的墨西哥銀元,老百姓不是白白吃虧了么?要不還要對方找你一分?
張之洞聽到之后,引以為然,很快改成“七錢二分”,因此,又有“七錢二分反龍銀元”。
再說說“北洋造七二反龍”。
光緒十三年,李鴻章改制寶津局,想要鑄造機制幣,結果搗鼓一年多沒能搗鼓出來,便責令張之洞派人指導協助寶津局制幣。
粵省錢局的那幫技術人員過來,很自然的,帶來“七二反龍鑄模”,第一批北洋造試鑄幣,全特喵是“北洋造七二反龍”,大約有兩百枚左右。
該銀幣正面點圈內為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四字,外圍為英文。背面蟠龍居中,周圍鐫“北洋造庫平七錢二分”十字。
當此幣之樣幣呈送朝廷審定時,清廷認為洋文列于銀幣正面不合體例,下令將洋文改鐫于背面。
喏,這就是第三種龍洋反龍——“北洋造七二反龍”的來龍去脈!
還有第四種龍洋反龍,長沙制幣局出的“七二反龍”——張之洞任職湖廣總督時鑄造的,李承只聽說過,沒見過實物。
北洋造七二反龍非常珍貴,從試鑄幣到朝廷命令調整版面詔令下達,前后鑄造十二天,大約數量為四千枚左右。
這東西,數量極其稀少,論市場價格,可不比那對“銅鳩”的價格低。
也不知怎么就落在這堆銀元中?
李承猜測,要么這攤主進貨時沒注意,沒認真瞧;要么這攤主就是個錘子,沒認出來——這很正常,不是所有攤主都是鑒定大師。即便李承,也有很多門類不懂。
夜風吹在臉上,都快僵硬,用手背搓搓臉,將面前的銀元攏在一起,這堆銀元中,品相不錯的基本上都被他挑出來,一共有十六枚。
忍不住想要吐槽,幾十塊錢的東西,兩人還價十五分鐘,自己的腿都蹲木了!
好在結束了,攤主終于拜倒在這位女客面前,擺擺手,三十五塊你拿走!
李承尋思著,這價格……八成是攤主看出自己是大顧客,怕自己跑了,所以不想再和這位女客糾纏,才勉強答應下來的。
那女客支付了三張十元一張五元之后,并沒有立即離開,斜著腦袋看了李承一眼,同樣依舊拿著手電筒四處照,估計也想看看李承究竟買不買吧?
李承將那對銅鳩放到一邊,另外一邊則是十六枚銀元,先指指銅鳩,“老板,這對東西怎么賣的?”
“這是我的鎮攤之寶!漢代鳩車和鳩杖,想要?五萬,不還價!”老板坐在那兒紋絲不動,一句話斷了李承撿漏的念想。
五萬?這價格報得,卡在縫上,李承眉頭皺了皺,攤主應該找人看過并估過價。
至于不還價,那是不可能的,他也開啟剛才女客的還價模式,打出個手勢,“東西我挺喜歡,價格出不了這么高,五千。”
“小哥,你不是扯么?這對銅鳩,可以上博物館的,你就給五千?”那漢子氣樂了,白了李承一眼,“最多給你降兩千,四萬八。”
“博物館?你怎么不送去?這里是潘家園!”李承才不在乎對方的態度,他直接懟回去。
只是,這對東西,實在不錯,他舍不得放手,又報一次價格,“八千,我誠心要的。”
兩人來來回回扯了七八個回合,攤主咬死價格四萬五不松口,李承的提價到了兩萬五。
沒辦法,李承只好再度祭出“外幣大法”,“我給你三千美元現金,你賣不賣?如果不賣,交易作罷。”
那漢子顯得有些躊躇,李承心中一喜,有門!
潘家園廣迎四方來客,國外游客不少,用美元支付的客人不多但并不代表沒有。
那位女客聽到這話,手電筒燈光在李承身上掃過,斜著腦袋再度看他一眼。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下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bxwx123/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