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77章 宋書冊頁

  之所以失望,很多時候并非結果很壞,而是期望太高!

  整整一箱子各類零散的古籍善本,可惜沒有李承心底所期望的名貴瓷器、高古青銅器什么的。想想也是,王家兄弟不過是入行幾年的破爛大王,殘破的古籍善本是他們最有可能接觸到的古董,至于那些瓷器、高古青銅之類,只要不瞎,一般很少流入他們手中,金銀珠玉,那就更不可能。

  這已經很好了,李承暗責自己貪心不足,定神后瞅了瞅,有些心焦,箱內所盛書籍都很破舊,幾乎每一本都需要修繕和處理。

  李承嘖嘖嘴,抬手對王家兄弟說道,“找個大簸箕出來。”

  又對吳偉努努嘴,“去車后備箱拿真空袋,準備封裝。”

  兩人匆忙去取,李承將袖口卷起,伸手拿出最上面一本,絹帛蒙面,已經臟得不成樣子,封皮上的書貼已經沒了,留下一塊黑斑。

  翻開第一頁,正楷書目:“音韻闡微之卷九”。

  李承一喜,我去!竟然是康熙朝四大工具書之一!

  康熙雄才偉略,執政期間,大力提倡文化建設,親自部署修建的大型著作有數十種之多,其中“字、音、韻、譜”四部小學類辭書最為著名且影響最大,這四部書分別是《康熙字典》《音韻闡微》《佩文韻府》和《欽定詞譜》。

  其中,韻書《音韻闡微》編撰于康熙五十四年,成書于雍正四年,總編撰官為大學士李光地,最終由李光地弟子,翰林院侍講王蘭生完成,歷時十一年整。

  此書初刻為雍正六年武英殿本,其后,為廣譜音韻,雍正帝敕令揚州詩局、淮南書局錄刻。乾隆編撰《四庫全書》時,再度增刻全書本、薈要本以及珍本。

  《音韻闡微》這本書什么作用呢?類似于今天的普通話標準,即規范化清朝的官話音系。全書十八卷,按“平上去入”分卷,其中平聲六卷、上聲四卷、去聲四卷、入聲四卷。李承手中這本,是雍正九年淮南書局錄刻本,上聲之卷九。

  也可以這么理解,這本書,是江南官府配發給各地學府、書院的“普通話”教科書中的一本。

  李承手掌在攤開的內頁上摁了摁,掌心微微返潮,樟木箱防蟲可不防潮。他回頭看了眼,王二炮已經將大簸箕拿出來,吳偉也拿來一捆真空塑封袋。

  “阿偉,把簸箕放在陰涼處,書籍攤開,等差不多陰干,就用真空袋封裝。”吳偉已經幫他處理過很幾次書籍急救,對這方面不陌生,可李承依舊叮囑道,“不要等全干,會起褶皺的,差不多就可以封裝。”

  也只能如此簡單處理。

  這本《音韻闡微》被吳偉拿走,李承又拿出第二本,藍色封皮上保留有名貼《五方元音增訂》。

  暈!又是一本音韻字典。

  李承抬頭看看王家兄弟,笑道,“王二兄弟,你這兩本書,是不是出自一捆吶?”

  王二炮撓頭想想,很快點點頭,“李老板說的沒錯,還真是一扎書里面的。”

  又問道,“我兄弟倆不懂這些書有什么用,就是覺得挺老的,應該比年代近的值錢些。李老板,能給我們說說,這書有么價值么?”

  李承笑瞇瞇看了對方一眼,揚揚這本書,“這是一本民間編撰的字典。書的價值…不算大,不過,編撰者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您是說這位作者?”王三炮快速接過話頭。

  “秀才造反,說的就是這本書的編撰人。”想想這本書的編撰者,李承自己也覺得好笑。

  《五方元音》的編撰者為明末清初的樊騰鳳,此人二十歲中秀才,此后屢試不中,遂絕了科舉的心思,一心研究《易經》,自詡“按皇極經世天地,才高過人的不世之才”,以“臥龍”自居,實則以算命、幫人看風水為生。

  清兵入關,屠戮中原,這位臥龍“掐指一算”,得出“趙姓者得天下”的結論。

  可是,他所處的村莊為高家莊,四周要么姓高,要么姓錢,離他最近五里地的大干言村倒是有一家姓趙的,可是趙家家主趙漁雖然是明朝進士,可惜卻是個清廷走狗,死心塌地的為清廷馬前卒,自然不是“明主”,于是,他選擇趙漁的彪子弟弟趙二社為主。

  趙二社此人平素很魯莽,仗著哥哥進士身份,橫行鄉里,崇拜梁山人物,被樊騰鳳一勸掇,還真的同意“起事”。此后,樊騰鳳聯絡高氏兄弟、打井的梁轆轆頭(幫人打井澆地。打轆轆,是個力氣活,一般壯小伙打一天轆轆能澆一畝地)等人,準備揭竿起義。

  孰料,議事不密,還未豎旗就被人告發。趙二社被他哥哥親自押送到縣衙,高氏兄弟逃跑,梁轆轆頭被秋后問斬。所幸,樊騰鳳躲在親戚家地窖中,藏身三年,逃過一劫。

  樊騰鳳在地窖中藏身三年,無事可做,剛好親戚家地窖中有一本《洪武正韻》,他便開始琢磨音韻。不得不說,此人還是有些才華的,被他琢磨出反切法,用十二個韻母和二十個聲母來拼音,要比《洪武正韻》更方便和準確。

  這就是《五方元音》的來歷。

  五方元音一名,來自于樊騰鳳的獨創口訣“喉音土脾宮,齒音金肺商,牙音木肝角,舌音火心徵,唇音水腎羽”,取巧的將“宮商角徵羽”融入到發音方式中。

  因為反切法,更多的是用“擬音”和“組合音”的方式教人辨別讀音,比洪武正韻能更快普及音韻,所以,《五方元音》出現后,一度非常受追捧,樊騰鳳也因此成為“傳奇人物”。

  樊騰鳳的后人將刻板販賣給東昌府的一位商人,這位商人又將刻板帶到蘇州,《五方元音》很快得到大面積推廣。

  《五方元音》在清代早期的民間音韻普及中,有一定積極作用。

  李承手中的這本《五方元音》是乾隆三十年蘇州刻印本,要比錦章圖書局(1901年許振轅成立的石印社)早出一百八十年,還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至于李承口中的“價值不算大”,不過是擔心對方溢價的說辭而已。

  樊騰鳳的“傳奇”經歷,讓幾人瞠目結舌…其實更讓人驚訝的在二十年后,會有人為其立傳,稱其“彪炳千秋”。好吧,彪炳千秋真不值錢吶!

  李承所猜測的“出自一扎”,是基于這兩本書都是音韻類,收藏家藏書喜歡按照類別不同進行封包,如果后人要售賣,也會捆在一起的。

  可惜,這兩本書上,都未曾發現收藏者鈐印,應該是民間散本收藏。

  李承很快將里面樟木箱中的所有書籍過了一遍,頭疼。

  一共七十七冊,絕大多數為五品以下,殘破得都不能看,可搶救搶救還是有點價值,只有五本為七品相,價值較高。

  偏偏最貴重的一本,卻是南宋蔡沉的《書集傳》殘本。

  這本書殘破到極致:只剩下十一頁(宋書單面印),封面封底自然是沒有的,其中還有五頁有水漬或蟲蛀或禿角,有兩頁撕裂。

  可偏偏這本書及其作者,都很不簡單。

  蔡沉此人是南宋“四世九儒”蔡家第三代杰出代表,其祖父蔡發,南宋地理學家、理學家;其父蔡元定是朱熹理學的創建者之一,南宋律呂學家、堪輿學家;蔡沉本人,是朱熹晚年成就最突出的弟子,家學淵源和師門學識極其深厚,更是九峰學派的創始人,一代鴻儒。

  他的這本《書集傳》是受朱子之托而著,耗費十年功夫,用簡明的文字詮釋經曲以得帝王謨誥之旨,與朱熹的《周易本義》、《詩集傳》,胡安國的《春秋傳》等書,并列為官書,為科舉所依據,成為元、明、清三代人士必讀課本。

  這本書還有第三個珍貴的地方——十一頁紙張上,一共有六枚收藏印可考,另外還有三處帶人名的毛筆注釋。

  十一枚鈐印中,有一枚尤其珍貴——“集英殿典庫”。

  集英殿最早記載是北宋趙匡胤所建的廣正殿,這里的集英殿顯然不是北宋的那座,而是明代永樂皇帝修建《永樂大典》時所用的“集英殿”。

  這名稱只存世六年,《永樂大典》修成之后改為文英殿。

  “集英殿典庫”的鈐印,表明這本書曾經在明朝官庫中收藏過,并作為《永樂大典》的修撰資料使用,此后不知為何流落到民間。

  六枚鈐印最晚的一枚為“介山樓”,是嘉慶元年狀元趙文楷的藏書樓號,同時毛筆注釋后所留“逸書”,也是趙文楷的字號。趙文楷還是宗教領袖、國學大家趙樸初先生的五世祖。

  也就是說,這本書曾經被趙文楷收藏且留下“狀元批”。

  所以說,這幾頁紙雖殘,卻極具意義。

  七十七冊古籍善本,畢竟都是從垃圾堆里面收來的,件件殘破,賣相很難看,可是古籍嘛,更多的還是看內容和文物價值。

  所以,雖然這些書籍也許“市場價值”不值十萬,李承還是很爽快的支付給對方這筆錢。

  真不值么?如果被朋濟明聽見,絕對扇他大耳刮子!

  拿到錢的王家兄弟,準備稍后就去買輛面包車——四處收貨沒輛車,效率太低。兄弟二人準備最近兩天突擊一下,一家家上門收貨。

  聽著兩人的發財大計,李承謝絕他們留午飯的盛情邀請,很快離開,當然,那件蘇式樟木箱,也一并帶走。

  離開前,李承從車窗向外探頭,看看車后的破爛小院子。

  人不可貌相,破爛王,名不虛傳,果真有好貨!

你能看到的  ,全部章節皆來自于熱心網友友友們親力上傳,轉載至此也僅僅只是為了更多的宣傳讓更多愛閱者們能喜歡和欣賞此書。如果你喜歡炎宗寫的《》txt電子書請購買正版閱讀。

  閱讀操作方法: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第577章宋書冊頁章節頁面至您的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小說章節目錄,按←鍵回到上一章頁面,按→鍵進入下一章頁面。

  當奸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她沒想到,重活一世,會成為一位卑鄙無恥喪盡天良的‘奸臣’,當朝一品左相。聽說:奸臣顧相,殘害忠良,迷惑君王,喪心病狂。權勢在手、美人繞膝,金山銀山,人人羨煞。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半朝文武的憎恨、冷酷暴君的猜忌,隔三差五的暗殺、美男美女的糾纏。她扶額嘆息——權臣難當。片段之告白“本相是個劣跡斑斑的人,既沒前凸后翹,又不溫柔賢惠,你說,你看上我哪點?”“胸不在大,不平則行,臀不在翹,有型則靈,卿本巾幗,令吾傾心。瓊鼻大眼睛,膚白玉腿瑩。束發很俏麗,散發也飄逸。可否抱一抱,親一親?無朝堂之亂耳,無公務之勞形。草叢和竹林,浴池或涼亭,來幾回:巫山云雨?”“…!”劃重點:女...

  無故被綁,蘇念安偶遇“綁匪”慕小寶;

  準備打包開溜,卻遭慕丞步步緊逼,死死拴牢。

  父子倆一場一喝,哭訴衷腸;

  某女憋屈,她怎么就成了拋夫棄子的渣女一枚?

  “媽咪,能給我唱支歌嗎?”

  “確定要聽?”

  下一秒,鬼片里慣用的音調響徹云霄。

  正當她滿意自己的惡作劇大作時,小家伙大哭質問:“媽咪,你為什么丟下我們?爹地說,我唱歌就是遺傳了你。”

  六年前,溫煦煦未婚夫被搶,家產被占,最后被下毒。

  瀕臨死亡,她和他做了交易,用清白換性命。

  六年后,她帶著高智商萌寶,歸來復仇。

  但不曾想卻被活閻王霍景行當成了奸細,處處刁難。

  當真相大白,霍景行看著自己和萌娃99相似的DNA報告單,撒腿就跑…

  “總裁,您干嘛去?”

  “追妻!”

  萌寶表示:“想道歉?那你是選搓衣板,還是榴蓮?”

  №Ⅰ本章內容提要:№Ⅰ...

  之所以失望,很多時候并非結果很壞,而是期望太高!

  整整一箱子各類零散的古籍善本,可惜沒有李承心底所期望的名貴瓷器、高古青銅器什么的。想想也是,王家兄弟不過是入行幾年的破爛大王,殘破的古籍善本是他們最有可能接觸到的古董,至于那些瓷器、高古青銅之類,只要不瞎,一般很少流入他們手中,金銀珠玉,那就更不......№Ⅰ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