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6章 中海相機

  國內精密儀器生產一直為世人詬病,但當時的“中海制造”絕對是一抹亮色,最典型的代表是海派鐘表、相機。正如李承眼前的這款,絕對珍品!

  中海照相機二廠生產的!

  1969年中海照相機二廠,集工廠無數個頂級工匠、技術專家,經過對萊卡M3等原機的拆解、調式、研究等,歷經一年多時間,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制圖,用“土法上馬”的繡花針的絕技,用絲國工匠獨有技藝和精巧雙手,以手工機器的辦法精心雕琢而成,并將試制的相機定名為20。

  二零出產后,一機三鏡的造價超過二千元,正式產品曾在俠州攝影器材展覽會、輕工產品展覽會多次露面,當時一機三鏡市場標價三千多港元。

  由于成本高昂(當時萊卡M3原機僅售價六百二十馬克),不具有市場競爭力,而國內市場需求更窄(最初計劃拿新華社、廣播電臺,各大駐外媒體的單子,可被劍閣相機廠的大來相機搶走),兩個版本,一共只生產兩百一十四臺,便遺憾關線。

  20,雖然是仿制品,可絕對是當時世界相機行當中的鳳毛麟角,性能指標要超過萊卡M3。其獨特的“膠卷成像在適當光源下可以進行放大及用燈欣賞、近距離攝影有毛玻璃對焦”等技術特點,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

  在后世全球相機收藏界,它被稱之為“無假冒可能的最頂級藏品之一”!

  今天竟然能遇到一臺,李承焉能放過?

  他立即指著相機招呼,“哎,老板,那相機…就那個二零,拿我看看!”

  亭主丁寶定,早就注意到李承與泰勒倆人在自家亭子前晃悠。不關注不行啊,實在是那女孩太扎眼,橫掃中海老街的絕美存在。

  見這男孩一開口就是自家的“鎮亭之寶”,丁寶定咧咧嘴,還真不是普通人家出來的,識貨!

  他笑著將相機取過來,輕放在亭臺上,忍不住叮囑一聲,“小心點,很貴重的。”

  不用說李承也會小心的,他抬頭笑笑——亭子為了防水,地基較高,“有手套么?借用一下。”

  是真行家!丁寶定從柜臺下取出一副白手套,放在面前,笑笑。

  李承戴好手套,單手將相機拿住,先看看后門——裝膠卷的后背蓋,是中形內嵌蓋,是紅旗20二型機。

  “不是一型的啊。”語氣有些失望。

  丁寶定翻翻白眼,“小老弟,一型只生產十臺,每一件都是國寶好不好。就這二型,市場上也極其罕見,我這臺還是以前在相機廠當副廠長的三叔家中收藏的,他委托我賣的呢。”

  “一型不止十臺,是十四臺。”李承輕聲嘀咕一句,丁寶定一愣。

  合著這小伙子不僅懂行,對紅旗20的生產過程還非常了解啊。

  市場傳言,20一型相機只生產十臺,事實上不是。

  從1967年下半年試研制,當時手工生產一臺,此后為定型,又生產三臺,等基本定型之后,于1969年6月到8月,開工生產十臺。

  所以,一般人認為20一型相機只生產十臺,只有中海相機廠的人知道,一共生產十四臺。

  丁寶定之所以知道,還因為他三叔當年是相機廠的副廠長和工程師,眼前這年輕人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

  這位亭主的話讓李承暗樂,合著是今天剛擺出來的,自己這運氣,杠杠的!

  至于他如何知道的?無它,紀錄片爾!

  20一型獲得高度認可后,中海相機二廠開始全力生產這款相機,以期打開市場。當時為了節約成本和消減生產難度,在一型的基礎上做了部分簡化,俗稱“20二型”。

  兩者最大的外形區別,就是“后門”,一型為小門,二型為便于模壓,改為中門。

  20二型一共生產兩百臺,與一型合計在一起,二百一十四臺。

  1977年,中海相機二廠關門歇業,紅旗相機成為永遠塵封的歷史。

  這臺相機,原收藏者很用心,基本沒有使用痕跡,機身原配鏡頭,沒有絲毫磨損痕跡,各類開關鍵咔咔有聲,很脆,旁軸轉動也很流暢。

  “配套鏡頭,能拿出來看看么?”李承將相機再度放回亭臺上,又問道。

  20一機三鏡,內含一只超廣角EF1740mmF4L;一只標準變焦EF24105mmF4L;還有一只遠攝EF70200mmF4L。俗稱“小三元”——恒定F4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

  鏡頭原配(非中海照相機廠生產,而是定制于佳能帶中海相機廠標),無磨損痕跡。

  “老板,相機包呢?”

  等對方將相機包拿出,同樣是原廠配包——中海皮革廠定制帶中海相機廠標。

  原版原套原鏡頭!很爽啊!

  “老板,報個價吧,這臺相機我很喜歡。”李承親自動手將一機三鏡裝好,扣好嵌扣,再度揚聲問道。這會,泰勒拍完照片,往李承身邊一站,好奇的打量著這家八角亭中的貨品。

  泰勒之美,晃眼!丁寶定一個恍惚,竟沒顧得上回話。

  李承眉頭微皺,手指輕叩亭臺,“老板…報個價。”

  “哦…哦,兩萬五。”丁寶定趕緊收回目光,朝李承歉意的笑笑。

  價格不算離譜,可必定是要還價的,李承又道,“用夕元支付的話,能便宜多少?”

  夕元的“黑市效應”截止到明年年底——明年齊云洲股災,一舉讓東南地區所有國家承認華幣的世界一流硬通貨地位,至此,夕元對華幣,不再有“黑市效應”。

  李承清晰的記得這段歷史,呵呵,此時不用,過期作廢。

  “你是俠州同胞?”丁寶定其實有所猜度,只是當李承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時,他還是有些驚訝,笑道,“港紙支付,兩萬。”

  “貴了!”李承笑笑,又指指那亭主右手邊的一款相機說道,“搭上這款中海58三型折疊機,差不多兩萬。”

  丁寶定心中暗罵,真特喵識貨!今天柜臺上兩件寶貝,都被他看中。

  “那不行!中海58三折疊機,單賣就得這個數。”他比劃個八的手勢,寓意八千!

  “太貴!又不是中海58一!”李承立即反駁。

  “中海58一未必就比58三折疊機貴!”丁寶定對相機研究頗深,不接受這種論調。

  這位亭主的性格也挺有意思,看來真喜歡相機,兩人立即爭執起來。

  沒有誰對誰錯,偏好問題。

  泰勒不懂,低聲詢問李承,吵什么?

  李承簡單給她普及絲國建國后的相機發展史。

  “中海58一”是簡稱,全名叫做“中海58—I型135照相機”。

  中海相機廠于1958年研制投產,它完全仿制景國萊卡Ⅲb型,制作極為精致,被戲稱為“萊卡的中海版”,于1961年停產,總產量約在1100多架。

  “中海58一”的出現,標志著新絲國照相機生產走向正規,是第一批工業化生產的照相機。

  又因為產量很低,再加上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留存在世上的58—型就更少了,也就更顯得這款相機的珍貴,被收藏家視為照相機收藏中的珍品。

  因為造價高昂,中海相機廠推出簡化版,俗稱“中海58二型”,這種相機的產量很高,約有六萬多臺,收藏價值大大縮水(別矯情,可沒說沒價值哦)。

  因為“中海58一”機身龐大,攜帶不方便,于是在1959年6月,中海相機廠又組織人員,仿制一款景國愛克發Isolette120折疊相機——這款相機最大的特色就是鏡頭可以縮入機體,鏡頭底板反扣,讓整個相機顯得小巧便攜。

  這便是李承提到的“中海58三型折疊機”,這只是行業內對它的稱呼,正式名稱為“中海58-型120折疊式照相機”。因為它是中海相機廠推出的第三款相機,因此習慣稱呼它“中海58三”。

  這款相機其實是不成熟。

  因為伸縮鏡頭需要使用耐磨耐腐蝕的高能伸縮橡膠,以1959年絲國的工藝水平,根本生產不出來這種橡膠,而第一批六十臺“中海58三”所使用的橡膠,全是和國進口,價格不便宜。

  這就決定這款相機在國內不可能大規模生產,很快停工,具體產量未知,但不會超過兩百臺——依據是當時進口和國高能橡膠數量。

  因為數量極其稀少,引發相機收藏愛好者的熱捧,認為“中海58三”要比“中海58一”更有收藏價值。李承與這位亭主的觀點,是其典型代表。

  收藏不分對錯,只能說,見仁見智!

  兩人倒是因為這番爭執,彼此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互換名片,這兩臺相機最后以兩萬兩千成交。

  “李先生在摩羅街做夕羨藝術品生意?都有哪些類別?”丁寶定拿著李承的名片,翻看著。李承的名片沒來得及更換,只寫有摩羅街“三人組夕羨藝術品二手店”一家店面的地址。

  看看他的貨品,全是近現代中海及周邊地區工業產品,李承心中一動,主動提到,“丁老板對夕羨工藝品也有興趣?我這次來中海,打算找一家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如果丁先生有這方面興趣,可以深度合作。”

  “不收絲國產近現代工業品?我看李先生對中海相機很有研究呢。”丁寶定有點失望,他確實想和李承合作,但更希望是自己擅長的國產貨。

  揉揉眉心…這又涉及到一件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三人組公司,要不要涉足國產工業品收藏?李承沒想好。

  雖然三人組店鋪存貨量很大,十年內不虞斷貨,可流落在絲國的夕羨藝術品,畢竟數量有限,門類也不太齊全,自己終究要考慮長遠。

  原打算經營幾年再說,可現實擺在眼前,如果九十年代不囤貨,到新世紀后,近現代工業藏品也會升溫的,自己的貨源同樣變得難找!

  可現在就囤貨,資金壓力會非常大——想要在近現代國產工業品上賺錢,起碼要五年之后!

  丁寶定一句話,讓李承不得不再次面對取舍問題!

  一句話,還是缺錢!

你能看到的  ,全部章節皆來自于熱心網友友友們親力上傳,轉載至此也僅僅只是為了更多的宣傳讓更多愛閱者們能喜歡和欣賞此書。如果你喜歡炎宗寫的《》txt電子書請購買正版閱讀。

  閱讀操作方法: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第546章中海相機章節頁面至您的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小說章節目錄,按←鍵回到上一章頁面,按→鍵進入下一章頁面。

  從一開始,她就帶著目的接近他。騙了他的人,偷了他的合同,順帶還奪走了他的心。他怒極拍案,找!哪怕是將世界翻個底朝天,也勢必要把這個女人找出來!從此,他開始了全球通緝心尖寵之路…有一天,她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懷里還抱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她問,“心機如此之重,城府如此之深,這樣的女人你也敢要?”某人站在民政局門口,拿著剛剛戳下鋼印的紅本本,笑得一臉春風,“沒辦法,就算是心機婊白蓮花,也是我孩子他媽,不得不要呀。”

  №Ⅰ本章內容提要:№Ⅰ...

  國內精密儀器生產一直為世人詬病,但當時的“中海制造”絕對是一抹亮色,最典型的代表是海派鐘表、相機。正如李承眼前的這款,絕對珍品!

  中海照相機二廠生產的!

  1969年中海照相機二廠,集工廠無數個頂級工匠、技術專家,經過對萊卡M3等原機的拆解、調式、研究等,歷經一年多時間,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制圖,用“土法......№Ⅰ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