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二章 魯郡危 四臣諫

飛翔鳥中文    三國:開局我成了諸葛孔明
🔊有聲小說點這里

  諸葛亮聽到殿外御道上傳來的急迫嗓音,頓時心里一個激靈。強忍著心中的紛亂,諸葛亮略微有些踉蹌地朝殿外走去。

  挪動著身軀,諸葛亮倚靠著殿上的巨大軒門。

  眼睫微瞇,諸葛亮凝眉打量著來人。

  卻是一位行色匆匆的軍使。

  趁著和煦的日光,諸葛亮仔細端詳著那軍使的裝束。

  只見一身齊整精簡的兵鎧,兩手正死死地扣著一卷竹簡似的物什。

  諸葛亮見狀,立馬心知不妙,便當即快步朝那軍使迎去。

  “你這小將,為何如此行色匆匆?”

  那軍使未曾想到諸葛亮竟然會親自出殿相迎,頓時戰戰兢兢,有些不知所措。

  稍顯慌亂地在御道的里端一陣疾奔,那軍使竟然連滾帶爬地摸上前來。

  急忙拱手一拜,那軍使叩地高聲呼道:

  “啟稟王上,那魯郡太守吳敦大人派人前來奏報,魯郡出大事了!”

  吳敦?

  諸葛亮聽著那軍使的口中所言,心中暗自一盤算,便努嘴回道:

  “吳敦有何事?速速說來!魯郡到底出了何事?”

  “王上,依照吳敦大人所遣的軍使所說,兗州曹軍有動兵的跡象!

  吳大人還說,魯郡都尉昌務將軍已經帶兵趕赴兗州邊界查探,嚴防曹軍進犯…特來奏請王上,此事事關重大,還請王上定奪示下!”

  望著那軍使著急忙慌的面容,諸葛亮反而先是松了一口氣。

  方才諸葛亮已經問詢了系統,此時兗州的消息,至于此時面前的這位軍使來報,諸葛亮便心里有數…

  兗州之所以有調兵遣將之跡象,定然是那曹操在為固守任城國和山陽郡做的籌劃。

  微微一笑,諸葛亮胸有成竹,反而笑道:

  “哈哈哈哈,無妨,無妨…

  吳敦大人還真是有勇有謀啊,如此險境竟然還能臨危不亂,寡人先前還真是小瞧他了。

  你,速速趕往魯郡,傳寡人詔命,就說讓吳敦大人和昌務將軍好生守城,兗州之變,無非是曹操虛張聲勢罷了。”

  諸葛亮一語道罷,便略微整理著周身的襟袍,正要回身,卻聽那御道上的軍使當即說道:

  “可,可是王上,那,那曹軍已經…”

  諸葛亮饒有興致地朝那軍使一望,和聲反問道:

  “嗯?如何?難道寡人的話你沒有聽清嗎?”

  “卑,卑職聽清了…卑職遵命…”

  那軍使不敢再多言。

  叩首領命,軍使低垂著腦袋,拜手便要退走。

  諸葛亮卻連聲喝止:

  “等一下!

  若是那魯郡的吳敦大人和昌務將軍問及,你便說是寡人的主意便是…

  寡人已經收到密報,那曹操將兗州兵馬大肆調動,并非是為了圖謀瑯琊,反而是為了提防瑯琊罷了…”

  看著那軍使一頭霧水的模樣,諸葛亮略微輕嘆了一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只道:

  “唉,罷了罷了,跟你也說不明白…

  你且去吧,只需傳話便可。”

  “卑職,卑職遵命!”

  豫州,潁川郡。

  許都。

  城里的軍寨之內,中軍大帳里站滿了曹操霸府的文武群臣。

  幾聲急促的嗓音自帳內傳響。

  恰是那些童進、龔新、彥景和廉封等一班老臣正齊聲上奏。

  “主公啊!瑯琊王諸葛亮如此肆無忌憚,裂土分疆尚不知足,此時竟然率軍挾持了豫州牧劉備,此人不除,天下永無寧日啊!”

  “主公,童大人所言極是,諸葛亮在瑯琊占城割地,倒是無妨…可眼下諸葛亮竟然擅自領軍,將沛國都城小沛奪取,得了劉備的兵馬,諸葛亮更是如虎添翼啊!”

  “主公的確不得不防!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小沛占據,而主公興師動眾,勞軍遠征,到頭來卻一無所獲,豈不是白白便宜了那諸葛亮?”

  “主公,三位大人所言俱有理,但老臣看來,諸葛亮的威脅并不在此…城池丟棄,尚能回旋,可諸葛亮將豫州牧劉備控在手中,假以時日,主公再想發兵討逆,恐怕就要瞻前顧后了。”

  “主公三思,三思啊!”

  幾人紛紛擾擾,嘰嘰喳喳地說罷,見曹操依舊不動聲色,幾人便面面相覷地立在帳中。

  倏爾。

  只聽曹操反而淡淡地說道:

  “幾位大人,苦口婆心,曹某心領了。

  廉大人,如你所言,曹某日后要率軍討逆,為何要瞻前顧后?”

  只聽廉封和聲奏道:

  “主公,那劉備雖然勢弱,但其畢竟是陛下親封的豫州牧,雖然此職是有主公上書奏請,但也是名副其實。

  如今諸葛亮將劉備挾持,又占據小沛之地,諸葛亮的實力大增尚且不論,往后諸葛亮同劉備齊心勠力,若是徐州呂布也從中作梗,主公何日才能平定?”

  廉封娓娓道來,曹操卻聽得哭笑不得。

  微微一笑,曹操和聲接道:

  “好了,幾位大人所言,曹某明白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讓曹某再思慮一番吧。”

  曹操說罷便一掃袍袖,隨口一止,示意眾人莫要再諫。

  童進、龔新、彥景和廉封四位老臣見狀,正要出言。

  此時。

  帳中的別部司馬荀彧早已按捺不住。

  略微清了清嗓子,荀彧當先步上近前。

  朝曹操恭恭敬敬地拱手一拜,荀彧和聲奏道:

  “主公,以微臣之見,那諸葛亮所謂實力大增,占城據池,皆不足為慮。”

  曹操聞聲,便隨即慢慢悠悠地轉過身來。

  喜眉笑眼地打量著荀彧的面容,曹操和聲問道:

  “哦?聽文若此言,莫非是另有良謀?”

  荀彧接道:

  “主公,以主公之兵力,若想率軍征剿瑯琊王,簡直如探囊取物耳。

  主公之所以一直不曾發兵進軍,實則是擔憂周遭勢力從中作梗。”

  曹操嘴角一撇,笑道:

  “知曹某者,文若也。”

  “主公若是發兵攻襲瑯琊,則河北袁紹、荊州劉表、穰縣張繡和徐州呂布,定然不會視若無睹。

  主公若征瑯琊,則必然要調許昌突騎,許昌一旦空虛,則劉表和張繡二人必定合力襲擾…況且那徐州的呂布有陳宮為謀,豈會錯失良機?

  若是三者同時舉兵,主公定然分身乏術,落敗,已成定局。”

  曹操聽著荀彧的話語,心中一陣欣喜。

  正覺得內心的想法被荀彧洞悉個一清二楚,曹操便欣慰地說道:

  “文若所言,句句在理。

  唉,這也是曹某一直不曾動兵攻襲瑯琊的原因啊…”

  轉而。

  曹操正哀嘆似的喃喃自語著。

  只聽帳中的荀彧忽然高聲奏道:

  “主公,但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此時卻已經到了攻伐瑯琊的最佳時機!”

飛翔鳥中文    三國:開局我成了諸葛孔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