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1章 孟子住在哪兒?(下)

  蘇毅這段時間讀了很多的書,甚至連四書之中的《孟子》都快能夠倒背如流了。

  但是,孟子這本書之中也沒有記載孟子小時候到底居住在什么地方。

  此外蘇毅還讀了另外幾本與孟子有關的書籍。

  分別為:

  《性善辯》《文說》《孝經》《為政》。

  據說這四篇也是孟子所著。

  只是這上面也沒有記載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到底在哪兒。

  “孟母三遷的故事誰不知曉?可若問孟子住在哪兒?這誰知道?府試第一卷第一題就出的這么刁鉆,真是沒有天理了!”。

  蘇毅心里都不由沉思起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蘇毅的腦海之中浮現出來了幾本書籍的內容。

  《鄒縣志》,《孟母三遷圖》等等內容。

  這些書籍,都與孟子有關系。

  蘇毅心中不由微微一動。

  這些書籍這個世界可沒有,是前世才有的書籍。

  這些書籍也都是圣王墜之中的書籍,只是圣王墜內部的書籍浩瀚如煙海一般。

  自己現在所讀的書籍依然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

  各種各樣的信息出現在腦海之中,都是幾本書籍之中記載的內容。

  這讓蘇毅有些驚訝。

  為什么自己在思考孟子住在哪兒的時候,腦海之中會浮現出來與孟子有關系的內容呢。

  與圣王墜有關系?

  圣王墜真是神奇啊。

  但仔細想想,圣王墜甚至可以讓他魂穿天運大陸,做到這種事情有什么奇怪的呢?

  蘇毅仔細品讀了這些內容。

  可就算《鄒縣志》這幾本書籍之中也沒有具體記載孟子小時候住在什么地方。

  但這不妨礙蘇毅通過自己了解到的所有內容,做一番推測。

  首先,孟子自小喪父。

  母親含辛茹苦的將他拉扯大。

  最開始的時候,他與母親居住在墓地附近。

  而《鄒縣志》之中有詳細記載孟子父母墓地所在的位置,這個地方在馬鞍山腳下。

  在搬遷之前,孟子的父親鐵定就埋葬在住處附近。

  后來孟子母親去世,與父親合葬在一起。

  蘇毅微微沉吟道,“所以,孟子最開始居住的地方應該是馬鞍山附近!”。

  蘇毅提筆寫下了馬鞍山周邊。

  由于馬鞍山附近乃是墓地集中地之一。

  這里經常有人下葬。

  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母看到之后,決定搬遷到別的地方。

  搬遷的這個地方便是集市。

  那么,集市在什么地方呢?

  《鄒縣志》上面介紹,當時一共有三個集市。

  分別是:鄒縣城西廟戶營,鄒縣城中心集市,鄒縣城南廟戶營。

  可是,這三個地方,孟母到底搬到了什么地方呢?

  蘇毅覺得應該是鄒縣城西廟戶營。

  為什么會做出這種判斷?

  蘇毅是如此分析的。

  馬鞍山位于當時鄒縣城北方。

  鄒縣城南廟戶營在最南邊,比較遠,如果各種條件都差不多。

  那么搬遷的話,按照正常思維來講,應該搬遷到比較近一些的地方才是最可能的選擇。

  鄒縣城南廟戶營距離比較遙遠,應該是最有可能排除的。

  鄒縣城中心集市也被蘇毅排除掉了。

  這是當時鄒縣城最繁華的地方,周圍居住的都是鄒縣城之中有錢的人家。

  孟母當時是靠織布供孟子讀書。

  家里有錢居住在高檔住宅區嗎?

  那么就只剩下鄒縣城西廟戶營了。

  這個地方距離馬鞍山不算遠,由于位于城西,地理位置一般,生活開支等等方面也比較低一些,符合孟子的家庭條件。

  蘇毅提筆寫下了:鄒縣城西廟戶營七個字。

  由于鄒縣城西廟戶營乃是一處市集。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

  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孟子的母親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堂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

  那么這個時期,鄒縣城都有什么學堂呢?

  其實學堂還是挺多的,比如尼山書院,子思書院,鄒縣文院等等。

  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應該在子思書院旁邊住下的吧?”。蘇毅不由微微沉吟道。

  子思乃是孔子之孫。

  孟子之師。

  昔年。

  子思在鄒縣創辦了子思書院。

  四書之中的《中庸》,便是子思在鄒縣子思書院之中寫出來的。

  既然孟子拜子思為師,居住在子思書院旁邊的概率是最高的。

  那么子思書院又在什么地方呢?

  鄒縣志上面記載:子思書院在鄒城南門外東邊。

  蘇毅提筆寫到:鄒城南門外東臨。

  做完第一題之后,蘇毅終于長出了一口氣。

  這題真是太難了。

  不僅僅需要了解那一段歷史,還要做出各種推演。

  推演錯誤。

  這道題可就答錯了。

  做完第一道題之后,蘇毅稍微休息片刻,隨即看向了第二道題。

  第二道題,乃是一道算術題。

  今有垣厚五尺,兩鼠對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問:何日相逢?各穿幾何?

  這道題的意思是說:有垛厚五尺(舊制長度單位,1尺10寸)的墻壁,大小兩只老鼠同時從墻的兩面,沿一直線相對打洞。大鼠第一天打進1尺,以后每天的進度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進1尺,以后每天的進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它們幾天可以相遇?相遇時各打進了多少?

  這題目其實也不算難。

  蘇毅稍微長出了一口氣。

  若是都如第一道題目那么困難,這府試也太難考了。

  蘇毅很快便解出了第二道題。

  與縣試一樣,府試第一卷綜合卷,一共三十道題。

  蘇毅發現,第一道題是最難的。

  剩下的一些題目,雖然也不乏比較刁鉆的題目,但是都遠沒有第一道題那么困難。

  這與縣試綜合卷的時候不太一樣。

  縣試綜合卷,最后一道題,問韶的作者是誰?

  當時可是難倒了無數學子。

  花費了一個半時辰。

  蘇毅做完了綜合卷的三十道題。

  檢查了一遍之后,發現沒有任何問題,便等待著交卷。

  半個時辰之后,考試時間到了。

  蘇毅交上了試卷,晚上簡單吃了一些干糧。

  蒙頭便睡。

  翌日辰時。

  第二科正式開始。

  第二科乃是詩賦卷。

  試卷發下來之后,蘇毅填寫好了各種信息,隨即看向了詩賦卷的題目。

  “妖魔肆虐,蠻族兇殘,我人族生活環境十分嚴峻,以此寫一首邊塞詩!”。

  看到詩賦卷的題目,蘇毅便不由有些感慨。

  海圣果然不愧是主戰派的人物,竟然在科舉考試的時候,直接點出來了人族現在面臨的危機,以及妖魔,蠻族對人族帶來的重大威脅。

  要知道,現在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都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哪里理會人族外部所遇到的各種危機,反正哪怕亂的再厲害,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飛翔鳥中文    儒神在上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