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01章 三派分立

  在柴武畢恭畢敬的恭送中,劉弘重新做上了御輦,駛出了藍田縣衙。

  御輦出了縣城,陳濞便再也忍不住胸中疑惑,遲疑的將向身后車廂內的劉弘問道:“陛下。”

  “宿麥之事,臣本不該多問;然有一事,臣實困頓不已···”

  聽聞車廂外,陳濞‘史無前例’的開口說話,劉弘眉尾一挑,不由流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太仆博陽侯陳濞,雖然在漢初名聲不顯,但在劉邦所擬定的‘漢開國功臣列表’中,陳濞卻也能排到第十九位。

  ——要知道已故的前衛尉,曲成侯蟲達,也不過在這份功侯名單中,排名第十八位而已!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那看看如今朝中其他幾位重臣的排名,無疑就能證明,陳濞在漢開國功臣中的地位了。

  ——前征越將軍,現任上將軍隆慮侯周灶,排名第三十四位;

  ——現任御史大夫,北平侯張蒼,排名第六十五位;

  ——新任少府長監,因建造未央、長安兩宮而得封梧侯的陽城延,排第七十六。

  就連前皇帝太傅,如今歸為丞相的辟陽侯審食其,也只在這份功侯排序表中,排名第五十九位而已。

  陳濞第五十九的排名,或許放在漢初那猛將輩出、群星閃耀的時代,只能算是‘不錯’,但如今開國功侯中的佼佼者大半逝去,陳濞在開國功侯中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

  漢開國功侯當中,如今在朝為官,且官至二千石的,只剩下排名第九位的皇帝太傅灌嬰、排名第十三位的大將軍柴武,以及排名第十九位的太仆卿陳濞。

  其他的位置,都已經緩緩被后起之秀,以及那些在開國初排不上號的‘小輩’所占據。

  三公中,丞相審食其,在開國功侯表中排第五十九;御史大夫張蒼排第六十五,太尉官罷設。

  九卿當中,少府田叔、廷尉吳公、奉常劉不疑、衛尉秦牧、郎中令欒布,以及剛出任內史的申屠嘉,都不在開國功侯的名單當中。

  剩下的三個位置,典客、宗正目前限制,僅剩的,就是陳濞所主掌的太仆。

  這樣的狀況,已經將一個事實毫無掩蓋的擺在了天下人面前:漢室,已經不再是開國功侯掌權的時代!

  甚至可以說,在灌嬰被明升暗降,以‘皇帝太傅’的虛銜淡出朝堂之后,漢開國功臣排名第十九位的博陽侯陳濞,就成為了開國功侯最后的榮光。

  按照慣性思維,劉弘本該放任陳濞在太仆屬衙碌碌無為到乞骸骨,但實際情況,卻往往沒有這么簡單。

  雖然漢室紀年,是從高皇帝劉邦成為漢王那一年為‘漢元年’,但實際上,漢室真正鼎立,劉邦真正登上天子之位,是在高皇帝五年,項羽烏江自刎之后。

  這樣算下來,滿打滿算,漢室正式成為一個統一政權,至今也才不過二十四年。

  便是在這短短二十四年之內,劉邦在開國初所封的一百四十三家功侯,已經有將近三分之一,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侯爵。

  具體到排名最靠前的‘十八功侯’,也有將近一半斷絕傳承,余者,也大都傳至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排名第一的酂侯蕭何家族,在二代酂侯蕭祿死后,便曾一度因絕嗣而被奪除侯爵,好在劉弘‘存亡斷續’,才保住了‘開國第一侯’的血脈傳承。

  排第二位的平陽侯家族,也已是經過曹參曹窋這父子兩代平陽侯——如今的平陽侯,乃靖侯曹窋之長子,三世侯曹奇。

  第三位的宣平侯家族,更是因張敖與呂氏之間的關系而一度斷絕血脈,也就是劉弘看在老娘張嫣,以及外祖父張敖的份兒上,復封了宣平侯一脈。

  第四位的絳侯家族,絕嗣;

  第五位的舞陽侯家族,在諸呂之亂后,被陳平、周勃等權臣‘絕嗣’,后被劉弘復國。

  第六位的曲周侯一脈,也已經在酈商死后,迎來了二世侯酈寄的時代。

  第七位的魯母侯,本就是劉邦因大將奚涓戰死,無后,而分封給奚涓之母的;在奚母病逝之后,自然也早已被廢黜。

  第八位的汝陰侯一脈,在初代侯爵夏侯嬰時期就‘絕嗣’;

  第九位的潁陰侯,嗯,灌嬰還在。

  再往后,就是排名第十二位,于去年年底亡故的安國侯王陵、排第十三位的大將軍棘蒲侯柴武,以及排名第十八,同樣病逝于去年的曲成侯蟲達了。

  如此算下來,開國功侯十八人當中,如今尚在權力中心的,竟然就只剩下‘名譽皇帝太傅’灌嬰,以及大將軍柴武了!

  從上帝視角看的話,對于政權而言,這樣的狀況意味著‘權力流通性大’‘權力并沒有被某一特定群體長期把持’,但從實際角度考慮,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

  ——說好的山河永固,與國同休呢?

  ——說好的劉氏于功侯大臣共治天下呢?

  這樣的想法,幾乎必然會出現在那些沒有被重用的初代開國功侯,以及草包的功侯二代腦海之中。

  對于這些人的牢騷,劉弘自是不必多費心機;但對于天下輿論,劉弘卻不能充耳不聞了。

  任誰聽說這件事,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哦高皇帝說的與國同休,說的就是這二十來年啊···

  而這,將嚴重影響漢室的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以及劉弘地光輝形象。

  ——你爺爺許下的承諾,你居然不完成?

  簡直是不為人子!

  要知道在后世,也依舊有‘父債子償’這種觀念留存,就更枉論這數千年前的漢室了。

  所以,哪怕是為了立牌坊,劉弘都得刻意在朝中,保留幾位開國功侯,以彰漢家‘未忘勛臣之功’的意思。

  如果朝中沒有一個擔任要職的功侯,那或許還會有人說劉弘‘不念舊情’,但有那么一兩個幸運兒之后,情況就不同了。

  ——你看看xx侯,不也是開國功臣,朕不是照樣在重用嗎?

  你要是有xx侯的本事,朕能不重用你嗎?

  有了這么個牌坊,劉弘就能有效地避免自己沾染上‘刻薄寡恩’‘亂高皇帝遺制’的嫌疑。

  再者:在任何一個處于開國時期的封建王朝,能對帝王造成威脅的,永遠都是沆(hàng)瀣(xiè)一氣、團結成整體的‘功侯貴勛集團’。

  刻意重用幾個開國功侯,就能有效地避免開國功侯階級報團取暖,形成利益結合體,在朝堂共同進退。

  ——各自為戰的開國功侯,對封建帝王意味著什么?

  對劉邦而言,意味著韓信、英布;對朱重八而言,意味著藍玉、胡惟庸。

  但重用歸重用,劉弘也不能真就把一個屁都不會的功侯,抬上三公九卿的位置,給自己添堵,給國家拖后腿。

  再怎么樣,也得選一個能力說得過去,勉強能使喚的功侯。

  而現今尚在世的開國功侯中,能力最出色,也最好操作的,無疑就是當朝太仆:博陽侯陳濞。

  早在陳平、周勃接連亡故,長安逐漸流傳起‘帝殺功臣’的言論之時,劉弘的腦海中,就已經出現了‘重用一個功臣,以立牌坊’的預案。

  劉弘當時選定的人選,便是陳濞。

  開國功侯派第十九位——夠分量;當朝太仆——有能力;最重要的,是陳濞本身就是九卿,重用不會引起朝堂的不滿。

  陳濞都已經是九卿了,劉弘在重用,能重用到哪兒去?

  頂天了,不過是把陳濞從太仆挪到少府、中尉之類的位置,雖然權職有所增強,但依舊只是‘平級調動’,甚至是‘降職’。

  但讓劉弘將這個計劃擱置的,也恰恰是陳濞本人。

  ——陳平、周勃于劉弘班師回朝之后‘亡故’,內史陽信侯劉揭,也在隨后不久被罷官免職,并在大河全家領了盒飯。

  對于空出來的內史一職,劉弘本來并沒有明確的打算——在當時,陳濞和申屠嘉,都是劉弘心中的候選人。

  甚至相比起申屠嘉,劉弘更偏向于讓陳濞成為內史,以撐起‘開國功侯集團’的牌面,從而與申屠嘉、周灶這樣崛起不久的‘新貴’互相制衡。

  但讓劉弘沒想到,也失望透頂的是:為了謀求內史一職,陳濞這廝,居然和丞相審食其混到了一起!

  ——為了此事,審食其還試圖以‘未行冠禮’的名義,與太后張嫣共掌朝權!

  光此一件事,就足以讓劉弘對陳濞感到厭惡,并將其排除出內史的候選名單之中。

  ——要知道審食其,那是妥妥的呂黨啊!

  審食其跟太后走得近一些,自是沒什么——畢竟張嫣與呂氏也多少沾點親戚。

  但你一個外朝臣子,又不是豐沛人,又不是呂黨,跟審食其套什么近乎?

  后世一位偉人曾說過: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作為一個‘不奇怪’的政權,漢室朝堂之上,自也是有朝臣拉幫結派的現象存在。

  而漢室初的呂氏一黨(外戚),在諸呂之亂后徹底勢微;

  劉邦為漢室留下的開國功侯(皇黨),也在夏侯嬰、周勃、樊噲等核心成員死去,灌嬰失去權柄之后,逐漸失去了話語權。

  這就使得漢室開國初,朝堂所存在的三方勢力,如今是一家獨大——張蒼、田叔這樣的后起之秀(外臣)!

  即便上大學時的政治課都學到了狗肚子里,劉弘也明確的知道‘至少要有三條腿,椅子才能坐穩’的道理。

  可現在,這個名為‘漢室’的凳子,卻只剩下一條腿了!

  一條腿的凳子,坐一時半會兒也勉強能坐穩,但時間長了,必然會出現問題。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劉弘早就開始不經意的偏袒‘呂黨’,并刻意的回護‘元勛派’了。

  如果說,如今朝中勢大的張蒼、田叔等人屬于‘外臣集團’,那劉弘所做的,就是拼命的在這個集團摻沙子。

  任命田叔為長樂宮衛尉——把田叔往呂黨的陣營塞;

  默認秦牧與蟲達的政治結盟——把秦牧往元勛集團塞;

  這樣的操作,與其說是劉弘在尋求制衡,倒不如說,劉弘在故意給外臣集團的成員,強摁上其他兩個團體的政治標簽!

  為了重振元勛黨,劉弘更是一度為酂侯、舞陽侯、宣平侯等功侯家族復家,并把平陽侯曹奇接入宮中,做出一副‘親自教育’的架勢。

  而陳濞暗自結交審食其的舉動,卻讓劉弘感到十分別扭。

  ——陳濞,可是元勛黨的成員!

  你一個元勛黨,跟呂黨的頭子走那么近,要做咩?

  要是外戚集團跟功侯階級狼狽為奸,會發生什么?

  ——要知道‘諸呂之亂’發生的背景,就是因為身為外戚集團掌控者的呂氏,沒有被陳平、周勃為首的元勛集團制衡住!

  而身為元勛的陳濞,向呂黨頭頭審食其視好,頓時就讓劉弘聞到了第二次‘誅x行動’的氣味!

  無論發生什么事,劉弘都必須保證:開國元勛集團、張呂外戚集團,以及如今如火中天的外朝集團保持一定的距離。

  最好,就是三方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爭斗!

  只有這樣,朝堂才能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勢,劉弘也才能安心的從朝堂抽出身,安心推動富國強兵計劃。

  而開國元勛、張呂外戚、外朝這三派當中,如今勢力最薄弱的,無疑就是開國元勛派了。

  ——外朝集團如今如火中天,自不用多說;張呂外戚集團雖因前年的‘誅呂’行動損失慘重,但如今也還有個太后兜著底,多少有一些戰斗力。

  但開國元勛集團,卻是在歲月和‘陳、周謀逆集團’的雙重打擊之下,徹底失去了朝堂話語權。

  為了支棱起元勛派,以促成‘外朝、元勛、外戚三足鼎立’的健康政治格局,劉弘迫切的需要一個開國元勛,為自己沖鋒陷陣。

  但開國元勛集團,卻是在歲月和‘陳、周謀逆集團’的雙重打擊之下,徹底失去了朝堂話語權。

  為了支棱起元勛派,以促成‘外朝、元勛、外戚三足鼎立’的健康政治格局,劉弘迫切的需要一個開國元勛,為自己沖鋒陷陣。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