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285章 穆穆天子

  “以北軍之射聲校尉,入吾強弩都尉?”

  長安城安城門外,南營。

  已定為兒女親家的舒駿、何廣粟二人,在秦牧的傳召下,來到了中軍大帳。

  “唯。”

  只見秦牧稍點點頭,將目光望向出聲的舒駿。

  “不日,某便當以衛尉兼領強弩都尉。”

  “召二位前來,乃欲酌商材官校尉一職之歸屬。”

  強弩都尉自重組之后,便一直沒有按照慣例擴編——尤其是材官校尉,如今只有兩隊司馬。

  而長安南北兩軍,從太祖高皇帝之時,就有一套獨立的編制框架:一部校尉需要有四隊司馬,北軍七部校尉,南軍五部校尉。

  現如今,以原南軍為班底重整的強弩都尉,卻只有材官、羽林兩校尉,其中材官校尉兩隊司馬,共一千余人,羽林校尉四隊司馬,戰員兩千余。

  總共三千人,顯然無法滿足長安兩軍‘萬人以上’的編制要求。

  所以強弩都尉的擴編,本就是必然。

  但讓何廣粟和舒駿沒想到的是:‘南軍’的擴編,居然是將北軍的一部校尉直接搬過來?

  就見秦牧稍一思慮,便繼而道:“前時長安之事,射聲校尉雖未受牽連,然陛下以御史大夫核查,已使射聲校尉老弱盡去。”

  “今射聲校尉,戰員只千五百余,依陛下之意,射聲校尉亦當充以青壯,全四司馬。”

  “材官校尉今二隊,亦或于開春廣招各地材官,以備材官二千。”

  聽到這里,何廣粟略有些困惑的撓了撓頭,不知在想些什么。

  倒是舒駿先反應過來,對秦牧稍一拜:“吾等唯將軍之令是從。”

  說著,舒駿不忘偷偷用胳膊肘提醒何廣粟。

  “唯,唯將軍之令是從。”

  舒駿看得明白:無論是強弩都尉即將被改編為羽林軍,亦或是原北軍射聲校尉將納入強弩都尉編制,都和他們這兩個隊率司馬扯不上太大關系。

  秦牧那一長串解讀中,唯一一句與二人息息相關的,就是材官校尉一職。

  在強弩都尉剛成立時,按照‘衛尉掌南軍’的傳統,主官一直是名譽都尉,曲成侯蟲達。

  而秦牧當時,名義上是以衛尉丞令材官校尉,實則卻代掌強弩都尉全部事務。

  現如今,秦牧順理成章的成為衛尉,也成為了強弩都尉的主將,那自然是不能再‘以強弩都尉,領材官校尉’了。

  ——團長兼任一營營長,說出去要被笑掉大牙!

  所以,隨著秦牧升為強弩都尉,或者說羽林都尉,那材官校尉部的主官,就空了出來。

  而材官校尉就兩隊司馬,巨盾司馬是何廣粟,強弩司馬是舒駿。

  從秦牧方才話語中,也能大致聽出‘不打算空降材官校尉’的意圖。

  這樣一來,材官校尉的人選,就注定要在二人之間產生——不是舒駿,就是何廣粟!

  想到這里,舒駿便稍測過頭,望著何廣粟依舊有些憨厚的臉,善意一笑。

  如果是半年前,那舒駿客套之余,必然會暗中爭取一下這個難得的升遷機會。

  ——禁軍校尉!

  只要能順利拿到手,那家族便將自此底定將官世家的底蘊!

  但現在,舒駿卻并不那么在意自己,能否在競爭中,擊敗身旁這位憨厚的親家了。

  因為二人中,無論誰成為校尉,今后都將成為另一人的上官。

  ——團長和營長是親家,或許在后世屬于要避嫌的范疇;但在通訊技術落后,軍官掌控軍隊基本全靠情感拉攏的現在,這樣的安排,卻是一支部隊最好,也最容易具備戰斗力的構成框架!

  所以,才有的舒駿那句‘唯將軍馬首是瞻’——隨便你選誰,俺們都行。

  再者說了:軍官任命、罷免,根本不是二人這樣的隊率司馬所能決定的。

  甚至連秦牧,在任命或罷免司馬及以上的軍官時,恐怕也要和未央宮里的當今劉弘打個招呼,以免遭受‘任人唯親’的譴責。

  所以疏浚很明白:二人的意見,不會對此事的最終結果,造成一絲一毫的影響。

  既然無法對結果產生影響,那還不如乖乖低頭,在秦牧心里留個好印象。

  看著二人‘眉目傳情’的樣子,秦牧心中,緩緩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

  在這個世代,軍官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屬下互相爭權奪利,明爭暗斗;而是向眼前這一對活寶一樣,好的能穿一條褲子!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戰斗時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競爭對手身陷重圍,和親家、老戰友遭遇危險,引發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而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臺,戰場上,主將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戰況變化,下達準確的指令。

  想到這里,秦牧便打消了心中的打算,微一點點頭。

  “聽聞舒司馬之女,將同何司馬獨子結為姻親?”

  聞言,何廣粟坦然一拜:“確有此事。”

  舒駿倒是略有些急迫道:“此事,尚未有定數···”

  見何廣粟一臉困惑的望向自己,舒駿只眨了兩下眼睛,復道:“吾二人確有此欲,正要請將軍,代吾二人將此事轉呈陛下。”

  “若陛下恩準,將軍亦愿略食薄酒,此事,便當有定論···”

  聞言,何廣粟后知后覺的向秦牧一拜:“是極是極,陛下恩準,此事方有定論。”

  看二人這番模樣,秦牧黯然失笑,心中卻暗自點了點頭。

  ——舒駿老成穩重,行事有度;何廣粟踏實憨厚,沒有心機。

  嗯,是個不錯的組合。

  “同袍結為姻親,乃吾漢家行伍多有之事;二位不必如此。”

  說著,秦牧不忘補充一句:“既二位有此欲,某便以此事奏請陛下,亦無妨。”

  “謝將軍。”

  二人齊齊一拜,秦牧便不再繞彎子,直接將自己的安排道出。

  “既二位情誼頗深,便同留材官校尉部,以舒司馬遷為校尉。”

  聞言,二人自是再拜。

  “何司馬可萬莫以為,某晉為校尉,便當對巨盾隊有所看顧?”

  只見舒駿略道一聲調侃,繼而道:“若巨盾司馬操演不嚴,某可不會看顧何司馬之面。”

  舒駿此語,可以說是真假參半,半開玩笑著袒露心跡。

  若戰場之上,何廣粟和另外一個人同陷重圍,舒駿卻只能就一個,那必然是去救何廣粟。

  但在平日的操演當中,舒駿還是希望何廣粟能公私分明,不要因為自己成為校尉,就讓自己難做。

  當然,舒駿此語,也不乏在秦牧面前表態,以及一丟丟表演的成份。

  就見何廣粟憨厚一笑:“俺怎敢因私廢公?”

  “陛下曾于吾強弩都尉言:平日多操演,戰時少流血,俺可銘記于心哩!”

  對于親家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何廣粟心中,沒有絲毫的芥蒂。

  ——對于自己的斤兩,何廣粟還是很有ac數的。

  憑著強大的個人武力,勉強壓住麾下的驕兵悍卒,對何廣粟不在話下;帶領麾下,在戰爭最前方舉盾阻擊,也在何廣粟的能力范圍內中。

  但要說端立中軍,揮斥方遒間指揮大軍作戰,這就有些難為何廣粟了。

  對何廣粟而言,能成為一隊司馬,領個每年幾百石的俸祿,立下些許功勛,以校尉的待遇退休,就已經很滿足了。

  至于更高的追求,何廣粟自問還沒能力去爭取——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

  他們家在這一代,能完成黥首到中層軍官的晉升,已經算很不錯了。

  何廣粟能把現在這個階級站穩,任務就已經完成。

  剩下的,就要交給子孫后代去打拼了——反正親家做了都尉,兒子又是親家的女婿,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該是找個門路,教未央習讀經書了···”

  暗自思慮著,何廣粟便和舒駿再三拜謝,而后退出了中軍大帳。

  看著二人離開的背影,秦牧淡笑著搖了搖頭。

  “這該如何是好···”

  秦牧原本的打算,是讓何廣粟成為材官校尉,而舒駿,則去新加入的射聲校尉部,做射聲校尉!

  “嗨,罷了罷了···”

  笑著嘆了口氣,秦牧便站起身,向軍營外走去。

  ——這件事,秦牧還要重新向劉弘請示一番。

  未央宮內,劉弘正在日常接受張蒼的把脈。

  經過張蒼花費將近一年的嚴防死守,劉弘地身體狀況,已經比穿越之時好了很多。

  體態雖然依舊瘦弱,但身高確實肉眼可見的猛躥——劉弘估計,穿越之初,自己只有不到一米五,但在短短一年之內,就長高了十公分以上!

  “這樣下去,應該有機會長到一米八?”

  按照漢室的度量衡,一尺約為二十三厘米,一米八,就已經接近八尺了!

  由于這個時代營養還十分匱乏,男子長到七尺,就已經可以被評價為‘偉岸丈夫’了。

  但七尺,算下來也不過一米六···

  作為上一世,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四川男娃,劉弘對于擁有一米八的身高,可謂是貫穿兩世的執念!

  從現實角度而言,更高、更強壯的身體,也能為劉弘的光榮形象加分不少。

  ——別忘了,漢室,可是歷史上最看臉的時代!

  在后世長的丑,可以多讀書;但在這個時代,長得丑連官都沒得做!

  龐統那樣內心美麗的大才,怕也無法在如今的漢室出頭——御史大夫在檔案上留下一句‘五官不端’‘身形不威’的評價,就足以葬送一個有志之士的官僚生涯。

  所以在此時,要想改變家族階級,躋身為官宦世家,那要做的第一件,不是賺錢,也不是讀書。

  而是花幾代人的時間,改良家族基因,爭取生個大帥哥出來。

  民間對于家中子嗣的培養,也大都是以‘誰長的帥培養誰’為基本原則。

  也正是出于此,封建時代才會有皇帝‘廣開后宮,以藏天下美女’的傳統——老娘長的美,孩子好看的幾率才大一些。

  不得不說,經過幾代的改良,老劉家的基因改造非常成功——起碼在樣貌這一方面,很成功。

  拿劉弘自己來說:五官端正,濃眉大眼;原本因年幼而略顯陰柔的面龐,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逝,轉而被一抹陽剛和銳氣所取代。

  在史書中,對于老劉家皇帝樣貌的記載,也常見夸贊。

  高皇帝劉邦,被太史公描述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

  用后世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劉邦大額頭,高鼻梁,長的像條龍!

  但隨著一代代基因改良,有了孝惠帝‘眉眼寬和’,孝文帝‘庸而不惡’,乃至于漢書中,描述漢成帝‘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的超高顏值。

  ——而眾所周知:漢成帝,實際上是個被酒色掏空的人···

  “陛下脈相平和,偶有短促,當為陰陽不調,餐不時、寢不足之故。”

  就見張蒼一聲輕喃,緩緩將手從劉弘的手腕處收回,面色尚略微帶上了威嚴。

  “陛下正值生長之年,當多飽食、酣眠,方可使陰陽調和,惡疾不侵也。”

  聞言,劉弘只默然點了點頭,卻還是無法對此做出承諾。

  做皇帝也有一年多了,劉弘對于這至高之位,也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

  皆由天蓬元帥的一句名言:這皇帝,那可真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就連夢里,劉弘都端坐于宣室,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文檔案牘。

  大到悼惠諸子的處置、南北兩軍的改制,以及少府之事,如糧食保護價、錢幣改制等問題;小到哪個縣鬧了饑荒、洪澇,什么地方出現了流寇···

  只能說:始皇帝英年早逝,那真的是被活活累死!

  劉弘本想著,等打敗陳平周勃,自己就能稍喘一口氣,但緊接著,就是悼惠諸子之亂。

  劉弘又想:等叛亂結束,自己就能休息兩天了吧?

  結果緊接著,就是關中糧食緊缺;推行糧食保護價,又出現錢幣不夠用的問題。

  到現在,劉弘都已經不敢在去想,等這些事做完之后,自己能休息一段時間了···

  ——再過兩年,歷史上的河南之戰就要爆發了!

  雖然現在,沒有歷史上破壞河南之戰的盼望劉興居,但漢室此時的狀況,也很難支撐其一場大規模戰役。

  歷史上不曾發生的齊悼惠王諸子之亂,將漢室的負庫儲存消耗一空;而戰爭導致的糧食簽收,又讓劉弘只能去減稅,進一步加劇國家的貧窮。

  為了搞錢而推行的糧食保護價政策,剛開始就因為啟動資金的問題,而讓劉弘提前把錢幣改革的問題提上章程。

  除了后勤,劉弘還要去考慮軍隊的武器裝備、訓練操演等問題。

  就連今天,劉弘召張蒼入宮,都不是為了給自己把個脈這么簡單···

  “關中男冬訓、少府購糧,及至有功將士之封賞、陣亡將士之撫恤,可都有章程?”

  見劉弘悄然將話題轉移,張蒼也只能按捺住繼續勸諫,甚至逼劉弘喝一些人乳的沖動。

  “冬訓之事,以由大將軍操辦;然今冬,關中民多以宿麥種于田畝,冬訓之所,大將軍略有些為難。”

  在柴武到長安后的第三天,柴武就已經正式出任大將軍一職,并第一時間,開始了關中青壯的冬季操演工作。

  而張蒼所言,卻是讓劉弘后知后覺的哀嘆一氣。

  地方對青壯進行的冬季軍訓,其地點大都是冬天,被荒蕪的廣闊田畝——這件事,劉弘本來是知道的。

  而現如今,關中大多數田地都種滿了冬小麥;再讓青壯在田間進行軍事訓練,顯然不行。

  “忙糊涂了啊···”

  扶額哀嘆一氣,劉弘稍思慮一番,終只得無奈的再嘆口氣:“依御史大夫之見,關中可還有寬宏之所,以為民男操演之地?”

  就見張蒼稍一思慮,便拱手一拜:“此事,臣一時無法,然非為難事。”

  “至不濟,亦可于丘林之間,行民男冬訓之事。”

  聞言,劉弘疲憊的一點頭:“此事,還請御史大夫操辦。”

  其實這件事,本來應該是內史去統籌調度,然后解決的。

  但如今,劉弘預定的內史人選申屠嘉,還在滎陽城養傷,遲遲無法入長安就職。

  無奈之下,劉弘就只能抓張蒼為壯丁,暫時把內史之事梳理一下,撐到申屠嘉病愈入朝。

  做了內史的人,就有資格出任御史大夫;反過來說,御史大夫也必然可以勝任內史的工作。

  而張蒼在做御史大夫之前,就是內史。

  將內史的事務暫時交由張蒼處理,必然不會出問題。

  就見張蒼稍一沉吟,復又道:“少府購糧,以行糧價保護之事,亦略有困阻。”

  “今少府已購糧萬萬余石,耗錢幾近一百萬萬;然關中各地,仍有糧近二萬萬石,少府欲購之,卻苦手中無錢。”

  “俱御史采風回稟,民間已有風論:少府廣收糧米一事,或為虛傳···”

  聞言,劉弘地心頓然一沉,面色,也是逐漸嚴肅起來。

  ——少府喊下‘無限收購’的大話,如今卻沒錢收購了!

  手握糧食卻賣不出去,百姓自然也就會懷疑:少府牛是吹下了,不會沒能力兌現吧?

  無奈的再嘆口氣,劉弘便從懷中,取出一個精致的小木盒,交到了張蒼手上。

  “北平侯且一觀,若行此新錢,少府之困可解否?”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