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襲!!!”
“警!警!!!”
短暫的混亂過后,未央宮墻頭已被強弩都尉部卒所塞滿。
宮墻內側,更是豎起一架架木梯,將提前進入宮內枕戈以待的軍卒源源不斷的送上宮墻。
待未央宮北宮墻上形成‘一垛三卒’的防守密度時,仍舊有近五百軍卒留于宮墻之下,列隊整齊,隨時準備登墻作戰。
每隔約百步距離,更是有一架架床子弩被推到墻沿,絞盤轉動發出的刺耳響聲,頓時令火藥味濃烈起來。
“唔!”
一聲震天般的齊喝,將宮墻外的氣氛推向窒息;不知是不是巧合,緩緩畢竟未央宮的北軍士卒,亦是被這聲轟鳴叫停般止住腳步。
未央宮北與戚里在內的城北之間,只有一條藁街相隔;即便是將未央宮宮墻外約五十步的‘禁區’算上,雙方之間的距離也不超過百余步。
準確的說:此時此刻,無論是宮墻外由周勃率領的北軍一方,還是宮墻之上包圍未央的強弩士卒,實際上都已進入彼此的遠程攻擊有效射程之內!
——百余步的距離,即便尋常弓弩射不到,起碼大黃弩和床子弩,是能輕輕松松夠到的!
可即便是在這‘有效射程’之內,雙方也十分默契的沒有‘開火’。
“來人止步!”
梆!!!
隨著宮墻上響起一聲高昂的嚎喝,兩支手臂粗,約丈長的巨大‘弩矢’從宮墻上的床子弩中射出,精準的斜插進距離叛軍約十五步的藁街之上。
“未央者,天子居所也!持刃攻,皆以謀逆論!”
“速速退卻!!!”
又是那道熟悉的吼叫聲,在那兩支弩矢劇烈抖動聲的伴奏下,響徹于未央宮北闕。
但很可惜,這道義正言辭的呵斥,其意義與后世影視劇之中警察追逐歹徒時,不時發出的‘站住’如出一轍。
“墻上何人?”
同樣粗狂豪邁的聲音從宮墻下響起,只見人群之間,一老將跨馬緩行上前,左手持韁,右手,則是高舉著一枚玉制虎符。
待看清那老將面容,輪值宮墻之上的將官再也無法淡定,對身旁親衛小聲交代幾句,待親衛退去,方靠近宮墻邊沿。
“在下司馬門衛尉欒布!”
不卑不亢做下一個極其簡短的自我介紹,將官面色從容道:“若末將未曾記錯,陛下御駕臨行之時,已詔命絳侯罷官歸家,閉門思過。”
“今絳侯已非為太尉,反以虎符調北營之士,甲刃以至未央,是何圖謀?!!”
聞言,周勃卻只嗤笑一聲,在親衛的護扶下跨下馬,背負雙手,緩緩上前。
“詔命?”
只見周勃發出一聲極為夸張的嗤笑:“哼哼!”
“偽帝于蕭關之外大敗而逃,猶如喪家之犬,竟也敢稱其所言乃詔命?”
見周勃說話間欲要上前,身旁親衛趕忙拉住了周勃,卻被狠狠拍開。
“某倒要看看,究竟何人敢為偽帝之爪牙,沐猴而冠之徒張目!”
音落,宮墻之上響起一陣清晰地弓弦拉進聲。
周勃卻置若枉然般走上前,挺胸傲立,駐足望向城墻之上:“一門之衛尉,還不配于某相商以社稷之事。”
“去,將衛尉找來!”
“曲成侯那老匹夫,還有交代告于老夫!”
言罷,周勃就地盤腿一座,緊了緊衣衫,竟閉上眼養起了神。
“老賊···”
“端的是欺人太甚!”
杜延年忍無可忍的一聲怒喝,頓時將左右士卒的目光都吸引了去,就連不遠處的欒布,也是面色凝重的發出一聲輕呵:“莫得輕舉妄動!”
音落,杜延年即將離弦的手指下意識一使勁,堪堪把即將飛出的箭矢收住。
在杜延年身后,吳彭祖雖也憤恨難忍,卻相較于杜延年,無疑更冷靜,也更務實一些。
——只見吳彭祖悄然放下手中弩機,將防守位置交給身后的屬下,悄悄退到宮墻內側,便沿著宮墻一路走,嘴上一路輕輕提示著。
“一俟戰起,萬莫出墻,萬莫開宮門,于宮墻之上以弓弩射之,刀劍刺之即可!”
“切記!!!萬莫貪功,以護衛未央為首重!”
宮墻上戒備著的強弩都尉羽林校尉部,本就是身經百戰,出身飛狐軍的邊關士卒,以及經歷過上一次宮變,出身原南軍的武卒組成;聽聞身后傳來的提示聲,仍舊是鎮定的保持戒備姿態,而并未做出太大的反應。
對原飛狐士卒而言,這句話,被當做一個小貼士,輕輕放入了腦海里的‘備忘錄’之中。
而對原南軍士卒而言,這句話,根本不需要吳彭祖提示···
——那一場將南軍將士訂上恥辱柱,甚至直接導致南軍不復存在的戰斗,南軍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宮門莫名其妙的被打開,使原本可以在宮墻上專心對外防御的南軍頓時陷入混亂!
面對宮墻外飛來的箭矢,墻垛間爬上墻頭的敵軍,以及莫名其妙出現在宮內,從宮墻內側爬上墻頭的敵軍,南軍將士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
當所有人將潛意識中的目光,撒向可以下達統一號令的上官時,卻發現上官的頭顱已經被一個個敵軍提起···
那敵卒嘴中還不忘囂張的呼喊著:降者不殺···
耳邊響起的,是敵卒口中的高喝:保衛社稷,保衛天子;同袍們卻是在兩面受敵的險境,以及因敵軍的呼號而引起的困惑中,倒在一道道劍光刀影之下···
回想起那絕望的感覺,驚駭的回憶,南軍遺卒大都陷入短暫的呆滯當中。
宮墻上近兩千人的衛卒,幾乎是在短短的一瞬間之內,就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愣在原地,目光呆滯起來···
“諸君!”
一聲焦急地厲喝,頓時將宮墻上的人群甄別開:原南軍武卒,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回過頭,望向那道熟悉的身影。
那人并不是將官,與他們絕大多數人一樣,是最底層的兵士。
即便是現在,那人的服飾也僅僅是屯長(百長)而已。
但宮墻上的六百余南軍遺卒,沒有一人會忘記那道身影。
——半年之前,未央宮被攻破,宮墻上的南軍將士陷入內外夾擊,又群龍無首的險境之時,那道當時還是兵卒之身的身影站了出來!
經過短短幾句號令,將殘余將士統合到一起之后,便是那道身影,帶領大家從宮墻內側‘殺入’宮內,回守前殿!
雖然最終結局還是沒能改變——當剩余的南軍將士趕到前殿時,整個前殿已被北軍圍了個水泄不通,但那個在危難時刻站出來,將殘余將士短暫統合在一起的身影,深深刻入了南軍將士們的腦海之中。
——原南軍卒,今強弩都尉羽林校尉屯長,審去病!
與所有南軍士卒一樣,審去病,同樣出生于太祖高皇帝龍興之所:豐沛。
準確的說,審去病的籍貫是沛縣。
若這個時代有基因檢測技術,甚至可以發現這位與冠軍侯同名的軍卒,與當朝左相審食其能扯上一絲血緣關系——往上數十幾代那種。
在當今劉弘親赴南營,將軍心徹底崩散的南軍重新撐起時,先后點了三個人名:杜延年,吳彭祖,審去病。
劉弘念出先前兩個名字,讓南軍遺卒認識到劉弘確實認識打架,但審去病這個名字的出現,卻是讓南軍稍稍拾起被踐踏進泥土的尊嚴。
現在,再次在同樣的地方,面對近乎同樣的對手,軍心卻莫名出現不穩的情況下,若說有誰能一眼呼醒南軍遺卒,那除了當今天子劉弘之外,就只剩下一人。
審去病!
審去病對此,顯然也有著明確的認知。
“諸君莫非忘記陛下之交代?”
“莫非忘記陛下所言,吾等之罪者何?”
以近乎破音的嗓門,將城墻上乃至于城墻內外的目光聚集在身上之后,審去病方指向宮墻之外,深吸一口氣。
“今日,便是吾等血恥之日!這番作態,諸君又何顏面以對陛下厚恩、厚望邪?”
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未央宮北宮墻,將那一雙雙或迷茫,或恐懼,或麻木的目光重新點燃,猶如墻頭的篝火般明亮。
“然!吾等身系陛下厚望,絕不可大敵當前,反做此婦人態!”
“且戰!吾等豐沛丈夫,亦非好相于!”
看著同袍們重新燃起的斗志,審去病暗自一提氣,便小跑至欒布身邊。
“將軍即在,余本不當代俎越庖,然情急所致,萬望將軍莫怪···”
言罷,審去斌深深一揖,面上滿是歉意。
欒布卻似無不喜般點了點頭:“無妨,某本非強弩都尉所屬,有勞百長代為鎮固軍心。”
說著,欒布目光中帶著一絲欣賞,亦是稍一拜。
見欒布并無不悅,審去病方回到自己的防守區域,卻也沒忘派一曲軍卒下墻,從內部保衛宮門。
——腹背受敵,尤其是在皇宮宮墻上腹背受敵的經歷,有那么一次,已經足夠了···
但在具體的安排上,審去病卻也十分自然地將原南軍遺卒全數留在了宮墻之上;派去守衛宮門的,無一不是飛狐軍出身的軍卒。
蓋因今日,不單單是周勃與蟲達,陳平與劉弘,乃至于外朝與皇權的較量。
今天,是南軍血刷恥辱,從北軍身上奪回榮光的日子!
今日,是南軍與北軍之間的直接較量!
審去病,以及每一個南軍出身的軍卒都幾乎可以確定:南北軍對壘的機會,有漢一朝不會再有第三次。
看著宮墻上短短片刻之間發生的變化,周勃身后的親衛武卒幾欲彎弓,終是沒敢將手中那支帶有自己專屬記號的箭矢射出,將那道奔走于墻頭上的人影射倒。
——即便此時再次持刃近逼未央宮,北軍將士心中的自己,也仍舊是劉氏之臣,仍舊是為了劉氏而做出此等舉措。
北軍跟隨周勃至此,也并非是為謀朝篡位,改朝換代;而僅僅是為了將沐猴而冠,非高皇帝血脈的‘偽帝’拖下皇位而已。
既是劉氏臣,那類似‘矢入未央宮墻半寸’這種事,北軍將士還沒人能干得出來。
起碼在持有兵符、詔書的周勃下令進攻,并明言‘一切后果由我承擔’之前,不會有任何一支箭矢從北軍將士的陣營,射向宮墻的方向。
“太尉先前言:吾等此行,乃護太祖高皇帝之社稷;今至未央之外,太尉又因何這般作態?”
看著氣定神閑蹲坐在地,在兩軍對壘的陣仗之前閉目養神的周勃,饒是對周勃的話‘深信不疑’的北軍將士,也不由感到困惑。
而在宮墻之上,欒布也借著寶貴的時間,將能想到的所有事情都安排下去。
“汝往作室,將此間事高于少府知,轉呈少府:即刻護衛長樂,謹防太后有恙!”
“汝往石渠閣,喚安國侯、奉常、宗正至此!”
“汝,喚御史大夫、左相!”
好在皇黨一系的公卿早有防備,大都聚集在未央宮中;否則,欒布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找來這些能做主的大佬了。
將此間之事安排下去之后,欒布復又聽從審去病的提議,給宮中暫時代替王忠職務,掌管禁中寺人宦官的省御指使帶了一句話:值此非常之際,宮內萬不可有變!
有‘禁中御史大夫’之稱的省御衛出馬,未央宮從內部出問題的概率就被大大降低,甚至趨近于零。
有那么一剎那,甚至有一個十分荒誕的猜測,出現在了欒布腦海之中:陛下設立省御衛,會不會就是為了今日···
沒等欒布將這個荒誕的想法甩出腦海,蟲達那因老邁而深深駝起,又被努力挺直的背影,出現在了墻頭之上。
“老夫,在也。”
一聲與往常絕大多數時候同樣,不帶任何感情的嚎喝,卻將北闕兩側數千道目光聚集起來。
仍舊是鶴發童顏的面容,仍舊是不離劍鞘的左手,低垂的眼皮內,也仍舊藏著那劍鋒般銳利的目光。
便是在蟲達這番仙風道骨的身形襯托下,周勃從懷中取出一只木匣,喝出了使雙方將卒駭然欲絕的幾字。
“太后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