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些看看過了八十分的,劉韜甚至都沒怎么看,看個名字籍貫差不多了。
不出所料,大部分都是并州,至少也是他勢力范圍內的考生。都是應考出身,就算沒有考過,也大概知道科舉是什么東西。
關鍵不是學富五車,而是要押對題。劉韜甚至懷疑,再過兩年,他治下估計會出現專門針對科考的補習班嗎,甚至出現各種科舉的補習資料。
活字都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的現在,很多人也陸續看到印書賺錢這條路。
他們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出身,通過接受蒙學和進修班來掌握知識。他們不少人,都曾經抄書出售給文具店,然后換取生活費。
他們比傳統的文人,多了一些煙火氣,尤其當他們發現,原來知識也能賺錢的時候。
劉韜也沒打算怎么管,只需要預防科考相關人員,和外人勾結出售科考內容就好。至于其他的,交給市場自己去發展,他沒打算什么都親力親為。
至于有人打著‘有內部消息’為名,販賣瞎編的資料和開辦高額學費的補習班,出了問題,那也應該是地方官府負責的范圍。
“王昶那小子也參加科舉了啊…”劉韜翻到了王昶的資料,王昶和王凌兩人,是他一直關注的,畢竟是太原王氏下一代里面的領軍人物。
比如說王凌,去年入伍,如今安排到西涼那邊服役,在馬騰麾下聽用。沒想到今年王昶居然參加了科舉,只可惜只有九十八分,倒是過了及格線。
這次科舉,大漢治下各州的世家,已經開始坐不住。尤其在知道劉韜,不會再任用其他勢力的官員,所有人出仕只能通過科舉的時候。
“噗哈哈哈…”看到另外兩個名字的時候,劉韜卻是笑噴了。
呂玲綺和黃舞蝶居然過來參加科考,于是她們兩個的考卷,還附帶五個考官的請示。
科考并沒有限制只能是男性參加,畢竟大家都這樣默認的。結果二女便以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為由,參加這次科考。
偏生一個是父親是安東將軍,一個是鎮北將軍,小吏也不敢招惹,最后就讓她們考。
想著說,或許考不合格刷下來就是了。誰知道兩人成績都在一百分以上,而且作文完全察覺到了劉韜的意圖,果然女生的心思就是細膩。
到了這份上,五個考官出于公正性,不得不把試卷發給劉韜。至于要不要刷下來,估計五人心里是希望劉韜出面的…不過這樣不好玩!
“本來以為,她們兩個會去當兵,誰知道居然科舉能有這樣的成績。”劉韜感慨。
應該是黃敘幫忙作了輔導,畢竟一個和黃敘關系不錯,另外一個是他姐姐。
“只是黃忠知道,也不知道會有什么感想?”劉韜笑了笑,黃忠一直想要把一身武藝傳授下去,奈何一兒一女,都不是習武的料。
好在,他早早投入自己麾下,安定的那幾年,在努力下有了第二個兒子,叫做黃續。只希望是個練武奇才,并且能繼承他的武藝吧…
“準了,反正朕也沒有說過不許女兒家考科舉嘛!”劉韜大笑,直接批復下去。
“只是如此一來,以后豈非有大量女子前來參加科考?”在旁邊幫忙的簡雍詢問。
“憲和以前不是都不會在意這種旁枝末節的?”劉韜調侃道。
“也勸一句,畢竟是臣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否則六部,尤其是中書省的各位,知道我沒有勸陛下的話,少不得要找我抱怨。”簡雍很不正經地回道。
就如同最初他所言,他的性格就這樣,就算劉韜登基當了皇帝,他該怎么樣還怎么樣。
劉韜也兌現他的承諾,不管簡雍怎么樣,都寬恕他。說真的,當了皇帝之后,他也的確需要這樣一個,能和他吹牛打屁,對他說真話,甚至不顧一切指責他的臣子。
當然,如果是禰衡那種腦子有問題的‘名士’就算了,那種已經超過他容忍范圍。
“我就好奇,當女性也開始可以當官,甚至從軍的時候,男人還有什么資格不去好好努力。”劉韜饒有興致的說道。
“也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女性也會娶三五個男人。”簡雍提醒道。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誰能說什么?反正按照漢律,除非有身份,否則哪個不是一夫一妻?”劉韜無所謂的回道。
關鍵不是法律,而是社會輿論。哪怕女性可以出來工作,或許會招贅,但也不可能來個一妻多夫。哪怕是現代,一妻多夫依然屬于一種比較另類,而且社會輿論不太好的婚姻。
維持這樣的婚姻,法律方面姑且不說,畢竟首先有一個男的,不可能擁有丈夫的身份。
然后就是街坊鄰居的職責,很多同性戀愛,也是因為輿論的關系,不得不找個異性結婚。和婚姻對象之間,其實沒有任何愛情可言,完全是為了繁衍,以及給父母,以及親戚,街坊鄰居一個交代而結合。
相對來說,男性在外面有女人,反而社會包容度相對要高一些。甚至只要男人社會地位高,而且有很多的錢,連原配甚至都會默認這樣的情況。
現代都這樣,古代更不必說了,可不說允許女性參加科舉,出仕為官就會改變的。
“你是皇帝,你說了算。”簡雍聞言,也不再說些什么。反正該說的已經說了,中書省和尚書省那些人,可沒辦法再說他什么了。
扣除以上三人之后,劉韜繼續翻閱試卷,后面逐漸是一百分以上的,最高分甚至達到115分,完全就是學霸級別。
偏偏這個學霸叫做崔林,劉韜沒什么印象。倒是他的籍貫是清河郡,劉韜想到的是崔琰那個三國美男,被曹操作為替身的那個。
這個崔林,應該是崔琰的族親吧?明明是個學霸,為什么會聲名不顯,真是奇哉怪也!
崔琰記得是在晉國那邊出仕,大概分開押注,所以崔林過來自己這里考科舉了…
按照這個成績,進士及第看來是沒問題了,那對于自己來說,他就是一個人才!
除了崔林之外,還有一群來自襄陽的學子。都是有印象的,比如說崔鈞(崔州平)、石韜(石廣元)和孟建(孟公威),都是諸葛亮的好友,也在歷史留下過威名。
只是他們三個,在潁川徐庶(徐元直)這個名字面前,就沒那么吸引劉韜的主意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