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南屏山后,方長和桑子平一起,朝著西北方向行去。
一路倒是波瀾不驚,沒有什么大事發生,劫數雖然愈演愈烈,但由于天下足夠廣闊,大部分地區尚未受到過多影響。雖然年景差了不少,但百姓們依然能活,只是度日更加艱難了些。
兩人不乘車也不乘船,只是靠著腳力,沿著古老而寬闊的道路一直行去。
道旁景色,漸漸變化。
從一幅遍布稻田的水鄉樣子,逐漸變得干燥,倒是路兩旁植物的顏色依然深綠,茂盛的草木農田,幾乎覆蓋了每一片土地。山脈越來越多,地形變得破碎,兩旁能看到蒼茫的山麓和錯落的峰尖,有人居住的地方愈來愈少,往往只有兩山之間些許平地處。
由于走的都是干道,路上行人車輛不少。但是和中原不同,這里有些路段年久失修,容易造成擁擠。
剛從過來的地方便是這樣一處,道面上布滿落石,導致馬車騾車排起長隊,一輛一輛的從僅容一輛車穿過的縫隙中過去。后面的行人也被擁堵住,兩人順著隊伍,排了許久才穿過來。
桑子平和方長一樣,背了個包裹在身后,不過他沒有像方長背著靈泉劍這樣,帶著明顯的利刃,而是將戒尺插在腰帶上。
他走在路上,朝方長說道:
“再往前面百十里,道路就好走了,那里地勢平坦許多,兩旁不再如此險峻。而且隨著接近西域,人煙漸少,行人車輛都會開始稀疏,不會再如此擁堵。另外降水也少,地面會更加干燥,少有泥濘或者山洪之類,雖然維護一樣少,但道路更加長久。”
方長略微停住腳步,朝前望了望,說道:“前方似乎是個繁華之處。”
桑子平點點頭:
“嗯,那是這條路上最為繁華地方之一,官道在前方分了岔,一條繼續朝西北去,另一條轉向西南,經棧道入蜀。”
“噢傳說中的棧道么?”
方長抬頭看過去,但山壁高聳遮擋住了一切,從這里什么都看不到。
桑子平也停住腳步,說道:
“是的,據故老傳說,這條棧道是三千年前所修。但只留下了幾個故事,具體已經不可考。倒是蜀中對這條路看的十分緊,每年都會組織專門的人來修葺。”
“開辟這條棧道,一定要耗費絕大精力,我雖然未曾入蜀過,但去看過棧道樣子,乃是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坑洞,而后將木頭插至其中,再于上面鋪好木板。”
“還有些地方,估計是開鑿不便,干脆在石頭絕壁上穿溝打洞。棧道挺窄,難以轉圜,更沒法進車馬,于是進出貨物都得靠人來背。”
他指了指路上幾個行人給方長看。
那些背著巨大包裹,一直向前行的路人,很多都是要經由棧道入蜀的。
而后桑子平繼續告訴方長:“前方三岔口處,有大片繁華地區,路上這些車輛,許多都將最終目的設為了那里。再更換人力入蜀,當然,也有些會在那里稍作停留,而后往西北去,路上還有座大城,也是百業發達。”
兩人加快腳步朝前走去。
他們一直保持著行人能夠走得最大速度向前,旁邊人偶爾會好奇地看一眼,而后便會見怪不怪地收回目光,感嘆一句這兩人走得真輕快之后,或悶頭趕路,或者和旁邊臨時打扮趕路的同行者交談。
“這里可有名字?”
方長看著面前繁華景象,問道。
遠處還不覺得,只能看到上方云氣絢麗,走近之后,他發現此處經濟確實足夠活躍,大量建筑滿滿當當地,將這處山間空地擠的毫無余處。目光所及,甚至連農田都看不見,只是能隱約看到幾處菜畦。
看來這里的糧食都要靠外購,只有蔬菜這種難以長途運輸的快消品,才會在本地擁有生存空間,這是只有純粹交換活動、且足夠發達的商業地一個顯著特點。
桑子平指著前方這個繁榮大鎮,對方長說道:
“這里最初只有三兩戶人家,那還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兒,后來這里越來越繁榮,可那幾戶人家所成立村子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叫三家村——雖然和目前這幅景象完全不符,但也沒人有心思去改了它,畢竟名字僅僅只是個名字罷了。”
方長點頭贊同:“確實如此,只要說的人和聽到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所代指的是誰,那末這個名字便是有效的,這也是名字的意義——用來標識和指代。桑先生,我們不如在這三家村休整一下,看看這里風情。”
“好啊。”
桑子平所修法門,對于人間事的品味也是一大重點。
按照當初借住仙棲崖時,他講給方長的理論來說,桑子平是入世派,和方長這種出世派不同,但路途相近并不罕見。而且,入世派出世派只有難易之分,有法門是否精妙之分,整體無高下之分,都是選擇天道的某個側面去修習。
“這天氣看著快要起霧,我們先找個住處,而后去岔口處看上一看。”方長道。
桑子平立刻緊了緊背后包裹,快步跟上,
三家村里面店鋪林立,許多商號都會在這里開個分行,用于處理各種事情,以方便自家行動。同時這里停留的大量人、貨,催生了許多交易市場,和大量以為他們提供下層服務而存活的店鋪、人員。
倘若是有朝一日這里的商路忽然斷絕,那么三家村估計會用難以想象的速度衰落下去。以不過這點幾率幾乎為零,畢竟不管天下屬誰家,不管是不是太平年月,都是要路來交流的——哪怕是掀起大劫的妖怪們也一樣。
看著兩旁鱗次櫛比的建筑,桑子平笑道:
“但凡交通要地,都很繁華,這乃是常識。不過我曾經看過幾本凡間風水書籍,里面有個說法很有趣。那書里說,路通水,水即財。但細細琢磨,其實并不玄奧,只是簡單的道理。”
“江河之類水的一項巨大作用,也在于行船運貨,溝通上下游。如此看來,和用來交通的道路,是同一種東西。而交通便利,人氣自然興旺,又有貨物財富來往,只要行路的人還有需求,自然會誕生許多產業,那么交通便利之地,自然會迅速繁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