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

  陸康看到了魯肅的官買清單,這才松了口氣。

  魯肅要官買的東西,無非是三種,牛、馬以及糧食。

  糧食以黍米、大麥、粟米、谷子,以及此時還算是江東特產的水稻為主,另外其實常見的種植物還有梁米,不過梁米屬于比較優質的糧食,有些家底、或者豐年的時候才會講究吃這些,價格也比較高。

  按照幾年前的價格,梁米大概要四百錢一石,其他都是兩三百錢,豆豉要五百錢,最近幾年糧食的價格飆升,即便是江東,也漲了五成,在中原地區甚至要翻倍!

  反而這時的土地很便宜,普通農田只要一千、至多三五千錢一畝,膏腴之地也要萬錢。

  不過正常中原的五口之家也好、江東的六七口之家也好,也只能耕得動百畝田,而且現在的耕種方式還很粗獷,普通的中等田,畝產只有一石左右——也就是漢代的一百二十斤,后世的六七十斤。

  而魯肅所給的,糧食的收購價是三百錢。

  令陸康感到安心的是,水牛和良馬的收購價,分別是十五萬錢和二百萬錢!

  白圖到了江東之后,呂布曾經想要擴充下騎兵,不過打聽了一下馬價,基本就打消了想法。

  可以訓練戰馬馬力的“良馬”,在并州、涼州只要幾千錢,普通的優選良馬也只要萬錢。

  不過一旦到了中原,馬匹的價格立刻飛漲,一般朝廷用兵較多的時候、比如漢武帝時,良馬要五萬錢以上,平常時候也要兩三萬錢。

  然而在靈帝時期,因為“豪右辜榷”——也就是世家豪族壟斷馬匹買賣,導致馬匹價格飄到了天上,達到了一匹二百萬錢的天價!

  直到近些年,這些將世家豪族,敢拿漢室當凱子,但卻不敢將各路諸侯當凱子,這才令馬價回落,不過即便如此,中原地區的馬價也要十余萬錢,江東更是要三五十萬錢…

  也就是說,同樣是訓練騎兵,在幽、并、涼這些北部邊境州,馬匹成本只需要一萬,在中原要翻十倍,在南方要再翻三五倍!

  而且訓練戰馬時,最重要的體重和爆發力,由滇馬和中原馬雜交的江東馬,遠不如草原馬,更擅長馱重和耐力。

  這也是為什么日后手握河北的袁紹,在騎兵方面財大氣粗,而南方哪怕是富得流油的劉表,也沒有多少騎兵的原因。

  至于耕牛的價格,在中原地區和馬匹差不多的,也是十來萬錢。

  不過那是指“耕牛”!

  江東的水牛屬于“肉牛”,價格是參照肉食的,相當于是死了的耕牛。

  長期以來,漢代百姓都接受兌換比例,就是十斤肉、一石米,漢代的“斤”比后世要小不少、幾乎只有一半,一頭水牛能出千斤肉,市價也就一兩萬錢…

  而現在白圖愿意用十二萬的耕牛價格,來收購水牛,用二百萬錢這種豪右辜榷的價格,來收購馬匹,顯然所謂的二十萬錢罰金,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多半是想要敲打各大世家豪族——此時,陸康是這么想的。

  “陸公,我看各家要拿出現錢,恐怕也沒那么容易,不如給我民部個方便,都用現貨來抵賬吧!每百戶,需要繳耕牛百頭、良馬一匹、糧萬石,如何?”魯肅說道。

  剛剛陸康還在想,雖然都用“耕牛”抵賬,是最劃算的,但是為了緩和雙方關系,他還是準備力勸大家繳些糧食和馬匹。

  這也算是世家豪族們,對白圖的示好。

  現在魯肅既然已經提出了比例,陸康也沒有反對的意思。

  反而白圖多問了一句:“各家有那么多肉…咳,那么多水牛和糧食嗎?”

  “串換一些,還是拿得出的。”陸康說道。

  其實白圖早就打探好,江東之地養殖水牛最多的,正是吳郡的許氏!

  畢竟論起家資,最根基的是糧,最上等是鹽鐵,養牛算是江東四姓看不上的二流生意…

  這次各家要收購大量的水牛,許氏倒是能夠大賺一筆,白圖估計許貢能高興兩三個月。

  這先獅子大開口、再讓他們用牛馬糧食抵賬的主意,還是魯肅提議的,白圖讓他掌管民部之后,收集戰略物資也是他的職責。

令白圖做了一筆“無本買賣”,本來  你現在所看的《》第九十二章“溢價”收購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飛翔鳥中文    城姬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