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看了看虞翻,不過后者顯然沒有解釋一下的意思,陸康也沒有細究,只是贊同道:“仲翔之能,將來足可封侯拜相,又是忠耿之士,有仲翔來協助我…自然再好不過。”
同時陸康心里明白,自己這個戶部司部,就已經是世家與州牧府的橋梁,而戶部又是要與世家豪右的利益糾葛最深的,此時讓虞翻做戶部長史、也就是戶部的二把手,肯定意味著在白圖心里,虞翻會偏向于州牧府!
陸康想不明白,以虞翻的性子,為什么會和白圖如此“投緣”,不過陸老頭的優點是,想不明白就不想。
現在陸老頭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明確,那就是“橋梁”,力求幫助白圖協調也世家之間的關系,平穩過渡、共同發展…
“陸老,對于會稽、吳郡還有豫章的人口問題,您老有什么高見?”白圖主動問道。
四郡之中,丹陽郡的問題最小,硬要說問題,就是因為“丹陽精兵”的存在,這里被陶謙、曹操、袁術挨個薅過一遍,現在有點禿,近幾年需要休養生息,所以在冊的人口有些少…
然而哪怕是被薅禿了的丹陽郡,人口減員都沒有另外三郡這么過分!
“這…豫章郡山越成患,甚至不少流民入則為民、出則為匪,尤其是近年來天下紛亂不已,流民和山越大幅增加,故而在籍人口比實際要少許多,而會稽郡和吳郡,咳咳…大概是統計有誤,老朽也準備重新梳理兩郡民戶,主公有何叮囑不妨示下。”陸康直接說道。
江東之地,會稽多山、豫章多林,時常有山越作亂。
如今的“山越”,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古越人,在民族上和漢民沒有本質區別,很多都是流民上山為“匪”,甚至其中一部分也不怎么搶掠,只是怕官府禍害,相當于是借助地利的“鄔堡”。
真正的古越人土著,反而很少,只在會稽郡有一些。
豫章郡就是因為山越為禍、或者說是假裝山越為禍,令人口減少很嚴重。
相比之下,會稽郡在這方面其實要好很多,而且…這也客觀上這正是世家豪族的功勞。
吳郡和會稽郡的世家豪族較多,故而打壓了山越的生存空間——對付這些下山為漢民、上山為山越的家伙,朝廷軍隊很難徹底驅散,反而靡費巨大。
而吳郡和會稽郡之所以人少,不是山中藏匿,而是當地望族藏匿人口。
這些世家豪右哪個不是仆從如云?魯家莊這種勉強和豪族沾邊的,都有數百頃地,數百莊客,動輒能拿出幾千石糧食。
論朝堂上的影響力,江東世家為地域性所累,遠不如中原世家煊赫,但是論在地方的影響力,反而是江東這種地方,更容易催生出強大的世家,換成是兗豫徐三州,世家可以累世公卿,但卻不可能像江東世家這么“壕”。
之前白圖和陳宮、魯肅核算過,吳郡和會稽郡,被藏匿的人口大概有六十萬之巨。
實際上三國時代中期,各地世家豪族的膽子和胃口,都會被練就的大起來,整個漢室的在籍人口,從巔峰時的五千多萬,下降到三國中期、最低谷時的三國合計六七百萬…
其中固然有天災人禍、人口銳減的原因在,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當時世家豪族已經向“門閥”的形態挺進,而人口也是門閥的“資源”!
尤其是在魏國的司馬氏、盧氏等等世家,完成了對曹氏、夏侯氏的軍方勢力的絞殺之后,標志著門閥開始傾軋軍閥、奪取政權開始,門閥開始全面展開影響力的觸角。
直到晉代初期,終于實現大一統時,人口已經恢復到了一千六百萬,而且更神奇的是,從太康元年、到太康三年,短短兩三年時間,人口又增加了七百多萬…
晉王朝結束了動亂、減少了內戰消耗是一方面,但兩年人口增加40之類的奇跡,顯然也是面對大一統王朝時,門閥有所收斂的原因。
現在白圖拿那些藏在山里的山越沒辦法,但吳郡和會稽的人口,必須挖出來!
陸康也已經暗示,白圖說個數兒,他可以去協調…
“我覺得兩郡至少應該再多出五萬戶。”白圖說道。
此時江東一戶大概是六七人,因為在統計時,成年男丁即使暫時沒有成婚分家,除了長男之外,也都會被算作一戶,江東每戶的人口,和后世晉代時差不多,比漢時中原地區的“五口之家”還略多。
以“戶”而論,會稽和吳郡的世家,藏了大概十萬戶,而白圖現在先要他們吐出一半!
你現在所看的《》第九十一章活蹦亂跳陸季寧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