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二章 民勇

  孫策聽到太史慈的評價,不由得愣了愣,之前他還以為,呂布最多也太史慈差不多,或者仗著年紀大、軍功卓著,占了金玉戰甲的便宜…

  只是他卻不知道,太史慈說的“對付你我”,還并不是“你或我”、而是“你和我”!

  雖然虎牢關下,關張二人聯手,就已經能將呂布逼入下風,但是…那只是虎牢關時的呂布!

  “太史將軍果然神勇,兩年前這孫策初戰廬江時,年僅十六,其勇卻難擋,每每身先士卒,加上那周瑜詭計百出,老夫險些連舒城都守不住…今日太史將軍先折其銳氣,實是舒城之幸。”陸康對剛上來的太史慈恭維道。

  “陸太守言重了,舒城有您老在,才能軍民一心,我這斗將勝負,也并不影響什么。”太史慈很謙虛的回應著。

  而孫策這時則是巨錨一指城樓道:“太史慈,我念你也是英雄豪杰,也欣賞你白圖敢犯險過江,讓你們十二個時辰!”

  言罷帶兵后退扎營,距離城門僅僅一箭半的距離——僅僅八千人,就敢貼臉扎營。

  此時普通士兵使用的弓箭,最遠可射百步、也就是一百七十米左右,已經算是精兵強弓,而且這是拋射的射程,畢竟普通士兵并不需要精準射擊,只要大概射進敵陣范圍就可以。

  換成是精準的平射,這個距離要再縮一半。

  騎兵的騎射弓,射程還要更短一些,因為騎兵在馬上作戰,長弓使用不便,以上長下短、類似匈奴弓的騎弓為主,而且出于騎兵戰法需要,也更加側重于射速而非射程。

  至于武將的弓箭,因為這個世界本身武將體質就有些異常,加上還有戰甲的增幅,白圖也不確定,只知道…肯定遠遠超出普通弓。

  防守一方,占著城樓的優勢,射程還能遠一些,而孫策現在就在一百五十步以外、還不到一里地的距離扎營。

  可惜白圖還沒來得及,造出那些超越當代射程的強弓,否則如果給白圖幾百把神臂弩,今晚就教教他,什么是不用出城的夜襲…

  不過現在這只是想想而已,畢竟弓弩工藝不僅需要大量投入,而且古法流傳不全,像是神臂弩更是只有部分零件的構圖,實際研發中還有很多難關,白圖暫時還沒有余力去攀這條科技。

  城中守軍已經只有五千多,但是以陸康的民望,可以轉化大量“役工”為“民勇”,以補充戰力,所以才堅持至今。

  正常“役工”是無法上戰場的,做做樣子還好,不僅是戰斗素養的問題,役工只要被攻擊,會立刻炸營,將役工和軍隊混在一起,絕對是一件反而降低戰斗力的行為。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民心所向的防守方,役工可以暫時轉化為“民勇”,雖然比正常士兵要弱許多,尤其是因為沒有訓練,只能做一些簡單輔助,但至少在士氣上,不會像普通役工一樣戰則立崩。

  史上將“民勇”用得最是出神入化的一戰,卻反而與民心所向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四百年前,秦末大將章邯,以七十萬驪山奴工為“民勇”,破陳吳義軍、敗山東諸國,如果不是西楚霸王項羽橫空出世,還真險些被他再給秦國多續幾年。

  但這種孤例不足為據,正常來說“民勇”僅在防御戰、且是民心歸附的防御方,才能夠運用的特殊“兵種”。

  孫策的江東老卒雖然精銳,但僅僅八千人,不可能破得了城。

  而且孫策說的“讓十二時辰”,是真的“讓”,白圖發現對方當天真的只是扎營,連伐木做梯,都是第二天才開始的!

  夜里太史慈想要出城夜襲,畢竟…這家伙的扎營距離,實在太貼臉,令人不襲不爽。

  不過卻被魯肅制止,夜襲什么的,對于軍心不定的軍隊才最有效,一旦夜里炸營,千軍萬馬也只有自相踐踏的份兒。

  所謂“軍心不定”,要么是連勝的驕兵、要么是連敗的哀兵,亦或是被截斷了糧道后路的驚惶之兵,還有缺乏實戰的新兵…

現在城外的孫策軍,顯然并不是一個好的夜襲對象,反而容易折損城中為數不多的守軍——“民  你現在所看的《》第七十二章民勇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飛翔鳥中文    城姬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