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愧是本將軍!”張勛看著接近城樓的蟻附先鋒,不由得露出志得意滿的笑意。
雖然張勛也知道,即使攻上去,也不大可能一戰而定,但是…第一天攻城、從布陣開始也就一個時辰,就已經登上了城墻,怕是打下曲阿也用不了三五日!
攻城軍能夠登上城墻,可以說是守軍傷亡擴大的標志,否則遠程打擊再猛,也只是壓制其阻礙登城不部隊,畢竟人家在城墻上,射不過大不了縮回去,又能殺傷幾何?
一次猛攻,如果登不上城墻,傷亡比例上絕對是攻城一方血虧。
但只要能進入登城白刃戰的階段,哪怕最后被重新趕下來,傷亡比例也會好看許多,而且對守軍的士氣,將造成極大打擊。
“傳本將軍將令,去前線喊話,先登者賞千金、升三級!”張勛對傳令兵說道。
這類鼓舞的傳令,還是要用喊的,也不怕敵人聽到。
然而就在這時,只見好些“大家伙”,從城樓上現身出來。
之前這布幔罩著的東西,還在靠里一點的位置,此時布幔揭下之后,東西下面似乎也有滾輪,一個個推到了城墻邊…
只見是一張張兩三人臂展寬,橫豎見方的大木板,上面寒光閃閃,密布著小臂長的狼牙刺,此時突刺一面斜向下懸著,后面有繩索、懸臂吊著!
“滾木?不,比滾木更棘手一些…看來也不是全無準備!傳令,先登者賞三千金,食邑百戶!”張勛有些緊張,但并沒有太著急。
“放!”城墻上傳令兵,在陳宮的指揮下,一邊揮舞旗號,一邊喊道。
一排巨大的木板,禿嚕嚕的順著城墻,橫拍了下去——狼牙拍,一種守城器械,簡單的說就是巨大釘子木板,拍下去之后用轆轤拉回來,重復使用,用來攻擊蟻附的敵軍和城根底下的敵人…
不過白圖的狼牙拍,主體樣式上有些區別,其背面也有一塊斜面的模板,整體類似于切合城墻的楔形塊狀,如此一來在重力偏差下,也就不是橫拍下去,而是順著城墻,一路斜鏟下去,狼牙刺也都是斜的,垂直于地面。
因此白圖叫這東西“狼牙懟”,松開之后并不是拍下去,而是一路懟下去!
更重要的是…拉動狼牙拍的,并不是簡單的轆轤,而是“神仙葫蘆”——滑輪組和軸承的組合體,一種起重工具。
滑輪在戰國時,就已經有所使用,不過都是改變力的方向的定滑輪,這時的滑輪叫做“滑車”,動滑輪是什么時候使用的,白圖也不知道,不過工藝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軸承,其實也就是轆轤,使用年代更早…
雖然工匠們不明白原理,但還是按照白圖所說的,最終制造出了,和現代手拉葫蘆比起來,顯得十分笨重的“神仙葫蘆”,為了故弄玄虛,白圖還在外面真的設計了巨大的葫蘆形外殼。
這也是一開始要曲阿工匠們做模件,試驗了很久的東西,否則僅僅是大木板子釘起來、加上狼牙刺,縱使加了一個楔形結構,也只是心思巧些,算不上有什么技術難度。
只是正常生產的狼牙懟,并沒有眼前這些看起來這么整齊。
在他們裝上城樓之后,就好像是在武將戰甲上加載的冷兵器,會變得很黑科技一樣,這些守城器械在裝上城墻之后,也有所變化,只是沒有戰甲兵器那么過分,據說這和城市本身的防御力有關,城防指數越高的城市,可以將相同的城防器械發揮出越高的效果。
已經訓練過器械使用的姬造士兵,在又一番“收”的旗號命令之后,還是迅速推動磨盤一樣的轆轤,轆轤的另一端是滑車,滑車豎直的連著神仙葫蘆。
只見在這“神仙”一樣的力量下,原本笨重的狼牙拍迅速的升了回去!
正常狼牙拍,在往回拉的時候,即使利用轆轤,也十分笨重,而何況白圖的狼牙拍,還多了個沿著城墻的傾斜木板,而且為了它能貼著城墻,還加了配重…
如果用轆轤往上慢慢拉,只消下面有些悍卒,便可斬斷繩索,甚至扒著沒有狼牙刺的一面跟上來!
然而眼前的這一幕…
張勛:!!!?
張勛一臉驚訝——發生了什么?那么大的重物,怎么這么快就上去了?
白圖剛到曲阿不久,民心為附才對,何況曲阿只是普通城池,又不是什么對防御方加持巨大的關隘,即使民心所向,也不至于對守城器械加成這么恐怖吧?
你現在所看的《》第四十六章狼牙懟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