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六章 視察

  周邊六個村,周恒完成所有愿意參與養殖的合同后,時間也過去了半個多月。

  這陣子以來,網絡上開始流傳一個消息,某地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是魚類,其營養元素非常豐富,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

  這年頭,科學論文一向不大容易被人關注,即使是期刊,也只是業內人士比較關注,普羅大眾還是更熱衷于娛樂新聞一些。

  也不知道怎么的,這條論文倒是被人注意到了,并且還有了一定范圍量的轉發——估計最起作用的,是那個“延緩衰老”的功效。

  現如今,網店里各種功能的保健品、化妝品層出不窮,號稱“延緩衰老”的也不勝枚舉,已經讓人免疫了。

  然而正統文學上發表出來的,那就不同了。

  至于一個元素究竟是怎樣延緩衰老的,人們弄不太清,但這個結論倒是會看,一時之間,這篇論文就這么受到了關注,并引起了小范圍內的轉發。

  傳來傳去,又有新的專家給予解釋,解釋后又有新的大V再解釋,就變成了典型的添油加醋,被傳得玄乎其玄。

  漸漸的,有人知道了傳說中的那種魚,就在龍溪村,并且是某個比較紅的網紅所養殖的。

  流傳至最新的說法是,那座湖極其富含營養,所以才能保證那種魚的存活——論文上有寫的,湖里富含一些營養元素,周邊的流域都沒有。

  正因為其獨特性,所以那種魚只在那里能存活。

  于是,一些人又來到了龍溪村。現在的龍溪村正在忙于改造,已經有部分人家的房子改造完畢,可以正式接待游客民宿了。

  以前條件不太好的時候,游客們都能勉強住下,現在全新升級了,美觀度、舒適度都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來了就等于是度假一般。

  游客們住下后,就找到了周恒,想來品嘗一下傳說中的營養超高的魚。

  品嘗是不可能品嘗的,想什么呢!

  周恒剛剛才忙完三代雞養殖合同的事情,就要面對這么些游客了。而除了他們外,如陶慧明所言,還有一些生物制藥公司來找他。

  如此優質的新物種,自然受到不少這類行業人士的親睞,他們都想有所作為。

  目前為止,已經有兩拔人來找過周恒了,個個都帶著非常優厚的條件來找他談,目的非常明確——希望獨家經營。

  這種時候,周恒并沒有立即做決定——好東西在自己手里,那當然是坐地起價,慢慢商量了。

  只要他不著急,價錢會越來越高,條件也會越來越優厚。

  對于這種局面,他一點也不慌,供需關系倒了過來,現在是別人求著他,他完全可以慢慢來。

  三天兩頭有人來找周恒談事情,村里人當然不知道在談什么,只以為大概又是哪里的大客戶,在談多大的訂單了。

  對于他們來說,美國的、曰本的大客戶都來過了,來點國內的大客戶,那完全不稀奇,很正常。

  越多來客戶,周恒接到了訂單,他們明年的、后年的養殖致富就能繼續干下去,繼續賺這筆錢。

  所以,他們當然是更高興了。

  如今誰都知道,養殖業也好、種植業也罷,不管什么樣的農產品,最關鍵的都在于宣傳和銷售,你沒本事找到客戶,那地里種出來的東西再好,都沒人問津的。

  只有能找到客戶的農民,才能真正的致富。

  對于他們來說,周恒能找到客戶,還愿意讓全村人跟著他養殖,大家一塊兒賺錢致富,他就是大恩人。

  看到一拔又一拔的客戶來找周恒,他們很高興。

  周恒沒有急于和哪家公司正式的談,反正先觀望,慢慢再說。而那些慕名過來,想品嘗神奇魚類的人,他都統一回復:現在還太早,還沒到品嘗魚產品的時間。

  本來他的計劃就是要再晚些的,等一些魚再長大些了才開始。

  今年春上先繁殖了一批,也給它們一些安穩的生活環境,稍后再說吧。

  而這段時間里,還有一件事情也在發生著。

  現在離二代雞開始產蛋還有一陣子,就在這時,孫計安的任期快要結束了。

  “第一書記下鄉”這個計劃,像他們這種派下來的,每個人都只有一年的任務,任務的最大目的就是扶貧。

  這種被稱之為“鍍金”的活動,孫計安也是勤勤懇懇地干滿了一年。

  他的成績單也是很顯著的,龍溪村這一年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

  如今經濟方面,全村養殖已經順利完成,預計每家都會有不小的收入,脫貧有望,而且村里還在辦旅游計劃,這也是另一項重要的經濟,如果干得好,龍溪村就是致富村了;

  不止這些,龍溪村的養殖,甚至還輻射了周邊村,真正帶動了周邊經濟,還帶來了幾十個工作職位缺口,將外面打工的人才,成功的引了回來;

  文化方面,村里辦起了藝術學習中心,弘揚了“皮影戲”、“藤編”等等老舊藝術,并大力推動了本省流派的木雕宣傳,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這在很多村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任務,但是這一年里,龍溪村確確實實的完成了。

  可想而知其中的艱辛。

  所以,就在孫計安即將回去述職的前幾天,市里作為表彰他的工作,也為了鼓勵龍溪村,激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于是安排了一場大視察。

  龍溪村的進步,已經讓市里非常驚艷了。

  這也是孫計安屢次向市里請求助力的時候,都能求得通的原因——越是有著成功的可能,越是能拉到援助。

  市里來龍溪村視察,免不了要來看看周恒,看看他這個傳奇的養殖戶,能把養殖事業帶動全村、再帶動周邊六個村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領導們看了看他家的養殖場,又看了看全村后山的蓬勃養殖情景,再看了看周邊村正熱鬧繁榮的開展著承包山地、通水通電、修建雞舍以待養殖的繁榮之景。

  多少年沒看到村里有這樣熱鬧的景象了。

  仿佛時間再倒回三四十年之前的那種集體勞作的景象,讓干部們也胸懷激動。

  大干一場之后,整個村、乃至整個鎮都能繁榮起來,養雞大鎮指日可待,讓市里充滿了期待。

  如果一個鎮成了他們市的名片,那以后他們這里,也將不再是默默無聞了。

  支持,一定要大力的支持!

  視察了三四天的結果,市里很滿意。

  他們也聽說了周恒這個養魚的湖里,如今備受關注,一些大小公司都想來撿點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市里肯定是站在周恒這邊的,有什么市場利好消息等等,都是傾向于他這邊,誰要是想鉆什么漏洞占便宜,那絕不可能。

  而且關于這一家一家想來談的公司情況,有什么優缺點,市里還以他們的視角去給周恒分析,免得他被人忽悠。

  總的來說,即使孫計安被調走了,但如果需要市里有什么支持的,幾乎可以說,完全不是問題。

  市里也愿意支持這樣的民企。

  送走了市里視察的領導后,周恒請了孫計安來家里吃頓晚飯,算是踐行。

  這小子任期將滿,成績單如此響亮,領導們對他是贊不絕口,估計升職板上釘釘了。

  孫計安也很高興,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現在是滿面紅光啊。

  因為是踐行,所以他也不怕獅子大開口,就直接說他想吃湖里的魚,也不怕被人笑嘴饞了。

  周恒一幅摳門樣兒:“你都要上調了,還來我這里吃大戶,你也忍得下心!”

  孫計安說道:“看你那個小氣的樣子!再好吃的東西,我也只能吃一肚子,你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去年剛來時,這湖里的魚還都是小魚苗,那時候王思齊還吵著要來吃呢。

  沒想到直到要離開了,他才能品嘗一口。

  周恒也叫了胡金華倆人來作陪,他自家人當然也是要來的,王思齊終于要吃在船上煮的魚了,樂得跟什么似的。

  當初這條船就買的夠十二人左右乘坐的,所以完全坐得下,沒問題。

  養殖了一整年的水產,到現在終于要準備開始收獲了,不說周恒,船上沒一個人不高興。

  船慢慢往湖中心劃去,時不時就能見到有一條條的魚游來游去,尤其是那種透明魚,都是一群群的活動,非常明顯。

  有時候別人沒注意到,周恒一邊開船,一邊指著:“你們看,那不是又有一群嗎?”

  這種魚長不太大,到現在才一尺來長而已。不過條數多,一起游動很壯觀。

  王思齊趴在船舷邊,驚喜得不時大叫:“媽媽,這里有魚…媽媽,那里也有…媽媽,又有一條…”

  周瑛拉住她,說道:“是的是的,你媽也不瞎,都看到了,你別趴得太靠邊,小心一會兒掉下去。”

  李蕓蓮看著外孫女,又看著自己未出生的孫子或者孫女,一臉幸福滿足,笑容輕松。

  這輩子她想要的,基本上已經全部達成,再沒什么不滿意的了。

  周恒帶了兩個釣竿,和父親一人一個——至于孫計安、胡金華這倆都不會釣魚,就不讓他們出丑了。

  釣竿也只是周恒用竹竿自己做的,以前用這樣的魚竿很順手,就沒特地去買,反正最終還是以能釣上魚為主唄。

  請記住本書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飛翔鳥中文    山村養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