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了電視

  其實,這種草鞋的編織技術傳承下來,到底有沒有真實意義,這個還存在著爭議,但老人家覺得這項技術要隨著他一起帶去天國,總覺得心疼。

  而現在江曉萱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周恒也開始想,是啊,咱們這個不被人注意的藤編技術,要不要傳承下去呢?

  按說,這種編織產品,本來只是這里的日用品,也是一部分人的謀生手段,而現在大量的現代物品,早已取代了藤編物品,他們這里的技術,還有傳承的意義嗎?

  誰也說不清。

  但是既然他現在有這個能力,那要不就推廣一下?

  他身為這方天地生養的人,為自己的鄉村宣傳一下,似乎也很應該,而且他現在坐擁百萬粉絲了。

  江曉萱認真的說道:“周大老板,你是有能力的人,你應該起到帶頭作用!”

  得,帶頭作用都出來了。

  給咱戴了這么高的一頂帽子,好像不做點什么也不行了。

  周恒說道:“那行吧,我就試試推廣一下,多編織一些東西出來,看看有沒有人關注。”

  反正他是個坐擁百萬粉絲的主播了,宣傳也就是順嘴一提的事情。

  話說如果真的有效果,那他還是這一帶藤編藝術的功臣啊!

  如果說替村里建橋修路是回饋,那宣傳本村老手藝應該也算是回饋吧?

  這么亂七八糟的想著,手里編織的活也沒有停。

  花瓶不大,是按著胡金華雕好的那株蘭花的大小,而特設的比例編織的,編出來后效果如同預期中的好。

  尤其當黎麗在花瓶里裝了些小石子墊底,然后把雕好的蘭花放進去,再用一些鵝卵石給固定一下,這花瓶與木雕的蘭花真是相得益彰,無與倫比,都有了藝術氣質了。

  周恒自己也有點驚喜,感覺剛剛完成時,沒覺得花瓶有多好看,可是這么一搭配,那真是就像…

  就像什么呢?他形容不出來,反正感覺這倆就是一體的,或者像美人戴著的玉吧。

  不知道是人襯玉,還是玉襯人。

  江曉萱很得意于自己的眼光,說道:“你看吧,我說這就是藝術品,你還不相信!”

  周恒笑著謙虛道:“這不是我編織的好,大概是黎麗大設計師設計得妙吧?”

  如果他自己隨意編一個造型的花瓶,可能就沒這效果了。

  黎麗開心的笑著,認真的接下了周恒送過來的彩虹屁。她自己也覺得真是挺不錯的,有一股禪意。

  這段視頻拍好后,江曉萱優先處理后期,還特地讓周恒在視頻的結尾,說了一段話,用意就是宣傳這一被人遺忘掉的鄉野老手藝,請人們多多關注一下。

  周恒對著鏡頭,機械般的說著臺詞,由于太過正兒八經,整張臉都僵得不得了,顯得很怪異。

  唉,還是不習慣對著鏡頭。

  他現在算是有點理解某些明星面癱了,確實難為人嘛,面對鏡頭確實很難自如,天生就不是吃那碗飯的人。

  不過,或許正因為這樣,也讓周恒的視頻多了一些樸實自然之感,很多人就是看到他在鏡頭里這樣,才會更覺得他的視頻真實可信吧。

  視頻上傳后,評論也是不少,很多工廠都已經放假,而就算還沒放假的,這時候人心也都散了,基本也處于想干嘛就干嘛的狀態,刷點視頻很正常,于是點擊量還不少。

  各種夸這條視頻漂亮的——視頻里包含了胡金華的雕刻,和周恒自己的編織,兩項都是有技術含量的,再加上完工后的整體搭配,那種自然的感覺,禪意的意境,真是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胡金華的木雕藝術自不必說,周恒也進一步奠定了“手藝人”的人設。

  尤其最后周恒在視頻里說,這些是他們這里比較有特色的藤編藝術,如今已經幾乎被人忘記,他也是在偶然的機會下,才讓這些得以見到世人。

  如果真的有人喜歡,他會多編織一些這樣的小玩意出來。

  這下好了,直接有人問周恒要“鏈接”,問他在哪里可以買到,要多少錢等等。

  周恒看到這些留言,感覺真是意外的收獲,這還真是沒有想到的。

  不過,哪有什么鏈接啊,他自娛自樂編織了幾個小東西而已。

  但是既然有人喜歡,他也愿意繼續編織下去,多編一些。他感覺黎麗畫出來的藤編作品還挺有一定的設計概念,于是讓她干脆畫幾幅圖留在這里,有時間了慢慢編。

  黎麗不懂編織,所以思維真是天馬行空,不管能不能編出來的造型,就這么畫了出來,不過藝術審美還是有的。

  反正周恒自己看著辦吧,能編出什么樣就什么樣,盡量多一點藝術效果出來。

  而在這個時間里,胡金華也給周恒擬定了竹亭要做什么雕刻。

  竹亭雖然是簡單款式,但也很應該做個簡單的飛檐效果,看起來比較漂亮。那六個飛檐,就由他來雕刻吧。

  傳統飛檐上都有瑞獸鎮守,這也是中式建筑的代表特色,既美觀又祥瑞。

  周恒原本是打算就做一個翹角意思一下的,現在,胡金華把活兒給攬了下來,每個檐角上雕刻一種不同的。

  汪才俊有時候會過來看他們忙活,有時候去幫著張運喜喂羊,看著五百只羊整整齊齊的吃著東西,莫名就很是解壓,實在引起他的心理舒適。

  特別是趕著羊群上山吃草,下午又趕著回來,聽著羊群“咩咩”的叫著,看著前方是將要落下的太陽,以及陣陣留鳥的身影疾馳掠過,留下陣陣啾鳴聲,這感覺真是格外的好。

  尤其聽張運喜放羊時,有時候會哼一些他聽不懂的山歌歌謠,那種沙啞醉人的鄉音曲調,讓他也很受感染,想跟著高歌一曲,放松放松。

  張運喜還跟他講了些山野鬼故事,很多還是他小時候聽來的,比如山林精怪等等,雖然語言不同,交流不是很暢,但好在時間夠長,可以慢慢問,慢慢講,倒也聽懂了不少,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雖然才來兩天,但是他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感覺扔下一切后,心底的煩惱也離他而去了一般。

  暫時一段時間內,就都住在這里吧,一年半載,或者三年五年,他認為都是有可能的。

  今天晚上,省電視臺就要播放周恒當嘉賓的那臺節目了,這算是年前特約放送類的節目。

  這對周恒是大事,他村里早就沸騰了,都知道今晚要播出,都早早的到他家去恭賀了一番,并約著晚上一起看電視。

  就算缺了周恒這個正主兒,但仍然不影響他在村里的地位提升。

  如今村里走出去大學生,雖然還是不多,但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不過能連連上電視臺的,方圓十里八鄉,可就只有他一個!

  對于村里人來說,這是何等的殊榮。

  他們當然喜歡這樣的好事情啊,這樣的話,他們村不是也出名了么。對村里人來說,這也叫與有榮焉,是高興事兒。

  而且這還有可能帶來直接的好處啊,有名氣了,就能獲得關注,不要說帶來些什么扶貧項目什么的,至少多些人來旅游觀光,也是好的啊。

  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沒人不喜歡。

  對于農村來說,電視仍然是一個比較主流的了解外面世界的手段,也是個比較信賴的媒介。

  而暫時無法回來的周恒,以及他帶去的一行人,便都集體來到張德旺家,擠著看他家的老電視。

  大黃狗當然也是跟著他一起去了。

  這熱鬧勁兒,可真像是要過年了。

  由于電視是晚上八點,而像這種時節,天不到六點就黑了,所以他們是六點之前就來的,正好在張德旺家吃了晚飯。

  周恒挺不好意思,這一大堆人,這么麻煩人家,于是他提了一大塊肉送來,免得這么多人白吃白喝的,人家也不容易。

  吃了飯,時間還沒到,于是一堆人坐下來烤火、磕瓜子之類的混時間,等著。

  張德旺家兩個孩子,大的是兒子、小的是女兒,都是以前見過的,見家里這么多客人,好不容易這么熱鬧一次,連他們都比平時活潑了很多。

  江曉萱問小女孩:“你們那個老師呢?”

  問的是上次見過的明星女老師,來支教的。

  “她放暑假回去了。”小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說道。

  小孩子分不清寒假暑假,一時說順嘴,給說成了暑假。她母親跟著笑,在旁邊糾正她。

  江曉萱也跟著笑,又問:“那她明年還來嗎?”

  “來。”小女孩毫不遲疑的點頭,看來是確定無比。

  “她在我們這里當了兩年半的支教老師。”小女孩子的哥哥補充說道。

  江曉萱心下佩服了一下她,明明當明星賺錢更輕松容易,但是她偏偏選擇在這樣的環境里支教,難怪有幾年沒有她的影視消息呢。

  能做出這樣選擇的人,恐怕不多。

  明星們或許會賺錢了后做慈善、捐款,但以自身的方式來支教,這真的不多。而像她這樣連續了兩年半,明年還將繼續來的,真可謂少之又少。

  不要說明星,就是普通人,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來這里也難以呆上幾年。

  如果不是來這里親眼看到,她還真是難以相信。怎么說呢?這就是蕓蕓眾生、千人千相吧。

  七點鐘,新聞聯播開始,七點半,給兩個孩子看了半個小時的動畫片,八點鐘,省臺的節目正式開始。

  省電視臺的舞臺,可比不上那些收視率很高的明星陣容真人秀,有資金設置各種豪華的舞臺,他們這里的,仍然是比較老舊式的燈光舞臺。

  隨著開頭的音樂聲起,男女主持人亮相報幕,燈光逐漸開大,兩側邊的嘉賓們也紛紛出現在了電視屏幕里。

  在周恒家里,一家子看到他出現在電視里,個個都高興得笑了起來,尤其是倆外甥,都笑得蹦起來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miaoshuwu

飛翔鳥中文    山村養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