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一章 該不該傳承

  周恒反問黎麗:“你怎么知道我會編花瓶?”

  編織籮筐和花瓶,本質上區別不大,掌握了技術后就一通百通了。

  他小時候還編織過精巧的蟈蟈籠子,還挺好看的,然后自己抓了蟈蟈往里面放。

  都怪那時候的娛樂不多吧,所以凈學會這些值不了錢的小玩意了。

  黎麗拿出手機,找出一個畫畫的軟件,當場畫了一個花瓶的形狀,說道:“編成這樣廓形的,可以嗎?”

  隨便幾筆畫的廓形,是一個古典風味的花瓶造型,與這株蘭花的氣質非常搭配,互相襯托,古韻十足,可見她的功底了。

  周恒接過她發來的圖片,說道:“好家伙,你這還給我來圖來樣訂制啊!”

  “怎么樣?行不行?”

  “行!當然行,男人哪有不行的!”

  不過,現在時間已經不早,要準備休息睡覺了,九點已經算在熬夜了。

  這種編織花瓶的事情,不用趕工,明天起來再說吧。

  汪才俊帶來一個帳篷,是在網上買的,也沒打開過,安裝好后發現還挺大——第一次買沒什么經驗,想著反正要住好一陣,于是買了個一千多的,這算比較不錯的了。

  那種撐好后,占地面積有十幾平方,還有屋頂、簡易窗戶、門等等的,而且頂部和四周都有防雨、一定程度的保溫作用。

  于是,周恒本來打算送江曉萱和黎麗兩個女孩子,去張運喜家里住的,現在也算了,讓她倆住小屋里,他和胡金華過來過來跟汪才俊一起擠帳篷。

  反正被子倒是不缺,這次又從家里帶了兩床來。

  第二天一早,周恒起來準備要喂羊,發現張運喜已經提著袋子,在給每個羊槽里放著飼料,羊們吃得可香了。

  飼料是周恒搭配起來的,里面有一些玉米桿碎、大豆桿碎、玉米粒等等,羊比較喜歡咀嚼像玉米粒這樣有嚼勁的吃食,但不能讓它們多吃,得配合其余種類的食料。

  要不然,容易吃撐甚至脹死。光吃玉米、再一喝水,能把胃給撐大幾倍去,這可不能小看。

  今天是晴天,但現在還早,太陽還沒出來,天灰蒙蒙的。

  周恒起來是準備喂羊的,但現在羊已經喂上了,沒他什么事情。他只是登錄養殖APP,掃描一下這些羊的情況,順便賺點經驗值。

  掃描完這些,順便把家里的雞、兔、魚都掃描一遍,反正現在有了遠程操作的權限,保險的同時,還有經驗值可賺。

  弄完后,就沒什么事情可做了。于是他就琢磨著,一會兒就去砍點藤子,把昨晚黎麗說的花瓶給編了?

  胡金華雕出來的蘭花,是一件藝術品,需要在一個配得上它的容器里存著,那就非自己莫屬了,周恒有了使命感。

  不過,得先吃了早飯再說。

  此時其余人也都陸續起來了,汪才俊很積極,去幫著張運喜牽袋子喂羊——盡管他什么都不會。

  張運喜起初還搞不清狀況,不知道怎么就有個人搶自己的活了,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他有點緊張,周恒笑著給他解釋,這是自己的一個朋友,過來玩的,順便幫忙做點事。他想做什么,就讓他做吧,不要跟他客氣。

  張運喜其實還是有點放不開的,這個說普通話的外地人,他也不敢吩咐讓人做什么啊。

  不過,汪才俊很主動,看到張運喜去掃羊圈,也拿著另一個掃把幫著掃,把一些沒漏下去的羊屎給掃下去。

  底下的就攢到晚上一起掃,掃到旁邊遠處堆起來,發酵成有機肥。

  老實說,這種重復性的工作,他覺得做起來還怪有意思的,雖然一開始干得不好,姿勢笨拙,但也不是學不會的高難度。

  還真如他想象的那樣,干著干著,人就開始發熱,汗都快出來了,哪里還冷啊!

  這邊,周恒他們正準備搞點早飯,然后去砍藤子的,張德旺已經挑了一擔子過來了。

  一到這邊,他就笑著招呼:“你們都起來了?來來,先吃早飯再說。”

  周恒有點不好意思,說道:“大哥,這怎么好意思?我們自己正準備做飯的呢。”

  張峰喊他大哥,周恒便也跟著喊,是個意思。

  “不用不用,我都給你們挑過來了,將就吃些算了,自己做多麻煩。”張德旺笑道。

  先前那些天,周恒做飯總是喊張運喜,后來張德旺回來了,也跟著吃了好幾天的飯,而且頓頓都吃得好,有肉有菜的。

  現在周恒過來了,所以他也很熱情的做了早飯挑過來。

  一路挑著走過來出了汗,他的棉襖都脫了。

  那邊,女孩子們才剛剛起來,還沒來得及梳洗呢,見別人早餐都挑過來了,真是不好意思,趕緊麻利的去洗漱。

  早飯是玉米面粑粑,跟熱氣騰騰的玉米粥,還有一大盤辣椒炒肉,一大盤咸菜。

  都是準備過年的,這里也興過年殺豬,肉可少不了。

  一群人謝過之后,高高興興的吃了起來。

  老實說,以往周恒總覺得這邊特別窮,主食還是玉米,感覺很不可思議,但其實偶爾這樣吃一頓,感覺真是好吃。

  現在的人都是這樣,大魚大肉吃慣了后,各種花心思想吃野菜,總覺得以前吃的蒲公英啊、野韭菜啊之類的,是很好的東西。

  以前看不上的粗糧雜糧,現在全成養生的了。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無公害綠色粗糧,放心種植的。

  一邊吃著,張德旺一邊說話,告訴了周恒一個消息——他們村后面的山上,在建一個網絡信號塔,已經在動工了。

  周恒真是有點驚喜,省電視臺還真是有點魄力啊,說找人弄就真找到人弄了,這效率!

  有了網絡信號塔,信號增強了,他辦事也會方便很多。

  對了,電視臺的節目,好像是明晚播出,到時候找個地方看看電視去。自個兒頭回參加節目,在電視上露臉,總得瞧瞧啊。

  也不知道電視臺的攝像頭,有沒有帶美顏濾鏡什么的。

  吃過早飯,汪才俊繼續給張運喜當小弟,干得不亦樂乎,周恒幾個人則去砍藤去。

  胡金華沒有跟去,他在研究周恒做到一半的竹亭——上次離開之前就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的扔在這里。

  但六角亭的廓形已經出來了,胡金華只要想想看,在哪些地方適合加一些木雕作品,然后設計一個適合的圖案,給加上去就行了。

  龍鳳圖案是他最擅長的,但他不喜歡,覺得一個比較現代的竹亭,需要更代表審美的雕件相匹配才行。

  他繞著竹亭里里外外的走著,目測和比劃著,并在心里打著腹稿。

  而那邊,周恒已經砍了一些粗細不一的藤條回來,兩個女孩子跟在后面,也玩得很高興。

  看著周恒一邊思索,一邊對著黎麗畫出來的圖形進行對照,而且藤在他手里翻飛的樣子,江曉萱真的覺得他就是個大師。

  昨天胡金華雕刻的時候,就錄下了視頻,現在自然也少不了拍下來,到時候做一個合集視頻。

  她感覺這想法很好。

  有時候她真的覺得,像這種帶藝術性質的老手藝,真的應該發揚起來,而不是讓它就此在山間埋沒。

  她問周恒:“誒,你有沒有想過,把你的作品放到網絡上推廣一下,讓更多的人見一見你們這里的藤編手藝啊?”

  周恒笑道:“都不值錢的,誰會關注啊!”

  “那不一定啊,我就感覺這些很好,很有特色,為什么不能推廣一下?”

  她比較理想化,比較看重這些。要不然,最開始就不會主動推廣她聽到的皮影戲了。

  而且后面有人問她相關問題時,她都會毫不猶豫的去主動推廣。

  周恒察覺了她語氣里的認真,問道:“你真覺得我們這里的藤編很不錯?”

  “當然很不錯啊!你沒看到你在網上人們的評論嗎?”這次,是黎麗出的聲。她也認為是這樣。

  這下子讓周恒也有點動心了,他想,要是咱們這里,多了個“藤編之鄉”的名號,那也不錯啊。

  藤編當然也分派別的,這種技術全國南北都有,但編織的工藝會有不同,會有一定的外面差別。

  其實很多流派的藤編,都已經申請了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哪怕產品不太值錢、沒什么市場了,但那項技術,卻是有人傳承著的。

  如今到了舊文化復興的風口浪尖,很多被人忽略掉的老藝術,現在都申請了非遺保護著,以免其消失了。

  先前周恒還看過一個紀錄片,講西南的一種草鞋編織——就是用香蒲草的葉子,給打的草鞋,那個技術也已經申請了非遺。

  會這項技術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到如今還會用手打一些草鞋,拿到集市上去賣,還能被人搶購一空——這年頭,穿是不穿的,但買一雙放在家里收藏著,紀念一下也是有的。

  而且已經賣得不菲了,好像是一百多塊錢一雙?

  想當年,這種草鞋是挑著一大串地賣的,五雙才能換幾個饅頭錢。沒日沒夜的編草鞋,才能換個過年錢、或者一件新衣服錢。

  唯一的傳承人老大爺笑著說:別說我現在賣一百多一雙,我不打了草鞋拿上街賣,你就是想花一千塊錢買一雙,那你也買不到啊!

  請記住本書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miaoshuwu

飛翔鳥中文    山村養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