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7章 恨別離

  你們聽聽這首詩的最后一句: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有沒有想到什么其他類似的句子?

  唔,是《長恨歌》的名句:在地愿為連理枝。

  所以,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到底是楊貴妃和唐明皇,還是湘靈與自己呢?”

  后來的白居易,寫過很多因女子門第不足難以嫁給心上人的諷刺詩,如《議婚》、《朱陳村》…實際上,都是對自己過往憤懣的宣泄。

  門第,就是因為所謂的門第,他就要和湘靈錯過!

  他不甘心,母親不就是因門第可以對他有助力嗎?那好,如果自己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入仕,向母親證明即使不需要聯姻自己也可以當官的話,那么母親會不會認同他和湘靈的愛情?

  想到這里,白居易猛然間仿佛抓住了什么,他喜出望外,對啊,只要結局完美,過程如何曲折又有什么關系?

  他更加發奮讀書,貞元十五年,白居易考過了鄉試,也就是這次在宣城,他結識了弘農楊氏的子弟楊虞卿。

  楊虞卿見白居易年近三十竟還單身,有意把從妹介紹給他,白居易當然婉言拒絕。

  次年,白居易進京趕考,終于進士及第,那一年,他二十九歲了。

  他歡天喜地的回到符離,以新科進士的身份,求母親同意自己將湘靈娶回家。

  母親還是拒絕,她說,進士?這算個什么官?

  白居易愕然,的確,唐朝與后世的明清不同,科舉制還很不完善,你縱然考中了進士,也只是代表你有做官的資格,而不是直接就能去做官,只有等到有空缺了,吏部才會來找你替補,所以在唐朝,那些中進士后在家等了好幾十年才當上官的也大有人在。

  母親并不認可他的進士身份,白居易一咬牙,為了湘靈,他拼了,回到長安再繼續考。

  其實有的時候,結局一旦注定了,此前的掙扎才會顯得分外殘忍。

  重回長安,白居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叫元稹。

  元稹也是考生,只不過中的是明經科,他和白居易一樣,也打算繼續去吏部參加考試。

  二人結為知己好友,在長安一同攻讀,也寫詩互相唱和,有一次,元稹飲酒喝的酩酊大醉,嘟囔地叫:鶯鶯…

  白居易翻了個白眼,說:你一個大男人,竟還嚶嚶嚶?

  元稹從床上蹦起來,張牙舞爪地叫:不是嚶嚶,是鶯鶯,崔鶯鶯的鶯鶯!

  原來,元稹也有一個初戀。

  當年,他寓居蒲州,借住在寺院,偶遇了姨媽鄭氏。

  那時,蒲州恰好遇到兵災,他托朋友搬來救兵,這才解了圍,在答謝宴會上,元稹與表妹崔鶯鶯確認過眼神,遇見對的人…

  元稹進京趕考,發誓當上官以后,一定要披紅掛彩、衣錦還鄉,然后把心心念念的崔鶯鶯娶回家。

  白居易看著夢囈的元稹,不由輕笑,原來自己和好友,二人竟有著一模一樣的過往。

  那段時間,每到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元稹與白居易躺在榻上、轉過頭來輾轉難眠。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漫漫長夜,他們一個在想著鶯鶯,另一個在想著湘靈。

  貞元十九年,白居易與元稹雙雙過了吏部的考試,被授予了校書郎。

  有了官身,白居易決心把家遷到京城,這年隆冬,他趕回了符離老家,再次請求母親答應他與湘靈的婚事。

  他都三十二了,湘靈也二十八了,他們拖不起了。

  母親還是不同意。

  白居易的母親陳氏,據說還是白父的侄女,二人是近親結婚,本就是聯姻的產物,婚后感情生活可想而知,這樣不圓滿的感情讓母親的性格十分偏激,她只要認定了白居易必須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孩,就絕不允許他和湘靈有來往。

  母親的決然徹底摧垮了白居易的防線,他去找湘靈,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這個女子等了她十三年了,如今的自己卻還是無法給她一個交代。

  他不敢看她的眼睛,只能低聲說:我要走了,去長安,以后可能再也不回來了。

  面前的湘靈卻忽然笑了,明明淚水潺潺流出,可臉頰上滿是笑靨如花。

  她好似早就料到了會是這樣的結局,因為自己的身份太過低賤,這輩子是不可能與大白在一起的。

  她送給了白居易一雙鞋子,是她親手做的,她希望自己的愛人穿上,就仿佛就是自己在陪伴著他,一起走遍往后余生的漫漫長路。

  這雙鞋子,就是她給這段愛情的答案。

  白居易終究是走了。

  他什么也沒有留下,除了這首《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不許哭泣,我們就要離別了。

  不許傾訴,只能偷偷去想念。

  別離之后,你還會愛我嗎?

  無盡的黑夜囚禁了比翼鳥,無情的利劍斬斷了連理枝。

  河水渾濁,但也有變清的一天,再烏黑的頭發,也總有一天會白去。

  算了吧,算了吧,既然選擇了離別,

  那么,

  我們后會無期。

  回到長安,白居易得到了一個消息,自己的好友元稹迎娶了京兆韋氏的女兒,終究還是辜負了初戀崔鶯鶯。

  他苦苦一笑,都是為了仕途,他們犧牲了愛情,元稹如此,他也如此。

  元和元年,白居易調任周至縣尉,也進一步的貼近勞苦大眾,忙碌沖淡了他對湘靈的思念,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務上,譬如,他那首膾炙人口的《觀刈麥》,就寫于此時。

  有一次,他與朋友在仙游寺散步,眾人不知怎么,就聊起了當年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朋友說:樂天,你文采這么好,不如你以此為題,作一首詩怎么樣?

飛翔鳥中文    我考哭了無數學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