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6章 愛而不得

  白居易送給湘靈一面鑲鍥著雙盤龍的銅鏡,他說,曾有個大詩人,叫劉希夷,他給心愛的女子寫過一首詩:愿作輕羅著細腰,愿為明鏡分嬌面。

  他送給她明鏡,也剖開了少年的心意。

  湘靈收下了鏡子,愛情在他們的心頭萌芽,漸漸長成了一朵纏繞著彼此的花。

  少年與少女就這樣私定了終身,還偷嘗了禁果,漫漫長夜,他們依偎在一起,任由月輝披在身上,鑲起一層銀色的邊。”

  當偷嘗禁果四個字從沈平的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教室里女學生的臉上表情更加羞紅了,反倒是男同學的臉上帶著壞笑。

  “禁果呀…”

  “小沈老師這算是在課堂上開車了吧?”

  “這怎么能算呢?”

  “哎呀,我覺得你們的關注點錯了,現在應該關注在古代私定終身的下場啊!”

  “沒錯,我感覺這里應該是白居易的人生轉折點。”

  教室里議論紛紛。

  沈平點點頭,繼續說道:“這段感情很快被白居易的母親發現。

  爛俗的情節再一次出現,母親認為,白居易總有一天要踏上仕途,娶的必須得是高貴門第的女子,所以,她果斷棒打鴛鴦,絕不認可身為村姑的湘靈。

  白居易并沒有退縮,這是溫柔的少年第一次嘗試去反抗他的母親,有著從沒有過的倔強。

  貞元九年,白居易的父親遷任襄陽別駕,此時國家的局勢也大體安定了,母親決議帶著一家人前去襄陽。

  如此,離別終究是來了,無可阻擋。

  走的那天,這對戀人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湘靈將那面銅鏡還給了他,說:我等你將它再次給我。

  白居易接過鏡子,沉默不語,他重重的點了點頭,留下了他離別之際寫給她的詩。

  他經常給她寫詩,每當那時候,湘靈就支起下巴靜靜地聽,目光里滿是崇拜,而今天這首《留別》,很有可能是他給湘靈寫的最后的詩了。”

  在說到這里的時候,沈平拿起桌子上的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首詩。

  秋涼卷朝簟,春暖撤夜衾。

  雖是無情物,欲別尚沉吟。

  況與有情別,別隨情淺深。

  二年歡笑意,一旦東西心。

  獨留誠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詎能料,后期諒難尋。

  唯有潺湲淚,不惜共沾襟。

  “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秋意涼了就要卷起竹席,春日暖了就要收起被子。

  你看吧,就連這些無情物,分別的時候都有些讓人舍不得。

  更何況是和你呢?

  這兩年我們度過了多少歡樂的日子,多么纏綿的情意,卻不想,突然間就要各奔東西。

  雖然我也想留下,甚至帶你一起走,但我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

  以前誰能預料到今天呢?

  未來會怎樣我也不知道。

  只有那雙眼不斷滾落的眼淚,不停地在打濕你我的衣襟。”

  此話一出,整個教室都嘩然了。

  “我勒個去,白母棒打鴛鴦啊!”

  “就是啊,喜歡就是喜歡,憑什么不讓人家在一起啊?”

  女同學們不愿意了。

  沈平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馬車咕嚕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白居易趴在車欄上,努力的睜大眼睛,眼看著湘靈單薄的身影漸漸變小,最終消失不見。

  他的淚水溢滿臉頰。

  路途上,每當經過高處,他就下意識的回頭,仿佛那個熟悉的倩影就在身后一般。

  他寄給她詩,題目就叫《寄湘靈》,這是他第一次在詩中留下愛人的名字: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后西樓上,應憑欄干獨自愁。

  在襄陽,因父親是別駕,白居易的生活水準一下子提高不少,終于不用再過符離時的苦日子了。

  可他還是不開心。

  他忘不掉,忘不掉一個宛若天仙似得少女,他忘不掉她捧著臉看她的眼眸、忘不掉她聽自己吟詩時的認真、忘不掉自己離開時,她淚眼婆娑、煢煢孑立的無助。

  尤其是夜深人靜時,他更是相思成疾,咬著自己的手,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湘靈,

  我想你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沈平又是嘆了一口氣,神情帶著淡淡的遺憾,頓時將整個氣氛渲染到了整個教室。

  “這個時期的白居易,好癡情哦。”

  “對啊,那種懵懂無知的愛情卻被母親阻攔不能在一起,想想就覺得好可悲。”

  女學生們被白居易和湘靈之間愛而不得感情感動了。

  沈平沉默了一會兒,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貞元十年,白居易的父親去世,一家人再次回到了符離。

  按照禮法,白居易要披麻戴孝,在家丁憂近三年,故而雖然戀人再次相見,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去和湘靈私會。

  二人只能猶如初識一般,在窗籬下,眉目傳情。

  直到貞元十二年,白居易丁憂完畢,這年他二十五歲了,湘靈也已經二十一了,在提倡早婚的大唐,其他男女在這年紀娃都有好幾個了。

  他鼓起勇氣,懇求母親讓自己把湘靈娶回家。

  母親不許,還勒令他不準再和湘靈來往。她對白居易說,你要娶的應該是對你仕途有幫助的女子,你要是娶一個村姑,那豈不是讓別人笑話咱們白家?等將來我死了,要怎么在你父親面前解釋?

  在中古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沒什么自由戀愛,只要母親不點頭,白居易是沒辦法迎娶湘靈的。

  他的苦澀無法言說,只能寫成文字,如貞元十四年,以湘靈的視角寫的那首《長相思》: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住在洛橋北,而你住在洛橋南。

  認識你的那年我剛滿十五歲,如今卻已經二十三了。

  我就猶如生長在松柏旁邊的藤蘿,無論我的藤蔓如何去攀巖、縈繞,都無法跨越家世門第的那層坎兒。

  人家都說,一個人只要有愿望,老天都會成全她。

  那么我愿成為遠行的走獸,跟隨在你身邊,每一個腳步都和你并肩而行。

  那么我愿成為深山的喬木,陪伴在你身旁,每一條枝椏都和你連理生長。”

飛翔鳥中文    我考哭了無數學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