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雙手背于身后,看著墻上七國地圖,略顯稚嫩的臉上,卻是露出了奇異的神采。
“昭襄王在世時,以舉國之力擊強趙,斬趙人四十余萬于長平,天下人皆以為趙國會從此一蹶不振,淪落為末流小國。”
“而我大秦,將以不可抵擋之勢,威壓關東六國。”
“然,自趙嘉橫空出世以來,趙以弱擊強先破燕舉國來犯之兵,又促進六國合縱破蒙驁將軍于河水之南,聯軍更是長驅直入兵臨函谷關。”
“趙嘉趁機奪申岐之地,楚、韓、魏三國亦收回部分城池、領地。”
“而后蒙驁將兵十萬攻申岐,為趙嘉所破幾乎傷亡殆盡,我大秦國力再次遭受巨大損失,反觀趙國卻先后擊破匈奴、林胡,俘虜數十萬,廣敵千余里。”
“此番秦、趙結盟,趙更是趁機攻取韓國上黨、燕國河間,國力再次大漲。”
嬴政轉頭看向呂不韋,語氣有些沉重:“昔日秦以數代積累之國力,又有武安君此等良將,攻趙尚且無比艱難,險些耗空國庫。”
“現如今,秦之良將青黃不接,反觀趙國雖逼走廉頗,卻有趙嘉、李牧橫空出世,鋒芒畢露,就連逆臣王翦亦投入趙嘉麾下。”
“今之局勢,若長平之戰以前,秦、趙兩強并立,秦若欲東出奪天下,早晚必與趙國一戰。”
“這場秦、趙之戰,或許不遜色于昔日長平大戰,將會決定未來天下歸屬。”
“于秦而言,越早發動戰爭越有利,否則待趙國鞏固已得之地,秦縱然獲勝,必然也會元氣大傷,繼而為別國添做嫁衣。”
說到這里,嬴政忽然彎腰對著呂不韋鄭重一禮,說道:“秦、趙宛若山中兩頭猛虎,勢必不能和平相處。”
“寡人奮六世之余烈,若不能使秦滅趙而縱橫九州,實在無顏面見先君。”
“仲父乃秦相,此番與趙之戰,望仲父多多費心。”
呂不韋后退數步,躬身回禮道:“敢不為大王效死!”
長路漫漫。
蔡鳥喬裝打扮,悄悄從秦國進入趙國,想要通過趙地返回燕國。
直到此時,蔡鳥仍舊感覺有些不太真實。
他本以為,自己此番出使秦國,縱然拿出河間十城賄賂呂不韋,想要離間秦、趙聯盟,也是有些困難。
畢竟,趙強而燕弱,秦國沒必要為了十座被趙國占據的城池,棄強趙轉而盟弱燕。
他卻沒有想到,秦國不僅答應了背趙盟燕的請求,甚至沒有收下河間十城,還鄭重承諾:只要燕國協助秦國擊敗趙國,燕國不僅能夠收復被趙國占據的城池,還可以轉而占據趙國城池。
“我一定要今早趕回去,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大王!”
蔡鳥心中無比喜悅。
他隱約已經猜測到,趙國強勢的表現,終于引起了秦國的忌憚,使秦國準備不惜代價與趙國一戰。
蔡鳥此番使秦,可謂是占了個大便宜。
“先生,前面就是申岐之地都邑中陽,我們是否要繞過去。”
就在蔡鳥想著回到燕國,會得到怎樣褒獎的時候,卻是忽然聽到了隨從的聲音。
思量半晌,蔡鳥當機立斷道:“繞過去,決不能讓趙人發現了我們的蹤跡。”
韓國,新鄭,王宮大殿。
上至韓王,下至滿朝文武,臉上都帶著淡淡的愁容。
這段時間,自從韓相張平被俘,上黨郡被趙嘉占據,野王被蒙驁攻克以來,韓國上下每日都是戰戰兢兢,生怕秦、趙聯軍揮師南下,將韓國吞并。
“大王,秦國使者求見!”
就在朝中愁云慘淡,韓國上下商量不出應對之策的時候,忽然有負責外交的官吏急匆匆跑了進來。
“秦國使者?”
韓王聞言,當即臉色微變,有些猜不透秦國這個時候派遣使者入韓,究竟所為何事。
如今的韓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韓王心中畏懼秦國,也抱著些許僥幸心理,自然不會不見秦國使者。
“速速有請!”
沒過多久,秦國使者就被恭恭敬敬的請進了王宮,朝著韓王作揖道:“外臣拜見韓王!”
韓王臉上擠出些許笑容,說道:“不知貴使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秦使笑道:“為救韓國耳!”
韓王心中微動,問道:“貴使此言何意?”
秦使環顧大殿內眾人,沉聲道:“吾王有話,令吾單獨告知大王。”
韓王會意,卻不知道對方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臉上頓時露出猶豫之色,不過想到韓國現在的處境以后,終究還是咬牙喝道:“今日暫且散朝,貴使請隨寡人入書房!”
書房內,韓王與秦使相對而立。
哪怕韓王貴為一國之王,面對秦國使者之時,仍舊不敢表露出絲毫倨傲無禮。
“敢問貴使,此為何來?”
秦使笑道:“為救韓國而來?”
韓王作揖道:“還望貴使細言之。”
秦使鄭重道:“蒙驁將軍率大軍圍困野王,牽制住了韓國大部分兵力,本來為取上黨耳。”
“無奈趙嘉狡詐異常,趁著蒙驁將軍牽制貴軍主力之際,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上黨,以致我王大怒,欲興兵伐趙。”
“韓若盟秦攻趙,我王不僅會歸還野王,待擊敗趙國以后,上黨還會重新歸還韓國。”
”不知大王,可愿與我秦國結盟?“
面對韓國這種小國,秦國根本沒必要多費口舌,盡心竭力勸說對方與自己聯盟。
直截了當表達訴求,韓國未必敢拂逆了秦國意愿。
更何況,此番與秦國結盟,韓國不僅能夠解除亡國危機,還可以奪回被趙國占據的上黨,對于韓國而言亦是大有裨益。
正是為此,秦使才堅信韓王會同意結盟。
果不其然,韓王聞言當即怦然心動,想要應承下來,可是想到了這些年秦國對韓國的蠶食,臉上又露出了猶豫之色。
正是因為趙國的存在,才讓韓國在夾縫中得以生存,否則弱小的韓國早就被秦國吞并。
韓王雖不是什么雄才偉略的君主,卻也知道秦國的威脅有多大,縱然此番盟秦攻趙,韓國最終能夠奪回上黨,早晚還是要面對秦國兵鋒。
秦使看著猶豫不決的韓王,當即起身道:“韓王不答應亦可,我王不介意先滅掉韓國,再與趙決戰。”
言畢,秦使作勢欲走。
韓王見狀大急,慌忙說道:“能與秦結盟,韓國自然求之不得,然寡人才能平庸,凡事都需要詢問朝臣,貴使不妨先在王宮暫歇兩日,待寡人與群臣商議之后,再給出回復可好?”
秦使冷笑道:“我王已經派出使者前去與燕、魏兩國結盟,失去上黨的韓國縱然不加入聯盟,亦無足輕重。”
言畢,秦使拂袖離去。
韓王聞言大驚,急忙說道:“寡人愿與秦國結盟,共擊趙國!”
與此同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已經帶著厚禮來到了魏國首都,先是花費巨資收買了許多魏國大臣,繼而光明正大以使者身份面見魏王。
以甘羅的三寸不爛之舌,輔以那些被收買的魏國大臣出言附和,再加上秦國強大的國力作為后盾,甘羅此番盟魏攻趙之行,可謂是水到渠成,并未遇到太大難處。
至此,秦、魏、燕、韓四國,已經初步達成了聯盟意圖,相約攻趙。
大戰將起,兩個強國之間的生死博弈即將展開,趙國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如此局面,恐怕趙嘉也未曾預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