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一章:玻璃練習管

  我的產品呢?

  當然沒有啊!

  姜九陵現在連溫飽都沒解決,哪里有時間去發明創造新的科技產品。

  但這并不妨礙姜九陵先夸下海口。

  按照先前得到的情報來看,如果一件太陽能電燈,或是一件多功能扳手就可以獲得法典認可的話。

  姜九陵完全可以隨隨便便拿出一大堆不重樣的發明創造。

  比起發明,姜九陵更關心這里面的流程是什么。

  “我的產品目前還不完善。”姜九陵解釋道:“但是設計理念已經定型,我個人認為應該可以通過法典的審核。”

  “是生活類科技產品,具體的專利產品特性,我…我應該保密嘛?”

  張源文被姜九陵自信的樣子逗笑了,法典真要那么容易認可一個人,那非凡工程師還不早就滿地跑?

  他還認為姜九陵想保密,是因為產品還停留在上圖紙上,或是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進,現在不好意思說而已。

  只是短短接觸下來,張源文對這位年輕人就有了幾分欣賞。

  在王莽級游標卡尺損壞事件之前,這位年輕人和他的興趣小組,還為他們的母校二中,捧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

  這說明這位年輕人熱愛科學,并善于思考和創造。

  他能夠從意外事故的陰影中快速走出來,并通過刻苦學習來總結失敗經驗,說明他具有勇于面對挫折的優秀品質。

  這些諸多優秀之處,也是成為非凡工程師必不可少的前置基礎。

  當然~

  想要成為一名非凡工程師,僅僅擁有這些是不夠的。

  張源文笑道:“你放寬心,有神圣在,沒有人可拿走你的東西。”

  “只是想要獲得法典認可,你要先把科技產品創造出來。如果連產品都沒有,法典又如何審核呢?”

  需要實物產品嘛…

  知曉這點,對于姜九陵非常重要。

  因為它和姜九陵之前熟悉的國際專利體系規則,大為不同。

  那種由各個國家搭建的專利體系,在審核一件專利時,可以進行無實物審核。

  只要申請人提交相應的設計圖紙、技術方案就行。

  姜九陵熟悉的很多專利,都還停留在圖紙和方案上。而他負責的工業科技產權辦公室,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向各大企業工廠,推廣那些實用型科技專利。

  通俗來說,就是從海量的專利中,挑選那些實用價值較高的,然后把它推廣出去。讓各大企業工廠購買專利授權,把這些專利產品化,推向市場。

  可以無產品化的專利申請,有利有弊。

  利處是方便了申請人的工作量,同時大大降低專利申請門檻,讓專利技術保護可以惠及更多人。

  弊端是隨著各個公司企業去有意識的注冊大量重復專利,某些有心人,只要在圖紙和方案上下功夫,就能成功申請專利。

  就像那個五顏六色的抹布案例,申請人根本不需要做出來那些顏色的抹布,只需在電腦上打打字,就能把所有顏色一網打盡。

  另外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還會依靠技術優勢,以保護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名義,去濫用專利制度保護。

  他們在創新了一種科技產品時,往往第一件事,就是把后來者所有的發展道路都給堵死。

  以芯片行業為例,那些占據了芯片制造業最頂端的公司,光是積攢下的芯片類專利技術,就多達十幾萬項。后來者根本不可能繞過這些專利技術,去發展自己的產品。

  只有乖乖繳納巨額的專利使用費,成為對方的血汗工廠。

  甚至有些情況下,根本不會把專利授權給你,讓你成為他們的潛在競爭對手。

  二十一世紀以來,專利壁壘的問題越發嚴重,同時也催生了眾多國際壟斷寡頭科技公司。

  現在審核門檻,是必須擁有實物。

  姜九陵認為這種規則同樣有利有弊,但具體會產生哪些利弊,目前他還無法做出結論。

  姜九陵點點頭,“我回去后,就著手專利產品的實物研發。”

  張源文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而是從辦公桌上拿出一本小冊子遞給姜九陵,“這是今年國家工業委印發的九二年神圣審核指導手冊,你既然有這方面的自信,那就回去學習一下手冊上的內容,它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取得法典審核的資格。”

  姜九陵欣喜不已。

  這本手冊下面還有印有工廠內刊的小字,這說明指導手冊是由國家工業委逐一發放到全國各地工廠的內部刊物。

  這種工廠內刊手冊面向全國工廠工人,里面當然不會有什么機密內容,但肯定比市面上公開發行的同類刊物要更加詳細專業。

  姜九陵準備道謝,張源文卻揮揮手示意不用,“國家的科技發展離不開你們這群年輕人,你若想感謝我,就回去好好學習,爭取早日成為非凡工程師。”

  “你先回去吧。”

  “等你認為自己已經做好了接受法典審核的準備時,再來找我。”

  說完,張源文從辦公桌下面,拿出一個由許多中空玻璃管組成的擺件放在桌面上。

  這個擺件底座是個木頭,尺寸和鞋盒相仿,上面豎著一根根彎曲的玻璃管,這些玻璃管交錯在一起,像極了一個透明管道迷宮。

  姜九陵本來想走的,看見這個奇怪的東西就不由多望了幾眼。

  “這是我用來訓練金屬移動能力的輔助工具。”

  張源文并沒有藏私的意圖,他指著木頭底座上一根根筆管粗細的玻璃管解釋道:“精度是工業科技的基礎,在獲得了金屬移動能力后,很多人都會追求控制金屬移動的精度。”

  “你看到的這件輔助訓練工具,就是著名科學家茅升先生發明的迷宮練習管。”

  “茅升先先生你知道吧,你們學校走廊上,應該掛著茅升先生的肖像,和他的名言名句。”

  見姜九陵點頭,張源文笑了笑,用帶著敬仰的語氣說道:“茅升先生在二十二歲時獲得了金屬移動能力,他為了更好鍛煉自己的控制精度,就請一位玻璃工藝師傅制作了幾根,直徑為一厘米的彎彎曲曲小玻璃管。”

  “茅升先生就控制著一顆直徑為九毫米的金屬小球,去緩緩穿過這些玻璃管。就這樣每天堅持不懈練習,茅升先生最后可以做到在十秒內,讓金屬小球穿過二十根彎曲的玻璃管,并且不會碰撞到玻璃管內壁。”

  眼前這個迷宮練習管剛好有二十根,張源文一邊說著一邊抬起左手,憑空操縱起一顆金屬小球。

  小球精準的從第一根玻璃管入口鉆了進去,接著不緩不慢地沿著玻璃管內壁移動。

  可能是說話分心緣故,姜九陵明顯聽到幾聲小球撞到玻璃內部的清脆叮當聲。

  張源文不以為意,他要真能做到茅升先生的速度和精度,也不會坐在這里和一個名不經轉的高中生聊天了。

  他繼續用敬仰的語氣道:“茅升先生當年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時,他在設計圖紙過程中,從不借用任何繪尺工具。”

  “茅升先生只用操控蘸了鋼筆水的金屬小球,就能在圖紙上,快速畫出讓外國工程師都瞠目結舌的施工圖紙。”

  “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姜九陵佩服的心服口服,原來眼前這堆看似不起眼的玻璃管,還有著這樣不平凡歷史。

  “如果你以后有幸獲得這項能力,也要像我一樣去勤加練習。不過用迷宮練習管會很消耗精力,前期也很費錢,練習時一定要集中精力。”

  “練累了,就操縱兩顆金屬小球在手掌上方旋轉移動,培養你和金屬之間的默契感。

  張源文話還沒說完,姜九陵就聽到啪嗒一聲。

  玻璃管碎了。

  張源文不禁老臉一紅,玻璃管極為易碎,哪怕常年練習,稍有不慎也會把玻璃管給碰碎。

  “尚海玻璃儀器廠生產的迷宮練習管,質量真是越來越差了。”張源文把鍋甩到了廠家頭上,“你看碎掉的這根玻璃管,說不定就是內壁的同心精度不達標。”

  碎掉的玻璃管,讓姜九陵明白了,他剛剛說前期練習會很費錢的意思。

  這種由玻璃儀器廠生產的練習管,肯定價格不算便宜。

  “你快回去吧。”臉有點紅的張源文,已經開始攆人。

  “張主任,那您為什么不在金屬小球上,鉆個一毫米的孔洞,然后把金屬小球穿入彎曲的細鋼絲里,去練習移動精度呢?”

  “這樣就不用怕頻繁花錢買練習器材,您還能自己隨意調整細鋼絲的彎曲角度,要簡單就彎曲的小一些,要復雜就把鋼絲多彎曲幾道。”

  張源文主任豁然抬頭,臉上的表情,和當年那位看茅升先生畫圖的外國工程師表情差不多。

  “你…你再說一遍,什么鋼絲?”

  姜九陵攤了攤手,“把金屬球鉆孔,然后用它去穿細鋼絲啊。”

  “一根長長的細鋼絲,它可以代替玻璃管的內徑作用。”

  張源文主任呆了片刻,然后猛的打了個激靈,“這是走內徑和走外徑的區別啊,用細鋼絲可以嘛,用細鋼絲可以嘛?”

  “可是鋼絲也是金屬,會…會被我連同金屬球一起控制的。”

  “那試試尼龍絲,玻璃絲?”

  姜九陵腦海里的解決辦法,立刻蹦出十幾個,“書上不是說,把玻璃拉伸到二分之一發絲粗細,就會變得非常有韌性嘛,幾根編成一根,強度比同樣粗細的鋼絲還高。”

飛翔鳥中文    工業法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