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章:金屬移動

  這位主任姓張。

  他身上有學者的氣息,但比起姜九陵昨天見的二中校長,他身上又多了股不太明顯的沉穩內斂氣場。

  看見姜九陵站在門口,一臉見證奇跡的表情。張源文主任露出會心一笑,“進來吧。”

  “主任您找我?”姜九陵有些遲疑地走進去。

  對方手上懸空著的金屬球,無疑給張主任增加幾分神秘感。

  這種無法用科學解釋的能力,讓姜九陵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存在異能。

  “知道我見你的原因嘛?”張源文主任揚了揚手上的報告,緩聲道:“幾個月前二中的那場事件我是了解的,我認為你們三名學生,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承擔什么責任。不過這件事是由省工業委來處理,我不好做主。”

  “下午我本來只是想問一下調查小組的調查情況,我沒想到,這三名高中生興趣小組里,會有人寫出這樣一份事件報告。”

  “調查員問過你,既然懂得這些焊接知識,為何還會在當初還會焊接失敗。”

  “你說是后來自己查閱資料總結出來的。”

  “一名高中生能總結出這些,實在讓我驚訝,所以就想找你聊聊。”

  姜九陵頗為費力地,把眼神從那兩顆懸浮著的金屬球上挪開。

  對于這份報告能引起工業委的人注意,姜九陵并不意外。

  九十年代,是華夏從密集型勞動產業過渡到技術型產業的關鍵階段。

  在九十年代初期,華夏的大部分工業從業者,都沒有經過專業技能培訓,他們的相關知識主要靠老工人的言傳身教。

  這就造成了很多入行不久的工人懂得加工方面技巧,卻不懂得這里面的相關理論知識。

  比如在氣體保護焊技術剛剛普及開來那段時間,新老焊工在使用同樣材料進行焊接時,老師傅焊接出來的焊件強度,就要明顯高于新人。

  同樣的手法,同樣的焊絲和同樣材料。

  老師傅如果不點破其中奧秘,新人抓破頭也不會想明白其中關鍵。

  這里的關鍵,是老師傅在焊接結束后,會把焊槍在焊點上來回掃上片刻。

  這其中奧秘說穿了很簡單,氣體保護焊在焊接時,焊槍會吹出惰性保護氣體,以此來隔絕焊點的氧氣。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多,例如電弧熱量利用率高,焊后不用清渣,焊件變形小,抗裂性能好等等。

  老師傅焊完最后用焊槍掃的那幾下,就是讓惰性氣體在焊點處多停留片刻,避免焊點在冷卻凝固過程中,由于空氣的侵入而產生氣孔。

  新人靠自己不可能想到這點。

  現在姜九陵能系統科學的總結出失敗原因,說明他的相關理論知識已經達到老師傅的水準。

  從當初半懂不懂,釀成事故。到不被挫折所打倒,再刻苦學習做到出口成章剖析原因,只過去短短三個月時間。

  這種優秀的奮發精神,出現在一名高中生上,當然會引起他這個吳城工業委負責人的注意。

  被人注意到,姜九陵并不會產生太多心理波動。

  這些知識和技巧在后世的工業加工領域已經非常普及,學生們只要帶耳朵聽課,都能輕松掌握。

  比起被人夸獎,姜九陵更好奇那兩顆懸浮著的金屬球奧秘。

  既然張主任說找他聊聊,那姜九陵就借著機會發出疑問,“請問…”

  “您是如何讓這兩顆金屬球懸浮起來的?”

  張源文主任并不意外姜九陵的問題,對于勤學好問的年輕人,他也不吝嗇為其解惑,他微微一笑,“如果你能成為熔渣重煉者,你也可能做到這點。”

  說完,張源文主任放下手中稿件,把自己灰色外套的領子抬了抬。

  他抬起衣領,姜九陵注意到他在衣領下方還別了一枚硬幣大小的金屬徽章。

  裝飾用的花眼?

  經常穿西裝的姜九陵知道,男人西裝上通常有兩處地方可以用來做時尚裝飾。

  一種是手腕處的袖扣,還有一種就是領口下方的扣眼。

  那個位置又叫花眼,可以用來佩戴金屬或珠寶裝飾。不過這么騷氣的裝飾,不可能出現在張主任身上,他穿的也不是西裝。

  姜九陵仔細看了看,發現這枚金屬徽章,似乎和那本鋼銑工長自傳書上的封面圖案很像。

  “這是神圣為我頒發的熔渣重煉者徽章。”張源文語氣變得莊重起來,“神圣對于那些有過貢獻的人,從不吝嗇獎賞。”

  “你看到的鐵球懸浮,是我成為熔渣重煉者時,法典賦予給我的金屬移動能力。”

  “我有幸獲得這項能力,當然不能辜負法典期望。從獲得能力到現在的這三年時間,我每天都會花時間來練習金屬移動的技巧。”

  說到這兒,張源文換上了諄諄教導的語氣,“你應該明白,當你可以操控一個金屬,進行毫米級精度平面位移時,它能給你在科技創造中,給你帶來的巨大幫助。”

  “如果你以后有幸被神圣青睞,千萬不能心生驕傲,要日復一日的去勤加練習法典賦予給你的能力。”

  姜九陵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謝謝您告訴我這些。”

  原來這不是異能,是法典賦予他的非凡能力。

  金屬是工業科技的一切根基。

  如果可以隨意操控移動金屬,不僅可以在科技創造中帶來幫助,日常生活里也能帶來種種有意思的可能。

  當然~

  從張主任用兩顆玻璃珠大小的金屬球來鍛煉技巧上來看,他這項金屬移動能力應該不算強大,可能也無法控制金屬在空中快速移動。

  但對于姜九陵來說,哪怕能憑空移動一張紙屑,也是顛覆世界觀的巨大改變。

  自己一定要獲得這種能力。

  “主任,您說這項能力是成為熔渣重煉者時獲得的。”

  “我知道從最初的虎鉗精工、到鋼銑工長,還有工長之上的熔渣重煉者,一共三個頭銜。”

  “能冒昧問一句,在您早期成為虎鉗精工,和鋼銑工長時,法典又賦予了您什么樣的非凡能力嘛?”

  姜九陵很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問題一個接一個,“還有我想問問,我在家修養的這三個月,除了苦讀工業加工類書籍之外,我還結合了以往掌握的知識,嘗試去創造了一件新的專利產品。”

  “我想把這件產品遞交給神圣專利法典審核,我需要怎么做?”

  貿然問法典賦予了別人什么能力,是件很冒昧的事情。

  如果只是這個問題,張源文可能會拒絕回答。

  但眼前這位年輕人,竟然說他利用三個月時間,去創造出了一件新的專利產品?

  任何符合法典審核標準的專利產品,法典都會授予創造人虎鉗精工的頭銜,并賦予一項非凡能力。

  現在有位高中還沒畢業的年輕人,大言不慚說自己發明了新專利產品。

  “你真的假的?”張源文驚訝問道:“你的產品呢?”

飛翔鳥中文    工業法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