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四章大事頻頻29
此時,已是上午十點,如果按照這個工程進度一天之內保證就能把壘鍋灶和壘煙囪的工作全部完成,明天說不定就可以開工試火。
在稍事休息之后,眾人在柳師傅的指揮下移師院墻外,開始了壘煙囪的工作。
相對于壘鍋灶來說,壘煙囪還能輕松一點,技術性也不是那么強,就是一層層地轉圈往上壘唄,只要煙囪的高度高于屋頂基本上就可以保證煙囪的排煙正常。不過,壘煙囪也不是一點技術性沒有,首先,這種煙囪不同于工業用的那種下粗上細的圓形煙囪,而是要壘成方形,也是要呈下粗上細的階梯狀;其次,通常情況下煙囪必須是垂直的,或盡可能接近垂直,以確保氣體平穩流動,吸入空氣進入所謂的煙囪燃燒或煙囪效應。因為煙囪的高度影響其通過煙囪效應將煙道氣輸送到外部環境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煙囪的高度要達到不被周圍的建筑物遮掩為最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排煙通暢;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煙囪底部和鍋灶連接部分的角度,這個部位在泥瓦匠口中有一個專業術語稱為“狗窩子”。“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角度選擇決定了鍋灶會不會反煙,這個角度的選擇有一定難度,角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煙道不暢,因此,這一方面絕對是個技術活,只有那些有長期實踐經驗的老工匠才會準確無誤地找到這個適合的開口方向和角度。這種高難度的技術活又是這種大工程,像春書家這種“二把刀”的水平肯定不行,這種活計必須要柳師傅親自出馬。春書家能做的只能是壘磚這種粗活,更何況,煙囪要壘的比屋頂高就必須要搭腳手架,像柳師傅這種年齡和體格還真的不適合高空作業,要是把柳師傅那老胳膊老腿的給傷著可是個麻煩,所以這項工作就只能由春書家來做了。
在盤好煙囪的底座之后,是柳師傅親自操刀壘煙囪底部和鍋灶連接部位的“狗窩子”,柳師傅拿著兩塊紅磚在一板一眼地比劃著角度,春書家不聲不響地在一旁默默觀看,仔細揣摩著柳師傅的每一個動作,領悟著每一個動作背后的含義。春書家心里很清楚,不管是壘鍋灶還是打土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找煙道的角度和“狗窩子”的開口方向,“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煙道的角度找好了就可以保證鍋灶好燒,“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煙道的角度找不好,那鍋灶燒起來肯定就會反煙。春書家也曾經給村里人壘過鍋灶打過土炕,那“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煙道的角度還真的不好找,因為缺少技術指導,春書家做這些工作的時候一是靠蒙二是靠反復試驗,春書家的運氣還算不錯,給村民們壘過幾次鍋灶、打過幾次土炕,還真很少出現反煙的現象。盡管如此,春書家還是未能搞明白找“狗窩子”開口方向和煙道角度的訣竅是什么,春書家希望這一次能在柳師傅身上有所啟迪。
春書家的想法是好的,只可惜柳師傅并沒有過多地留給春書家觀摩學習的機會,在拿著兩塊紅磚比劃了三五下之后,柳師傅果斷地用瓦刀鏟了一堆水泥把兩塊紅磚固定好了,然后拍拍手說保證煙道通暢。春書家瞪大了雙眼也沒看明白柳師傅那“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煙道的角度是如何選擇的,有心想問問吧?又怕問出口之后人家柳師傅不給答復,這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折了自己的臉嗎?因此,春書家只能暗自嘆息一聲,然后就埋頭去壘磚了。
其實,要搞明白“狗窩子”的開口方向和煙道角度的選擇問題也并不難,只要搞明白一個自然問題和一個物理問題就可以了。
自然問題指的是戶山地區的自然氣候問題。戶山地區冬天多以北風和西北風為主,要想鍋灶不反煙就要讓煙道避免風口的直吹,只要把“狗窩子”的開口與風向的相反方向開就可以了。
物理問題指的是燃燒和排放的問題。鍋灶正常燃燒的模式是從下進氣,往上排煙,因為煙比空氣熱且輕,所以煙要往上走。但在燃燒初期煙比空氣略熱,其浮力不足以排開空氣上升,自然就會從較低的送氣口(鍋灶口)頂端排出,這就是所謂的“反煙”,等鍋灶內的柴草或煤粉燃燒加熱后空氣流通就會變成通道,自然就不會再出現倒煙現象。至于煙道的角度也不是個大問題,只要讓鍋灶和煙道連接處的“狗窩子”呈一個漸進式的斜坡足以引導煙氣進入煙囪就可。
這些問題說明白了其實很簡單,但在沒人指點的情況下要想一下子搞明白也確實不易。像春書家雖然心靈手巧,又是高中畢業生,還替人壘過鍋灶打過土炕,但春書家并沒有把他的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去進行分析,所以才會一直處于迷惑之中。就如斯大林的“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而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南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這句經典的語錄一樣,這是一個統一的辯證思維。春書家只不過是一土里刨食的農民,哪里會有這樣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