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八點半,春天用摩托車載著妻子許丹和兒子春光回了石門溝子村。清明節這一天不光要祭祖掃墓,一家人團聚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所以,許丹的化妝品商店今天破例沒有開門營業。
回到家的時候,春天家的院子里和堂屋里已經聚集了十幾個老春家的老老少少,這些人一邊在抽煙喝茶,一邊說著閑話,春書立和張秀麗里里外外地忙活著張羅。來的這些人大都是老春家家族里的長輩,也有不少是春天的同輩人。這么多年來,石門溝子村的老春家人已經慢慢形成了一個習慣,家族里有大事或者需要集體參加的活動,都會不約而同地集中到春天的家里來,就譬如今天的祭祖和掃墓。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來源于春書立夫婦的熱情好客,也來源于春天和春雨兄弟倆在社會上的出息,也是春書立在家族里一種威信和地位確立的表現。
春天進門后熱情地跟老春家人一一打招呼問好,年輕人嘻嘻哈哈地跟春天和許丹笑鬧著。老人們的目光早就已經被春天的那個胖嘟嘟的兒子春光給吸引住了,一個個紛紛上前逗著春光玩,春光這孩子也不認生,已經可以伸著兩個小胳膊在院子里自己挪動幾步了,那如唐老鴨般蹣跚學步的姿態把人們逗得哈哈大笑。
春天跟眾人一一打過招呼后就趕緊去收拾上墳祭祖用的東西,財帛、供品、煙酒等物。這個時候,老春家家族里的其他人也陸陸續續的趕到了春書立家,春天的四叔春書家站在堂屋的臺階上清點著各家各戶的代表。這種清明節的上墳和祭祖,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個代表,一般都是當家主事的男人,也有男主帶著兒子一起的。
人員全部到齊之后,在春書家的招呼下,老春家清明祭祖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三十多人拉開了一線長長的隊伍,春書家滿臉自豪地帶頭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在很大程度上,這就是家族勢力的展示,是家族凝聚力的展示,也是弘揚孝道和親情的一種最佳方式。在石門溝子村,像老春家這種家族門戶大、團結又好的家族絕無僅有。
男人們出去祭祖掃墓,家族里的女人們在家里也沒閑著,她們要趕在男人們回家之前把中午的酒菜準備好,等著男人們回家后大擺筵席。像春書立家里,每年清明節都要擺個一兩桌,家族里男人們會輪流串門喝酒,很是熱鬧。
在戶山地區,清明節祭祖和掃墓有很多繁瑣的程序。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地得到天地之靈氣,以佑后人。這也是民間俗稱的陰宅風水。
掃墓時,要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后在上邊壓些紙錢,(這就是為了告知天地諸神和他人,此墳尚有后人,不是無主之墳,他人或其他生靈不可輕易冒犯。),然后叩頭行禮祭拜。行叩頭之禮也要按照長幼有序的原則,由家族里輩分最高或者德高望重之人(有的是族長或逝者的直系親屬)先行祭拜,其他人再按照輩分、年齡依次行禮。
清明節掃祭的時間一般來說是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前完成,這是因為下午四點之后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當然,這是民間流傳的說法,信則有不信則無。
老春家族各家各戶的祖墳大大小小的有五六十座,散布在石門溝子村四周的各個山坡上,有些墳墓因年份久遠已經不知道墓主是誰,但戶山地區有一個“落(la)門兒不落墳兒”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家族里關系不好的兩家人,即使平日里互相不說話、不上門兒,但祭祖的時候也要互相去對方的祖墳上燒幾張紙錢,體現的是孝道和對先祖的敬畏。所以,只要知道是老春家先人的祖墳,不管知不知道墓主是誰,老春家的子孫都要過去拜祭一番。因此,這一圈轉下來差不多就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中午十二點,春書武、春書立、春書家和春天等人掃墓完畢回家。堂屋里和炕上早就擺好了兩桌酒菜,就等著老春家的男人們回家入席。
這一餐酒,一直喝到日頭偏西,春天也喝了個酩酊大醉,不得不在家留宿一晚。酒精麻醉的是人的大腦皮層,親情醉的卻是人心,那股濃濃的、割不斷也舍不下的親情,真的會讓人陶醉。可惜,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向“錢”的時代,能真正放下名利去真心體味親情的又有幾人?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