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六一章 校報刊發

  梁超和妻子隋彩玲正在屋內趁著空閑練習膠輥印刷機的印刷技術,看到春天進了屋,夫妻倆連忙停住了手里的活計,熱情地跟春天打招呼。現在在梁超兩口子看來,戶山中學的這些借給他們錢款的“債主”們,就如他們的再生父母一般親切。故此,對借給他們兩千元“巨款”的春天,夫妻倆自然不會怠慢。

  原先連在一起的兩間空屋子現在已經被梁超分割成了工作區和生活區兩部分,外面一間擺放的是印刷機和制版機,以及紙張、油墨之類的印刷用品。里面一間改成了梁超夫婦的臨時臥房,一張簡易的木板床,一臺17吋黑白電視機和一套做飯的煤氣用具,就成了梁超夫婦的新家。他們五歲大的孩子,就只能扔在楊各莊老家,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春天和梁超兩個人各自抽了一支煙,說了一會兒閑話,梁超就開始動手為春天繪制的校報制版,春天饒有興致地在一旁觀看。

  梁超制版用的是一種粉紅色的藕合型無碳復寫紙,這種復寫紙是由相互接觸的兩張涂層紙組成,主要成分是原紙、發色涂層和顯色涂層。其工作原理是在熱力和壓力的作用下,發色涂層和顯色涂層進行化學反應,在紙上合成有色物質而顯示出字跡。

  制版完成后是曬版,曬版就是將制作的印版利用壓力使原版與感光版緊密貼合,以便通過光化學反應,將原版上的圖像精確地曬制在感光版上。

  曬版完畢,接下來就是印刷。膠輥印刷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使一般表面的圖文部分形成親油性能,空白部分形成親水性能。印刷時,通過潤水和給墨程序,使圖文部分著墨拒水,空白部分親水拒墨,將印版上的陽圖正像轉印到滾筒的橡膠布上,形成陽圖反像,再將橡膠布上的陽圖反像壓印到紙上,從而得到印刷清晰的正像。

  印刷膠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油墨的調配,油墨太稀或者太厚都不成,油墨濃度的調配要靠平日印刷過程中細心的琢磨和研究。梁超現在用的這盒油墨還是賣給他印刷機的客戶給調配的,濃度大小正好。

  春天的校報是梁超承接的第一單生意,所以他操作起來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閃失砸了自己的招牌。春天則在一旁耐心地等候著,親眼見證著自己親手繪制的戶山中學第一份校報《春芽》,由手繪稿變成了飄滿墨香的油印稿。

  這一期校報春天總共膠印了四百份,計劃每個班級二十份,戶山中學的每個教師人手一份,剩下幾十份作為檔案材料收存到團委辦。

  校報在膠印之前,春天特意找校長趙志強請示過,趙志強對春天的工作表示大力支持,但因為不知道梁超的收費標準,所以趙志強暫定了印刷四百份校報。

  校報油印完畢,春天喜滋滋地抱著墨香撲鼻的沉甸甸一摞,一溜小跑回了團委辦。

  辦公室里,吳曉和孫曉菲正在一邊無聊地拌嘴,一邊焦急地等待著春天的歸來。

  當春天把沾滿油墨香氣的校報放到辦公桌上的時候,孫曉菲和吳曉迫不及待地各自拿起一張翻看起來,臉上滿是自豪、滿足和幸福,多日來的疲憊和勞累蕩然無存。

  接下來就是分頭分發校報,春天負責校委會成員的分發,孫曉菲負責各級部辦公室的分發,吳曉負責各班級的分發。三個人所到之處,溢美之詞不絕于耳,尤其是在校報上發表文章的老師和學生,第一次看到自己寫的文字出現在了精美的報紙上,那種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只能用欣喜若狂來形容。

  趙志強不斷地翻看著手里的這張校報《春芽》的創刊號,眉開眼笑、喜形如色。這張校報雖然是手繪稿,但制作精美、設計精良,堪比正規報社設計印刷的報紙。報紙的插圖、紋樣和花邊的繪制細致入微,報頭的設計高端大氣,報紙正文的字體是春天用仿宋體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粗粗看了就像鉛印字一樣整齊劃一。

  趙志強對春天大肆贊譽了一番,又指示春天把剩余的校報拿到校長室,趙志強要把春天辦的校報《春芽》作為戶山中學一張靚麗的名片給推介出去。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飛翔鳥中文    九朝杏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