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詭異的事,大家還是頭一次見。
眾所周知,鏡像鐵書分作陽卷和陰卷,二卷不論相隔多遠,都像只隔了一面鏡子,互相通著靈氣。換句話說,拿陰陽二卷其中一卷展開書寫,另外一卷哪怕是在天邊,也會在同一時間自動展開,顯示相同的墨跡…。問題是,鏡像鐵書從來沒有出現過寫不出字的現象,這個問題把大家難倒了。
甘甜說,殷立既然逃去,久留也無益。
她提議駕鳥返回,沿途之上或有收獲。
為今之計似乎只能如此了,大家沒有異議,當下乘鳥而去。
他們自西往東飛走直線,遇有官道之時,飛慢一些,俯首下望辨別人物;遇小徑山脈無人之處,則一翅而過。如此晝出夜伏,時慢時快,飛行五天回了帝都太昌。
沿途一無所獲,不見殷立的蹤影。
不過,半途碰見名器和黑袍男子。
她們伴飛一陣,見殷立不在鳥背上,才又離去。
回到國子監,甘甜、花娘、吳剛去了大教宗的寢宮。
太乙召她們進宮敘話,甘甜把下山執行教令發生的事跟太乙說了。奏事已畢,三人又請太乙解疑,殷立遁逃何以消失?鏡像鐵書為何又失去功效…?太乙勘求天道多年,其心伏有無窮的智慧,經甘甜三人那么一說,他便立時洞察于胸。
他笑道:“名器和殷立的修為不是一個品級,想在名器眼皮底下逃走,那是萬萬做不到的。殷立是個鬼精靈,他焉能不知這個道理。他既跳河消失,那么就說明河底必有玄機。”
甘甜問:“請恕弟子愚笨,猜不透這玄機。”
太乙道:“你們忘了殷立有雙瞳赤金睛嗎。”
聽到這句話,甘甜、花娘、吳剛頓時恍然。
甘甜詫道:“師尊是說,河底有隕鏡世界!”
太乙點頭:“沒錯。為師如此判定,是鏡像鐵書給的提示。鏡像鐵書無論相隔多遠,陰陽二卷都彼此相通,書信奏事無一不靈。但隕鏡世界與我所處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如果其中一卷被人帶去隕鏡世界,那么陰陽二卷都會同時失靈。”
甘甜粲然一笑:“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
吳剛向鏡像鐵書討要鏡像鐵書,擺弄了幾下:“師尊你看,還是沒反應。照師尊的說法,殷立應該還在隕鏡世界喏。都過了五天,他怎么還不出來?”
甘甜道:“他不出來就對了,外面多危險。”
太乙慈慈笑道:“殷立躲在隕鏡世界里是最好的選擇,月影閣和兜天府尋的是他,他只要不出來,你們也就安全了。依我的估算,他至少要在隕鏡世界待上半個月,屆時月影閣和兜天府沒有尋到他人,自然也就散了。甘甜,鏡像鐵書暫且由你保管,你要時刻留意,一旦發現殷立傳來消息,你便帶人下山去接引。”
甘甜拱手鞠躬:“弟子遵命。”
扯完了蛋,甘甜和吳剛退去。
太乙把花娘留下,引至霧亭。
此亭據崖頂之上,可俯云海。
亭中有矮桌一張,蒲團兩個,書架一張。桌上爐香裊裊,清香撲鼻。爐邊置札記數卷,卷名曰《十二品蓮修煉綱要》。師徒二人盤坐蒲團,花娘掃了掃四周,說道:“這兒是師尊養生盤修的地方,除了二教宗,沒人來過。”
太乙道:“今天你不也來了。”
花娘瞄了一眼桌上的札記,慵慵懶懶說道:“我明白師尊的意思。說實話,沒這個興趣,您還是另尋傳人吧,承了你的功法,將來要接掌國子監,我懶散慣了,這個活兒我做不來。”
“無需多話,先探了脈再說。”太乙拿住花娘的手,探聽脈象。探完,滿意的點點頭:“悟道百年,一朝破鏡,我料是典星月的柔性幫了你。”
“是,得她點撥,我才頓悟。”
“哦,那你都悟到什么了呢?”
花娘手指朝天:“悟到神籍。”
太乙撫須大笑:“哈哈哈…,花兒,你這可是大悟啊!常人所悟乃捕靈氣、感天道、通萬物,破鏡之道皆由此中而來,百人之中難有一人悟到神籍。這么看來,你的悟道之術必是極品喏,此術可有姓名?”
“有,我取名叫三煞不死身。”
“將感悟心得說于為師聽聽。”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我以賭入道,你是知道的。當年你還極力反對過,說以賭入道,玩物喪志,易滋貪念,泥足深陷不能自拔。這,你說的很對,頭一百年我沉溺太深,執迷太過,悟不到一絲一點。直到殷立在我耳邊道破天機,我才恍然悟到,之后與地博弈,贏獲一條地煞星命,助我返老還童。此后十數年又不得悟,幸好收了個徒兒,幫我一語破道,那天晚上我又與天博弈,贏獲一條天煞星命,煉就不死身。”
太乙點頭:“好術,不遜于為師的《十二品蓮》。只可惜你的術只是防御,卻沒有攻擊。你若學了我的《十二品蓮》,對敵有降格打擊,二術相濟,攻守兼備。”
花娘笑道:“師尊,學你這個不劃算。”
太乙鎖眉:“別人想學還學不到,你卻推三阻四!國子監不是監獄,等我坐化之后,你執掌玉鼎宗,只要不插手朝政,不理俗務,不亂殺無辜,其余你大可隨心所欲,沒人約束你。”
花娘苦聲道:“操心的事怕也不會少。”
太乙微惱:“國子監的瑣事并不繁雜。”
花娘道:“不如賭一把,誰贏聽誰的。”
太乙氣得猛吹胡子,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方才壓下怒火:“行了,國子監的承繼事宜由我說了算,把你那些伎倆收起來。坐好,待我傳道于你。”說完,右手搗出,罩在花娘的天靈蓋上,一股綿綿不絕金光由掌心侵入花娘的天靈蓋。
太乙此舉是傳道,而非傳法。
悟道之術,顧名思義是由悟道所得,旁人即使獲得功法,而沒有獲得道的精髓,那么任憑怎么學也是學不會的。也就是說,太乙在傳授衣缽之前,必須將自己領悟的“道”傳給花娘,然后才能傳授功法綱要,基此修練,才能成就大功。
凡仙家傳授衣缽,莫不如此。
仙家領悟的“道”彌足珍貴。
它只能傳一人,只能傳一代。
即使像二教宗武乙這樣顛倒修行的怪人,也不得不順從這樣的法則。當初他雖然先教殷立功法,但最后仍要把珍貴無比的道氣灌入殷立的體內,這個環節省略不得。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花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