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重要性

  李佑說得興起,一時間說禿嚕了嘴。

  當他發現眾人盯著自己看的時候,趕緊閉嘴,想說些其它的掩蓋過去。

  他說道:“格物改變生活,比如說水泥…”

  “等一下。”李世民制止了他。

  李佑裝傻,問道:“父皇,什么事?”

  李世民問道:“你剛才說的什么火藥,還有熱兵器是怎么回事兒?”

  李佑很糾結,火藥這種東西一旦問世,不僅僅能夠改變戰爭形態,還將對整個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

  作為一個吃貨,在唐朝這個在唐朝這種冷兵器時代,他一個頂級貴族的日子過得穩穩的,火藥這個妖怪一旦問世,會改變世界結構,也包括現在的社會等級結構。

  當一個兒童拿起槍,可以輕易的殺死一個苦練數十年武林高手的時候,人們的等級和價值觀念都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他這個吃貨的好日子也過不了這么安穩了。

  最關鍵的是,李佑一直認為自己駕馭不了這種東西,因此他才沒有將這個妖怪放出來。

  李佑想了想說道:“父皇,兒臣是從羊皮卷上看來的,上面是說格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那樣的地步。不過上面卻沒有記載著具體的方法,這都需要將來慢慢的去進行研究。”

  李靖說道:“陛下,臣認為格物的確是十分有用。這些年來,殿下通過格物,發明出了很多新奇的事物,已經給大唐帶來了重大的改變。

  比如制鹽之法,還有制糖、香水、肥皂、酒精、水泥和高產糧食等,這些已經給大唐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像無線電臺這種新奇的事物,以前是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啊。誰能夠想到,數千里之外發生的事情,竟然能通過這個裝置,瞬間就知道了。

  臣建議,朝廷應該大力發展格物,從某種意義上講,格物比起拓土開疆更加重要。”

  李績和李道宗也都表示贊成。

  李世民點頭說道:“我也一直就有這個想法,當年李佑只有16歲的時候,他就說過,讓他去搞研究院,三年之內就能讓朝廷的財政收入,翻上一翻到兩翻,結果都已經實現了。這些年來,大唐的財富增長了何止十倍以上。

  常言道,國富民強。只有國富才能民強。只有國富了,朝廷才有錢去修建道路和水利設施,去招募士兵改善裝備等。”

說到這里,他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考慮一個什么重大的事情。眾人看見他發呆,沒有人敢打亂他的思路,也都默默地等候著他  此時的李世民,心中在做著一個他很想做,但是又有些猶豫的決定。

  這些年來,李佑為朝廷拓土開疆,建立了莫大的功勛。可是相比其他在對朝廷增加財富的方面來說,這些功績似乎還遠遠的比不上后者。

  李世民很想把李佑抽調回來,提高研究院的格局,全面負責民生方面的問題。

  而且,朝廷中遇到各類的重大事情,李佑都可以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綜上所述,李佑留在長安,比其留在西北對于朝廷更加有用。

  可是,這里面還是涉及一個皇子之間的矛盾糾紛問題。李佑如果留在長安,李恪等人會如何想?想到這里,他忽然又想起了李泰,從個人感情上來說,李泰更令李世民喜愛。

  他現在真的想把李泰弄回來了。

  因為這件事情過于復雜了,李世民一時還沒有想好。于是他就對李佑說道:“你接著往下說。”

  隨后眾人繼續探討格物的問題。

  自從有了電報以后,李承乾每天都會向李世民做例行的匯報。李世民關心長孫皇后皇后的身體,經常在電報里對她進行問候。得到的回電也都是健康平安,因此他也很放心。

  忽然有一天,李泰派人來了,他給李世民寫的信中說,元日就要到了,是皇后娘娘讓他返回長安的。

  如果是在平時,長孫皇后讓李泰返回長安,李世民一定會覺得有問題。此時恰好是要到元日了,一個母親叫兒子回來過個年,這可是沒有什么異常。

  于是李世民就讓來人回去告訴李泰,讓他這次回來以后暫時留在長安,等到他打完高句麗回去跟他見上一面再說。

  李泰很聰明,沒有提及長孫皇后的身體狀況,他終于達到了自己留在長安的目的。

  最近一段時間,張寶貴天天都像在過年一樣,前線的物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緊張的,可是他有辦法從李佑那里弄來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去照顧秀智公主,來博得她的歡心。

  平時,他還去陪著秀智玩耍,教會了她斗地主,還跟她學習韓語。

  這天,李佑問道:“寶貴,快過年了,給家里發個電報,給弟妹們報個平安吧。”

  張寶貴這些天來一直只顧著追求對秀智的愛情了,把對家中妻妾們的愛情暫時忘記了。聽到李佑這么說,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道:“行,我這就過去跟家里發電報。”

  就在元日即將到來之際,李承乾專程為前線送來了很多年貨。李世民很高興,回電贊揚了他的舉動。

  這時,李佑提出了他已經在西北地區實行的,在元日前每個士兵給家中寫信報平安的措施。李世民認為這個辦法很好,于是組織各部,讓那些識字的人,給普通的士兵寫家信報平安。

  同時,他還讓政治部門,對那些已經在評功授獎的的人員,由東征軍給他們的家庭發了立功喜報。此舉在朝野之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增進了軍民之間的互動,密切了軍民關系,也提高了官兵們的士氣。

  轉眼就到了元日了,李佑和李麗質在前線陪著李世民過年。

  經過李世民的批準,嶺南王李恪也配發了電臺。

  這天,李恪給李世民發來了捷報,南征軍擊破了林邑國的象軍,俘虜了林邑國王,占領了林邑國都城占城,林邑國已經并入了大唐。

  消息公布以后,東征軍士氣大振。

飛翔鳥中文    吃貨唐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