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四章 荊楚交融,授徒傳法演神通

第十四章荊楚交融,授徒傳法演神通第十四章荊楚交融,授徒傳法演神通  楚地神廟,重回寂靜之中。

  此時除下姬考,他的兩個弟子,羋蓬與風玄,也常居于神廟之地。

  這兩個孩子,剛剛入境成功,還難以辟谷不食。

  但是姬考卻沒有讓楚人幫忙準備食物,而是讓他們兩人自己解決吃食問題。

  羋蓬好水,都是跑到大江旁邊,捕魚作為食物;

  風玄喜山,更喜歡到附近的山林之中,打獵充饑。

  捕魚較為簡單,羋蓬水性極好,在水中絲毫不下于游魚,時常有捕獲;打獵雖難,但是風玄身邊,卻有一條小蛇,這蛇極有靈性,已經近乎生出靈智了。有它相助,風玄保障自己吃食,卻也沒有問題。

  這條蛇與風玄,幾乎是從小玩到大的。巴人喜蛇,甚至巴字來源,也與蛇有關。巴人君室之人,通常從小養一條蛇,幾乎可以心意相通。

  姬考心中猜測,這種風俗,與巴人的先祖太昊伏羲陛下,有一尊龍蛇法相,或許有些關系。

  這兩個孩子年歲不大,但是一切衣食住行,姬考都讓他們自己解決,并不是刻意鍛煉他們的意思。

  事實上,楚地的孩子,即便是貴族,也不像商周那般,養尊處優。他們從小開始,便要學習耕作漁獵,都是吃苦耐勞之人,也沒必要鍛煉。

  只不過姬考此時,還未傳那些修行極快的煉氣功法給他們。

  便像自己當初修行之初一樣,姬考交給他們的,暫時只有坐臥行走之法。這些法門,足以讓他們熟悉引氣的種種。

  而且,姬考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之中,先了悟如何引氣。

  這一關才是當世修行之中,頗為重要的。

  至于那些引氣效果更好的法門,或許能夠在短期之內,讓他們感玄大成,對于長遠來說,卻未必有益。

  當初大河之上,彭祖對他所說的話,言猶在耳,修行之道,最重根基。

  所謂根基,便是要從一開始就走出屬于自己的路。

  只要是自己走出來的,未來便是有偏頗,自己也容易修正。

  兩個孩子果然都是天資卓絕之人,三個月時間,他們便分別領悟出了自己最習慣最喜歡的引氣法門。

  羋蓬在水中暢游嬉戲之時,風玄在山上馳騁畋獵之時,皆能夠接引靈氣,而入自身氣海之中了。

  到了這一步,姬考便開始了下一步的教導。

  鉆木取火,結繩記事,磨石鑄陶,甚至后來在殷都沬邑之中,學到的種種法門,耕種養蠶,伏案戰斗,諸般可以引氣的法門,也都教給他們了。

  這些法門,姬考沒讓他們以之為主修之法,但是修行之路,觸類旁通,多知道他人的法門,對完善自己的法門,越是極有用處的。

  “這些法門,或許沒有那位龍君,以及鱉兄傳給你們的法門高深,但是卻千萬不可小覷。這都是先民將修行之路,一步步開辟出來的大智慧大毅力。”

  “弟子明白。”

  自家師尊傳法之后,難得鄭重其事,羋蓬與風玄兩人,則更是恭聲稱是。

  姬考擔心羋蓬、風玄二人,輕視這些法門,還特意向他們多說了幾句。

  龍君與老鱉,傳給他們兩個的法門,在收徒之后,羋蓬與風玄就給姬考講了。

  他們兩個,本來還要將全篇直接說給姬考聽,但是卻被姬考阻止了。

  機緣也好,風險也罷,這是給他們兩個的,自己可不應借機觀看。雖然沒有人說什么,但是與姬考自身想法不合。

  龍君也好,鱉兄也罷,肯定是沒有將這些東西傳他的想法。否則的話,明顯可以經他之手,傳給兩個弟子。

  他大概知道,龍君交給羋蓬的,是一些龍族水道之法以及幾道煉氣士神通,風玄從巨鱉那里得到的,則是純粹的玄武一脈法門之后,他便沒有過多了解了。

  龍族精通水道,對于羋蓬來說,確實會有大幫助。但是與龍類結下緣法,就不止未來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玄武一脈,則同時精通山水兩道。風玄得到老鱉所傳,姬考還是稍稍放心的。老鱉雖然是妖,但是他卻能放下心來。

  荊伯與楚君兩人,在荊山之巔,相會三天三夜。

  兩人所談的是什么,無人知曉。

  但是這一會之后,荊蠻百濮之地的形勢,陡然發生變化了。

  諸荊的軍士,頻頻觸動,進攻百濮部族所在。

  而楚人部族,已然完全歸入了荊人一方,也隨著荊人同時攻擊百濮。

  百濮自然不會勢弱,部族勢力犬牙交錯數百年之久的江漢云夢一帶,開始進入了連綿大戰的階段。

  荊楚部族背靠靈山,百濮各族毗鄰云夢,乃是這一代最為強盛的部族。

  若是以地域論,中原之地,沒有多少方國,能有比他們更大的地域。

  但是國力強弱,并不能以地域來論,至少在雙方的征戰之中,姬考沒有看出任何一方,有多強大的實力。

  就兵甲而言,他們的兵器多是木制或者竹制的,銅器很少見到,甚至都遠不如巴蜀,更不用說商周了。

  另外戰術、軍士、修行之輩等等,也都相差極多。

  不過,諸荊與百濮之戰,是姬考少見的,沒有修行者參與的戰爭。

  雙方幾乎都沒有煉氣士,但是雙方的巫祝,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約好了,沒有一人出手,任憑凡俗軍士交鋒,他們頂多就是治療傷勢。

  楚地之中,以鬻熊為首的幾位楚巫,所做的便是這件事情。

  當然,這場戰爭,對于楚人的影響極大。

  隨著荊伯與楚君鬻熊的商議,荊楚一家的說法,在荊人之中廣為盛行。

  不斷有荊人造訪楚人部族,雙方相互交融,自然有不同風俗之間的碰撞。

  姬考冷眼旁觀,話已經和楚君鬻熊父子講明,是將狼群馴化成犬,還是自己直接變成狼,都看楚人與楚君的手段。

  那座神秘的神殿之中,姬考雙目緊閉,但是在胸前氣海之中,各種氣機卻不斷彌漫演化。

  先天太陰之氣,先天太陽之氣,先天星辰之氣,先天雷霆之氣,以及后天劍氣,在氣海之中或是交鋒,或是相融。

  在五種氣機之中,又有一塊五色石頭懸浮不定,一道赤色劍光不斷流轉。

  姬考自身,沒有得到任何洞真煉氣之法,對于煉氣士洞真之后的諸般神通,他也就是知道一種縱地金光法。

  其他種種,都要他自行參悟,自行開創。

  但是煉氣士修行,都是一次閉關,便不知多久,才能有所收獲的。

  長生之人,這般所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姬考卻不一樣,種種心中念頭,不斷逼迫他快點成長,足以和天下高人爭鋒。

  不說那些出人世間的存在,他們有天人之約制衡,難以隨便出手。最少那些通神煉氣士,以及類通神的其他修行者,他要有對付手段。

  在此之前,洛神宓妃教他神道憑依之法,他以洛書為根基,演化出了周天星辰圖,又得蜀地之中的人道之力祭煉,終于有了可與通神之輩相斗的實力。

  但是一劍劈開靈山,先是里面不多的神力已然耗盡,后面又有靈山生靈咒力混跡其中。這張圖卷,暫時連用都用不了。

  是以,姬考現在除下雷法劍術之外,幾乎沒有煉氣神通。

  他如今以自身五道氣機,洗煉這塊禹王用來祭天的祭臺,便是想要從這其中的玄妙,開創出一些能夠為他所用的神通手段。

  氣機演化感悟良久,姬考心中,終于有了一些想法。

  五色社稷臺,色分五種,其實何嘗不是相爭五帝呢?

  五位上古掌天人皇,都曾尊五行帝位,為神人共尊之帝。

  青帝伏羲氏,赤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白帝少昊氏,黑帝顓頊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赫然是一個五行相生的循環。

  姬考頓時想到自己周身氣機,以先天雷霆之氣演化木氣,以先天太陽之氣演化火氣,以先天星辰之氣演化土氣,以后天劍氣演化金氣,以先天太陰之氣演化水氣。

  在這其中,也就先天星辰之氣演化土氣,以及后天劍氣演化金氣之時,稍稍耗費了他一點心力。

  畢竟相比其他三者,還是差一些契合。但是先天星辰之氣,乃是他統率一切之氣,后天劍氣乃是他自修自煉,不假外求之氣,演化土金二氣,倒也不算太難。

  五氣既成,他便將這五氣全部賦于五色社稷石上,以象征五帝的五色土相合,然后默默體悟其中玄機。

  完成之后,姬考終于輕舒一口氣,第一步已經完成,五行之氣已經契合這社稷臺。未來的功夫,則是慢慢感悟其中變化,想辦法演化自身想要的神通了。

  “師尊,我祖父要來拜見您。”

  他從定境出來還沒多久,正要再試演一番巫道與武道相合的斗戰法門之時,忽然羋蓬的聲音傳了過來。

  姬考頓時心中微訝,這楚君有兩年時間沒有來他這里了,幾乎將羋蓬與風玄,交給他放養。

  如今趁夜過來,想必是有要事了。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