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章 泰伯三讓,姬考觀法授法

  第八章泰伯三讓,姬考觀法授法類別:武俠小說作者:會說忘言書名:__

  “昌,你不用再勸我了。”

  見到姬昌還想將君位讓出,姬泰伯臉上都開始微有怒意。

  “你祖父的遺命,你父親未盡的使命,你要交給我一個老頭來完成嗎?”

  “還是說,你是想要我請出你祖母,讓她下命令,你才愿意接替公侯之位呢?”

  說完,姬泰伯直接拉著姬昌的手,來到了眾人面前。

  “諸位,季歷不幸罹難,但是周氏不能無主。我侄姬昌,德行深厚,先公亶父在時,就時常稱贊,我姬周之興,當在于昌。”

  “十年以來,昌隨其父外征戎狄,內安百姓,確實沒有辱沒先公的稱贊。”

  “如今,他將承周公之位,為諸侯之西伯,各位可有意見。”

  西伯,乃是姬季歷臨死之前,商帝文丁,傳詔諸侯給姬周的榮譽。

  周公季歷,便是去承接這榮譽之時,歿于殷都。

  如今,人雖然不在了,但是西伯之名,卻留了下來。

  姬泰伯話說完之后,下面之人,則齊齊拱手拜道:“我等見過西伯侯。”

  商帝乙元年,姬昌于周原岐邑承公位,稱西伯侯。

  姬昌稱西伯侯幾日后,姬泰伯便拜別自己的母親,又要重新東去了。

  “泰伯,你此番東去,我也不攔你了。聽你說仲雍在揚越之地已經有后人了,要是有機會,讓他們回來一趟,看看我這個老太婆吧。”

  “人家都說長命百歲,我已經百歲多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去見先公了。”

  季歷之死,對太姜的打擊,也是極大。

  姬泰伯連忙說道:“母親德壽天佑,便是兩百歲也能活。”

  “這種事情,就不用多想了,趁著還活著,我也想見見仲雍和他的后人。”

  “泰伯明白,要是時機恰當,會遣他們回來的。”

  姬泰伯與姬仲雍兩人,幾乎是在揚越之地,墾荒出了一個句吳之國。

  他們兩人,必然要留一個在句吳的,否則難以安定百姓,應對四方夷越。

  “昌,發,你們兩個記住,在揚越之地,還有我姬氏一脈傳承。要是人家實在容不下我姬周,句吳之國還是一條退路。”

  姬泰伯沒有說得很清楚,但是姬昌與姬發都明白,他所說容不下姬周的,是指誰。

  “伯父不用擔心,姬周會無恙的。”

  姬昌臉上雖然沒有笑意,但是充滿了自信。

  一旁的姬發,更是目光凜冽,看著東方。

  楚地之中,姬考閉目凝神,開始默默研究巫道之法。

  他在西岐之時,沒有得到巫祝傳承,還引出了浩大天象。

  但是在殷商沬邑,萬方臺之中,卻得到了一些巫道修行的法門。

  務成子棄巫煉氣,但是他曾經修行過的巫道法門,卻是頂尖的法門。

  在上古之時,巫道有三,祭祀其一,消解其二,斗戰其三。

  這三條巫路,乃是邁入巫道之時,所選擇的道路。

  在此之前,還有一步要走,那便是得靈。

  壯魂,便是使自身靈魂精神壯大,可與天地精神往來。

  這乃是巫道根基一步,可以得之于外,也可以得之于內。

  得之于外,便是神靈之力,天地之力,總之是各種外力,將靈魂精神壯大,為施展種種巫術做準備;

  得之于內,則是以自身之力,完成這一步,與天地精神往來。

  兩種方法因人而異,沒有高下之分,全在個人取舍。

  但是對姬考來說,他還是更喜歡后一種。

  修行之道,尤其是根基之時,不假外求,才是他想走的修行之路。

  雖然他修行巫道,不過是為了施展楚君所傳的分災之術,將巨鱉救醒。

  可是,既然選擇了,那便要做好。

  內壯神魂,可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但是相比煉氣士與圖騰修行的入門之法,又顯得更為好走一些。

  煉氣士要入境,這一步乃是天人合一之境,資質之外,更看緣法;

  圖騰修行要蘊靈,首先要有靈可入,不能得到圖騰之靈,一切都是空談。

  內壯神魂,需要的是以一種法門來養神,達到壯大的目的。

  巫道養神之法,李昊手中也有兩種,一種乃是務成子所傳,定坐養神之法。

  另外一種,則是洛神宓妃傳給他的,當年羿神的羿術。

  不像夸父,他是大部族出身,祀奉后土的部族分出,從小就得巫道法門;

  不像刑天,他是炎帝神農的戰將,得到炎帝悉心教導;

  不像禹王,他父親是治水失敗的鯀,也是黃帝一脈而出,傳承不凡;

  大羿,他出身于荒野之中,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荒野之中自己練習箭術。

  無意之間,得到了一個殘缺的巫道之法。

  然后,以弈術養神,忽忽幾年間,便踏上了巫道之路。

  恰逢水患降臨,天人大亂,妖獸禍亂人間。

  這個沒有姓名,人人稱之為羿的人,持弓往去四方。

  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萬民皆喜,人間堯帝稱之為大羿,當時掌天的黑帝顓頊以之位宗布神。

  姬考從洛神手中得到的羿術,便是當初大羿一步步走上修行之巔的法門。

  這些法門,比起務成子給他的,要顯得疏漏多了,完全沒有整理過。

  但是在這些法門之中,姬考卻隱約看到了一位持弓傲立天地之間,不懼任何鬼神巫妖的青年。

  他拙于言辭,但是心中一切想言,都在他的弓箭之上。

  對比了兩種養神之術后,姬考心中便有了決意。

  也是此時,一夜便過去了,羋蓬與風玄兩人,來到了神廟之中。

  姬考看著這兩個小孩,不由想起當初仇生先生給他講入境之法的時候,一晃也已經十年過去了。

  “你們兩個,以前接觸過煉氣修行嗎?”

  羋蓬與風玄,頓時都搖了搖頭。

  楚地之中,這幾年都沒有煉氣士經過,羋蓬根本就沒有碰到過。

  至于風玄,他來歷特殊,原本所居之地,更是煉氣士絕跡,自然不會有這種機會。

  “沒有接觸過啊。”

  姬考輕聲自語:“這樣也好,白紙好作畫。”

  “你們都坐下來,我給你們講講煉氣的第一步,入境之法。”

  “入境之法萬千,我所知曉的,也有幾十種之多。今天我也不說其他法門,先給你們講我當初憑之入境的方法。”

  當初在殷商典藏室之中,姬考翻遍無數典籍,雖然后續煉氣法門不多,但是入境之法,他確實看過不少。

  他所言的自身入境之法,自然不是仇生那一脈的觀天入境之法。

  他所要講的,卻是坐忘與心齋兩種法門。

  不像仇生當初給他講入境的來歷,講得極為透徹。姬考并沒有將入境這一步多難或者多易,講給這兩個孩子聽,直接便說起了具體的法門。

  這樣也有好處,不用在他們心中,形成入境玄之又玄的感覺,以免造成知見之障。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是為心齋。”

  講完這兩句之后,姬考便要加以解釋,不過他看到這兩個孩子,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頓時驚訝問道:“我這么說,你們都聽懂了嗎?”

  羋蓬說道:“聽懂了,大概意思便是讓我們忘卻自己的形體所在,也摒棄自己的耳目存在,與外界達成一體,這應該就是坐忘吧。然后不用耳目,用自己的內心去感知一切。”

  風玄也接著說道:“不對,心齋可是食對內心的齋戒祭祀,最好連內心的感知都不要去,讓氣來感知一切。”

  “不對,前面說了,不用耳聽,而用心聽,不用心聽,而用氣聽。這兩者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先用耳聽,怎么知道不用耳聽;不先用心聽,怎么知道不用心聽。”

  “你這樣說也有道理,但是這兩者之間,卻不應該刻意用什么去聽,按照坐忘的要求,應該是同于大通,跟著最通暢的感覺便是。”

  “不對,同于大通,應該是與最正確的感覺相合。”

  “要是連通暢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正確呢?”

  姬考聽著這兩個小孩討論,頓時愣了。

  這兩人,當真是**歲孩子嗎?

  這一世**歲的時候不說,上一世他**歲之時,恐怕連他們爭論的問題都聽不懂吧?

  “師尊,大通是指什么?”

  兩人相爭不下,最終來詢問姬考了。

  姬考輕聲道:“大通,也就是大道了,就是大路的意思。每個人修行之時,要走的大路,都是不一樣的。你感覺最通暢的,可能會變得不通暢,你感覺正確的,可能會變成錯誤的。”

  “總之,這是一條介于變化與不變之間的,當你們從變化之中把握住了不變,就可以稱為大通了。”

  這種涉及什么是大道的問題,姬考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又不能像后世那位道祖一樣,直接將五千言講出來。

  再者說來,便是講出那五千言,大家對這東西的理解,同樣是在云里霧里。

  “好了,你們既然理解了坐忘與心齋的意思。下一步,便是努力將自己沉入這種境界之中,然后去感應天地萬物。”

  “當什么時候,天地萬物之中,有什么落在你們內心,讓你們感覺,這就是大通所在,那便是入境了。”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