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七章 再見姜蘭,“天神”降格(求推薦)

  第二十七章再見姜蘭,“天神”降格(求推薦)

  《》第二十七章再見姜蘭,“天神”降格(求推薦)

  所謂樓臺,其下為臺,其上有樓,樓不大,只有上下兩層。

  這是一個極為空曠的樓臺。

  姬考進入之后,對列星臺的第一個感覺,便是如此。

  他原本以為,這里多少應該會有些仆役侍女之流,卻沒有想到,一個都沒有看到。

  第一層之中,空空如也,只有一張書案,幾張坐墊,墻上倒是有幾個字,用刀筆刻出。

  “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

  十一個大字,蒼勁有力,燦然有神。

  看著這十一個大字,姬考仿佛看見了百年之前,一位絕世人物,在眾人目睹之下,通神顯圣,奔入夜空,與列星比肩,光照天下。

  “在人間為賢相,出人間為列星,大人當為我師,為天下人之表。”

  姬考口中輕聲說道,嘆服之情溢于言表。

  “是誰?”

  他說完這話,馬上就聽到一聲熟悉的嬌喝,從樓臺上層傳來。

  而后,一個眉眼如山水一般的女子,飄然而下,落在了姬考面前,看到姬考之后,頓時美目盼兮,巧笑嫣然。

  “嬴氏姐姐,好久沒見了。”

  看著這個熟悉的女子,姬考微笑說道。

  “姬考,你怎么來這里了?”

  雖然開心遇到故人,但是姜蘭卻疑惑不已,萬方臺之中的樓臺,可不是這么好進來的。

  要么是通神真人親自相召,要么是手持萬方之令。萬方之令這東西,一位通神真人,也只能有一塊,傅說大人那塊,很明顯已經給了她了。

  “奉陛下之命,典藏史姬考可入列星臺查閱典籍。”

  姬考故作正色,對著姜蘭沉聲說道,眼中笑意盈盈。

  “看典籍啊,那就隨姐姐上樓吧。”

  姜蘭同樣一笑,并不多說廢話,拉著姬考便往樓上而去。

  姬考跟著姜蘭上樓之后,發現這上層是同樣的空曠,同樣是一張書案,幾張坐墊,這一次墻上連字都沒有。

  而且,姬考環顧四周,沒有發現有任何典籍。

  “典籍呢?”姬考很是疑惑,向旁邊的姜蘭問道。

  “喏,這些便是你要觀看的典籍。”

  姜蘭指了指書案之上,笑著說道。

  姬考看過去,發現書案上面,有一枚玉簡,靜靜躺著。

  “這,就是列星臺的典籍?”

  “沒錯,就是它了。”

  姬考愣了,沒想到此世之中,還真有玉簡這東西。

  玉簡啊,這可是他在前世之中,傳說中用來儲存信息的高級物品。

  不過他旋即就了然了,父親姬昌贈他,被他轉贈給姜蘭的那張獸皮,都可以以神念傳導信息。那個時候,甚至連文字都沒有,修行之法也是草創之時,更何況是現在了。

  事實上,入境之法,感玄引氣養氣之法,或許可以記在文字之上,供人參詳琢磨,但是更為玄妙的洞真煉氣之法甚至通神之法,恐怕就不是文字能簡單描述的了。

  此時不像后世,佛道法門大興,文字傳承數千年,很多東西都能描述得形象具體,甚至文字之外的言外之意,也能從文中觀出。

  然而即便是佛道,也多是在傳道,傳意,卻很難在普通文字典籍上傳法。

  道德經五千言,眾人皆知開了大道之門,可是又有誰,是真正從這五千言之中,得到道法了呢?

  禪宗典籍無數,要是文字之中真有佛法,又何必衣缽相傳,心心相印呢?

  是故道理心境能在文字之中,簡要修行能在文字之中,但是真到了高深玄妙之境,文字依然力有未逮。

  眼下修行之人,就更不用說了,對于同樣的東西,或許感覺相同,但是描述給人,卻又是不同的。

  “拿去觀吧,姐姐我要研究一番劍法,等到初一之時迎戰那位大敵了。”

  “此處竟有姐姐的大敵嗎?”

  姬考微一驚訝,按照彭祖所言,他八百年所見修行者,就沒有幾個天資如姜蘭這般出類拔萃的。

  “不錯,是一個大敵,我與他共戰六場,他勝三場,我勝三場。”

  姜蘭淡淡說道,眉眼之間,似有劍氣鋒芒射出。

  而后,她便找了一個角落坐下,也不理會姬考,閉目開始修行。

  一道凌厲的劍氣,在她氣海之中蓄勢待發,就連空氣都顯得有些冷厲了。

  姬考笑了笑,看來這位姐姐是真遇上勁敵了,也不多言,坐在書案之后,順手拿起那枚玉簡。

  自身沉入定境之中,周天星辰現出,而后將心神沉入其中。

  帝宮,又是一次新的朝會。

  但是這一次的朝會,卻不是在正殿之中進行。

  在商帝武乙的通知之下,所有眾臣都來到了一處園林之中。

  武乙不喜歡享受,沒有馳騁畋獵的愛好,但是也偶有心煩之時,便命人之間在帝宮之中,建了一個小園林,以供消遣。

  眾臣都知道,武乙有這一個小園林,卻少有人來過。

  聽到說武乙要眾臣在園林相見,有幾個與巫祝關系極為密切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有擔憂之色。

  反而是帝子托與太祝兩個,面不改色,一臉平靜,默然與眾人一起前行。

  “哈哈,好,這一局算是你贏了,這爵酒予喝了。”

  眾人還沒到園林之內,就聽到武乙的大笑之聲,頓時都安心了,陛下心情,看來不壞。

  見到眾大臣過來,武乙先是放下手中的酒爵,而后整理冠帽衣服,徐徐轉過身子,正面對著眾人。

  “見過陛下。”

  園林之中,地上多是土石,眾臣便沒有行跪坐之禮,而是直接拱手作揖。

  “諸君都來了啊。”

  武乙跪坐在一塊墊子之上,對著眾臣說道:“坐,大家都坐。”

  在他身前不遠的一塊空地之上,已經擺好了酒席,似乎就是為眾臣所準備的。

  眾臣雖然驚訝,但是卻并沒有多說什么,一個個入席就坐。

  “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諸位都是予之肱骨,來共飲一爵,再觀予之博戲。”

  殷人盛酒,從盤庚遷殷開始,每過一段時間,商帝便會找各大臣共飲。對于飲酒之事,眾臣沒有一個會拒絕的。

  飲完一爵之后,商相任尹當先問道:“不知陛下命我等到此,所為何事?”

  武乙笑道:“予正與天神博戲,兩人乏味,故請諸位前來一觀。”

  所為博戲,其實也就是賭博了,乃是上古之時,據說神靈傳下來的一種游戲,又名六博。

  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間橫一空間為水,放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后行棋。棋到水處則食魚,食一魚得二籌。

  博戲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武乙所說,與天神博戲,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敢問陛下,您與天神博戲,天神何在?”

  任尹環顧周圍,卻并未發現有神靈蹤跡。

  眾臣也一個個難以置信,天神何其高遠,怎么會來到這園林之中,與武乙博戲為樂。

  但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敢隨口亂說,生怕惹怒武乙。

  “天神,這不是天神嗎?看來諸位的記性不太好了啊。”

  武乙淡淡一笑,指著放在他面前,靠在石頭上面的一個人偶,淡淡說道。

  這個人偶,五官俱全,都是皆是描畫而出,又有發絲衣物,乃是絲綢所制。

  看到這個人偶,眾位大臣,一個個都愣住了。

  這便是上次在巫廟之中祭祀鬼神的時候,突然多出來的一個,受他們祭祀過的人偶。

  武乙將其帶出,并給它冠了神名,天神。

  并且,這位大膽的陛下,還曾經說過,拜臥即是拜他,拜他亦是拜我的張狂之言。

  過了一段時間,眾臣基本上沒有誰將這人偶放在心上,只當做這是武乙惡心巫祝一脈的又一個手段。

  沒有想到,今天武乙命他們來園林之中,又將這人偶“天神”拿了出來。

  “予曾經想讓天神與我共坐帝座之上,但是他似乎坐不住啊,僅僅是受你們拜了一段時間,便身體都稍有裂開了。”

  “想來天神也自知德行不夠,不敢居于帝位之上,予便從他之意,將他從帝位挪開,只以他為帝友了。”

  武乙說這話的時候,眾臣聽在耳中,內心都微有寒意。

  站在這里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武乙的話,看似在說眼前這個人偶“天神”,其實語帶雙關,說的是真正天上的神啊。

  “天神”自知德行不夠,不敢居于帝位之上,這很明擺著,就是說那些真正的神靈,無德居于他之上啊。

  這位陛下,莫不是瘋了不成,將巫祝一脈打壓得不敢反抗還不夠,竟然將矛頭直指天上的神靈。

  夏人崇命,商人崇神,他這是準備動搖商人的根基啊!

  “今日天氣不錯,予心情也好,便想與這‘天神’好友,玩玩博戲,飲飲美酒,恰好,也有一段時間,沒有與諸位共飲了,便一起邀來。”

  從巫廟之中,移到自己身上,現在又變成了好友,這仿佛就是一個笑話,但是諸臣沒有一個笑出來的,一個個只覺得心中發寒。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