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武俠小說第七章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七章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所謂宗廟,唯邦國可見,乃是祭祀先君之地。姬氏在入周原之前,只有祖廟,并無宗廟。

  后來在周原之上建城邑,又得到了商天子的冊封,周國就此出現。由此,姬氏也順理成章的,將祖廟升級為了宗廟。

  姬氏宗廟之中,祭祀的是哪些先人,大宗伯也十分清楚。

  剛剛那道黃金色的劍氣,他心中也隱隱有所猜測。

  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更害怕。

  假如他的猜測為真,那這將是天地之中最大的禍事了。

  甚至于,大宗伯都想不顧自己的傷勢,去往自己學巫的地方報信,讓眾巫有所準備。

  不過想到自己現在的情況,大宗伯最終頹然一笑,他哪里還敢亂動。

  現在出去,恐怕數十個士兵,就能降自己耗死了。

  那位煉氣士的手段,終究是勝過自己一籌。

  對于圍在附近的軍士來說,這也是極為奇怪的一天。

  開始之時,他們接到指令,守在巫廟與宗廟外圍,今日不讓任何人靠近。

  雖然不知何故,但是他們也知道必定是大事。

  果然,在巫廟之中,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才會有這樣的天地異象。

  巫廟軍士,以及附近的周原民眾,都受驚于這天地異象,跪伏在地。

  對世人來說,還有什么比天地動怒,更恐怖的東西呢?

  還好,這令他們畏懼的一幕,并沒有持續很久。

  也不想他們所想的那樣,恐怖的雷霆,最終沒有擊落在巫廟與宗廟所在之地。相反,一道金黃色的光芒之后,煙消云散,雷隱電斂,如若未存。

  沒有得到命令,這些軍士不敢亂動,雖然心頭都有著各種念頭,但是依然守衛在外面,不讓圍觀的民眾進入巫廟的方圓數里。

  依然是兩廟之間,姬氏一族這祖孫四代,全都靜默不語。

  一邊是巫廟,是天地鬼神的祭祀之所;一邊是宗廟,是祖宗社稷的朝拜之地。

  如今,巫廟之中,天地意志的意思,大宗伯說得很明顯,天厭之。不知道姬考到底做了什么,上天厭棄,甚至不想他再活到世間。

  宗廟無人代言,可是那道劍氣,無疑也表明了態度。

  天地厭之我不厭。

  天地欲滅我救之。

  這個“我”,如果是其他人,姬亶也好,他的幾位兒孫也好,都不會當做一回事。

  可是這不是其他人,那道黃金劍氣的主人,雖然他們從未見過,卻并不難猜。

  如此堂皇威嚴,如此巍峨浩瀚,敢直面天威,還能化解天威,除下他們那位先祖,還會有誰呢?

  此時的姬亶,已經近乎氣若游絲,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幾位后裔,用微弱的聲音說道:“將我抬到宗廟之中,我有事情要與你們說。”

  不多時,他們祖孫四代六人,便重新來到了宗廟之中,姬氏先祖的靈位之前。

  姬考看著熟悉的宗廟,心中也在感嘆,終于逃過一劫了。

  雖然心中被那幾位先民的意志所影響,讓他內心絲毫不懼,凜然直面天威。但是,能夠不死,誰又會想著找死呢?

  看著宗廟眾靈位正中,姬考連忙行禮作揖。然后,又與所有長輩一起,行跪拜大禮,如同祭祀之時一般。

  對于正中這位先祖跪拜行禮,姬考一點反感都沒有,不管前世今生,這位陛下,都可以算是他的先祖。

  前世的時候,已是禮樂崩壞,道德變遷之時,諸多禮儀已經當然無存。

  那個時候的他,也很喜歡游山玩水,所到之處,凡是有佛寺道觀,他都會過去參觀一番。

  但是,不管那些和尚道士,說得天花亂墜,講得如何激動人心。前世的周元,從來沒有向著任何佛像或者天尊跪拜行禮,最多就是躬身三揖,以示敬重。

  倒不是沒有行跪拜之禮的地方,不過,那些地方是三皇廟,是黃帝陵,是禹王墓等地,所敬并非鬼神,而是祖宗。

  至于寺廟香火布施,他更是想都沒想過給予,有富余錢財,寧可給需要它的窮人,也勝過不知比他富足多少的出家人。

  他并非對佛道有偏見,而是對人有偏見。

  事實上,他比世間大多數人,都更了解佛道,講起經典頭頭是道。

  在他看來,佛道的要點,給世人所傳的精髓,在于慈悲,在于道德,而不在漫天仙佛,更不在漫天仙佛的泥胎木偶之中。

  相反,這些先祖,或者制定倫理,或者解決溫飽,或者消弭洪水,或者謀求尊嚴,讓后世子孫生活得越來越好,這才是真正的大功德。

  佛道所謂功德,至少在姬考看來,是遠遠無法相提并論的。

  跪拜之時,姬考思緒紛飛,從上古先民與神魔象征,一直到后世的佛道思想,在他的腦海之中交替碰撞。

  “考兒,告訴我們,你在引靈石那里,到底看到的是什么場景,讓天地為之震怒?”

  姬昌同樣經歷了測試,而且在他心神腦海之中,所呈現的場景,是伏羲畫卦之時,所宣示世間的八種相態演變。

  天地水火山澤風雷,變化萬千。

  就是不知道,他的這位長子,又看到的是什么?

  不僅是姬昌,他的那些長輩,都看著姬考,等待他的答案。

  “我見一人,誅除兇獸,引弓落日;我見一人,追逐日影,盡飲河渭;我見一人,舉斧反天,斷頭而舞;我見種種先民,征戰神明,搏擊妖魔;我見種種先民,所祭祀者唯天地,所侍奉者無鬼神。”

  姬考說完,滿座皆驚!

  他的這些長輩,完全沉浸在他所說的那一幕幕之中了。

  這些故事,他們曾經都聽說過,卻從來沒有深思過。如今姬考一說,讓他們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他們心中,故事雖然知道,但是心中所想,卻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射日之人,不過是夏后氏的一個逆賊;那逐日之輩,不過是某個族群的狂妄之徒;那斷首反天之人,更是自不量力的莽夫。

  至于祭祀天地,而將鬼神摒棄一旁,更是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你們怎么看?”

  姬亶面色慘淡,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但是他的眼神之中,卻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疑惑。

  姬泰伯作為長子,他搖了搖頭:“這等事情,匪夷所思,我輩不敢言。”

  姬仲雍與姬季歷,同樣搖了搖頭,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其實都太過遙遠了。近在眼前的戎狄,還不知道如何解決,思考這些天大的事情,并沒有多少意義。

  姬亶看著他們,臉上沒有什么變化,繼續看著姬昌,等待著這位他最喜歡的孫子的答案。

  姬昌頓了頓,看了一眼宗廟之中祭祀的眾多先祖,由黃帝軒轅到帝顓頊,又到帝嚳,后面再至后稷姬棄,他們的中興之祖姬劉,然后淡淡吐出一句話。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一句話,八個字,其中含義卻頗深,卻將姬昌的想法,完全訴說出來了。

  后稷為祖,那是遠在帝嚳與堯舜之時的事情,周國可以算是很古老的邦國了。邦國雖然古老,但是周國的使命,卻是革新舊制。

  只要是不對的,只要是不好的,只要時機合適,周國就要將他革新。

  姬亶聽了這八個字,仰天長笑:“我無憂矣。”

  “你等謹記,此八字當為我姬氏一族的頌語。我姬氏不如成湯,無玄鳥之庇佑,但是有此八字傳之后世,也無需玄鳥庇佑了。”

  所謂頌語,便是族群祭祀之時,用來頌給天地與祖先聽的。

  其中,殷商的頌語,天下皆知,便是赫赫有名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姬亶說出這句話,不無與殷商爭鋒之意。

  姬氏一族,與殷商一脈,其實算是同源而異流,都是出自帝嚳之后。

  帝嚳的妃子簡狄,是有戎氏的女兒,與別人外出洗澡時看到一枚鳥蛋,簡狄吞下去后,懷孕生下了契,契就是商人的始祖。

  帝嚳的另一妃子姜嫄,是有邰氏的女兒,她于郊野之中玩耍,無意踐踏巨人足跡,懷孕生生下了稷,稷就是周人的始祖。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姬亶知道得很清楚,商人的背后,一直有著玄鳥一脈的幫扶。也正因為如此,盤庚遷殷之前,商王室數百年動亂,都能安然度過。

  商人也以此自豪,他們知道,玄鳥一脈,一直庇護著他們。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這句頌語,也隨著商人傳遍了九州之地。

  “泰伯、仲雍、季歷,我擬將先祖所傳的那件東西,傳給姬考,你們可有什么意見?”

  姬亶目光慈和,又看了一眼姬考,這個曾孫,他完全看不透。

  姬昌他能看出一點端倪,當繼上古圣王之德,興盛姬氏一族;但是姬考,卻像是潛于世間的龍一樣,讓他無法斷言其未來。

  “我們沒意見。”

  三位兄弟連忙點頭,他們本就都不是貪圖利益之人。再說,那件祖傳之物,給他們也毫無用處,倒是傳給姬考,未來之時,可以見到此物大放光彩。

  “我生有三大憾,希望你等后世子孫,能夠在我死后,幫助我完成這三個遺憾。”

  姬亶的面色潮紅,聲音都有些亢奮起來了,這最后一口氣,已經吊了很久了。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