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前言與章節目錄

  巍巍華夏,源遠流長,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人與禽獸,內在廉恥,外在服飾。衣飾之美,曰之為華;禮儀之邦,謂之以夏。

  在華夏的土地上,曾經興盛又衰落了一個又一個的強大帝國:秦漢、隋唐,一個又一個鐵血金戈的民族如匈奴、鮮卑、突厥在草原上來了又去。時光荏苒,蒼駒過隙。殘唐為朱梁所代之后,整個中國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在這黑暗之后,大宋代表著千千萬萬百姓的福祉,從殘破不堪的五代廢墟上崛起:滅南唐,平后蜀,定南漢,克北漢。將中國本土重新統一。但是,直到孔歷16世紀,華夏仍未獲得實質性的統一:契丹(遼)與宋并立對峙,西夏盤踞西北高地,三國鼎立的局面直到宋高宗時代才被改變。黨項全族西遷,遼國加速內部農業化和郡縣制的改革,宋國則在王安石石越改革的刺激下,走上了封建海外、虛君強相的新的發展軌跡。

  本冊教科書將分為四部分:三國的殖民擴張之路,商業的發展與三國政局的變遷,大革命的先聲和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成就(選學)。

  自從程栩發現好望角以來,宋國探險家們從泉州、廣州出發,不斷的開辟到黑大陸的新航路,在黑大陸,宋國殖民掠奪者建立了武裝貿易站,大肆掠奪黑大陸的強壯勞動力和原材料,給黑大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同一時期,通往東方的航線也被開辟,大東洲也淪為了宋國的掠奪對象。南海諸侯國成為香料貿易、奴隸貿易的重要樞紐,迅速的發展了起來,而宋國本土也因為獲得了海外高額的利潤,引發了貨幣革命,廢除了過時的銅本位制度,而建立起了銀本位的金融體制。

  這一時期,也是夏與遼積極開拓的時期。遼國自中宗完成郡縣制改革以后,努力向西方拓展,將領土的西端拓展到了阿提拉河流域,引發了波瀾壯闊的“西進運動”。而夏國在經歷與遼國爭奪阿提拉河流域的失敗之后轉而制定了以征服天竺和波斯為目的的南進計劃,到了孔歷18世紀中期,西夏已經占據了印度河流域,奪取了天竺洋上的出海口。夏國杰出的君主,夏世祖李承業將首都從迪化搬遷到南方的天竺港,開始投身于爭奪天竺洋霸權的斗爭之中。

  這一時代,同時也是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極大發展的時期,劉頓三定律的提出為物理學指明了方向,狄卡建立的解析幾何使數學成為了格物學者手中有力的武器,宋世宗時代,白水潭格物學獎的設立更刺激了科學的進步。在哲學方面,宋國經驗論學者與夏、遼唯理論學者往來辯論,促進了思想的啟蒙,儒學內部各派系的并立更使得百家爭鳴的局面錦上添花。到了孔歷18世紀末,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資產階級在科學和哲學兩條戰線上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第一章三國的殖民擴張之路第一節封建南海之后的殖民探險活動第二節東天竺公司的成立和對天竺各國的殖民活動第三節波斯灣亂局第四節南海公司對黑大陸的掠奪第五節環球航行與對東方的野望第六節遠東的征服與殖民地的建立第七節遼國的遠東戰略第八節西陲的開拓第九節西夏的“佛化西域”政策第十節章節小結第二章商業的發展與三國政局的變遷第一節股份制貿易公司與四級會議第二節商幫的出現與繁榮第三節孝宗新政與李定西改革第四節開明專制第五節新朝貿體系的建立和鞏固第六節盛世的危機第三章大革命的先聲第一節慶元之變第二節四級會議的關閉第三節理學黨人的崛起第四節蒙烏室韋獨立戰爭與宋國外交政策的變化第五節波斯灣七年戰爭第六節賈似道改革與危機的加劇第七節為平等而密謀第八節正統分子的最后努力第九節南海分離主義的興旺  第十節革命真的無可避免?

第四章黃金時代的社會萬象第一節三國百姓們的市井生活第二節理學的系統化與體系化第三節西夏思辨主義哲學的發展第四節遼國經驗哲學的總結第五節文學與藝術上的代表成就第六節科學與哲學的分野——新時代的展望

飛翔鳥中文    宋國大革命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