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14章 干瞪眼

  武清縣亂民聚眾的消息,像辣鍋店的火鍋底料一樣沸騰。來二樓‘吃飯’的權貴們坐不住了。

  其中有不少權貴在武清縣購置田莊。英國公府、保國公府、壽寧侯等人坐立難安。

  尤其是保國公。聯想前幾日找他的張忠,以及山西、河南、山東三地軍隊的調動形成的真空圈。如果地方沒能在第一時間剿滅武清縣亂民,讓他們流竄到山東、河南、山西等地,那就會出大事!

  “陛下,請盡快調京營前往武清剿滅亂民。”坐立難安地保國公急切地請示。

  朱壽翹起二郎腿,勾起嘴角呵呵一笑,“不急。亂民而已,武清縣搞不定,還有保定府、河間府呢。保國公,為何清河縣民變剛平息,武清縣又出了事?”

  保國公渾身汗毛林立,手腳冰涼地回道,“老臣不知。”

  “是嗎?”朱壽直勾勾地看著保國公。

  保國公屏氣凝神,不敢流露半分不自然。陛下要依法治國,苗逵死了,沒有證據能指證他和酒醋面局的貪腐案有關。就算有,也只能查到潘舉人的姻親神英,查不到他身上。

  陛下黑漆漆的雙眼太滲人,陛下想要動他嗎?陛下已經逼的他致仕。太上皇還健在,陛下總不會把他趕盡殺絕。

  朱壽轉而問劉健:“劉公致仕前親自處置了清河縣民變。劉公告訴朕,百姓為何會砸了縣衙?”

  “乃是縣官把理應士紳的田賦,轉嫁到百姓身上。縣官又在重修魚鱗冊之時動手腳,激起民憤。清河縣縣令、縣尉、書稅課司已明正典刑。”

  “逃稅的士紳按律成倍處罰,流放三千里。其子奪官罷職,以儆效尤。”劉健沉聲道,“鬧事的百姓服三年苦役。”

  朱壽大笑:“朕倒是能理解清河縣百姓的心情。”

  “朕動了諸位的利益,你們也和受害百姓一樣,聯合起來反對朕!”

  眾人大囧。

  “朕收復河套、抵御韃靼、增加糧食、平均糧價、取消鹽課、發展商業,結果呢?”

  朱壽突然變臉。

  手一甩,‘啪’砸碎了馬文升剛開的玉釀春。

  醇厚的酒香在辣鍋店二樓彌漫。

  “不是深受兵災之苦的北方,不是貧困的西南山區,而是京畿附近接二連三的民變!”

  “就在你們的眼皮子底下!”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

  “是朕無能?朕不覺得。”

  “是你們無能?朕也不覺得。”

  “取消你們的免稅權,一個個跳的八丈高。”

  “百姓們身負徭役、田賦。你們還能想出各種方法,把本該是你們、你們家人承擔的部分讓窮人替你們繳納!”

  “朕都替你們害臊!”

  “讀圣賢書,你們都讀了些什么。”

  朱壽在咆哮!

  初聞張忠的‘暴風雨’計劃,朱壽沒當一回事。他做了很多事,讓大明走向了另一條昌盛的道路。哪里還會出現原來歷史上屢禁不止的農民起義。

  隨著事態的發展,朱壽的心一點點涼了下來。

  從東廠呈上來的情報中,他悲哀的發現了一個真相。他給大明帶來的好處,八成落在權貴們身上,百姓們得到兩成頂天了。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味的加固河堤,而不清除蟻穴,只是把決堤的時間推后而已。

  大明的蟻穴有很多,能招致大明滅亡的是什么?

  朱壽想了許久。經過潘舉人一事,他想通了。

  皇帝的咆哮聲從辣鍋店傳到店外。禁軍們聽到了,士子們聽到了,百姓們聽到了。

  咆哮聲中蘊含的憤怒,猶如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陛下本來就是沒事也要搞事的主。

  陛下發怒會發生什么事?血流千里,還是重現太祖時期的重典治世?

  所有人,心中戚戚然。

  劉健、劉大夏等人互看一眼,齊齊下跪磕頭,“請陛下息怒。”

  劉健言辭懇切:“陛下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清河縣、武清縣的民亂只是個別現象。陛下只需堅持依法治國,天下早晚會恢復朗朗乾坤!”

  朱壽沉默了半晌。

  “個別現象?但愿吧。”朱壽扶起劉健,“劉公既然致仕了,就好生在家頤養天年。”

  劉健心一顫,抬頭瞧了眼年輕的皇帝。

  似有若無的笑容、彬彬有禮的儀態,難以掩蓋身后沸騰的殺機。

  “陛下,亂世才用重典吶!”劉健最擔心朱壽身上某些‘類太祖’的地方。

  朱壽笑了:“是啊,亂世才用重典。”

  朱壽離開了辣鍋店。

  暴怒的陛下極為冷靜地離開了。

  身為半個帝師的謝鐸閉上眼睛:“要出大亂。”

  保國公一屁股坐下,顫抖著雙手斟了杯酒。一口飲盡,喉嚨火辣辣的。他一杯接著一杯喝,想把自己灌醉。他一定是猜錯了,一定猜錯了…

  晉王右眼皮猛跳,他環顧周邊的藩王們,語氣森然地問,“你們有誰在武清縣里插了一腳?”

  “武清縣就在京師附近,又緊鄰天津港。吾等哪敢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撈地。”

  “封國權比土地實在。”

  仁和大長公主的駙馬齊世美沒敢來。今日前來的是永康大長公主的駙馬崔元,后世屁顛屁顛迎接嘉靖帝入京的京山侯。

  晉王看向崔元。

  崔元苦笑。

  在京師眾多人的矚目下,武清縣上報:亂民聚集一千多人,把田莊洗劫一空。官兵一到,亂民四散逃離,正在圍剿中。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武清縣緊報:亂民人數增至一萬,洗劫了武清縣多家田莊。武清縣縣令被亂民絞殺!

  內閣震怒,這已經不是亂民!屠滽等人逼軍機處盡快鎮壓。

  軍機處請求調京營,朱壽以‘京師重地’為由駁斥。并抽調三地兵馬駐扎京師西郊,以保護太上皇。

  兵部尚書許進憂心忡忡地面見朱壽:“請陛下盡快調大軍鎮壓亂民。亂民紀律嚴明,不傷害普通百姓,專找權貴之家。保定縣令清正廉明,亂民放過其一命。有百姓控訴文安縣令的虐待,亂民私設公堂,以《大明律》的律法處死文安縣令。”

  “陛下,這已不是亂民,而是…而是軍隊!”

  朱壽撐著頭好奇地問:“昨日亂民還在武清,今日怎么出現在保定、文安?”

  許進一口老血差點噴出!東廠無處不在,陛下會不知道?!

  “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協助武清縣鎮壓亂民。亂民再次分撒撤離。暫時去向不明。”許進頓了頓回道,“臣想請東廠協助,告之亂民動向。”

  “朕讓王岳去武清縣調查民亂的緣由。”朱壽失落地反問許進,“許愛卿,百姓們有冤屈為何不報官?”

  許進嘴巴蠕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有指出朱壽的語病。東廠還沒查出所以然,陛下就知道亂民們有冤屈?

  面對陛下的按兵不動,屠滽、楊廷和等人只能干瞪眼。

飛翔鳥中文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