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六章 馬晉這廝著實可恨

第三百八十六章馬晉這廝著實可恨七月初一魯王府  已經升任王府大管家的薛達,一大早就在前廳候著,待剛過辰初(早上七點)的時候,王府門房急沖沖的送來幾冊,剛剛被新華書店伙計送來的《雜志》。

  前面說過,這是馬晉定的規矩,凡和自己家親近的權貴或者官員,想購買新書時,都會有伙計上門送貨,以免排隊之苦,也算是種特權。

  《雜志》這么火爆,自然也有不少人早早就惦記上了。

  像八王爺,自打第一份傳單發布京城,老王爺就派人跑公主府里傳話,馬晉當即保證,發售那天,第一時間派人送到王府。

  薛達今天之所以一大早就在前廳等著,就是八王爺讓其快些拿到《雜志》,然后給他送去。

  薛達從門房手里接過一摞《雜志》,打眼一瞧,整整十本,當即就樂了。

  整個王府的主子一共就幾個,算上八王爺和世子,再加上后院那些姨娘,十本雜志絕對夠了,正好給自己留一本。

  打發走了門房,薛大管家熟練的取出一本《雜志》往懷里塞好,風風火火的往正八王爺寢殿跑去。

  剛到了門口,就看見王府侍衛統領左天抱刀從寢殿里面出來,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

  “東西到了嗎,王爺自打醒了就催著呢。”

  薛達樂呵呵道:“剛到,剛到,我這邊剛拿到手,就趕緊給王爺送來嘛。”

  說罷,薛達就要邁步往里進,卻被左天一把拽住,只見一項冷臉的左大統領,難得面帶郝然,輕咳一聲。

  “咳,那個,老薛,能不能先給我拿本…”

  薛達一愣,然后露出找到同謀的微笑:“我懂,我懂…”

  從手里抽出一本,薛達悄悄遞給左天:“反正剩下這八本也夠了,只要王爺,世子世子妃的那伺候好了,剩下姨娘那邊的好糊弄。

  你看的時候莫讓人看見了,看見也無礙,托詞是外邊托人買的就罷了。”

  左天接過《雜志》,也隨薛達一般塞入懷中,面色一絲感激:“老薛,多謝。”

  薛達不在意的擺擺手,攜著左天二人邁步進殿。

  八王爺此時正在用早餐,看到薛達捧著一摞書冊進來,當即明白應該是《雜志》送來了,老王爺也不吃飯了,啃剩了的半個包子直接一扔,油乎乎的胖手連擦都不擦。

  “《雜志送來了?》快拿來給本王瞧瞧。”

  薛達不敢怠慢,連忙拱手奉上,八王爺隨手取了兩冊,然后吩咐薛達給世子夫婦送去兩冊,剩下的如何處置,老王爺沒說也不關心,他的心思全在手里的雜志上。

  薛達告辭前去給世子夫婦送書,左天也找了個由頭離開,八王爺頭都不抬,“嗯嗯”兩聲,不耐煩的把他們攆走。

  讓旁邊伺候的下人撤去碗筷餐食,自己走到軟榻上,津津有味的翻閱起了《雜志》。

  《雜志》書頁要比一般書籍大上許多,頁面長約一尺,寬約七寸,和后世雜志大體差不多。

  封面是淡黃色的,略暗沉,有些古樸之氣,沒有什么雜七雜八的花樣,只有右上角簡簡單單兩個大字——雜志。

  字體蒼勁有力,磅礴大氣,八王爺看后覺得這個字跡很熟悉,腦子里一過濾,老王爺笑了。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他那個皇侄的手筆,看來馬晉這小子確實受寵,還把皇帝都給忽悠的給《雜志》題字了。

  略過封面不談,《雜志》書籍不厚,約成人小拇指寬,書皮是由硬皮紙所制,觸感很好,拿在手里覺著很結實,里面的書頁是上好的青苗紙,油墨是清煙墨,紙厚且滑,墨黑不亂。

  打開《雜志》別的不說,干凈利落的讓人舒服,覺得自己的二錢銀子沒白花。

  這是馬晉有意為之,雖然提高了一定的成本,但無疑也拉高了《雜志》的檔次,給讀者以《雜志》品質精良的印象。

  而且這也是馬晉給別人挖了一個小坑,若是日后有人模仿《雜志》出版類似報刊,若不和《雜志》一樣提高書籍質量,那不說別的單從檔次來論,就先落了下乘,

  但要是提高書籍質量,那就必須得有高銷量支撐,不然賺取的利潤不夠,提高書籍成本,就擎等著虧本吧。

  翻開封面,第一頁是空白,中間一行小字,寫著:“雜志,包羅萬象,兼而為一。”

  “字倒不錯,馬晉那小子的吧。”

  八王爺嘟囔了一句,又翻過一頁,只見第三頁寫了幾句話。

  “自即日起,“小說風云”板塊火熱連載晉馬先生的小說《三國演義》,第一刊連載三回,之后每刊兩回,敬請期待。”

  “三回?兩回?連載?什么意思?”

  八王爺疑惑的輕咦一聲,手卻不停,又翻了一頁,而這一頁也是三國正文的開篇。

  烏黑加重的墨印,橫在書頁上首:“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八王爺得意的摸摸頜下胡子:“果然不出本王所料,馬晉這小子是寫那漢末三國。

  斬黃巾,看來是以黃巾起義為開篇,只是這桃園三結義是什么?”

  帶著不解,八王爺繼續往下看。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開篇題詞便是《臨江仙》,這首詩對八王爺來說并不陌生,他自己已經品讀過無數遍了,但每每新觀,仍是不免心有感慨。

  略略恢復平靜,八王爺運目繼續往下瞧,只第一句話,就把老王爺又唬住了。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于漢……”

  后面的八王爺暫時忽略,只一個勁的琢磨第一句話。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想不到在馬子升年紀輕輕,竟一語道出了古往今來的王朝興衰,后生可畏啊。”

  八王爺咂摸兩下嘴,忍不住搖頭感慨道。

  不要以為八王爺性格粗魯就以為他是個莽夫,相反,深受皇家精英教育的他,知識素養極高,身份高貴,且又有幾十年閱歷的積累,論學識淵博他可能比不上名士大儒,但普通的讀書人連給他提鞋跟都沒資格。

  也是如此,八王爺才一眼看出來這句話的份量,并深以為然。

  而經過前兩次的驚訝,八王爺也意識到這本《三國》并沒有他之前想的這么簡單,平心靜氣,老王爺認真的看了起來。

  三國的前三回情節很簡單,第一回,交代黃巾起義爆發作為背景,幽州涿郡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立誓同生共死,起兵平反,其間頗立功勞,還有劉備一生之敵曹操的出場。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仙術”,主講黃巾覆滅,孫堅出場,劉備因功被封為安喜縣尉,結果因被督郵刁難,被張飛怒鞭一頓。

  而其后兄弟三人投奔劉恢,后立新功,被劉虞舉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積攢錢糧,以待時機。

  而大漢朝廷在黃巾覆滅,迎來了新的危機,中平六年夏,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劉辯為帝,同時鳩殺董后,又聽從袁紹的計策,秘招董卓帶兵入京誅殺十常侍。

  第三回:十常侍用計在宮闈之內手刃何進,袁術等人帶兵殺入宮中,宮廷大亂,十常侍張讓等人身死,二帝留于外,后被崔毅所救,董卓進京,執掌大權。

  而后與并州刺史,丁原為敵,其義子呂布大展其威,后被董卓以赤兔馬和金銀珠寶籠絡,殺丁原來投,董卓威勢大振,請百官入宴,欲廢劉辨,在席間和袁紹劍拔弩張。

  “中軍校尉袁紹挺身而出,曰:今上即位為己,并無識得,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大怒,勃然而曰: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袁紹寸步不讓,亦拔劍喝道:汝劍利,吾未嘗不利?

  二人持劍對立,劍拔弩張。

  這正是,丁原仗義身先喪,袁紹爭鋒勢之危,究竟這袁紹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八王爺看的正是入迷,心緒也隨著情節的變化跌宕起伏,而眼見這之前戲份不少的袁紹,硬頂兇勢濤濤的反派董卓,劇情最是緊張的時刻,竟然戛然而止。

  八王爺把后面狂翻了五六頁,也沒有看到絲毫的三國情節,拂然大怒,跳腳大罵。

  “又來這套,就不能來點新鮮的,動不動就斷章,氣煞本王了。

  左天,去公主府把馬晉這廝給本王抓回來,我親自給他松快松快骨頭……”

  話音未落,只見左天大步來到殿前,那臉黑的和八王爺絲毫不差,不用說,也被馬晉的斷章坑了。

  “王爺放心,我這就去給您拿人。”

  左大統領的咬牙切齒道,雖然馬晉身份不比之前,但在八王爺這沒什么差別,顏易這個皇子說叫過來就叫過來,別說馬晉這個女婿駙馬了。

  沒辦法,誰讓八王爺輩大,連景康帝都讓他幾分。

  “嗯,別給這廝什么好臉色,不過也別傷了他。”八王爺吩咐道。

  “屬下明白。”

  左天應了一聲,跨著刀離開了寢殿,八王爺在他走后,平息了一下怒氣,看到剛才被他扔在地上的雜志,冷哼一聲,又乖乖撿起來繼續看了起來。

嗯,真香  左天離了寢殿,從王府馬廄取了馬,帶著七八個手下,直奔公主府而去,途中經過一家發售雜志的書肆。

  眼下正值七月酷暑,天氣炎熱逼人,而那書肆門外卻排起一道道長龍,抱怨聲夾雜擦汗的動作,比比皆是,但無論如何,愣是沒有一個人離開長隊。

  “再不到老子,老子立刻就走”的聲音響起了無數遍,但就是沒人挪窩,左天停馬看了一會,也不由對《雜志》的魅力暗自咋舌。

  不過,《雜志》確實有這個實力,左天回憶起自己剛才在偏殿偷偷看的三國,著實精彩,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就是馬晉那廝實在缺德,斷章斷的讓人可恨。

  一想起那句“且聽下文分解”,左大統領心里這股邪火噌噌的往外上冒,也不看熱鬧了,帶著人疾奔趕往公主府。

  他心里再有火,但也對馬晉無可奈何,可他不行,不代表別人收拾不了他,起碼八王爺那關,馬晉絕不好過。

  魯王府離五公主府并不是太遠,左天他們馬又快,沿著大路專用的馬道,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來到了公主府。

  公主府看門的是馬家的老人了,對左天自然不陌生,門房這邊趕忙派人進去通報,片刻后,來了位府中管事,親引著左天入府。

  只是進了公主府之后,這位管事并未直接帶左天他們去見馬晉,而是引著眾人來到一個偏廳坐著,又上茶又上瓜果點心的,讓左天他們稍等片刻,言他們駙馬爺正在召見貴客。

  左天他們自無不可,只是有些好奇是哪位貴客,能讓馬晉撇開魯王府這邊,用心招待。

  公主府管事也怕左天他們誤會馬晉怠慢八王爺,苦笑著解釋:“是宮里的花公公來了。”

公主府正廳  馬晉滿臉冤枉的叫屈:“天地良心,花公公,這都是正常的寫作技巧,哪里是戲弄父皇的意思,父皇這絕對是誤會了。”

  花子虛一臉微笑,搖搖頭道:“五駙馬,你和咱家解釋沒用,皇上看完你那《三國》可是發了好大的火,險些把一塊好硯給摔了。

  在御書房罵了你小半炷香不說,還吩咐咱家親自帶你進宮,五駙馬,咱們也算自己人,咱家給你交個實底,你這遭要不想法遮掩過去,就得挨皇上訓吧。”

  馬晉聽了花子虛這話,想起那龍顏大怒的景康帝,身上打了個寒顫,哭喪著臉。

  他冤枉啊!

  說實在的,馬晉這把是真背了鍋,他可都是實實在在按原著寫得,斷章著實不賴他,可景康帝他們又哪里知道羅貫中是何許人也。

  他這個馬抄抄不背鍋,誰背鍋……

  ps:二合一大章,想了好多套路,最終還是怕崩,也不玩洋的了,老老實實寫吧……

飛翔鳥中文    雜家宗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