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上小君 李長安悠悠醒轉之時,一吸氣便嗆進一口湖水,狠狠咳嗽兩聲,才狼狽撐起身子。
沒來得及思考現在是什么狀況,就感到渾身涼颼颼的,低頭掃一眼,便又不顧寒冷潛回水中。
“怎么回事…”
李長安還沒太回過神來,為什么一醒來身上竟沒了衣服?
隨即,他就感覺到了手中握著的一件硬物,舉出水面對著日光一看,竟是一把直刀。
此刀與刀種的模樣分毫不差,李長安熟的不能再熟。
深深呼吸兩口氣,回憶起清醒之前那奇異夢境,他一手握刀,另一只手輕輕抹去刀上水痕,若有所思地念道:“八荒刀…”。
水珠滴落,八荒刀映著晨光,鋒芒內斂,毫無反應。
李長安隨意揮動兩下,八荒刀割破空氣,發出哧哧的響聲,鋒利驚人,他停下手,贊了一聲:“好刀!”
似乎找到了一種久違的熟悉感,如回到了當初為復仇做準備而練刀之時,整個心神都系在了刀上。
不過又有不同,他眉宇間已無沉郁,再復少年之灑脫不羈。
默念法訣,真元流轉,龍象術加持于身,李長安一屈膝,嘩啦一下從水中躍到岸上,又揮兩刀,心中越發喜悅。
“真是好刀!”
目光暼到身旁一塊頑石,李長安想都不想,便揮刀相向!
鐵器不便宜,好兵刃更加珍貴,品質差點的刀劍砍幾根骨頭就能卷刃,誰會拿它們去砍石頭?但此刻李長安卻冥冥中若有所感,仿佛此刀在手,無物不斬,就算是百煉鋼也不在話下,何懼頑石。
一刀揮下,那人頭大小的頑石像豆腐似的被切開,毫不滯澀。
還想揮刀,一陣微風吹起他一身雞皮疙瘩,才想起自己此時未穿衣服,眉頭跳了跳,轉頭四顧,還好并未發現人影。
眼下沒衣服可不行,李長安四下看了看,便發現了不遠處的樹林中躺著幾具尸體,雖是常人打扮,但都手執兵刃,應當是朝廷埋伏在斷龍湖邊的暗哨,被修行人殺死。
當下便三步并兩步走過去扒了一件藍布直裰穿上,感受著身體踏實的存在感,才終于松了口氣,心想自己到底是何時重獲肉身的。
想來想去,重獲肉身的原因只可能是因為手中這把刀。
李長安細細打量八荒刀,但除去極為鋒利外,還沒發現其他特異之處,關于這把刀是如何讓他重獲肉身的,他也一頭霧水。
重獲了肉身,李長安不由有再世為人之感,自從失去肉身后,雖然修行《三陰引氣訣》進境十分迅速,實力增強了許多,但終究還是十分難以適應那種狀態。
人的肉身是天地造化所生,蘊含了無數玄妙,若無肉身,他就算能開辟氣海,日后蘊靈種道也幾無半點可能。
李長安心中思索:“原來,白前輩早就安排好了…我在斷龍湖邊斬出刀種,便取到了八荒刀,按白前輩說的,接下來便去東荒拜入懸劍宗中,但《神洲述異志》中曾說東荒之大,數十倍于西岐,又有妖魔橫行,白前輩又未交代清楚,要尋到懸劍宗所在,殊為不易…”
計量了一會,李長安發現從初識白忘機開始,白忘機似乎為他安排好了每一步路的走向,但卻從不會影響他自己的抉擇。
報仇之時,白忘機只傳武而未插手,他入死牢后,白忘機雖傳他刀種,但他逃出魂魄也多是靠自身悟性與機緣。
“白前輩讓我拜入懸劍宗,應當便是給我精進修為的機會,但尋到懸劍宗所在之前,我也不可懈怠。”
李長安握了握拳頭,想到之前的龍驤衛洪玄蒙,牙關緊咬,“我的性命在他手中可以隨意揉捏,若非刀種再救我一命,世上已再無李長安此人。”
他已學會陰符術龍象術兩種道法,實力比之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但若遇上高人,還是不夠看。
抬頭東望,青牢山遙遠的淡青色山影連綿不絕,壁立千仞,如巍然巨城。
山圍之內的西岐一片太平,山圍之外的東荒卻是妖魔橫行的亂世之景。
李長安便要去那亂世中闖上一闖。
收回目光,看向南邊,心想,之前那龍驤衛到了樊外樓,定然會與修行人交上手,現在已然天明,最少已過去一夜,不知現在又情況如何了?
看了四下位置,此處倒是離樊外樓不遠,李長安便沿湖尋到樊外樓,一路上見到了幾具沒有收拾的尸體,地上有的血跡仍未凝固,顯然戰況極為慘烈,而且時間也并未過去太久。
來到樊外樓,便見人去樓空,莫說修行人,連那掌柜的也已不在了。
李長安覺得有些惋惜,自己竟沒能看到最后的結果,喃喃道:“大承與道門,也不知最終是哪一方勝了。”
他沒在此處多留,雖然戰局已結束,但可想而知大承朝廷定然會有后手處理,他現在身份尷尬,在大承國中應該算是一個已被斬首的“死人”,若暴露了身份,又有不必要的麻煩。
恰好,便一走了之,過了青牢山去往東荒,也是逍遙自在。
不過路途遙遠,盤纏卻是不能少的,而且家中還供著養父的靈位,若他一走,便無人上香了。
于是,入夜后,李長安又暗中潛回了淮安城,用八荒刀刺入城墻,輕易翻越。
首先沒有回家,而是去了城北——在城外等待入夜時,倒是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湊到盤纏的辦法。
他來到了劉全的院子外。
那夜殺人時,劉全死前為求保命,就曾說院子的槐樹下埋了些錢財,不過當時李長安心緒澎湃,也沒太放在心上,后來殺人后便入了死牢,一來二去就給忘了。
翻入院中,發現果然那槐樹下有一處泥土沒有青苔覆蓋,李長安悄無聲息,用八荒刀挖開泥土,挖到一尺深時,便發現了一個木匣。
打開來看,里面有兩張一百兩的銀票,與一包大概不到百兩的整銀。
“果然,劉全那廝為求保命,倒也沒敢撒謊。”李長安心中大喜,倒不是他市儈,而是路上花費與修行都要耗費不菲錢財,這三百兩就是雪中送炭。
李長安把銀票貼胸放妥,將沉甸甸的銀子背好,忽然聽到左首不遠處的廂房中傳出啜泣聲。
李長安潛到那窗邊一聽,心知里面啜泣的少女當是劉全之女。
劉全雖惡,但她女兒卻是足不出戶的黃花大閨女,一朝喪父,諸多苦主尋上門,也算是無依無靠,從云端跌落到谷底了。
李長安搖頭暗嘆,雖然恩仇易斷,但紅塵糾葛又如何理得清。
便取出一張百兩銀票插進窗縫,隨即轉頭迅速離開,低聲留下一句:“愿你日后生子,莫再為惡了。”
“什么人!”那屋內啜泣的少女頓時一驚,連忙來到窗邊,便見到了那張銀票,她猛地推開窗戶,但院里空蕩一片,哪有什么人影?
離開劉全的屋子,李長安沿街避開巡夜官差,回到了自己在城南的家中。
臨近屋子,卻聽到一陣鼾聲。
李長安訝異之下,心頭大怒。
自己并沒什么親戚,那李傳財之前就打這院子主意,此時睡在這里的除了他,還能有誰?
他皺著眉頭推門走入房中,就想去里屋抓起自己這不學無術的小叔。
但進了堂屋卻怔住了,只見堂屋里的木桌上立著兩尊靈位,靈位前點的香快要燃盡,青煙裊裊。
其中一個便是李傳垠的靈位,但另一個,李長安借著月光凝神細看,卻發現寫的是:“賢侄李長安之位”。
李長安怔了怔,神色復雜,隨即搖頭失笑。
“我還沒死,這又算什么?”
便把靈位拿了下來,在那原來的位置上,放了另一張百兩銀票。
這些錢財,便給李傳財讓他盡心為養父供奉香火吧。
李長安已從仇恨中走脫,此時再看李傳垠的靈位,只覺過往十七年如一場空夢,仿佛自己已不再是自己,說不得是醒了還是未醒。
“爹,我要走了。”
李長安一屈膝,跪在木牌前。
“只怕這回一去,多年不得歸家,只是如今身份多有不便,不能盡孝。”
“此番東行,為償救命之恩,亦想看那天下之大。”
“若歸時,定當守孝三年。”
“兒不孝,望珍重。”
卷一終。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