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一章 各取所需利非金(下)

幾天沒更新/沒有找到你看的書?通知我查看更新回復最后一個名作品  第五十一章各取所需利非金(下)

  先給司城皇了一個不可能的條件:用墨子的大義。這是司城皇不可能接受的。

  接著一邊罵著一邊悄然讓了一步:不用我的大義也行,那你減免賦稅吧。司城皇當然也不能接受。

  接著又把自己賣出去,說是如果要金子的話那就是墨者不義了。

  司城皇大喜之下,遠超之前的期待,當然要說幾句漂亮話。

  在司城皇看來,世上肯定沒有又不免賦稅又能行義的辦法,既然你墨子感慨,我也跟著感慨——不是我不做啊,是世上沒有這樣的辦法啊,你自己認為賣給我嘉禾是不義,還不快把嘉禾給我?

  殊不知這話后面藏著一個陷阱,一個司城皇認為不存在但實際上卻存在的可能。

  司城皇沒想過這種既不減稅又能行義的可能,在他看來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存在。

  但在生產力的進步面前,這種可能是完全存在的。

  這種信心,是在墨子看完適以兩鎰黃金經營了半年的村社后得出的。

  昨天夜里的商量結果,適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地方。

  泗水亭大風起兮的沛、玄德屯兵奉先射戟的沛。

  附近是當年逼陽國的封地,彈丸小國力抗晉霸率領的十三國干涉軍二十九天。沛雖非古城,卻也是逼陽鄉聚之地,民風向來彪悍無比。

  如今有沛、留、胡陵等千人的小邑,三晉還未真正崛起,宋國也沒有遷都彭城遷民南下,這里還屬于宋國的邊緣地帶。

  沛,向南不遠就是彭城。

  可以說的理由會說給司城皇聽,定能巧舌如簧說的很有道理。

  不能說的理由則很多。

  沛縣土地肥沃,地下蘊藏著巨量的煤鐵礦。

  不遠的徐州在后世是一座礦業之城,漢代便在這里設置過許多的冶鐵所,至少存在三四處冶鐵遺址和露天煤礦。

  他知道的漢代冶鐵遺址,一共就那么幾處。一個在楚國手里過幾年要歸吳起治理,兩處在鄭國國都,幾處馬上就要屬于韓魏,都惹不起。

  宋國能選的也就彭城沛縣這一處。

  加之東邊是越國滅亡的滕國,對越國而言是片飛地。適知道不久后越國就會因為吳人叛亂將國都從臨沂遷回故土,對滕國的控制力會迅速減弱,滕國這樣的小國容易搞事。

  北邊的薛國也是小國,是后世孟嘗君的封地,但此時尚且還是個獨立的侯爵國,實力不濟。

  加上魯國季氏分出的費國、距離彭城不遠的小邳國、倪子國…一旦越國衰落,楚國內亂,這幾個國家都沒有對外攻擊的能力,只能自保之力,也是最容易被控制的一堆小國。

  在楚越強大的時候,這地方看起來是塊死地。

  但適很清楚這兩個大國很快就要出事。

  一個戰略中心放棄了根基的長江口,跑到臨沂瑯琊去爭霸中原,被征服的吳人貴族早就蠢蠢欲動。

  另一個國君四年內必遭政變,兩個兒子和貴族各站一邊少說要亂上六七年,然后全面戰略收縮,舔舐傷口。

  因而沛與彭城,這處在此時看起來是死地的地方,反而正是一處生機勃勃之地。

  南可入楚、北可傳道齊魯,又是丹水、泗水相交之地。沿泗水而上可通菏澤陶邑,沿丹水而下可通淮水邗溝。

  即將到來的最后一輪晉楚爭霸后,戰國前中期的主旋律是中原大戰,這里也可以避開。

  他和一眾墨者又對篡取一國毫無興趣,這里的位置便極好。

  單單是那幾處鐵礦和徐州的煤礦,還有那些小國的逃亡人口,就已經足夠適選擇這里。

  而他也用“唐漢先生曾走遍九州,彭城與沛俱有樂土中所言的惡金礦,此物大利天下,然此物必須握在我墨家手中,我不信別人有行義之心,必取私利”為理由,很容易就說服了墨子。

  之前在宴會上,適聽得心驚肉跳。以為墨子是那種一言不合只會講道理的人,不想墨子竟然挖了一個大坑將司城皇陷了進去,心頭大安。

  一旁的市賈豚可能看出了適之前的不安,悄悄觸碰了適一下,叫他安心,心說只要先生認為是可以行義的事,哪里有做不成的呢?

  果然,在司城皇跟著墨子一起嘆息、追思文王衍周易各有所得之意時,墨子停住了嘆息,說道:“不過我這弟子昨日說了一個既不用減少賦稅、又能行義的辦法。司城不妨聽聽?”

  司城皇剛說完若有此法必然實行,這時候一聽墨子說,哪里還能說不聽,只好點頭同意。

  墨子看了適一眼,適起身行禮后道:“昔日越王授子墨子五百里之地,先生卻因為越王不能行義而拒絕。如今先生仍舊不接受封地,因為封地的俸祿是歸于先生的,這是將先生的大義出賣。我的辦法,既能不售先生之義,又能保全賦稅。先生難以決斷,所以請司城定奪。”

  司城皇微微點頭,心下也沒有敢小看適。

  這人雖然此時名聲不顯,但司城皇相信以墨家之人才濟濟,若沒幾分本事又怎么能跟隨墨子前來?那市賈豚名聲早顯,這人能與之同行,不可小覷。

  適的理由早已想好,但今日聽了司城皇要谷米的理由,便又多出一條。

  “我自幼隨異人學稼穡之事,自認有些手段。所以可以包一地之稅,而讓民用也足。此手段大有裨益,若司城與君上能答應先生的行義之道,我便推行全國;若司城與君上不能答應,我便只好包其一地,不減賦稅而足民用。”

  他稍微解釋了一下包稅的意思,司城皇便明白過來。

  此時沒有這樣的事,但有差不多的事,比如一些大的商人會承包銅礦錫礦,每年上繳十分之三五的利。

  但是征稅權和土地這樣的事,還真沒有過。

  貴族的封地與之不同,貴族封地的賦稅是交給貴族自己的,而不是上繳的。哪怕后世趙之平原君這樣的人物,在趙國改革后稅吏去他的封地收稅他都不同意,可想而知現在的貴族封地是一種什么狀況。

  這不是要封地,而是要免費做個稅吏。

  若換了別人,司城皇定然要考慮許多,但這件事竟然是墨子提出的,以墨子幾十年行義的名聲,司城皇根本不疑有他。

  你現在所看的《》第五十一章各取所需利非金(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通知我們留個網名  }el色{

飛翔鳥中文    戰國野心家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