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邀請秦歌帶貂蟬赴宴。
貂蟬在得到這個消息以后,她覺得有點意外,項羽要求秦二世,還算說得過去,為什么要點名邀請她呢?貂蟬跟陛下來到目的地,只見周圍一片廢墟,或在燃燒,或在冒煙,只有眼前這座宮殿塵埃不染,大約千余名威風凜凜的持戟郎中排開戟陣。
貂蟬走進去以后就明白了。
這其實是項羽的私宴,所以沒有邀請其他大人物,只有項羽和虞姬兩人在場,項羽會點名要求貂蟬來,恐怕全都是因為虞姬的關系,前幾日虞姬與貂蟬一見如故相逢恨晚,所以虞姬希望能與貂蟬義結金蘭。
項羽性格霸道而蠻橫,從來不管別人的感受,你不服就打,打不服就殺,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這就是項羽的行事作風。
這么一個鐵血硬漢,視天下英雄如草芥,視神魔圣賢如芻狗,唯獨對待虞姬,有鐵漢柔情的一面,項羽從身體到靈魂,從精神到力量,全都強硬如金剛寧折不屈,唯獨虞姬成為唯一的柔軟之處。
虞姬想要想什么。
項羽就會給他什么。
無論是殺戮百萬,還是滅掉一國,哪怕是天上星星,項羽也會想辦法摘下來。
這就是項羽,對待敵人狠辣殘暴,對待自己人無原則優待,對待所愛更是毫無保留不留余地,雖千萬人吾往矣,從來沒有什么能擋他,從來沒有什么可以影響他。
“虞姬眼光一直很高,這么多年來從沒人能入眼,這位貂蟬姑娘與虞姬性情相投,今日我便親自為兩人作證,讓她們結為異性姐妹,從此以后就兄妹相稱吧!”
項羽沒征詢的意思。
更沒有征詢的習慣。
項羽不管貂蟬和秦歌怎么想,他心愛的虞姬要這個義妹,項羽就強行決定讓兩人結拜,沒有什么可是,沒有什么意外,更別想忤逆其意志!
貂蟬十分為難,她與虞姬堪稱知己,兩人可以說性情相投,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與其結拜,只是貂蟬不得不考慮陣營的問題,她身為秦二世的親信,如何能與項羽的女人如此親密?大秦帝王與西楚霸王是命中注定的宿敵啊!
可能推脫的了嗎?
項羽口氣平靜,沒有任何逼迫意思,可誰都知道項羽的為人,他的態度是十分強勢的,誰也不敢忤逆其意志,這還真是叫人難以抉擇啊。
“貂蟬,你還愣著干什么?”秦歌卻好像心無芥蒂,反而催促說道:“項王這等英雄人物,親為你倆作證,這何等榮幸的事情?既然你與虞姬娘娘這么談得來,就此皆為姐妹吧!”
虞姬這個時候也站起來。
她看著貂蟬的目光充滿期待。
貂蟬咬了咬玉牙,她不知道秦歌怎么想,可是既然秦歌都同意,她也不想違背自己的本心,因此點點頭與虞姬現場結拜。
貂蟬,虞姬,兩個奇女子,都在華夏文明史,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華夏歷史才變得更加鮮活而美麗。
兩個傳奇女子,跨越了時空,在這里相遇了。
大秦皇帝、西楚霸王的見證之下。
兩人就這樣結拜金蘭。
虞姬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她實在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高興,她感覺自己是命中注定與這位妹妹相遇,當儀式結束以后,立刻拉著貂蟬在身邊坐下。
“好妹妹!你坐這里!”
兩人絕代風華的大美人,就這樣并列而坐,宛如隋珠和璧交相輝映,讓人看得嘆為觀止,這世界最美好的事物莫過于此,如果時間能停留在這一刻該有多好。
虞姬坦率而真沉。
貂蟬拘謹而忐忑。
秦歌露出溫和鼓勵的微笑。
他的心里卻是在微微的嘆息。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可是不能因此而舍棄追求美好的東西,這是無關陣營的事情,也并非布局或給項羽挖坑,無論以后局勢發展到何種程度,秦歌都不會利用貂蟬和虞姬的關系,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大秦皇帝與西楚霸王是注定的宿敵。
可哪怕今后注定為敵,哪怕殺得你死我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吧,這并不妨礙今天把酒言歡。
虞姬發現貂蟬的玉琵琶說:“妹妹莫非精通音律?”
“略通一二。”
“真的嗎,這可太好了?”
項羽非常體貼,他知道虞姬想什么,因此大手一揮:“來人!取繞梁琴來!”
兩個親兵迅速搬來一具古琴,正是秦歌曾經鑒定過得繞梁琴,此琴曾經是春秋霸主之一的楚莊王所有,讓楚莊王這樣的雄主癡迷其中七日不臨朝,由此可見這具古琴有多么大的魔力,虞姬則是彈琴的高手,今天與貂蟬遇到了,兩人豈能不合奏一曲。
貂蟬也來了興致。
她把玉琵琶抱在懷里。
兩人同時撥弄音弦,宛如般的美妙旋律,立刻在大殿里回蕩起來。這兩位絕色美女以前從來沒有合奏的經歷,可是卻出人意料的完美契合,就好像與生俱來心靈相通一般,能夠聽到這樣的仙音,實在是一件三生有幸的事情。
項羽十分高興。
虞姬高興,他就高興。
這種喜悅遠比火燒咸陽、破開秦陵更加發自內心讓他愉悅,因為在項羽看來,攻破秦都,燒毀咸陽,摧毀秦陵,全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天下縱有神魔也不可擋,既然是理所當然,那么又有什么值得高興的呢?
現在卻是發自內心替虞姬感到高興!
項羽的目光落在客座的秦歌身上,無論是誰,就算英布,只要在自己面前,都或多或少有些壓力或忌憚,可這個看起來就像一個白丁的秦歌,他卻是該喝茶喝茶該坐就坐,竟沒受自己身上的壓力影響,這種人實在是不多見了。
“貂蟬與虞姬結為姐妹,她也就是我項羽的義妹,秦先生年輕有為博學多才,不如直接來我麾下,我封你為楚國令尹!”
令尹不是一般的職位。
楚國官制與中原不同。
這令尹相當秦朝的相國!
秦歌目前身份是上卿,上卿僅僅是爵位而已,沒有實實在在的權利,令尹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幾乎是僅次于楚王的最高行政長官,項羽與秦歌相識還不到十天,居然就要直接封秦歌做令尹,這只能說明項羽對秦歌已經極其欣賞!
秦歌放下茶杯威望的說:“項王厚恩,無以為報,只可惜家業在身,而且秦歌人輕言微,無法堪當如此重任。”
項羽濃如刷漆的眉毛就皺了起來:“我說你行,你就可行,誰敢不服,我就殺了誰!至于入楚為官,又毫不妨礙如何會妨礙家業?莫非令尹還不夠?”
“秦家祖訓,不可為官,望項王體諒。”
項羽有點不高心了,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還算看得順眼的人,所以想把這個人拉攏到身邊,可這個家伙居然百般推脫,要知道如今這個天下,項羽說什么就是什么,誰敢忤逆他的意志?若非看在虞姬的份上,項羽現在可能已經要生氣了。
正在氛圍有些尷尬和凝重的時候。
突然一個親衛走進來說:“稟項王有一個叫韓生的人求見!”
項羽打算想個理由把秦歌留下,誰知道這個時候有人求見,讓他頓時感到有些掃興和郁悶,韓生這個名字項羽也是聽過的,他好像是亞父范增的門客,說起這個亞父,項羽余氣未消,誰讓范增當著諸侯的面不給他面子?
項羽盡管感情用事。
可卻并非完全不明事理。
范增說到底還是忠誠項羽,所以憤怒歸憤怒,他并沒處罰范增,現在范增不親自出現,卻派手下一個門客前來,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因此盡管心中不暢快,但還是讓這個韓生進來了。
秦歌坐在客座觀察走進來的這個人。
韓生是典型儒生打扮,是一個耿直正派的中年人,當韓生走進大點以后,他看著現場的情況,眉頭忍不住皺了皺,當即對主座的項羽躬身行禮:“韓生拜見項王!”
“什么事?”
“韓生有骨鯁諫言,已經不吐不快!”韓生說到這里,看了看在坐的人,“關系國家大計,項王能否借一步說話?”
“這沒外人,就在這說!”
韓生張口想反駁,卻覺心臟一顫,項羽強大的威懾力,讓他沒有辦法反駁。韓生略加思索,心中暗暗想到,也罷,沒必要在這種旁枝末節的事情惹怒項王,這次機會非常難得,還是講正事要緊。
韓生抬起頭再次抱拳,儒家浩氣在流轉,削弱霸王的威壓,他吐字鏗鏘有力,直接朗聲說道:“韓生懇請項王取消三分秦地的計劃!”
此言一出。
幾人都愣住了。
貂蟬目光閃動難以想象,這家伙是來勸諫項羽取消三分關中的,可這恰恰是秦歌的命脈所在,如果三分秦地的計劃被取消,大秦帝國很難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個消息讓秦歌也是微微一怔。
不過秦歌旋就即想到了,韓生出現在這里的時機太巧,陳平幾個時辰前剛剛出去運作,韓生就在這個時候來此勸諫項王,二者之間似乎存在某種聯系,所以秦歌懷疑這與陳平有關,所以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項羽眼睛微微瞇了起來。
三分秦地不僅僅是項羽的戰略。
這更是項羽的承諾,當初巨鹿之戰就是以這個條件相誘,所以秦軍上下將士主動投降,后來項羽殺光這些投降的秦軍,是因為項羽并沒有許諾不殺他們。項羽這種人一個唾沫一個坑,他說出口的話,豈有收回的道理?三分秦地,既有承諾,就該履行!
腐儒莫非是被慫恿前來勸說的?
“我會考慮的。”項羽面對韓生不痛不癢的說:“先生請回吧!”
韓生沒想到項羽會如此輕描淡寫打發他,他的臉色頓時漲紅起來,可旋即又很快消退下去,他知道自己還不能生氣,因為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
“在下還有一言。”
“你還有什么想說的?”
“關中阻山河四塞,沃原萬里,水土肥饒,占關中者,必成天下霸業!大王不僅僅應該取消三分關中,更不應該把關中地區分給任何諸侯,只有自立為關中王,才可以雄霸天下,立于不敗之地!”
“哼,讓我把劉邦從關中趕走,又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自封為關中王,如此背信棄義,讓天下恥笑?你以為我項羽是什么人!”
項羽的氣勢頓時強大起來。
韓生臉色頓時一變,他卻咬著牙說道:“秦國幾百年鐵桶江山,全依靠關中四塞之險,這樣的地方,要是拱手讓給別人,日后必然成為大患!”
腐儒!腐儒!
“天下第一的函谷關,我也可以一擊破之,關中四塞,形同虛設,憑什么對我造成威脅?”
項羽已經有些生氣,“你這儒生,滿嘴亂語!”
韓生卻反駁:“項王固然天下無敵,可除項王以外,誰能輕易攻破函谷關?函谷關擋不住項王卻能擋住其他諸侯,日后如果天下有變,項王沒有后顧之憂。可若項王放棄關中而封西楚,一旦天下有亂烽火四起,項王四處征戰,首尾不能相顧,此乃兵家必敗之相!”
秦歌聽到這為韓生默哀了。
可是這種道理項羽能聽得進?
項羽聽說韓生居然叫他放棄西楚家鄉而封什么關中王頓時勃然大怒。
“富貴不歸故鄉,猶如錦衣夜行,項家祖祖輩輩都在江東,如今滅秦大事已畢,若不能返回家鄉廣告天下,所做一切又有什么意義?“項羽已經不想再聽這個家伙廢話,“給我把他拖出去!”
兩個親兵直接過來架住了韓生。
“難怪人人說楚人是沐冠而猴,今天一見,果然如此!”韓生哈哈大笑起來:“項羽,你會后悔的,你一定會后悔的,你這種人根本不配坐擁江山。”
“立刻烹殺!”
“老天無眼,匹夫得道,我就先走一步!”
韓生大笑消失在殿外,項羽剛剛好好的心情,此刻完全被破壞,那暴怒如雷的樣子,像顆快引爆的核彈。
秦歌看著儒生的背影搖搖頭,他可以肯定這絕不會是范增的主意,最起碼范增對項羽足夠了解,他不會要求項羽自封關中,雖然這個策略正確,但是也要因人而異,最起碼在項羽眼里,這種事情根本沒商量。
讓項羽取消分秦,若好好的談一談,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讓項羽自封關中?這事情絕無可能,連談都不能談,否則是觸其逆鱗。
項羽是一個何等在乎面子得人,當取得成就以后,豈能不返鄉炫耀?
最重要的是,項羽對秦人如此仇恨,所以究竟有多么豬腦子,才會想到讓項羽自封秦王,整天面對自己討厭的秦人,看著討厭的秦國城池,這對項羽而言根本無法忍受好不好,如果項羽真的想自封秦王,他又怎么可能燒毀咸陽城?
韓生所言道理一字不假。
若是以此諫言,卻純粹是找死!
他如果是受人暗示,對方必然居心險惡,純粹想致韓生于死地。
這樣一鬧的結果是,項羽非但不可能改變回西楚,三分秦地事情直接逼進死胡同。項羽又一氣烹殺了韓生,而韓生是范增的重要門客,范增知道以后肯定大怒,兩人的間隙必然大幅度增加,能導致如此局面,黑手還要再說嗎?
秦歌早知道陳平很陰險。
他卻沒想到這么快就見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