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公司就如同把一個門窗上的鐵三角平鋪在了大十字街的東北角上。
說是百貨大樓,其實就只有一樓營業,而且跟真正的貿易局下屬中國百貨公司沒有一毛錢關系。
能真正稱為百貨公司的,全國也不超過十家,在統籌統銷時代有資格從一級站采購。
而縣級的商場、供銷社需從二級或三級批發站采購。
級別越低的批發渠道,可供應的商品種類越有限,價格越貴。
這類采購模式隨著私營經濟的的發展,在沿海地區70年代末就基本消失,許多供銷單位都會從私人開辦的集體企業拿低價貨。
只有民營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把這種采購模式延續到八十年代初。
所謂的二樓也就只有東半部有,西半部就是一座大平房。應該是領導辦公的地方。
西側有個櫥窗,是副食部,賣的是煙酒糖茶,小零食。
最北面是李和剛剛路過的后門,里面是一所大院子,是員工上下班的必經之地,從百貨公司倉庫運來的貨物也是由此運進。
百貨公司的大門口有不少人抱著紙箱子出租售賣小人書,周圍都圍了一圈小孩子。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畫本成了孩子們獲取知識和消遣娛樂的最好的伙伴。
李和問老四,“買不買”。
老四說,“哄小孩子的,沒意思。”
百貨公司里面,凡是靠墻的地方都擺有貨架,貨架的前面自然都是柜臺。
小到諸如鉗子、釘子之類的日用五金工具,本子、筆之類的文具用品,大到家具,自行車,縫紉機等,基本都有。
為了收錢和找錢方便,每一組柜臺上方都拉起了鐵絲,鐵絲上串著鐵夾子,單據和錢就夾在鐵夾子上飛來飛去,頗為壯觀。
李和先是對照手里的票,一個個的柜臺過去掃貨,根本就沒想過把手里的票留著。
之前在京城,雖然手里不缺票,可是坐火車千里迢迢帶回來,太麻煩。
現在手里有錢有票,離家近,多整幾個編織袋就能背回家了。
先是從服裝布匹柜臺開始,布料柜擺放著各種顏色的布匹,售貨員手里常拿著一根木尺。
李和直接一把票給售貨員,“同志,就買這些的”。
李和讓老四選了亮的顏色,老四說,“哥太多了吧?”。
售貨員報了每種布料價格,又不確定的問李和,“同志,就是全部給你最便宜的粗布,也要200多塊錢呢,你有這么多錢嗎?可別沒事逗人玩”。
李和土豪似的掏出一把大團結,“同志,盡管量吧”。
售貨員看著桌子上那一把大團結,心里很震驚,不是沒見過闊氣的,可是一次性這么花錢的倒是真沒見過,還讓一個半大姑娘出來選布料,不是鬧著玩嗎?
不過最終還是按照老四選的布,量好尺寸,用剪刀剪個小口,然后雙手一撕,呲的一聲,聲音很好聽。
接著算盤噼里啪啦,“同志,一共375塊3毛”。
李和又到其他柜臺從鞋子,指甲刀,,煙灰缸,文具鉛筆,電線插頭,只要手里有票就一股腦全買了。
從李和開始買布匹開始,就有不少人暗暗關注,不少人心里慢慢算計,從進門到現在,起碼已經買了1000塊錢的東西,都不禁咋舌。
等到邊梅找過來的時候,李和手里已經領了兩個大編織袋,里面都是滿滿的。
邊梅攔著購買欲爆棚的李和,低聲問,“你還買啊?剛才我就聽說,商場里來了個有錢戶,見啥買啥。想不到是你啊”。
李和看了一眼周圍盯著自己的目光,覺得有點興奮過頭了,趕緊帶著老四出了商場,
李和對邊梅說,“我就這還沒買齊全呢。”
邊梅不可置信的說,“你還買?那個票我是準備給你用好幾年的”。
李和點了頭頭,又把錢和票給老四,“你去副食店再點糖果,全買了,我去買煙酒”。
李和又轉身把所有的煙酒票,全部買了高檔的茅臺和中華,光一瓶茅臺就要三塊五,而且還買了四瓶,香煙六條。
邊梅見李和兄妹倆買好東西,心里不是用震驚能形容的,一次性花掉別人幾年的工資,可不是普通人干的出來的,于是就問,“你不是在上學嗎?從哪里發的財?你家里情況我又不是不知道”。
李和把袋子里東西整理好,笑著說,“我們不是有學校生活補貼嗎?這可是我攢了好幾年的。不過還是要謝謝你,沒遇著你,我可是有錢都花不出去”。
邊梅沒好氣的說,“可也不能這么花吧,誰家也禁不住這么財啊”。
“沒事,年后我就參加工作了,這不就又能轉的開了”。
邊梅突然羨慕的說,“還是你們大學生好,出來不管分個什么單位,還能分房,工資也高,什么都比我們強”。
李和說,“還沒準的事呢。你看看也快中午了,我請你吃個飯,這里有什么私人的飯館嗎,咱去搓一頓”。
邊梅不屑的說,“去啥私人管子,那種黑心的私人飯館,別看現在好,說不定哪天就取締了,投機倒把能有啥好結果。咱去國營飯店,我最喜歡里面的水煮魚片,滑溜溜的,味道好的很,我有票,里面師傅我都認識。走吧,跟我走”。
李和沒法接話茬了,就只得跟在后面。
國營飯店就在百貨公司的兩條街處,對面還有一個清真菜館。
國營飯店挺大的地方,能在這種地方辦結婚酒席,就屬于高檔的不得了。
進門處左面就是開票處。吃啥都在這給大媽交錢開票,然后自己去各個出菜口去換吃的,沒人伺候你給你端菜。
飯店里面霧氣繚繞,坐了不少人,桌子上不少都是熱騰騰的鍋子。
找到一處空位,李和說,“你把票給我,我去開單,你吃啥?”。
邊梅說,“不用,我招呼人過來。”
邊梅招了招手,一個系著圍裙的小姑娘跑過來,笑著說,“梅姐,你好久沒來了,今天吃啥,我給你整”。
邊梅熟練的報了幾個菜名,又轉頭問李和,“還要吃啥?盡管點”。
李和說,“再加個紅燒肉吧,就咱三個人,夠吃了”。
等小姑娘轉身走了,李和說,“你挺熟的嗎,要是換我來,人家可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邊梅傲氣的說,“那也看單位,我們可是百貨公司”。(